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四、健康教育課程及活動

1-1-2-105學年度下學期健康促進會議簽到表及記錄

宜蘭縣南澳鄉澳花國民小學

 


宜蘭縣澳花國小105學年度健康促進會議

 

 

 


 

 

 

 

 

 

 

 

 

 

宜蘭縣澳花國民小學105年度第二學期健康促進會議紀錄

  1. 時間:106年2月15日(三) 下午15:30
  2. 地點:本校視聽教室
  3. 主席:吳文成校長
    記錄:賴嬪雯


出席:詳如簽到冊

  1. 主席致詞及報告:

感謝各位健促同仁辛苦的努力使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按進度執行。

 

伍、教導主任報告:

1.修正105學年度健促計畫內容。

2.行動研究專案前測已完成,研究題目:檳榔防治教育對原鄉國小高年級學童在 知能、態度、拒絕自我效能之研究(附件1),執行策略摘要有六點:

(1).辦理全校檳榔防制宣導活動。

(2).高年級檳榔防制融入健體領域教學課程。

(3).舉辦全校檳榔防制藝文競賽。

(4).於公布欄張貼拒檳宣傳海報和學生檳榔防制藝文競賽作品,以建立無檳校園環境。

(5).將無檳校園政策納入學校年度行事曆中,並落實執行。

(6).參與部落社區檳榔防制宣導活動。

 

陸、散會

 

宜蘭縣澳花國民小學105年度第二學期健康促進會議照片


 


105學年度教育部健康促進學校

行動研究報告

 

 

 

研究題目:

檳榔防制教育對原鄉國小高年級學童在知能、態度、拒絕自我效能之研究-以宜蘭縣澳花國小為例

 

 

 

研究機構:宜蘭縣澳花國小

研究人員:吳文成校長、方亞馨主任、賴嬪雯護理師鄭清芳老師、哈勇‧諾幹老師

 

指導者:李明憲教授

 

中華民國106年6月OO日

行動研究策略與成效摘要表

研究對象

高年級級2個班

人數

25人(男:12 女:13 )

執行策略摘要

1.辦理全校檳榔防制宣導活動。

2.高年級檳榔防制融入健體領域教學課程。

3.舉辦全校檳榔防制藝文競賽。

4.於公布欄張貼拒檳宣傳海報和學生檳榔防制藝文競賽作品,以建立無檳校園環境。

5.將無檳校園政策納入學校年度行事曆中,並落實執行。

6.參與部落社區檳榔防制宣導活動。

量性分析成效重點摘要 (寫出所測之變項與相關數據,重點為主。若有推論統計,則請寫出推論統計t值、卡方值、備註使用之統計方法…等,若無則無須填)

研究工具:檳榔防制議題評量工具問卷調查

前後測時距: 三個月

變項名稱

前測值

M(SD) 或 %

後測值

M(SD) 或 %

t值

或X2

P值

結果簡述

備註

檳榔防制衛生知識

 


 

  

後測分數顯著比前測高

例:配對t檢定

檳榔防制行為

    

無顯著差異

 

檳榔防制行為態度

    

後測比前測顯著差異

 

拒絕檳榔效能

    

顯著差異

 
       

質性分析成效摘要 (若無則不需填寫)

研究工具:

成效:

 
 

 

題目:檳榔防制教育對原鄉國小高年級學童在知能、態度、拒絕自我效能之研究-以宜蘭縣澳花國小為例

摘要

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研究發現:

 

 

關鍵字:(3~5個)

 

聯絡人:(包括姓名與聯絡e-mail、地址)

 

※請注意:摘要精簡為主,請不要超過一頁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校位於宜蘭縣南澳鄉與花蓮縣的交界處,位在縣境之南,屬山地特殊偏遠小學,交通甚是不便,居民以泰雅族原住民為主,民風純樸。一至六年級每年級各一班,全校共六班,學生人數82人。學生家長大多從事卡車運輸業或在工業區工作的勞工階層,家長大都為生活忙碌奔波,普遍缺乏健康概念與新知,直接影響到下一代的健康與成長。因此,偏鄉學童之生活、學習與成長更值得重視與關切。

國小學童求學階段,除了各種知識領域的求學外,更是培養健康習慣的關鍵期。讓學童從小學會關心自我健康、養成正確的衛生知識及良好的健康行為,進而影響家庭、社區乃至社會,有健康的學童,國家才有健康的未來,因此從小培養學童健康的生活知識與習慣,是教育工作人員責無旁貸的使命與責任。

澳花國小是個泰雅族地區的學校,一般人的刻板印象,原住民總是三不五時會嚼食檳榔,嘴巴紅紅的。在原民地區,由於工作或生活習慣的關係,成人嚼食檳榔的行為也很常見,而且不分男女,雖然學童在學校已被灌輸「吃檳榔對身體不好」、「吃檳榔會得口腔癌」、「吃檳榔花錢傷身」、「亂吐檳榔汁會造成環境髒亂」等耳熟能詳的觀念,但一離開學校,回到家裡,面對吃檳榔的家人,又該如何?

嚼檳榔是國人發生口腔癌的主要原因,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資料顯示,在台灣,口腔癌成為青壯年(25-44歲)男性最常見罹患的癌症。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和死因統計,近十年,台灣每年罹患口腔癌的人數增加近1倍,每年逾6,000名新診斷口腔癌個案,2,700人因口腔癌死亡,為台灣男性所罹患的主要癌症中,發生和死亡情形增加最快者。

為此,本校配合宜蘭縣政府健康促進學校計畫,選定以「檳榔防制」為主題的行動研究,透過檳榔防制教育宣導活動策略,以期提升學童在行為、知識與態度三大層面上的改變,更能影響家人,擴及社會,從小開始建立正確的檳榔防制認知觀念,營造拒檳環境,健康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