公告, 生態導覽

校外教學~100年度花卉博覽會

校外教學通知單


本校訂於一百年三月三十一日星期四辦理「花卉博覽會校外教學活動」,

活動行程如下表,當日上午7:20分於學校集合,晚上9:02分左右到達和平

火車站。本次活動為學校既定活動課程,除因病請假者外,學生均須參加活動

。在此,請家長為學生準備以下物品:禦寒與替代衣物、雨具、個人藥物、健

保卡及部分零用錢。

此致

澳花國民小學學生事務組 100.03.28

項次

時 間

活 動 內 容

負責老師

說 明

0720-

集合完畢

嘉毅

 

0720-0800

分組上車往和平火車站

琢傑

校車、巴士

0810-0900

上火車(至蘇澳新站)

各班導師

電車8:14出發

0910-1020

搭乘遊覽車至花博現場

各班導師

 

1020-1150

教學參訪活動(導覽分低中高及幼稚園四組)

各班導師

自然、環境教育

1150-1300

中餐【用餐畢資源回收處理】

總務、各班導師

1300-1600

教學參訪活動

各班導師

雨天備案:參觀101大樓

1600-1610

集合搭乘遊覽車

嘉毅

 

1610-1730

搭乘遊覽車前往新月廣場

各班導師

 

10

1730-1840 

暢遊新月廣場

各班導師

 

11

1840-1910 

搭乘遊覽車前往蘇澳新站

各班導師

 

1 2 

1910-2010

在蘇澳新站享用晚餐

各班導師

 

1 3 

2019-2110

2102左右到達和平火車站

琢傑

校車、巴士

1 4 

多看看外面世界,讓你大開眼界

…………………………………………………………………………………………………………

注意事項

  1. 請務必提醒孩子於7點20分之前到校集合。
  2. 如有特殊原因必須請假者,請務必告知學生導師以利人數的掌控
  3. 本次欲一同前往之家長,由於花博對於車輛進出的管制十分嚴格,請務必配合集合時間。
  4. 如需攜帶零用錢請以300元為限,不要讓孩子帶太多的金錢以免遺失。
  5. 由於花博場地較大,學校有製作識別證予學生佩帶,以防止走丟時可電話聯絡學校老師。

 

 

校外教學帶隊教師安排表

車次

班 級

帶隊教師

備註

幼稚園

幼稚園

黃哲恩

江美芳

黃念安

禹秀芬

40人

國小1

一年級

洪惠珊

顏宗聖

20人

六年級

鄭嘉毅

賴嬪雯

13人

國小2

二年級

陳淑榆

吳嘉偉

20人

五年級

陳安明

張育晟

楊士錚

11人

國小3

三年級

陳虹霖

尤明‧芭雅希

陳維鈞

19人

四年級

哈勇諾幹

吳啟聰

13人

家長

家長

胡琢傑

李美惠

40人

公告, 教材

環境教育教案~「舊愛變新歡」

宜蘭縣澳花國小環境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主題或單元名稱

「舊愛變新歡」跳蚤市場活動

配合領域

綜合活動

設計者

1. 

適用年級

二年級

2. 

教學節數

三節課

3. 

主要教學資源

□文字故事 □DVD影帶 □繪本 其他

 

相關能力指標

語文

C-3-1 能發揮說話技巧

C-3-2 能運用多種溝通方式

綜合活動

1-2-2-1 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探索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1-2-1-2 欣賞與表現自己的長處,並接納自己。

3-2-1-7 參與各類團體自治活動,並養成負責與尊重紀律的態度。

3-2-2-4 參加團體活動,了解自己所屬團體的特色,並能表達自我以及與人溝通。

3-2-3-5 參與社會服務活動,並分享服務心得

3-2-4-8 認識鄰近機構,並了解社會資源對日常生活的重要。

生涯發展教育

2-2-1 認識不同類型的工作角色。
3-2-2 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

3-3-1 培養規劃及運用時間的能力。

3-3-2 培養工作時人際互動的能力。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家政教育

3-2-5 認識基本的消費者權利與義務。

 

教學目標

  1. 能了解「舊愛變新歡」活動的意義。
  2. 能衡量自己的需要,購買想要的商品而不浪費。
  1. 能將活動情形用語言及文字表達,與同學和家人分享心得。

 

 

 

 

 

教學活動

 

 


 

一、準備活動

【活動一】全班分組,進行義賣活動準備事宜 (10′)

  1. 教師依班級人數,讓學生分為四~五組,並依各自興趣專長分配工作。(物品登記、標價,繪製海報、場地布置、會場值班、記帳…)
  2. 發通知單,請家長協助配合。

二、發展活動

【活動二】四月四日下午1:30各班帶至活動地點,準備開始義賣活動。 (13:30~14:30)

  1. 各組同學依班級順序分配好擺攤位置,著手布置場地,陳列商品。
  2. 依分配工作及值班時間,分工合作販賣物品及至其他攤位購買物品。
  3. 教師觀察學生合作及參與狀況,適時給予協助與指導。

 

三、綜合活動

【活動三】 (14:30~15:10)

  1. 將未賣完的物品歸還提供者,收拾場地,整隊回教室。
  2. 各組結算所得,並核對現金與帳單上的金額是否相符。
  3. 心得分享,記錄學習單

評量方式

1.觀察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是否能熱衷參與活動。

2.觀察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是否能和同組同學分工合作。

3.透過學習單,了解學生是否能了解活動的意義。

4.學生是否能認真完成學習單。

 

 

 


 

公告

澳花國小環境教育特色

沿著風光旖旎、山海相連的蘇花公路南下,途經東澳灣、南澳北溪、武塔、觀音瀑布及 漢本隧道後,順著蜿蜒山路前行即可到達澳花。學校三面環山,南面遙望著一望無際、蔚藍浩瀚的太平洋,緊臨清澈的楓溪橋畔,與花蓮縣秀林鄉僅以大濁水溪為 界,是本縣最南端的特殊偏遠小學,距鄉政中心 〈鄉公所〉約半小時車程,聯外交通為蘇花公路及北迴鐵路,學生多數為泰雅族,由於地處山區,礦產豐富,學生家長以採礦及農作物種植為主,因此石礦、枇杷也 成為重要資源。昔日因交通不便且資訊匱乏,學生普遍缺乏文化刺激,急需透過學校教育以提昇兒童學習能力與素質。

     十年前由於教育經費拮据,山地校舍十分老舊、簡陋,設備匱乏,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環境,致使教學品質不易彰顯;近幾年來政府注重城鄉教育機會均等暨推動教 育優先區計畫,龐大經費投注偏遠山地學校,使得偏遠小學得以脫胎換骨,充實改善教學環境。本校榮獲上級經費補助,猶如注入新的生命力,積極委請聞名建築設 計師黃 建興及地方士紳、家長會代表、教育局、學校教職員工參與討論,藉以集思廣益,凝聚睿智並結合當地資源、學校特色,融入原住民文化、藝術,訂定校園長程規 畫,本著人性化、美觀、安全、實用原則,校舍以深受學生喜愛之粉紅、米黃色調為主,摒棄傳統火柴盒式建築且注重空間充分運用,設計三層樓斜頂紅色琉璃瓦建 築,搭配滿山綠林及校園美化,使校舍顯得格外活潑、鮮明亮麗,其獨樹一格的巧思規畫,深受喜愛和讚賞,現已成為過往遊客佇足觀賞、休憩留影的好地方。

  而近幾年來,澳花國小竭力推動敦親睦鄰活動,與鄰近和平村落公司互動密切,舉凡和平電力公司、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台灣電力公司,多次贊助獎助學金,協助辦理校外教學,並熱烈參與學校活動,使得學校活動可以順利推展,這些都是澳花國小多元活動,社區互動的最佳展現。 

    一步一腳印、凡努力過必留下痕跡~ 澳花國小在歷任校長及現任校長陳安明竭盡心思縝密規畫下,呈現嶄新風貌,無論在軟體硬體方面皆有顯著成效,尤其是校舍建築與校園綠美化,更具特色,進入優雅的校園中,映入眼簾的是矗立在校園中蔥鬱雄偉六百多年的國寶級珍貴老樟樹,它是地標,更是伴隨澳花師生成長、學習的好園地。以樟樹為中心,搭配雄偉校舍、學習步道、階梯廣場、卵石區、草坪、童玩區及一處處繁花盛開的創意花 圃、奇石造景,使校園呈現如詩畫般的美景,彷彿人間仙境。除優雅校園外,學校新穎美觀餐廳、多用途視聽教室、圖書館、電腦教室及現代化宿舍等設施,為師生 提供最佳學習環境,泰雅兒童在這花團錦簇、綠意盎然、靜謐優雅園地裡,涵養浸潤潛移默化,個個活潑開朗、健康快樂!Rgayung‧澳花,真是兒童學習的樂園。


 

公告, 環教簡介

100年度澳花國小環境教育暨節約省碳推行小組委員會組織表 

澳花國小100年度環境教育暨節約省碳推行小組委員會組織表

職稱

姓名

職掌

召集人

校長陳安明

統籌全校環境教育相關工作

總幹事

教導主任胡琢傑

校園環境保護工作之訂定與執行及相關系列活動之推展

執行秘書

學務組長鄭嘉毅

執行各項推展環境教育計畫有關事項

委員

總務主任陳虹霖

執行校園環境規劃及相關經費預算與支出事項

委員

教學組長哈勇諾幹

執行各項推展環境教育課程及教學事項

委員

資訊組長王聖喤

建置環境教育網站提供教學資源

委員

教師洪惠珊

蒐集編擬環境教育領域課程

委員

教師林淑真

蒐集編擬環境教育領域課程

委員

教師尤明‧芭雅希

蒐集編擬環境教育領域課程

委員

教師張育晟

蒐集編擬環境教育領域課程

委員

教師李俐瑩

蒐集編擬環境教育領域課程

委員

家長會長東洋平

負責推動社區環境教育活動宣導與提供社區資源協助

   
公告, 教材

環境教育教案~神奇!神奇!鋁箔包變帽子

班級推動環境教育融入藝術人文課程教學計畫

課程主題:神奇!神奇!鋁箔包變帽子

日期:100.09.16兩節

設計者:尤明芭雅希

領域名稱

藝術人文

適用年段

六年級

單元主題

鋁箔包變帽子

節次/總節數

總共二節計80分鐘

能力指標

藝文5-2-1 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藝文2-3-7 認識還境與生活的關係,反思環境對藝術表現的影響。

環境3-3-1瞭解人與環境互動互依的關係,建立積極的環境態度與環境倫理。

教學目標

(一)認知:
1-1.能知道那些物品屬於可回收再利用的資源。
1-2.能知道幾種工具的用法並正確使用。

(二)情意:
2-1.能培養隨時廢物利用的創意與巧思。
2-2.願意與同學分享自己的想法。
(三)技能:
3-1.能夠利用工具與繩子交叉綁法製作完成一頂帽子。

教 學 流 程

時間

教學資源

※第一節

  1. 引起動機
    1. 我們來撈寶。地點於聚寶屋。
    2. 清洗鋁箔包。

15分

 

 

鋁箔包

  1. 發展活動

ㄅ、修簡模型︰何謂家暴

1.帽頂部忿:

(1)每人剪出(模型一)八片

2.帽緣部份:

(1)男生再依(模型二)剪出一片

(2)女生則依(模型三)剪出八片 。

ㄆ 、模型打洞:

  1. 按照原始模型畫出洞孔的位置。
  2. 利用打洞機打洞。

ㄇ、組裝帽子:

1.用繩子穿過洞孔把模型片兩片兩片組裝至完成

ㄈ、欣賞與分享時間:

 

15分

 

 

 

 

 

15分

 

 

25分

 

10分

剪刀


打洞機

 

 

 

 

 

 

 

 

 

欣賞作品

1.說說看那些東西可以回收再利用(請小朋友自由作答)

2.為什麼要回收再利用?與我們的生活環境有什麼關係呢?

2.製作的過成中你有遭遇什麼困難?如何克服?

3.你有什麼心得或感想?


 

  
公告, 教材

環境教育教案~校園植物探索

主題標題

校園裡

設計者

澳花國小

胡琢傑

學習領域

環境教育

相關領域

藝術與人文
自然與生活科技
環境教育

簡介

  1. 讓學生去發現,自己常活動的校園,竟然有自己從未發現到的景物、景象,

訓練學生觀察的能力。
2、認識校園中的自然物,並知道自然物的美。

主題架構圖

教案關鍵字

大自然
自然物
校園

適合年級

3年級

總節數

2節/80分鐘

 

教 學 活 動 1

 

標題

校園裡

 

說明

1、讓學生去發現,自己常活動的校園,竟然有自己從未發現到的景
物、景象,訓練學生觀察的能力。
2、認識校園中的自然物,並知道自然物的美。

 

能力指標

藝術與人文

1-1-1-1-藉由生活的經驗與體認,運用視覺藝術創作的形式,表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1-2-2-嘗試各種媒材,引發豐富的想像力,以從事基礎性視覺藝術活動,感受創作的喜悅與樂趣。

2-1-1-2-接觸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建立初步的審美經驗。

2-1-3-4-體驗大自然及周遭環境的聲音,並描述自己的感受。
自然與生活科技

5-1-1-1-2-喜歡探討,感受發現的樂趣
環境教育

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1-1-2-藉由身體感官接觸自然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啟發、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畫圖勞作和說故事的方式表達對動、植物和景觀的感受與敏感。

3-1-1-經由接觸而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

3-1-2-具有好奇心,思考存在環境中萬物的意義與價值。

 

教學步驟

順序

時間分配/引導內容/學習單/自編教材

課前準備

分配5分鐘
老師先準備自然物五至十種。

步驟1

分配15分鐘
第一階段:散散步吧
老師帶著同學一起走在校園中,老師告訴學生我們一起在校園中安安靜靜的散散步吧!請注意是「安安靜靜」的喔!不過在散步中,請你觀察校園中的一草一木,並注意你所活動的校園,有什麼景象或景物是你從未觀察到的,要記在腦海中喔!不要跟同學討論,看看誰發現最多自己從未發現到的景象或景物喔!

步驟2

分配20分鐘
第二階段:校園自然物賓果遊戲
每個人在校園中撿拾五種最容易拾取自然物,例如:葉片、
石子兒、小草、樹枝、小花、(各類自然物可多種且多量撿拾)等等。
老師拿出一樣自己拾獲的東西,然後請同學將拾獲的自然物中與老師相同的拿出來,直到老師五種自然物都出現後,看看誰的自然物全部跟老師的一樣,便成功完成賓果遊戲。

步驟3

分配20分鐘
第三階段:自然物的認識與拼圖
1、摸一摸剛才所拾獲之自然物表面,並感受一下不同的質感
2、分組將所拾獲之自然物,做一做拼圖遊戲。

步驟4

分配20分鐘
第四階段:回歸校園
1、將剛才所拾獲的自然物歸回他所屬區域。
2、分享今天在校園中看到的,分享遊戲中的感受。

 

學習單

自編教材

教學影片

 

心路手札

 

教學計畫(上課)
後的心得手札

 

參考資料來源

 

 

 

公告, 教材

環境教育教材~族群的環境遷移史

rgayung族群與人口遷徙

一、地理與交通

rgayung部落位於宜蘭縣南澳鄉最南端(見圖5-1),位居今和平溪(舊稱「大濁水溪」,下同)下游左岸與支流楓溪合流處北方,飯包山東南山腳,與花蓮縣秀林鄉和平村僅以一條和平溪相隔。其村分為三部:一在楓溪左右岸台地,今稱為下村,海拔49公尺;一在楓溪左岸台地,今稱為上村,海拔約60餘公尺,與下村皆在和平大橋北端西北方,係楓溪所造成的沖積平原,沿河岸有狹小的平坦地(廖守臣 1982:243-4);一為和平溪出海口北方沖積平原,今稱漢本。rgayung部落日據時期稱「大濁水社」,屬「台北州蘇澳郡蕃地」。光復後,改為「台北縣蘇澳區南澳鄉」、「台北縣南澳鄉」等名稱,於民國39年宜蘭縣設縣後定名為「宜蘭縣南澳鄉」,大濁水社也更名為澳花村(林政民 2003:69)。

 


 


 

 

 

 

 


 


 

rgayung部落對外交通,在陸路方面,往昔以蘇花公路為唯一交通孔道,北通蘇澳,南抵花蓮,rgayung部落位置即蘇花公路中間。蘇花公路原係清朝羅大春於1874年奉令開闢、1875年竣工之僅供行人步行之道路,清朝時稱「北路」(戴寶村 2001:34-5)。後經日人於1916年拓寬路基,於1925年竣工,稱蘇花臨海道。初時僅能步行,無法通車。1927年改建,於1931年竣工,始可通行汽車(戴寶村 2001:75-79)。唯當時係單線道,行車出入均受管制。國府治台後,於1974年拓寬為7.5公尺雙線道,1990年全線竣工,自始解除雙向交通管制(林政民 2003:76-7)。在鐵路運輸方面,1973年政府闢建北迴鐵路,於1980年全線竣工(戴寶村 2001:107)。北迴鐵路途經和平溪口,於溪北溪南各設漢本火車站與和平火車站,自此,rgayung之對外交通較前更為便利。1984年花蓮縣和平地區劃為「和平水泥專業區」,1997年於和平溪南岸建和平工業專用港,於2004年完工並正式啟用(鄧樂民 2006:29)。但此港係為工業區運輸燃煤及水泥之專用港,並不開放給民間與漁業使用。

二、日治以前族群與人口的遷徙

rgayung部落的泰雅族原住民原係居住於和平溪上游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南澳山地k´lesan地區(見圖5-2),範圍即今和平北溪及南澳南北溪上游山地。據森丑之助(1917:19)於1899年的調查,k´lesan地區計有15個部落,依所居流域之不同分為上南澳(yatox k’lesan)蕃七社及下南澳(xoxkan k’lesan)蕃八社。分布於和平北溪部分計有七社,依序為:piyahaw、kingyang、kikayung、kl’law、


 

 

 

 

 

 

 

 

 

 

 

 

k’lmoan、k’muyaw、b’bukeikay,合稱上南澳蕃七社;分布於南澳南溪及布蕭丸溪(和平北溪支流)流域之部落計有:t’langan(buta)、tabiyahan、t’bulaq、r’giyax、riyohen、gugut、rekinux、xaga-paris等八社,合稱下南澳蕃八社(引自李亦園等 1963:11)。但是這15個部落並非純屬一個系統。移川子之藏(1935:32)於1931年的調查發現,南澳群泰雅人其實包含有seqoleq群的k’na-xaqaw亞群tseole群的m’b’ala亞群與m’nebo亞群,以及東sedeq群的tausa亞群。各亞群人口比例如表5-1。k’na-xaqaw亞群佔44.4%,在南澳群泰雅人中佔多數,其次為m’b’ala亞群,佔總戶數的34.9%,而tausa亞群m’nebo亞群的則分別佔14.3%與6.3%,在南澳群泰雅人中所佔比例最少。

表5-1:昭和六(1931)年南澳群泰雅人各亞群人口比例

亞群

戶數

比例

seqoleq 

k’na-xaqaw 

280戶

44.4%

tseole 

m’b’ala 

220戶

34.9%

 

m’nebo 

40戶

6.3%

sedeq

tausa 

90戶

14.3%

合計

 

633戶

1692人

資料來源:移川子之藏(1935:32)

 

雖然南澳群泰雅人可細分成四亞群,但是每社或單獨一亞群居住,或與他群混居。表5-2為難澳群舊社各社成員表,從表中可以看出在1931年時,在15社中,有9社係單獨由一亞群居住,有6社係由兩亞群混居,混居的比例甚高。比較特別的是屬於東sedeq群的tausa亞群。表5-2中可以看出k’muyaw與b’bukeikay兩社係純由tausa人所建立,而gugut、rekinux與riyohen三社則是由m’b’ala群與tausa群混居的部落。如果從tausa亞群的語言與文化特質觀之,與k’lesan地區中的其他三群差異極大,反倒與和平溪南岸的t’luku亞群極為相似,卻在遷徙過程中選擇與和平溪北岸的seqoleq群泰雅人和tseole群泰雅人共居,並在長期混合居住後,在心理上已建立我群(we group)的觀念(李亦園等 1963:8),並與其他三群形成「k’lesan流域同盟(qutux l’lyung k’lesan)」關係,以共同防禦及攻擊他群敵人。

馬淵東一(1954)依據系譜推算,泰雅族群最早遷入和平溪上游定居的年代大約在二百多年前(約公元1754年),距今約250年;而有的泰雅族群稍晚才遷入和平溪中游定居,約在公元1820-1850年之間,距今約160-190年之間(引自李壬癸 1996:44-47)。最先遷入k’lesan地區的是tseole群的m’nebo亞群人,其次才是seqoleq群k’na-xaqaw亞群與tseole群的m’b’ala亞群,最後遷入者為東sedeq群的tausa人。

表5-2:南澳群舊社族群成員

亞群

社名

中譯名

戶數

人口

k’na-xaqaw

m’b’ala

m’nebo

tausa

備註

piyahaw

碧候

91 

474 

 

  


表示全部



表示大部分;


表示小部分;

■表示人數相當。

buta

武塔

36 

244 

 

  

tabiyahan

塔壁罕

40 

223 

 

  

gugut

哥各朱

58 

317 

 

 

rekinux

奎諾斯

38 

205 

 

 

kingyang

金洋

103 

512 

   

kikayang

基嘎央

14 

69 

   

kl’law

庫巴玻

43 

245 

   

k’lmoan

欺路模安

31 

195 

   

r’giyax*

格勒亞賀

  

 

 

xaga-paris

哈卡巴里斯

17 

112 

 

 

t’bulaq

塔貝賴

30 

186 

 

 

k’muyaw

庫莫瑤

28 

171 

   

b’bukeikay

巴博凱凱

27 

138 

   

riyohen 

流興

57 

329 

 

 

資料來源:「戶數」及「人口」係大正元(1912)年資料,引自森丑之助(1996:39-44);中譯名引自廖英杰(2006:19);餘引自李亦園等(1963:11)。

*森丑之助(1996)之《臺灣蕃族志》第19頁稱南澳蕃共有15社,但在第39-44頁逐一列舉各社時,僅列14社,缺r’giyax一社。

 

南澳泰雅人遷入k’lesan地區約為十八世紀晚期,正當清朝中葉。初時,清政府視後山為化外之域,並不予積極管理。及至1871年「牡丹社事件」發生,使清政府不得不重視對後山的經營(邱子銘 2006:50)。1874年,清政府推動「開山撫蕃」政策,始開鑿三條由西部通往後山的歩道。1875年解除臺地後山舊禁,以招徠墾民入後山闢墾。南澳泰雅人與漢族密集的接觸,即始於羅大春開鑿蘇澳至花蓮港北岸的「北路」。1874年,羅大春督辦開鑿北路工程正式進入大南澳地區,並在大南澳及和平溪間沿海岸建碉堡駐屯兵力,這也是「國家」力量首次進入k’lesan地區(鍾郁芬 1995:24-25)。但是清政府的大南澳招墾計畫卻因大南澳境內皆高山峻嶺,無平曠地方堪以開墾;清政府的撫蕃政策亦僅只「招蕃領賞」,無法實質的控制南澳泰雅人;且「開山撫蕃」係因受外人侵逼之被動之舉,經費又拮据等等因素,終告失敗(鍾郁芬 1995:27-28)。南澳泰雅人對於清政府侵入其領域的反應或予以抵抗或歸附之,但因北路開鑿未久旋即廢除,南澳泰雅人又重回部落社會。1889年劉朝帶及官兵二百數十人於今寒溪、古魯一帶遭南澳泰雅人殲滅,引發當時台灣巡撫劉銘傳親率清軍討伐南澳泰雅人。自1890年2月始兵分二路自南澳山脊及南澳南溪分進合擊末都納社(b’tunux,即今梅檀)、塔壁罕(即tabiyaxan)五社、外老狗(即riyohan)五社,毀田焚廬,逼迫泰雅人向更深山處逃匿。隨後清軍封鎖出山孔道,終至使泰雅人因糧絕而不得不至宜蘭撫墾局乞撫。後劉銘傳命各軍陸續回防,並徙沿山隘勇,進紮十里,嚴密設防,招民速墾(楊慶平1995:7-14)。但是清官方勢力並沒有維持多久,一年後邵友濂調任台灣巡撫,即因撫墾工作花費甚鉅而收效甚微,乃採緊縮政策,致使南澳山地又棄置於清廷境外(鍾郁芬 1995:30)。

1895年台灣割讓與日本,日治前期台灣總督府對於原住民的治理僅採懷柔與恩威並施策略。初期,台灣總督府因急於收服平地漢人之抗爭,對台灣原住民採懷柔政策,僅對出訪下山之原住民予以酒食饗宴,消極籠絡,並對原住民宣示日本帝國之主權(藤井志津枝 1997:88)。但至明治38(1906)年因平地漢人抗爭漸平息,而台灣總督府又亟於開發山地樟腦資源,以充實府庫,並改善對母國日本財政之依賴,於是有佐久間總督之二期「五年理蕃計畫」(1907-1911,1911-1915),以圖根絕「蕃害」,使日本財團得以進入山區開發樟腦資源(藤井志津枝 1997:105)。佐久間總督之第一期「五年理蕃計畫」以隘勇線前進攻打「北蕃」為主,並輔以「蕃地道路開闢五年計畫」與「蕃界土地調查五年事業」等計畫,一面推進隘勇線向泰雅族領域侵進,一面開闢山地道路及蕃界土地調查,以期攫取龐大山林樟腦資源(藤井志津枝 2001:87)。1908年4月,宜蘭廳為了擴增樟腦地、礦山、木材及開墾地,發動「大南澳隘勇線前進」,以電網圍堵方式擴張大南澳隘勇線,並阻隔南澳泰雅族接近海邊取食鹽並與平埔族人交易鐵器、銃器與火藥,企圖以「封鎖」方式使泰雅族因戰略物資的匱乏而乞降。當年5月,南澳泰雅人即因鹽與鐵遭日軍封鎖,因隘勇線的推進喪失廣大獵場,使得生計產生匱乏向日軍投降。下南澳各社於1908年12月18日辦理投降儀式,上南澳各社則於1909年1月29日正式投降,並繳交出銃器與首級。(廖英杰 2001:140-143)。

南澳泰雅人投降之後,台灣總督府依據其「理蕃」政策,在部落中設置駐在所,交易所與教育所,由駐在所警察人員透過授產、惠予、勞役、觀光、日常性日語使用等方式,統合操縱部落原住民;透過交易所的交易,鼓勵原住民從事農耕活動;更透過教育所,實施同化教育。另一方面,由於日本企業對蕃地資源開發的需求,並為方便台灣總督府「理蕃」行政管理與節省經費的支出(藤井志津枝 2001:117),日警游說南澳泰雅人移住淺山地區。自1912年起,及至1938年止,在日本政府的勸誘與威脅之下,南澳泰雅人展開了一段遷移的歷史,其遷移的結果如表5-3。

表5-3:日治時期南澳泰雅人的遷徙

年代

社名

群屬

戶數

人口

初次遷移地

二次遷移地

1912 

riyohen 

tausa 

5 

21 

四方林

 

t’bulaq

 

1 

8

r’giyax

 

26 

128 

番社坑溪旁大元山稜

 

t’bulaq

k’na-xaqaw

23 

116 

寒死人溪

 

1913

t’bulaq

m’nebo

  

小南

 

tabiyahan

m’b’ala

23 

145 

下東澳

<p style="text-alig

公告, 教材

環境教育教材~泰雅傳說


 

 

 

 

 

 

 

 

 

 

 

 

 

 

 

 

 

 

傳說

創生與初人

 

〈1〉pinsebukan
報導人 kawel tolas

〈原keveuu社,現住金洋村和平路〉

現在的人類都是從pinsebukan地方的大石生出來了。古時,pinsebukan的大石忽分裂開來,最先生出二個人,為一男一女;其後又生出另一人〈不知性別〉。後生的一人向那一對男女說:”請為我洗一次澡吧,那麼我們大家都將永生不老”。前者不肯為他洗澡,他便跳回大石裂縫中,並說:”你們將有衰老病死的不幸事情了”。因此,以後的人便都有衰老病死的現象。

﹝報導人註解﹞:pinsebukan是吾族的起源地,在南湖大山的那一面,泰雅族人都是從那裡傳出來的,然後分散到各地。

後來出生的那個人可能即是rutux〈神〉,rutux的吩咐是要照辦的,否則將遇到災難。

 

〈2〉初人
報導人:havao malai〈金洋村〉

最初無人類,只有二祖先 ,一男一女。兩個覺得都很寂寞,乃商量應該怎樣才能蕃衍人類。女的說我們應該做夫婦纒能生育子孫,男的同意了,於是兩人開始做性交;最初他們不知道從哪裡才可以交接,他們先試了嘴巴,覺得不對,又試了耳朵,也不對,又試了鼻孔,也不對,又試了眼睛,更不對。他們正在不知道怎樣才好,忽然看到一隻蒼蠅飛到女人的私處,他們以為這必定是神的啟示,於是便試了,果然覺得不錯。不久他們生下了二男二女,又互相結婚,於是逐漸蕃衍成許多人。﹝報導人註解﹞:最初的二祖先可能是從pinsebukan來的。

最初的人很少,所以兄弟姐妹互相結婚,其實那是不好的,我們現在就不這樣做了,那是psanik

“裂石生人”的傳說為泰雅族最普遍的創生傳說,流行於seqoleqtseo le兩羣;另一種創生傳說”樹生”則流行於seqoleq羣。作者記錄傳說的兩部落金洋社keveuu社均屬seqoleq羣,所以裂石生人pinsebukan的傳說很流行。”初人”的傳說亦甚為普遍,見於泰雅族故羣。惟本文所錄pinsebukan傳說可看出是兩則傳說的混合,即”裂石生人”和”神人求俗”兩傳說的結合。神人求俗的傳說並不甚普遍,在重要的高山族傳說的記錄中,僅見於森丑之助台灣蕃族志所錄的”巨人要求沐浴”的故事。

天象

 

〈3〉射日
報導人:kawel tolas

 

太古的時候,天上有兩個太陽,其中一個比現在的太陽還要大很多,因此天氣非常酷熱,草木都要枯死,冰河也快乾枯凅,農作物不能生長;而且兩個太陽輪流出沒,沒有晝夜之分,人民的生活實在困苦萬分。

族人乃相識,如飛射下其中一個太陽,子孫恐不能安居,而種族或將絕滅。於是有勇士三人,自動願意前往設下一太陽。即日準備,攜帶乾糧用品,各人並背負一嬰孩一同出發。

到太陽去的路是如此遙遠;他們在路上把吃過的桔子種在地上,想讓它發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距離太陽之處尚遠,而三人都變成衰弱的老人,嬰孩們卻都成長了。老人們相繼死去,而成長的嬰兒繼續前進。有一天他們終於到達太陽之處,於是歇下來,準備第二天太陽出來時乘機射殺之。

第二天絕早,三人等在谷口,見太陽出來了,三人引弓急射,果中,乃流出一大堆滾熱的血,其中一人被血從頭淋下來,當場死了,其他兩人也都被灼傷,急忙逃回。

在回家的路上,他們看見以前種的桔子,已經長了很高大,而且結果滿樹了,回到村中時,他們兩人已經變成白髮駝背的老人了;可是從那時起,便沒有兩個太陽,而有晝夜之分了;我們在夜裏看到的月亮,便是被射死得太陽的屍體。

﹝報導人註釋﹞:凡有生命的東西都有血,太陽也是有生命的,所以也有血

 

〈4〉太陽、月亮與星星 報導人:kawel tolas

 

太古的時候,太陽、月亮和星星互爭光亮偉大。星星們首先說:我們的數量最多,滿天都是,所以我們最為光亮”。月亮大不以為然,譏笑地說:”我一個的光亮就可把大地黑暗變為光明,你們數目那麼多,却照不亮一小角,何亮之有”!太陽在一邊不講話,等到月亮講完了,才開口說:”你們都很亮,但比起我來却遠不及了,一遇到陰天,你們都沒有光了,而我卻仍然照射光亮”。月亮和星星們聽了都啞口無言。

 

〈5〉洪水 報導人:pihou royo〈住金洋村〉

 

古時,地上一片平坦,沒有山谷河流,也沒有各種魚類。有一次來了大水,把所有的地方都淹沒了,一切變成大海。居民沒地方避水,都逃到pakpak山上去。

後來大水退了,居民自pakpak山下來,才發現大水沖成了許多河谷,而河中也生出許多魚,於是大家都很高興可以捕魚吃了。

 

〈6〉大雷 報導人:kawel tolas

 

古時有一次大雷擊地,地面因而有一大裂痕,此時恰有一人走過,遂陷到裂縫中不能出來,乃死去。蓋此人是犯禁忌的,故受rutux〈神〉的譴責。

 

〈7〉地震 報導人:kawel tolas

 

古時候有一次發生大地震,連續七天七夜,搖動不停。煮飯時飯鍋放在灶上都不能隱固,於是只好用鐵線掛住鍋子,使不致搖晃。

 

〈8〉竹與地震 報導人:kawel tolas

 

古時候有一次大地震,山崩地裂,被壓死的人很多;有些人躲在竹林中,因竹子根密佈,山不易崩,故未被壓死。

鬼神rutux

 

〈9〉akuirutux
報導人:toloy hajoy

 

從前有兩個年輕人,相約出去打獵;出發時各自走一條路,約定在一地點相會。其中一青年先到達約定地點,即停下來等待他的友伴名叫akui的,但等到天黑時,尚不見akui返家。Akui家人得知消息,很著急,一同上山去找尋,但是毫不見蹤影,只是失望的回到村中。數天過去了,仍不見akui,大家都以為是失足跌於溪澗或被野獸噬去了。數月後,村中的另一些人出去打獵,走到山頂的一顆大樹邊,忽然看見一個人躺在那裏,好像已經不能動了,眾人把他翻過身來,才發現他是失蹤多時的akui,問他為什麼不回家或碰到什麼事,都未回答,原來他已經不能言語了。

眾人把akui抬回家,請mahgok〈巫醫〉來診看,巫醫用佩刀刮他的舌頭,過了不久,akui乃漸能發聲,並把他的遭遇到的事告訴家人。

原來當天akui出去打獵時,走到距離約定會面的地方尚有半個鐘頭的腳程時,忽然覺得前面的山路模糊了,而兩臂好像被人牽引著走,逐漸地腳步快起來了,不自主似地走過好多峻險的山崖,終於到達一村落;村落中人口似甚眾多,但不知為哪一村,akui到此也只好和村人住在一起。

過了幾天,村人要處去打獵,邀akui參加,akui欣然帶了槍和刀同行。到了山上不久,發現有山豬蹤跡,大家尾隨追逐,akui亦跟上去;正在亂槍荊棘中找路前進時,akui忽見一隻山豬政在距離他不遠的前面,於是舉槍一擊,山豬應聲而倒。眾人聽到槍聲,乃四處集攏來,走到近處一看,被akui打死的竟不是山豬,而是他們帶來的狗,村人很生氣,akui也覺得很慚愧,村人因以為他是初次參加,乃原諒他的錯誤。

過了不久,大家又出去打獵。當眾又追一山豬時,akui發現他們所追的並不是山豬,而是一隻大青蛙,看見大家很緊張地對付他,akui覺得好笑,就一躍上前,用手把青蛙捉住,但青蛙力大,拼命掙扎,akui執其後腿,青蛙四面撲向眾人,竟將眾人撲傷很重,有如被山豬所咬。眾人大怒,認為akui每次出來都要闖禍,最好不要留他。次日乃把akui送到原來的山邊,棄之於樹下面去。


akui講完他的遭遇後,村中人乃知他是被rutux〈鬼魂〉所迷,所以回來時也不能言語。

有關akui的另一節傳說,係由sajun tolas所報導,其中有一段不見於上錄者補述於後:

有一次akui參加出去megaga〈獵頭〉,鬼隊中大家都拼命叫有很多敵人,但akui所看到的只是很多lilok kelui的紅果實,並無敵人,乃抽出佩刀,把所有的紅果都砍下來,鬼乃大驚,以為敵人都被akui砍光了,以後他們將再也沒有敵首可獵了,於是乃送akui返來。

﹝報導人註解﹞:紅果即代表穿紅色的敵人;鬼的世界沒有敵人可獵頭,所以他們以為紅果為敵人。鬼魂的世界也和人間一樣,需要獵敵首,因為這是祖訓gaga,不能不做,否則會不利。Akui把紅衣敵人都砍玩了,將來他們沒有敵人可獵首,自是不幸的事。

 

〈10〉kiapun rutux〈鬼禍〉之一 報導人:toloy hajoy

 

從前村中有人到lejoxen山去打獵,同形的人很多,大家露宿在山裏。其中有父子二人,當睡到半夜時,父親似聽到有很多人跑近的聲音,心裏很害怕,乃把他的兒子叫醒,父子一起急忙逃開,一面逃,一面忽然有大風雨,溪水也暴漲了,可是當他們涉水過河時,一點也不為水所沾濕。

同獵的人,天明醒來時,發現他們兩人不在了,到處去找都沒踪影,以為是先回家了。可是當村人返家時,才知道他們兩人並未回家,大家都覺得可能是為鬼所迷了。

過了幾個月,keveuu社的人去碑南一帶的山上打獵,發現他們父子二人在山頂上,他們見到有人來,即引弓欲射,keveuu的人大喊是自己人,請勿射。大家上山去,問他們為什麼不回家,答說是找不到回家的路。眾人知是為鬼所迷,於是帶之返家。父子返家後,其父仍然迷迷糊糊,不能做事,不久也去世了。其子則後來也結婚生育子女。

 

〈11〉kiapun rutux 之二 報導人:toloy hajoy

 

從前有一人名叫ualak,一天到pialan山上去打獵;在出門之前,告家人三天後即回來,如未回來即應去接他。

夜裏,他露宿在一大樹洞中,到了半夜,呼聽到有人聲,清醒後向四面看看,又不見有人;隔了一會兒,聲音又起,並要ualak出去玩,ualak想是rutux,心裏很害怕,不敢出去,但是忽覺有人拉他,並把他拉到他自己生火的火堆,結果下半身都被火灼傷了,不能走動。

到了約定日期,家中人等他未回,乃上山找他,見他已奄奄一息,將之背回家,請巫醫來診治,但始終不治逝去。

 

〈12〉kiapun rutux 之三 報導人:toloy hajoy

 

從前有一位老婦帶了兩個小女孩來到旱田小屋去住,晚間煮小米為餐,老婦叫兩個女孩一同去取些芋頭回來,以便放在小米鍋中同煮。當兩女孩取芋頭回到小屋時,發現其yaki〈祖母〉被人推在火堆中,yaki告訴她們是rutux所害,要女孩們趕快把她拉出火堆,但她們兩人合力拉也拉不出來,後來火燒到老婦腰際女孩們終於把火撲滅,但傷勢已很厲害,小女孩急忙跑回家叫家中的人來救治。過了幾個月,傷勢原已逐漸痊癒,但老婦竟又不幸逝去。

﹝報導人註解﹞:rutux有時因人作壞事,或做了犯禁忌的事,所以責罰人。有時rutux忌妒人快活地活在世上,所以故意捉弄人。

火是紅色的,鬼怕紅色,所以喜歡把人推到火堆裏去。

 

〈13〉kiapun rutux 之四 報導人:kawel tolas

 

從前父子二人同去打獵,走到深山時,父親聽到背後有響聲,回頭一看,已不見其兒子,而看到一條河橫在前面,河上很多煙霧,模糊地好像見到他兒子被rutux所捉,乃張弓欲射,一箭發出後,前面的景象已無所見,只好傷心地回家。經過一個多月後,有人發見他的兒子睡在樹下,以不能言語了,乃抬之返村中,送到他家,家人很高興,忙請巫醫來診治,結果仍無效,終於死去。

 

〈14〉rutux搶酒 報導人:besian julao〈住碧侯村〉

 

從前有一人名叫hajoy siyui,有事到金洋去,在返回碧侯村時,天色已黑,他已有點喝醉,仍攜有一瓶酒,準備回家要再喝。

在走到河邊時,看到有人在遠處點火,他怕是rutux,走別條路避開之,但是走到快到碧候村時,忽見二影子在前面,他知是rutux且以避不掉了,即把刀砍去,但rutux以先下手,當他砍下時,正好被rutux搶去,插在地上,而人則被rutux帶著走。此時有一個日本人〈村中警察〉正也從今洋返碧侯,聽見前面有人叫,乃回村中集村人持火把前來找尋,發現那人被帶到溪谷底下,大家走下去救他,見他形狀極怪,兩手張開向外,如拉住什麼東西一樣,而身上則發出異臭。村人救之返家,乃延巫醫求治病,巫醫用tsalajan問卜,知是她舅父在作崇之故。

﹝報導人註解﹞:rutux也喜歡喝酒,hajoy被他舅父所迷,也是因為他舅父想喝他所攜帶的那一瓶酒。從前我的母親去旱田工作,帶有一葫蘆的酒,走到半路,聽見有人叫喊,以為是有人來找他她,但回頭並不見人,等到走到旱田時,發現葫蘆裏的酒已光了,乃知是rutux跟著她把酒喝光了。

 

〈15〉rutux娶妻 報導人:besian julao

 

從前有一個rutux來人間求婚,對象是一位很漂亮的小姐。rutux告小姐的父母,如不答應婚姻,就要讓這女孩死掉。父母愛其女心切,不願其死,乃同意把女孩嫁給rutux。結婚之時,父母其親戚均到鬼家中,但只聽見其聲而見不到人影。鬼家準備的東西也很齊全,如酒、肉、菜均全,但欲取之則無物。親戚之間也互稱jutasi〈岳父、親家公〉、jaki〈岳母、親家母〉,但均不見其人。結婚完了,父母返回家中,才發現其女實已逝世,父母非常後悔,知道上了鬼的當,但也無可奈何了。

 

有關生產的傳說

 

 

〈16〉作物的原始
報導人:havao malai

 

吾族最初不懂種甘藷,有一次族人在山上採了一種藤葉賣給tailiy人〈平埔族〉,tailiy人取之插於土裏,不久就生出很多甘藷。

有一次兩個村人去tailiy人村中玩,發現tailiy人種甘藷的方法,回家後也學tailiy人種之,果然生出許多甘藷,於是大家都上山取甘藷藤回來插種,從那時起我們就有甘藷。

 

從前我們種的小米只有sinu一種,後來有tausa人帶terakislemiun等四種小米,從那時候開始,就有現在種的這許多小米。

 

〈17〉一粒小米
報導人:havao malai

 

太古之時,一粒小米即可煮一鍋飯;上山打獵時,只要帶一穗米,放在耳朵裏,即可供樹日的應用。有一次有一個啞吧,用兩碗小米下鍋,結果鍋中煮熟的小米太多,都滿出鍋外來,發出piak piak的聲音,忽然變為許多小鳥飛出去;從此以,一粒小米便不能煮成一鍋了,許多小米才能煮成一鍋,就像現在的小米一樣,而變成的小鳥也就是現在專吃成熟的小米地害鳥了!

 

〈18〉打獵的起源
報導人:besiau julao

 

古時,在pinsebukanr居住,當miavoh為頭目時代,大家都不必上山去打獵,只要想吃肉,動物就會自己來,而從動物身上拔取一隻毛,即能變為獸肉,所以在那時候,大家都有肉吃,生活很幸福!可是,有一次有一個貪心的人,想吃更多的肉,拿起刀在鹿身上挖了一大塊,鹿心裡很不高興,便跑掉了,並對人說:〝你們以後可不能那麼方便了,你們以後想吃鹿肉,就要上山去打獵了,並且要還要問卜sileq鳥,才能決定會不會打到鹿〞!所以從那時候開始,我們想吃什麼獸肉,都要上山去打獵,才能得到了。

 

〈19〉海枯見魚
報導人:sajun tolas

 

古時,有一次海水忽然退去,退得見到海底了,海裏的魚沒有水,都沒法游了,許多許多都疊在一起,於是大家都爭先恐後地下海去撈魚;可是不幸得很,正當大家在海中撈魚時,海水忽又大進,許多人逃不及,都被淹死了。

 

 

有關〝性〞的傳說

 

〈20〉殺姦夫 報導人:kawel tolas

 


從前有一tausa女人,已結婚生子,但仍和一男子私通。有一回她的丈夫上山去打獵,他即約情夫來家中私會。可是其丈夫因sileq鳥叫不吉,半路折返,回到家中,見家門緊閉,乃大聲叫門。屋內二人正在吃飯,女人聽見是丈夫叫門聲,急忙把情夫藏於大竹藍中,然後去開門。丈夫進來後,問妻子在做什麼,答說在吃飯;丈夫說吃飯為什麼要關門呢?於是起疑心,同時又發現吃飯的地方有兩個碗,丈夫心裏明白,於是拔出佩刀,在灶火裏烤紅了,突然插進竹藍裏,那奸夫便被刺死了。同時他又返身,把他的妻子也殺了,隨後跑屋頂大叫,要他的岳家的人來看,岳家的人怕了,又將其妻妹嫁給他。

 

〈21〉殺戀人
報導人:pihou royo

 

從前有一對男女談戀愛,談愛的期間已相當久了,可是此時忽有另一名男子來向這女孩求婚,女孩答應了,她的戀人很生氣。等到行婚禮之期,同gaga的人都來喝酒,失戀的人拒絕邀請參加婚宴。酒宴中,酒甕很大,大家都喝得興高采熱;此時,女孩外出去打水,她的戀人正躲在她家附近,見她出來,乃拔刀殺之,並將身體埋在地下,而把她的頭偷偷投於酒甕中,喝酒的人忽覺酒有異味,在甕中一撈,先撈到頭髮,提出一看,原來是新娘的頭,乃知是被她的戀人所殺。

 

〈22〉父女之間
報導人:pihou royo

 

古時有一家沒有男孩,只有兩個女孩,都長大了。有一天,父親喝醉返家,與大姐發生性關係,其後妹妹上床來睡覺,也和父親發生了關係,姐妹相繼懷孕,個生下子女,此後人類乃增多了。

【報導人註解】:父親和女兒發生性交是最不好的事,但那時人很少,如不這樣,則人類不能蕃衍了。

 

 

 

〈23〉叔嫂私奔
報導人:pihou royo

 

古時有兄弟二人,哥哥先娶妻,弟弟未婚。兄弟倆人都很會打獵;有一次兄弟二人和嫂子一同上山去打獵,弟弟要嫂嫂藏於山洞中,而告其兄嫂已失蹤,哥哥即四面去找,弟弟乃乘機來山洞中和其嫂發生關係,並引誘其嫂私奔。

【報導人註解】:這也是很不好的事。

 

〈24〉強姦者 報導人:sajun tolas

 

從前有一男子名叫sgcah,品行不好。常調戲村中婦女。有一次村中男人去打獵,幾個女人也跟著去幫忙圍捕野獸。大家走到山裏,正準備入叢林草堆內去找野獸時,sgcah偽裝被叢林中害草刺到,乃叫同行的一個女人lawan替他把刺拔去,lawan照做了,但sgcah竟乘眾人先行的機會,把lawan強姦了。狩獵回家後,lawan乃向meraho gaga報告受姦的事,於是sgcah只好殺一隻豬向gaga的人陪罪。

其後又有一次,村中的寡婦saui到旱田去工作,sgcah偷偷地跟她到旱田,最先向saui要求給他一點東西吃,saui到旱田小屋去拿東西,sgcah隨乘機在小屋裏把saui強姦了;saui回家後,又向gaga的首領告訴sgcah又被罪一隻豬向gaga的人陪罪。


meraho gagagaga的人都很奇怪sgcah為何如此不守gaga,大家都恥其行為。但sgcah仍不管大家的議論,不久與其妻離婚,而與lawan同居,不久又棄lawan而與saui同居。


sgcah在村中原以能獵著名,每次只要他出去同獵,都能得到很多獸類,所以他在村中原是很受人尊重的,可是因為他對少女的惡行,大家也就很不滿意他了。

有一天,與他同gaga的三個人因不能忍受sgcah對全gaga的污辱,乃設計要殺死他。他們三個在夜深時,偽裝從別處歸家,走過sgcah得加敲門以求火。sgcah因知道自己受gaga同人所敵視,恐有人加害自己,每當黃昏後,即把大門緊扣住。當這三人來敲門時,他本來不想開門,但經不住三人的要求,僅把門打開一小縫遞出火種給他們,但是三人立刻合力把門推開,而拔出佩刀把sgcah殺死了。他們三人把sgcah後,跑到meraho gaga家中報告,於是全gaga的人都來看,meraho gagasgcah的醜行,也覺得很高興。

sgcah死後,其家即被廢棄,沒有人敢去居住。

【報導人註解】:強姦婦女是最不好的事,即使她是很能幹的獵手,也是不為gaga所容。

〈25〉通姦者

 

從前有一對青年男女,互相戀愛。有一次男孩到女孩家中去,女孩的家人正巧都出去了,兩個戀人在家中即發生肉體關係,但是交合後,兩人竟不能分開來,經過三天三夜,兩人只有相抱而臥而無法拔開來,兩家的親戚都來了,相信這是rutux〈祖靈〉的責罰。最後無可奈何,兩家的人幫助他們兩人分開,可是兩人都以疲倦不堪,身體軟得像hegen〈糯米糕〉一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家裏的人為他們請來了巫醫mahgokmahgoktsele-alan問出是rutux的責罰。

【報導人註解】:青年男女在一起可以互相調情,但不能發生關係,否則將受到rutux的責罰;同時失去貞操的女孩是沒有人願意替他刺紋面的。

 

〈26〉女人村 報導人:pihou royo

 

從前二男子上山去打獵,忽然有一條狗走失了,其中一人沿著山邊去找,他走得很遠很久,發現前面有一個村子,從前似未見過,於是他走進村子,發現有許多女人在玩他的狗,他走進去,要求她們把狗還給他,她們照辦了;但是女人忽然有一人問道:〝你跨下是什麼東西?那突出來的是什麼呢?〞男的回答道:〝你難道沒有見過你丈夫的東西〞?女人答說沒有,他們沒有丈夫,她們要生小孩時,只要站在山頂上,讓風吹進她們的私處,就可以懷孕了,而生下來的全是女的,沒有男的,所以這村子是女人村。

女人們即要求那男子留下,和她們試試交合之道,那男子留下來了,並一一和她們交合了,可是等到他已無能為力時,村中的女首領來了,也要求和他交合,但男人無法滿足她,於是女首領很生氣,就把他殺了。

另外一個獵人等他的同伴久久未回,於是返回村中叫其它人來找,當他們再走到女人村時,知道他的同伴是被女人村的所殺的,於是大家取出槍來,準備把村中的女人都殺死,為他們的同報仇,可是所有的女人都跑到屋裏去,忽然有許多毒蜂跑出來,都向男人們攻擊,大家都急忙跑離那女人村。

 

家庭關係

 

〈27〉多兒的故事 報導人:sajun tolas

 

從前有一對夫婦很能養育兒女,一共生了二十個小孩,男女各十。小孩小的時候,這一家人很窮困,但是兒女長大後,逐漸就變為富有了。因為家裏人丁多,開墾的地很多,旱田多,出產也就多了,所以這家人到父母親年老時,已經是很富有了。

【報導人註解】:人丁多,墾地多,將來有希望。那些沒有孩子的人到田裏去工作時常常不快活,是煩惱沒有後代。沒有孩子的人,即使收養別人的孩子,終不如自己的好。

 

〈28〉兄弟搏熊 報導人:pihou royo

 

從前有二兄弟很擅於打獵,村子裏的人也都很尊敬他們。有一天,兄弟兩人忽然爭起來,各人都以為自己最勇敢,最擅獵;爭吵的結果室舉行一次比賽打熊,看誰能空手打過熊,誰就是最勇敢。於是兄弟兩人姊半上山去找熊。爬了好幾座山,找了好幾天,他們終於在一棵大樹邊找到一隻熊,那隻熊正在摘果子吃。哥哥看到熊沒發覺他們到來,立即衝上去想博殺它,但是熊一回身,抱起他來,往谷一拋,摔得粉身碎骨而死,弟弟看見大驚,拔腳就逃回家了。自此以後,大家都知道熊yarux是最兇猛的野獸,而稱勇敢有力的人為ten-yarux

 

〈29〉吃小兒 報導人:kawel tolas

 

古時,有一對夫婦到田裏工作,妻子揹了剛生下不久的嬰孩,丈夫則攜帶各項用聚一同出發。到了旱田時,他們把嬰孩放在耕作的小屋裏,二人同到田地上工作。

中午時分,妻子要停下來回小屋餵孩子和主中飯,丈夫說:〝你在這裏繼續工作好了,我回去餵孩子煮飯,也可以休息一下,我今天覺得很累〞。妻子說好,丈夫就回小屋去了;不知為什麼丈夫回屋去把嬰兒殺了,並把他切碎放在鍋中煮。等到妻子快回來吃中飯時,他又把一塊石頭包於布中,當做嬰孩抱著;一會兒,妻子回來,丈夫把孩子的肉端給她吃,妻子問是什麼肉,丈夫答是猴肉,妻子嚐了一下,覺得有點異樣,又問是什麼肉,丈夫又答是猴肉,妻子不信,掀開鍋子看,才發現孩子的頭在鍋中,於是大號狂奔返家,哭訴於家人,家人同到旱田去看,丈夫已吊死在小屋中。

 

 

動物與人類

 

 

〈30〉狗的飼養
報導人:kawel tolas

 

從前有人上山打獵,走到山頂上看見一個很深的山洞,山洞內有泥土飛出來。那人覺得很奇怪,走近一看,原來是一條母狗生了許多小狗,母狗正在洞裡扒泥土,所以泥土從洞裏跑出來。母狗看見有人走近就大聲的吠,從洞裏衝出來,那人只好趕忙跑開。有一天,獵者又到山洞附近打獵,看見母狗把小狗帶到洞外曬太陽,他便乘母狗跑進洞裏時,偷偷地把小狗抱走,從此以後我們便有狗了。

 

〈31〉女人變猴 報導人:kawel tolas

 

古時,有一個非常懶惰的女人,當她上山去工作時,每次都不肯好好工作,每次掘地時都碰到石頭或樹根,常把小锄弄斷。

有一次,她上山掘地,一連三次把锄折斷了,心裏不高興,就把锄柄往自己的屁股一插,於是锄柄變成了一條尾巴,而她自己也就變成了一隻猴子,一面叫一面跳上樹上去,並對她的家人說:〝從此我就可以不必再掘地了,但我仍然要到你們的田裏來找甘藷吃〞。從此以後,猴子便經常到田裏來偷吃甘藷。

 

〈32〉女人變鴿 報導人:kawel tolas

 

古時,有一個女孩,她和她的父母住在一起,她們一家只有她一個孩子,沒有其它兄弟姐妹。她的母親是一個非常嚴厲的女人,每天要她做許多工作,不讓她有休息或玩耍的時間。

有一次,女孩的父親出去獵頭,消息傳回村中,他們的獵頭隊大獲全勝,即將回到村中了,村子裏少年人都穿上美麗的服飾,準備去迎接獵頭成功回來的人。女孩也準備去接她的父親,於是向她的媽媽要衣服和飾物穿帶;可是她媽媽說:〝時間還早,你先去拿些柴回來再說,家裏沒木柴燒了〞。於是女孩出去揹了一綑柴回家,這時獵頭隊已經靠近村子了,女孩又要求媽媽給她衣服和飾物,可是她母親又要她去提水回來再給,等到小女孩提水回來,獵頭隊更近了,嚴厲的母親仍要女孩先做其他事,然後給她衣飾。女孩很生氣,立刻往門外跑,一面跑一面叫,叫得像一隻鳥一樣。母親聽見聲音,出來一看,才知道她的女兒已變成一隻鴿子停在大樹上了,母親立即跑回屋內,取出女孩的衣服和飾物,並向鳥兒說:〝下來吧,女兒!下來吧,女兒!我給你衣服,你去迎接你的父親吧〞。但是她的鴿子女兒,大叫幾聲,調頭不顧而去了。

 

〈33〉女人與熊 報導人:taroy hajuy

 

從前,有一個女孩上山去打柴,看到一棵枯樹在山邊,低頭想把枯樹拉回家當柴燒,但怎樣也拉不動。抬頭一看,原來枯樹的另一頭有一隻大熊站著,她一看到大吃一驚,急忙要跑,但已經來不及了,然後被熊抓住。熊把這女孩的衣服都抓光,並抱她爬上樹去,放置於樹頂上。熊自己下樹來,想找白石頭去把女孩打死;可是當熊撿了白石頭爬上樹時,女孩即取出她的柴刀,向熊的前腳砍下,熊腳竟然被砍斷了一隻,痛的滾到地上。女孩於是大叫村子裏的人來救,村子裏的人聽見了,就通知她家中。她的兄弟知道了,立刻跑上山去就她,可是當她的兄弟跑到樹下,看見她光了身體在樹上,不敢救她。又跑回家來叫她的母親,並帶了她的衣服上山,母親先把衣服拋給女孩,讓她穿上衣服,然後她的兄弟爬上樹把她就下來。

 

〈34〉女孩與蛇
報導人:kawel tolas

 

從前有兩個女孩,一同到旱田裏除草;他們除草除得很累了,一起坐在田裏得石頭上休息。其中有一女孩看見兩條四腳蛇,相隨在田裏爬,她立即把那兩條四腳蛇捉回來,並解開自己的褲子,要把四腳蛇放在自己的的生殖器裏,一面又叫她的同伴,抓住另外一條四腳蛇,照她的樣子做。當自己把四腳蛇放進生殖器後就中毒死了。另一個女孩,因為生殖器太小,放不進去,於事就跑回家告訴家人。

 

〈35〉小兒與蛇 報導人:kawel tolas

 


從前有一個女人上山去開墾田地,因為嬰孩尚在吃奶,就把他帶上山去。她丈夫在旱田邊立四根柱子,用一段布綁在柱子上,而使嬰孩睡於其上。等到他們工作完了,想到田邊看看嬰孩,忽然看見嬰兒嘴裏有一條繩子,走近一看,原來是一條蛇,正鑽進嬰兒的口中,露在外面的只剩下一條尾巴了,父親趕忙把蛇拔出來,但嬰兒已中毒死了。

 

〈36〉老鷹抓小兒
報導人:taroy hajuy

 

帶小兒上山去工作,是一件危險的事。從前有人把出生不久的嬰兒帶上山去,放在田邊的大石頭旁。正在掘地時,忽然看見一頭大鷹從天上斜刺下來,急忙把幫下小鋤去保護嬰兒,但尚未到田邊,嬰兒已被老鷹抓去了!

 

〈37〉狗咬人頭 報導人:havao malai

 

有一次村子裏的人上山打獵,正在走深山裏,獵狗忽然大叫爭先而前,打獵的人跟隨獵狗跑去,走到快近獵狗圍集的地方,忽見其中一隻狗銜了一個人頭走向它的主人,眾人大驚,急上前一看,獵狗已把人體分吃完了,只剩下那個頭了。眾人辨認人頭,發現是村中失蹤多日的人,大家都覺得很悲傷,立刻把獵狗都打死了。把人頭埋在地下。

【報導人註解】:狗咬屍體是不吉利的事,應立即把狗打死。家中有喪事,正再停屍屋內時,應把狗拴起來,以防抓屍體。

 

傳統儀式

 

〈38〉sileq 報導人:kawel tolos

 

古時,有許多種鳥聚在一起,大家比賽誰最有能力可以推動一塊大石頭。最先由山雉來推,它從上面一看,覺得石頭太大,知道自己推不動,就沒肯下來試。接著很多鳥都來試,一一都不成;一隻大鷹試了一下,把石頭搖動了,但也沒有推動一點;最後輪到sileq大家都笑它不自量力,身體那麼小,卻想推動大石頭。sileq不管別人的嘲笑,從遠處飛下,並si-si-的叫兩聲,衝到大石頭邊,果然把石頭推動了,大家於是推選sileq鳥為最聰明的鳥。人類知道了也就選用sileq鳥幫助解決疑難的事,而從此以後,凡遇到出獵、出草或其他有關種作的事,再開始之前都要先聽sileq鳥的叫聲,或觀察它飛行的方向和狀況,然得決定是否應採取行動;假如sileq鳥的叫聲不吉,而勉強採取行動時,一定要碰到困難,如打獵受傷,出征失利等等。

 

〈39〉邪術〈witchcraft
報導人sajun tolas

 

古時,有一山叫vevu teyih,山上的土地全為金黃色,山下有一條河叫lelioy kataseq,這裏是最好的田地。有一次,一對夫妻走過那山邊,當他們走過後不久,這山就發生山崩,變為許多石頭的禿山,再也不能耕種了;原來那一對夫婦是mahoni〈邪術〉。

 

〈40〉lilay的傳說
報導人:sajun tolas

 

古時,有人外出獵頭,砍了很多個敵首回來,而全隊的人均未受傷;回來村中時,他們把獵頭的人頭和小米穗及lilay〈作者按:lilay菖蒲根〉掛於牆上,後來的人,即以lilay為有靈驗的東西。也就用於治病。

 

獵頭的傳說

 

〈41〉獵頭的起源 報導人kawel tolas

 

太古之時,所有的人類都住在一個地方,大家都很愉快的過日子。後來,因為人類逐漸繁殖,人漸漸多了,地漸漸不夠用了,於是大家商議分住到別的地方去。

大家商議的結果,把全體分為兩半,一半仍居住山地,另一半遷到平地去,留在山地的就是我們,遷到平地的就是tailiy 人。在人數分配時,tailiy人的首領先命令他的許多人藏起來,所以當用叫喊以比較人數的多寡時,tailiy人的聲音很小。於是tailiy的領袖要求我們多撥一些人給他們,我們的頭目照做了,第二次再比較叫聲時tailiy人沒有把人藏起來了,所以他們得喊聲震動山岳,而我們的喊聲變的微弱!

我們的頭目很生氣,問tailiy的領袖為什麼要欺騙我們,tailiy的領袖回答說:〝你們不用生氣了,我們的人雖較多,但你們可以來獵頭好了〞。

從那時開始tailiy人便一直比我們得人數多,而我們也時常下山去獵他們的頭。

 

〈42〉獵頭的故事 報導人:besiau julao

 

獵頭稱為me-gaga,是一項重要的事情,這是依照祖靈的意思而做的,並非隨便舉行的;例如獵頭有時是因為要判定犯罪的事。

從前,村子裏有犯了gaga〈禁忌〉,但不承認是他做的,me-gaga為了判斷他是否犯禁忌,就組織了一隊人出去獵頭,犯禁忌的人也要參加。出草的結果,毫無所得,而且自己的人受傷了,gaga首領便判定犯禁忌的人有罪,犯禁忌的人也承認了,只好殺豬備酒請同gaga的人共享以謝罪。

有一次金洋有一個美女,被同村人的謠言中傷,說他與鄰村的一位青年相姦。這位美女很生氣,哭訴於頭目,頭目乃答應她出去獵一次頭,看rutux的判斷是如何。頭目率領了她的兄弟和其他年輕人出草去,結果獵得人頭歸來,那位美女的名譽也就保全了。她家裏的人都很高興,因為通姦的人不但受人鄙視,而且需殺豬給同gaga的人吃以謝罪。

有一次,村中一家人有四個兄弟,當四個兄弟分家後,同獵場的人只准許其中一家參加打獵,而不准其他三兄弟參加。這家人很不滿意,他們覺得他們的父親在世時既然有權參加打獵,他們四兄弟也就有權參加。於是他們要求頭目出去打獵,已決定糾紛,獵頭的結果,他們很有所獲,其他的人只好承認他們都有權參加出獵了。

 

〈43tausa 報導人:kawel tolas

 

從前,在pinsebukan時,manebotausa人分別居住,但時常互相往來。有一次manebo有父子二人到tausa的村中去訪問,正好碰到tausa的人在喝酒。於是父親被一家人拉去喝,兒子則被另一家人邀去。可是,不知道為什麼,tausa的人竟把兒子殺了,並把肉煮熟拿給款待父親。父親嘗了一口,覺得味道不對,起了疑心,乃要求tausa人去找他的兒子回來,tausa人乃將他兒子的頭送回來。父親一看,大驚,起身欲走,tausa人不准他走,相爭的結果,tausa人又把父親殺死了。

 

 

  1. 阿泰雅祖先

〈一〉祖先發祥

最初,我們阿泰雅,打破石頭來到這個人間,事實就是有個大岩石的存在。是的,沒有錯,大岩石忽然裂開成為兩片,竟有兩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從裂縫處跳出來。此時三個人所看到的,只是純粹的森林和獸類而已。因此其中一個男人說:『我討厭住在這樣的土地上。』便退縮回裂縫處。其它兩個人想要阻止他,卻來不及了,他已經鑽進去了。是的,確實如此。

後來,兩個人變商量:『要怎樣做才能把我們繁殖下來呢?』他倆一直不斷地想著這件事。起初,女人爬到山地鞍部去叉開大腿讓風吹,以為這樣做就會懷孕,但沒有懷孕。他倆又想,是不是兩個人交接了就會懷孕?可是他倆無法馬上瞭解那種道理,他們從鼻孔、耳孔,嘴巴一一嘗試了,但都不對。有一天看一隻蒼蠅振翅飛來停在股間,於是想一想,『這可不是神的啟示嗎?』他倆就嘗試了。終於得到生物的思考─性慾,而,而如願,得到滿足。不久女人的身體就變化,肚子慢慢地脹起來,到了月滿,就閒起在家裡生孩子。那個父親和母親都很高興。高興大岩石裂開,成為我們阿泰雅族增殖的起源。

 

  1. 攻爭移住


古早,沙巴揚是我們阿泰雅發祥之地,人口逐漸增多。裡面的土地太宅了,遂逐漸移住下方,沿著溪川移到下游,散落到現在我們住的地方來。由於人越來越多,才把樹砍掉。古早的樹木實在不少。那時只有拜普尤人住在附近。阿泰雅越過山去攻打拜普尤,追趕他們往下游走,追到達馬洛地和流點。在哪兒留下兩個拜普尤人,不殺死。那兩個人持有小鍬和少許的鹽,還有火藥和鎗。阿泰雅人頭一次看到火藥和鎗,小鍬和鹽。於是跟那兩個人交易,得到那些東西,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阿泰雅和拜普尤和好了,開始一起生活。

 

  1. 祖先分離


古早,祖先的人口增加,便有了分離。分成我們阿泰雅的祖先和平地人的祖先。我們阿泰雅向平地人的祖先說:『我們來分離吧,你到平地去,我們留在山裡。』又說:『我們要分離,應該把人數平分。』便召集大家來,數人數,數到一半,平地人的祖先說:『好了,你們大家大聲喊喊看。』

卻說,阿泰雅這邊的人大聲喊,竹葉就沙沙沙沙丟落下來。阿泰雅說:『現在換你們喊吧!』平地人就喊了,可是竹葉一點都不動;平地人的祖先說:『我們的人少,大聲喊,竹葉都不動,補足給我們人數吧,你們留在山裡的阿泰雅太多。』

阿泰雅把人數補充給平地人,平地人便說:『我們再喊一次看看。』於是平地人這邊喊了,竹葉就沙沙沙沙丟下來。再換阿泰雅人喊了,竹葉一點都不動。阿泰雅這邊人數減少,平地人卻多了起來。阿泰雅說:『你們一定藏了人數,應該補給我們。「

可是,平地人的祖先說:『不要補給你們。』便一直向平地逃去。平地人的頭目卻留言說:『好吧,我們的人數多,如果你們有什麼爭執,就看希西爾鳥的鳥卦,如果出現吉祥,就來殺我們之中的一個人。可是,你們帶著希希爾鳥卦,出現兄象,我們就反過來殺死你們之中的一個人。

我們阿泰雅和平地人分離的時候。連鐵匠都帶走了。所以你看,阿泰雅這邊的人都是傻瓜,沒有一個會打鐵。阿泰雅人不打鐵,才要向平地人買工具。我們向平地人買東西,卻也要殺死他們。但不是亂殺,住在同一區域的人就不殺。住在不同河川流域的人才可以殺。如此我們會庇護自己河川流域的人。從別的地方來的人,才會殺死我們庇

公告, 計畫

100年度澳花國小節能省碳實施計畫

澳花國小100年度節能省碳實施計畫

壹、依據:

  1. 行政院98年12月16日院臺經字第0980077778號函核定修正「政府機關及學校全面節能減碳措施」。
  2.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落實節能減碳具體建議」。
  3. 宜蘭縣政府推動低碳家園政策方案。
  4. 宜蘭縣國民中小學99年度環境教育考評實施計畫。

貳、實施目的:

  1. 改善學校能源有效使用,確實執行節能減碳行動。
  2. 宣導節能減碳教育,加強節能減碳行動,全校師生與社區落實節能減碳生活   達成永續校園經營之目標。
  3. 藉由學校率先推動節約能源,示範引導全體師生與社區,落實全民節約能源行動。

參、計畫目標:

  1. 有效掌控學校用電、用水和油量以不成長為原則。
  2. 加強學校節能減碳物理環境之改善,提昇師生節能減碳與永續發展的理念。

肆、實施原則:

  1. 全面推動,由個人、學校,進而推展到家庭、社區。
  2. 有效運用能源,減少資源浪費及碳排放。

伍、實施方式:

  1. 成立節能減碳推動執行小組。節能範疇包括省電及省水。
  2. 逐年改善或更新學校資源硬體設備。
  3. 融入相關領域課程設計及教學活動計畫,建立全校師生落實節能減碳措施正確理念。
  4. 加強推動各項學生教育宣導活動,引導全校師生落實各項節能減碳措施。
  5. 區分校園責任區域(空調場所、其他校舍、辦公處所、教室)能自主管理,推動節能減碳措施;並建立校園責任區域(空調場所、其他校舍)負責人,有效督導校園能源之使用。

陸、具體措施:

一、節約用電

(一)空調

  1. 室內溫度未超過28℃,不要開冷氣。使用冷氣時,務必將門窗緊閉,以免冷氣外洩或熱氣侵入,增加冷氣用電負擔。
  2. 室內悶熱時,請開窗或使用電風扇,風扇轉速則請設定在「弱」以降低電力消耗。
  3. 各辦公室儘量不開冷氣,以使用電風扇為宜。

(二)照明

  1. 採購相關燈具器材時,一律採購高效率照明燈具。
  2. 依國家標準(CNS)所訂定之照度標準,檢討各處所及教室環境照度是否適當,據以配置合理之照明開燈數量。
  3. 各班級教室配合學校作息開關燈光,下課時間除非必要,一律關閉燈光。
  4. 各班至專科教室上課或上室外課時,務必關閉原教室燈光、電風扇及其他電器用品。
  5. 各班級每日放學後一律關閉教室總電源。
  6. 養成廁所照明燈使用後隨手關燈的習慣。
  7. 確實落實燈具保養維護,定期清潔燈具,並按燈管光衰及黑化程度更換燈管,以維持應有亮度。
  8. 全校午餐及午休時間關燈(12:00 至13:00)。

(三)事務機器及其他

  1. 選購電腦或其週邊設備,優先選用具環保標章或節能標章產品。
  2. 本校所有電腦,應設定為:當其未使用時,即自動進入低耗能休眠狀態;長時間不用電腦時應關閉電源,減少待機耗電損失。
  3. 辦公室教師用電腦設定在晚間七時自動關機。
  4. 各處室於每日下班前,應指定專人負責檢視確認電器電源關閉狀況。
  5. 各電腦連線至影印機一律預設黑白雙面重複列印;若為影印,影印前先正確設定所需之紙張大小及複印份數,以免無效複印,浪費紙張及電力。
  6. 可以雙面印製之資料,儘量採用雙面印製。所有文件在初稿校對階段,皆應使用已廢棄文件之空白背面試印或起稿。
  7. 各處室如有單面回收並且平整之紙張(訂書針應自行拆除),集中放置於總務處,可作文書組列印公文簽單或其他影(列)印使用。
  8. 各類復習考如以板書或口述題目即可完成者,不必一定印成考卷。負責審核油印單者,應詳查交印內容,過濾不必要之印製的文件。
  9. 資料印製如非必要,應盡量避免以彩色列印。
  10. 開會應自備環保杯,不用紙杯;用餐應自備環保筷,不用免洗筷。

二、用水管理

  1. 加裝省水龍頭、二段式沖水系統,調節適當水量供師生使用,並於水龍頭旁貼節約用水標示。
  2. 校園各區花木草坪以地下水澆灌,有效利用水資源。

三、紀錄及查核:執行單位定期抄錄用電、用水紀錄。

四、自我評量及檢討改善:

  1. 用電、用水量應與前一年度同期作比較,無特殊理由不應成長。
  2. 定期檢討內部各單位責任區域及整體節約用電目標達成情形。
  3. 定期檢討購置及汰換設備、器具、節約用電、用水措施等執行成效,並追蹤、分析差異原因及擬定改善對策。
  4. 網路資料填報基本資料及節能計畫:由能源管理人員於每年1月25日前上經濟部能源局網站(http://www.moeaboe.gov.tw)完成基本資料、以及年度節能計畫之填報或修正、前一年度採行節能措施檢討表、及設備、器具及車輛汰換情形填報表。

五、教育訓練與宣導:

  1. 將節約能源列為經常性業務,利用校內各種集會場合宣導節能減碳觀念及作法
  2. 鼓勵全體教職員工師生參加研習節能減碳管理技術及方法。

柒、督導及成效考核:

一、督導機制:各負責單位督導考核所屬班級之整體推動成效。
二、考核獎懲機制:

  1. 各負責單位提供用電、用水成長理由,並提出改善執行報告。
  2. 執行節能有功人員呈報主管機關核定獎勵。

捌、經費:

一、充份有效運用年度預算。

二、妥善運用校內資源。

三、專案報府申請相關經費。

玖、預期效益:

一、增設用電與用水系統監控系統;達成用電量及用油量逐年以1%-3%比例減量。

二、透過學校親師生參與,共創符應永續發展安全舒適的校園。

拾、本計畫陳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