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促國際認證自評表

標準四、健康教育課程及活動(18分)

標準四、健康教育課程及活動(18分)

備註:「健康教育課程」指國中、國小階段之「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中之健康教育部分課程」以及高中職階段之「健康與護理科目課程」。

子標準1.提供全面性的健康教育課程(6)

 

評量項目

自評分數

佐證資料

1-1健康教育課程設計能與學生之社區相關議題結合與學生生活經驗相連結將所學運用在生活中。

1-1-1

課程教學計畫,教學過程記錄或學習單。(012345)

3

連結

1-2依據課程規定安排健康教育課程上課時數,國中、小各年級每週至少一節課。

1-2-1

各年級課表或教學日誌。(01)

1

連結

子標準2.健康教育課程能促進學生對健康議題的基本瞭解並能實際運用於生活中(3)

 

評量項目

自評分數

佐證資料

2-1以生活技能取向的健康議題,如:拒絕菸檳、正確用藥、維持口腔衛生、視力保健、體位控制及性教育(HIV/AIDS預防)教學。

2-1-1

課程計畫及教學過程記錄。(012)

2

連結

2-2學校運用多元化、具創意和以學生為中心的健康教學策略和活動形式來推行健康教育。

2-2-1

課程計畫,教學過程記錄或學習單。(01)

 

連結

子標準3.教職員有充分準備,以擔當進康促進的工作(5)

 

評量項目

自評分數

佐證資料

3-1健康教育授課教師具備健康教育課程與教學專業知能。

3-1-1

健康教育相關專業證照或研習資料(:研習時數十八小時或研習十八小時證明)(012)

2

連結

3-2健康教育教師建置個人教學檔案。

3-2-1

教師教學檔案。(01)

 

 

3-3每學年(或是定期)辦理課程統整或協同教學之健康教育教學觀摩。

3-3-1

舉辦教學觀摩過程記錄。(01)

1

連結

3-4健康教育教師參與專業在職進修,並於每二學年至少參加學校衛生相關研習十八小時。

3-4-1

健康教育教師研習時數統計表。(01)

1

連結

子標準4.提供學生家長及社區民眾獲得健康生活技能的學習機會(4)

 

評量項目

自評分數

佐證資料

4-1學校提供家長及社區成員健康技能相關的課程。

4-1-1

健康生活技能等相關訓練課程計畫及過程記錄。(012)

2

連結

4-2在校內籌組衛生隊、急救社團、健康服務隊等組織。

4-2-2

組織成立辦法及運作情形。(012)

2

連結

 


健促國際認證自評表

標準三、學校社會環境(15分)

標準三、學校社會環境(健康文化)15分)

子標準1.學校支持推行心理健康並配合教職員工生之需求(6)

 

評量項目

自評分數

佐證資料

1-1學校推動反霸凌的工作。

1-1-1

反霸凌週(或友善校園週)實施活動。(012)

2

連結

1-2教職員工生有機會參與制訂學校相關心理健康政策。(012)

2

連結

1-3學校制訂班級的健康生活守則或透過獎勵制度,鼓勵健康行為實踐。(012)

2

連結

子標準2.學校提供互相關懷和友好的支持環境(3)

 

評量項目

自評分數

佐證資料

2-1建立教職員工生彼此支持和關懷制度。辦理相互關懷及關愛生命等活動(如:優點大放送、愛要說出來、生命教育、成長團體、給予重大傷病事件或長期病假之師生關懷)

2-1-1

教職員工生支持和關懷實施計畫(或辦法),及活動記錄。(012)

2

連結

2-2學校應擬定重大事件因應計畫,如:處理教職員工生之暴力、受虐、性侵害、AIDS、自殺及死亡等事件。

2-2-1

校園對於教職員工生危機處理辦法。(01)

1

連結

子標準3.學校提供協助給予特殊需要的學生(2)

 

評量項目

自評分數

佐證資料

3-1鼓勵學生照顧弱勢族群,協助特殊需要的學生,設置相關機制或同儕服務組織。

3-1-1

相關機制或同儕服務組織設置之計畫。(012)

2

連結

子標準4.學校提供兼容性的環境,學生彼此尊重(2)

 

評量項目

自評分數

佐證資料

4-1學校提供推行多元文化、宗教信仰及種族活動之機會,如:飲食、服裝、舞蹈、手工藝品、展覽等。

4-1-1

各項活動之辦理計畫(需以多元文化角度辦理)(00.51)

1

連結

4-2學校課程融入多元文化、宗教信仰及種族的學習機會。(01)

1

連結

子標準5.學校提供家長教育需求資源,以影響學生福祉(2)

 

評量項目

自評分數

佐證資料

5-1-1

學校提供合適的場所,以供家長(如:志工家長、故事家長)可以接受特定的教育服務。(012)

2

連結

健促國際認證自評表

標準二、學校物質環境(17分)

標準二、學校物質環境(17)

子標準1.提供安全環境(5.5)

 

評量項目

自評分數

佐證資料

1-1在選購設施及器材時考慮安全因素,並確保使用人員瞭解安全的使用方法。

1-1-1

教育設備選購器材規格或採購會議記錄。(01)

 

 

1-1-2

人員使用說明記錄。(01)

 

 

1-2定期實施建築物及設備、設施之安全檢查,並加以維護。

1-2-1

校園的安全檢核表及紀錄。(012)

2

連結

1-3在上課期間設立門禁、訪客登記並定時巡視校園,保護學生免受陌生人士的滋擾。

1-3-1

警衛或校工巡視校園安全紀錄。(00.5)

 

 

1-4學校建立危急及災難應變機制(含防震、防火、颱風、土石流)

1-4-1

防災計畫及演練過程紀錄。(00.51)

1

連結

子標準2.提供適當的衛生設施與安全用水(4)

 

評量項目

自評分數

佐證資料

2-1按規定設置足夠的大小便器及洗手設備並維持清潔。

2-1-1

學校便器及洗手設備符合部頒標準。(01)

 

 

2-1-2

廁所及洗手設備管理辦法及紀錄。(01)

 

 

2-2訂定飲用水設備管理辦法,定期維護飲用水衛生。(如:定期清洗水塔、水池及飲水機水質檢驗)(00.51)

1

連結

子標準3.學校支持推行環保計畫(1.5)

 

評量項目

自評分數

佐證資料

3-1學校透過循環再利用、節約用紙和能源等措施,推行環保行動。

3-1-1

具資源回收或環保行動辦法,相關設備及推行環保行動與紀錄。(00.511.5)

1.5

連結

子標準4.鼓勵學生愛護校園設施(1)

 

評量項目

自評分數

佐證資料

4-1學生參與清潔和綠化、美化校園工作,並鼓勵愛護校園設施。

4-1-1

環境清潔和綠化實施或計畫。(01)

1

連結

子標準5.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5)

 

評量項目

自評分數

佐證資料

5-1提供恰當的照明系統及確保光線充足。

5-1-1

各班照度檢核表。(00.51)

1

連結

5-2確保校舍安寧,免受噪音的干擾。(學校以外產生之噪音不列入評分標準)

5-2-1

維持校舍安寧實施辦法。(01)

1

連結

5-3學校針對未達標準之設備器材尋求相關資源,獲得改善方法。<span style="font-family:

健促國際認證自評表

標準一、學校衛生政策(17分)

標準一、學校衛生政策(17)

子標準1.健康教育健康促進計畫的定位(7)

 

評量項目

自評分數

佐證資料

1-1學校制訂一套健康促進政策。

1-1-1

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成員涵蓋不同處室的成員,並依照需求評估結果,制定一套實施方案且納入整個學校的校務發展計畫或藍圖中,且經由校務會議(行政會議)表決通過。(0123)

3

連結

1-2學校衛生委員會(或類似委員會)設置及運作情形,能成立學校衛生委員會,依健康促進學校工作內容,負責統籌規劃、推動及檢討學校的健康政策。

1-2-1

學校衛生委員會(或健康促進學校委員會)或校務會議/行政會議中有討論健康促進議題之紀錄。(01)

1

連結

1-3衛生經費籌措與預算支用情形編列或籌措相關經費因應。

1-3-1

學校衛生經費或建康促進學校計畫相關經費表。(01)

1

連結

1-4學校教職員工有參與學校衛生相關的在職訓練。

1-4-1

教師研習時數紀錄。(012)

2

連結

子標準2.學校對於所訂立的健康政策,定期進行檢討(10)

 

評量項目

自評分數

佐證資料

2-1制定學校本位相關健康議題推動(行動研究)並落實。

備註:依縣市教育局處呈報教育部必選議題與主選議題(為評量標準)(012345)

2-1-1

健康體位(健康飲食及身體活動)

 

 

2-1-2

無菸校園

 

 

2-1-3

口腔保健

5

連結

2-1-4

視力保健

 

 

2-1-5

性教育(包含HIV/AIDS預防)

 

 

2-1-6

正確用藥

 

 

2-2實施健康促進學校成效自主管理模式,並能遵循部頒或縣定指標之精神。

2-2-1

學校將部頒或縣定指標之精神納入計畫書中,並訂定自主健康管理指標並有具體成效。(0123)

 

連結

2-3在制訂、執行和評價、檢討政策時能徵詢相關人士的意見。(如:中央輔導委員、在地健康促進輔導團或相關議題之專家)

2-3-1

中央輔導委員、在地健康促進輔導團或相關議題之專家訪視記錄。(012)

 

 


健促國際認證自評表

自評表(1)

健康促進學校國際認證計畫

認證學校自評表

 

撰寫說明:請參加學校以101學年度資料依各項題目達到程度進行選填。

 

基本資料:

學校名稱

宜蘭縣南澳鄉澳花國民小學

學校地址

宜蘭縣南澳鄉澳花村中央路19

電子信箱

pynwen@gmail.com

聯絡人(職稱)

賴嬪雯護理師

連絡電話

03-9985108#30

傳真

03-9985210

評分表

項目

配分

自評分數

總分

標準一、學校衛生政策

17

12

86

標準二、學校物質環境

17

9.5

標準三、學校社會環境

15

15

標準四、健康教育課程及活動

18

14

標準五、社區關係

15

13

標準六、健康服務

18

18

標準七、特色與其他(加分)

11

4.5

 

 

填表人簽章:   賴嬪雯                       校長簽章:  羅健國                   


子標準1-2學校對於所訂立的健康政策,定期進行檢討

2-1-3行動研究方案~口腔保健(3)

()、心情故事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4

潔牙技能

牙齒矯治

clip_image006

clip_image008

牙齒矯治

口腔保健

clip_image010

clip_image012

口腔保健

口腔保健

 

 

 

clip_image014

clip_image016

潔牙技能

口腔保健

clip_image018

clip_image020

潔牙技能

潔牙行為

clip_image022

clip_image024

潔牙技能

口腔保健

 

 

clip_image026

clip_image028

口腔保健

牙齒矯治

clip_image030

clip_image032

口腔保健

牙齒矯治

clip_image034

clip_image036

口腔保健

口腔保健

 

參考文獻

 

卜婷芳(2006)。口腔衛生教育介入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識、態度及口腔健康相關行為之影響。高雄醫學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

郭素蘭(2011)。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書及成果報告。

子標準1-2學校對於所訂立的健康政策,定期進行檢討

2-1-3行動研究方案~口腔保健(2)

(三)介入實施策略與方法

1.進行班級之口腔衛生推動

1.1課程部分

(1)融入課程設計,並進行生活技能教學。

(2)結合能力指標融入相關課程教學:配合健康教育、綜合教學機會加強有關相關之常識施教:我愛潔牙(貝氏刷牙),配合「小熊包力刷牙記」繪本教學

 

1.2活動部分:訂定「口腔保健~微笑皓齒寶寶選拔」:

(1) 微笑皓齒寶寶選拔。

(2)口腔保健活動:晨間潔牙(增加潔牙次數)、午餐後潔牙(落實面)、含氟漱口水(咕嚕咕嚕運動)、牙科矯治。

 

2.社區面

對於社區家長進行活動參與及相關聯繫或宣導,讓家長協助參與及推動。

 

3.健康服務

進行口腔衛生狀況調查與服務,項目包含:問卷調查潔牙次數與齲齒率等;請各領域教師融入教學,每週二牙醫師公會協助齲齒學童至本校健康中心就醫矯治;善用聯絡簿與家長溝通聯繫就醫情形;注意飲食習慣不良學童是否有口腔不良狀況,並協助就醫,進行衛教宣導。

 

4.健康技能

幫助每位學童皆具潔牙小天使角色,具自我檢視與監視健康技能。使自己學會如何保護自己牙齒並且笑口常開樂開懷。

 

三、結果討論及結論

(一)結果討論

 

1.口腔保健前後測分析

口腔保健知識題目共有四題。第一題「我認為用含氟漱口水就不用刷牙」 答對進步率為56%,第二題「我認為乳牙蛀牙不會影響恆牙健康」答對進步率為78%,第三題「我認為吃水果後不用刷牙」答對進步率為56%,第四題「我認為每半年應看牙一次」答對進步率為31%

 

口腔保健知識前後測答題情形

 

 

口腔保健知識

前測

後測

 

題號

題目

答對率

答對率

進步率

1

我認為用含氟漱口水就不用刷牙

32%

88%

56%

2

我認為乳牙蛀牙不會影響恆牙健康

16%

94%

78%

3

我認為吃水果後不用刷牙

32%

88%

56%

4

我認為每半年應看牙一次

32%

63%

31%

研究結果顯示,進行課程後,四題口腔保健知識都呈現進步情形。

 

口腔保健態度之成效

課程實施後,對研究對象進行口腔保健態度後測,其結果分析如下:

 

口腔保健態度

前測

後測

 

題號

題目

答對率

答對率

進步率

5

我會為了牙齒健康而少吃糖

32%

63%

31%

6

我認為刷牙是件麻煩的事

38%

69%

31%

 

口腔保健態度題目共有兩題。後測結果顯示,已有66%以上的學童口腔保健態度趨向正向。


 

口腔保健行為養成之成效

課程實施後,對研究對象進行口腔保健行為後測,其結果分析如下:

 

口腔保健行為

前測

後測

 

題號

題目

答對率

答對率

進步率

7

過去一週我吃完東西立刻刷牙

0%

38%

38%

8

我會用貝氏刷牙法刷牙,每次刷2

94%

100%

6%

9

我會使用漱口水後3分鐘才進食

0%

38%

38%

10

過去ㄧ週,你什麼時候有刷牙

7%

44%

37%

 

顯示課程實施之後,學童的口腔保健行為改變偏向正向,有良好的口腔保健

行為。 刷牙率皆有提升,顯示經課程實施之後學童的刷牙次數有增加。

 

2、口腔檢查結果

就學童口腔保健行為表現,最重要當然是看學童齲齒率及矯正情形,方知學童口腔保健的成效如何。牙醫師到校為學童作口腔檢查結果顯示如下表:由表中可知齲齒率已由100%下降至30%,下降幅度高達70%,顯現學童已能做好口腔保健工作,由知識、態度反應至其行為,而顯現在口腔表現上。學童的矯正率也由0%進步為100%,進步率高達100%,這當然要歸功於學校與家庭的共同合作,致使家長也能重視學童的口腔衛生。

口腔衛生表現情形

 

前測

後測

進步率

齲齒率

100%

30%

70%

矯正率

0

100%

100%

 

由後測成績顯示,學生的口腔保健知識、態度、行為皆有因教學方案的介

入而有正向的提升。

依據本研究之問卷調查問題,將資料分析與研究結果討論後,本研究目前有下列結論:

1. 3年級口腔保健之知識、態度:均有良好的前後測結果及改善。

2. 3年級口腔保健之行為刷牙習慣均有長足進步,整體而言,後測之改善均大幅比前測高,顯示計畫推動效果良好。

3. 放假回來,許多孩子會忘記:仍需不斷提醒。

 

()、研究建議

1.寒暑假是學生最易破壞已建有之潔牙習慣:如何推動落實生活,要叮嚀家長及孩子持續,且放假回來後要補救。

2.應把活動由學校推廣至社區:以擴大社區績效,得著社區改變。

3.結合閱讀運動:以繪本為工具,進行健康議題之落實、健康習性之閱讀習慣培養。多元的題材、廣泛的閱讀~~孩子就像海綿寶寶,不停地吸!收!

 

子標準1-2學校對於所訂立的健康政策,定期進行檢討

2-1-3行動研究方案~口腔保健(1)

行動研究方案成果報告澳花國小

「保護牙齒自己來,笑口常開樂開懷」

口腔保健教學方案對國小三年級學童口腔保健之成效

 

研究者:賴嬪雯.林淑真.鄭嘉毅

 

 

摘要

   本行動研究是以澳花國小3年級學童所推動之口腔保健行動研究。以三大面向策略之行動研究介入:包含了口腔保健課程及活動、健康服務面向、健康技能面向等。行動研究實證結果以口腔評前後測量表呈現。

參與之學童3年級共有16人。結果發現:在知識、態度及行為方面,後測均普遍優於前測,但仍有部分題目有改善空間。家長們對學校推動口腔健促均予以高度肯定。健促推動成功重要因素為校長、主任、校護及全校老師團隊合作無間最為重要,而且用多元及文化方式創意策略來推動。學生潔牙習慣之養成,仍需有效督促及叮嚀,尤其是在寒假放假回來,其習慣會退步,應該要持續推動。本研究建議由健促活動學校推廣至社區及家庭仍很必要;家長與學校充分配合更是成功之重要因素;推動之重要人物之投入也是重要之關鍵。

 

一、研究背景

本校位於宜蘭縣南澳鄉和花蓮縣秀林鄉的交界點,結合了兩縣市與原住民社區的純樸。學生是學校的主體,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首先要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才有可能符應學生的需求。本校學生共計110人,其中以泰雅族原住民學生為主,佔93%112人),閩佔6.6%8人)。就年級的學生數而言:國小部各年級1班共計6班,每班約13人上下,附設幼稚園部30人。就學生家庭的狀況而言:一般家庭學生以單親家庭及隔代教養為主,低收入戶的學生數為16人。就社區的民眾而言,大都為單親家庭與老人家居多,社區缺乏熱力與動能,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民眾對於健康的應有知識與觀念仍然非常薄弱,有必要積極的給予協助與宣導。學童之生活、學習與成長值得大家多加關注。

本校教職員共計21人,其中校長1人,7位正式教師,5位代理老師,1位校護,1位幹事,1位工友,1位民族資源教師,1位英文教師,1位母語教師,1位特殊教育教師,1位替代役,學校伙伴間的氣氛可謂和樂融洽。

 

藉由推行「健康促進學校」之計畫,使全校教職員與學生共同參與校園健康管理,並在過程中,透過多元宣導方式,建立學生正確的健康觀念、態度與行為。而在101學年度學校衛生健康促進計畫中,澳花國小將「口腔衛生」列為「永續」推展的重點工作之一,因此行動研究計畫也著重於這個區塊。

 

二、研究方法

為了解「口腔保健教學方案」介入對國小三年級學生「口腔保健知識」、「口腔保健態度」、「口腔保健行為」之成效,本研究採前實驗設計之單組前測後測設計。學期初先請牙醫師到校為學童進行牙齒檢查,接著以問卷進行前測,進行完整口腔保健教育方案後,再以同樣問卷進行後測,最後請牙醫師到校為學童檢查口腔。兩次問卷測驗都是於學校統一進行作答。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之國小三年級學童係指101學年度第一學期,就讀於宜蘭縣南澳鄉澳花國民小學第二學期之三年級學生,男生10人,女生6人,總計16人參與此研究。

 

(二)研究工具

1.口腔保健教學方案

本研究介入的口腔健康教學方案係指名為「保護牙齒自己來,笑口常開樂開懷!」的教學活動設計。活動內容為:(1) 故事導讀-小熊包力刷牙記(40) (2) 口腔保健簡報(40) (3) 刷牙動作、刷牙歌教學(40) (4) 微笑皓齒寶寶選拔(集點卡)。此教學活動設計共120 分鐘(3節課)。利用講述法、問答法、分組討論、分組實作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2、口腔保健問卷

「口腔保健問卷」係改編教育部「99 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輔導與網路維護計畫口腔評量(1-3 年級學童)」之問卷。如下表:口腔保健問卷表

分項

號碼

項目

口腔保健知識

1

我認為用含氟漱口水就不用刷牙

 

2

我認為乳牙蛀牙不會影響恆牙健康

 

 

3

我認為吃水果後不用刷牙

 

4

我認為每半年應看牙一次

 

口腔保健態度

5

我會為了牙齒健康而少吃糖

6

我認為刷牙是件麻煩的事

7

過去一週我吃完東西立刻刷牙

口腔保健行為

8

我會用貝氏刷牙法刷牙,每次刷2

9

我會使用漱口水後3 分鐘才進食

10

過去ㄧ週,你什麼時候有刷牙?

□起床後□早餐後□午餐後□晚餐後□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