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四、健康教育課程及活動

特色加分-檳榔防制行動研究

105學年度教育部健康促進學校

行動研究報告

 

 

 

研究題目:

檳榔防制教育對原鄉國小高年級學童在知能、態度、拒絕自我效能之研究

-以宜蘭縣澳花國小為例

 

 

 

研究機構:宜蘭縣澳花國小

研究人員:吳文成校長、方亞馨主任、賴嬪雯護理師、

王聖喤、鄭青芳、哈勇‧諾幹老師

 

指導者:李明憲教授

 

中華民國106年6月15日

行動研究策略與成效摘要表

研究對象

高年級級2個班

人數

25人(男:12 女:13 )

執行策略摘要

1.辦理全校檳榔防制宣導活動。

2.高年級檳榔防制融入健體領域教學課程。

3.舉辦全校檳榔防制藝文競賽。

4.於公布欄張貼拒檳宣傳海報和學生檳榔防制藝文競賽作品,以建立無檳校園環境。

5.將無檳校園政策納入學校年度行事曆中,並落實執行。

6.參與部落社區檳榔防制宣導活動。

量性分析成效重點摘要 (寫出所測之變項與相關數據,重點為主。若有推論統計,則請寫出推論統計t值、卡方值、備註使用之統計方法…等,若無則無須填)

研究工具: 檳榔防制認知測驗

前後測時距: 五個月

變項名稱

前測值

M(SD) 或 %

後測值

M(SD) 或 %

t值

或X2

P值

結果簡述

備註

個人嚼食檳榔行為

0

0

0

0

本校學生無嚼食檳榔情形

 

個人嚼食檳榔知識

22.2±1.21

88.66% 

25±0

100% 

-0.484

0.129

學生前後測結果相近,學生的檳榔防制知識無顯著差異。後測對於嚼食檳榔對身體及環境有害的認知率顯著提升11.33%

配對t 檢定

觀察值個數=25

題數=6

個人嚼食檳榔態度

17.75±1.40

71%

23.75±1.05

95%

1.216

0.225

學生前後測結果相近,學生的檳榔防制態度雖無顯著差異,但都持以正向態度。後測對於拒絕嚼食檳榔的態度較前測佳,顯著提升24%

配對t 檢定

觀察值個數=25

題數=8

拒絕檳榔的自我效能

21±1.19

60.8% 

25±0

96% 

-3.183

0.029

後測對於拒絕嚼食檳榔的效能較前測佳,顯著提升35.2%,配對t 檢定結果

學生的檳榔防制自我效能有顯著差異。

配對t 檢定

觀察值個數=25

題數=5

       

質性分析成效摘要

研究工具: 會議記錄、臺灣健康促進學校輔導網-檳榔防制議題評量工具問卷、宣導活動、拒檳技巧演練四格漫畫、學生學習單、闖關遊戲及桌遊

成效:

1.從小開始學童對菸檳危害的認識能提升,進而深化在家庭中影響家中親友,讓反菸拒檳概念帶入家庭裡。

2.以創新的闖關遊戲建立學童及家人一起推動反菸拒檳之動力。

3.對於村校聯合運動會,結合衛生所等社區單位強化健康議題之重視。

4.才藝發表會,結合英文領域或各項才藝社團與健康議題進行演示及宣導,擴大宣導效果。

5.藉由多項學藝活動及競賽,融入健康相關議題,有效宣導健康觀念。

6.透過不定期的規劃活動及展示教學成果機會,希望孩子能成為健康促進及反菸拒檳種子,將健康觀念帶回家中。

 

題目:檳榔防制教育對原鄉國小高年級學童在知能、態度、拒絕自我效能之研究-以宜蘭縣澳花國小為例

摘要

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

 

本校配合宜蘭縣政府健康促進學校計畫,選定以「檳榔防制」為主題的行動研究,透過檳榔防制教育宣導活動策略,以期提升學童在行為、知識與態度三大層面上的改變,更能影響家人,擴及社會,從小開始建立正確的檳榔防制認知觀念,營造拒檳環境,健康一生,希望達成百分百無菸檳校園的目標。

 

研究方法:

 

本校選定議題為「檳榔防制」,由五六年級進行前後測分析,評量工具為臺灣健康促進學校輔導網-檳榔防制議題分為前後測紙筆評量進行測驗。於106年12月份進行紙筆問卷前測,再於106年5月份進行紙筆後測。其中進行課程教學及宣導活動等介入措施。問卷收集以有效資料進行前後測分析,先以針對答題狀況進行描述性統計,再以前後測差異是否顯著。

 

研究發現:

 

  1. 學生前後測結果相近,學生的檳榔防制知識無顯著差異。後測對於嚼食檳榔對身體及環境有害的認知率顯著提升11.33%。
  2. 學生前後測結果相近,學生的檳榔防制態度雖無顯著差異,但都持以正向態度。後測對於拒絕嚼食檳榔的態度較前測佳,顯著提升24%。
  3. 拒絕嚼食檳榔的自我效能方面,後測較前測佳,顯著提升35.2%。

 

 

 

 

關鍵字:檳榔防制、拒檳自我效能、無檳校園

 

聯絡人:澳花國小 賴嬪雯

(聯絡e-mail:pynwen@gmail.com、地址:宜蘭縣南澳鄉澳花村中央路19號)

※請注意:摘要精簡為主,請不要超過一頁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校位於宜蘭縣南澳鄉與花蓮縣的交界處,位在縣境之南,屬山地特殊偏遠小學,交通甚是不便,居民以泰雅族原住民為主,民風純樸。一至六年級每年級各一班,全校共六班,學生人數82人。學生家長大多從事卡車運輸業或在工業區工作的勞工階層,家長大都為生活忙碌奔波,普遍缺乏健康概念與新知,直接影響到下一代的健康與成長。因此,偏鄉學童之生活、學習與成長更值得重視與關切。

國小學童求學階段,除了各種知識領域的求學外,更是培養健康習慣的關鍵期。讓學童從小學會關心自我健康、養成正確的衛生知識及良好的健康行為,進而影響家庭、社區乃至社會,有健康的學童,國家才有健康的未來,因此從小培養學童健康的生活知識與習慣,是教育工作人員責無旁貸的使命與責任。

澳花國小是個泰雅族地區的學校,一般人的刻板印象,原住民總是三不五時會嚼食檳榔,嘴巴紅紅的。在原民地區,由於工作或生活習慣的關係,成人嚼食檳榔的行為也很常見,而且不分男女,雖然學童在學校已被灌輸「吃檳榔對身體不好」、「吃檳榔會得口腔癌」、「吃檳榔花錢傷身」、「亂吐檳榔汁會造成環境髒亂」等耳熟能詳的觀念,但一離開學校,回到家裡,面對吃檳榔的家人,又該如何?

嚼檳榔是國人發生口腔癌的主要原因,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資料顯示,在台灣,口腔癌成為青壯年(25-44歲)男性最常見罹患的癌症。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和死因統計,近十年,台灣每年罹患口腔癌的人數增加近1倍,每年逾6,000名新診斷口腔癌個案,2,700人因口腔癌死亡,為台灣男性所罹患的主要癌症中,發生和死亡情形增加最快者。

為此,本校配合宜蘭縣政府健康促進學校計畫,選定以「檳榔防制」為主題的行動研究,透過檳榔防制教育宣導活動策略,以期提升學童在行為、知識與態度三大層面上的改變,更能影響家人,擴及社會,從小開始建立正確的檳榔防制認知觀念,營造拒檳環境,健康一生。

 

第二節 現況分析


本校進行「檳榔防制」健康議題在「健康促進學校六大面向」上的SWOTS 的分析如下表所示。

宜蘭縣澳花國小檳榔防制健康促進學校六大面向SWOTS 分析表


S(優勢)

W(劣勢)

O(機會點)

T(威脅)

S(行動策略)






1.配合教育處、衛生局推動各項健康促進政策。

2.學校成立「健康促進學校委員會」,並定期召開會議。

3.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議題融入課程教學計畫。

1.偏鄉小校,學校資源有限,欠缺執行衛生政策教育的經費。

2.相關行政人員工作繁重。

3.宣導的議題過多,無法專一單一議題的實施。

1.參與辦理健康促進學校之推行。

2.擬定本校可執行的檳榔防制衛生政策。

1.無法全面有效觀察學生在家中的情況。

2.各級單位交辦政策繁複,壓縮推動空間。

1.擬定整體計畫,統整各處室資源。

2.分配工作推廣檳榔防治議題活動,全體教職員生及家長社區共同參與。






1. 校園綠意盎然,四周群山環抱,學生活動空間大。

2. 校園全面禁止吃檳榔。

3. 學校教學圖書設備充足。

較缺乏檳榔防制教具及設備。

向衛生局、環保局、農業處等單位爭取資源並加以運用

校園為開放空間,放學後易有校外人士可隨意進出校園嚼食檳榔亂吐檳榔汁(渣),環境容易髒亂。

利用班親會、家長會、村校運動會時加強宣導,希望社區人士共同維護學校校園環境,以落實拒檳校園之責任。






1.小班小校的教學環境及親師生互動良好。

2.全校師生生對防制檳榔議題認同度高。

1.教師兼任行政業務繁重、工作壓力大。

2.家長與社區民眾嚼食檳榔人口較多,恐影響學童健康觀念。

1.運用資訊科技,進行教學創新活動。

2.嚼食檳榔對健康有害已有高度共識,各項推行工作較易進行。

學生家長檳榔防制觀念待提升。

1.簡化各項行政工作,提升行政效能,減輕工作負擔。

2.利用親職教育等各項活動與家長溝通,同時走入部落社區加強宣導,建立拒檳的社會環境。




學校與社區的關係良好,容易獲得各項資源與補助。

學校缺乏志工協助,志工招募有待整合。

  1. 運用學校、社區資源整合拒檳校園。
  2. 擴大學校志工招募,鼓勵家長參與學校活動。

社區家長多忙於工作,時間上較難配合,無法在短期間看到推動成效。

學校與社區共同辦理檳榔防制活動,建立防制檳榔的認知與共識。






1.落實健康教育課程教學。

2. 學校提供多元活動,培養學生健康休閒取向。

1.小校因教師人數較少,較缺乏專業的健康課程師資。

2.教師平日較少適時融入檳榔防制議題於教學過程。

從事健康促進檳榔防制行動研究,提供教職員工深入瞭解之機會。

1.部分社區家長檳榔防制認知不足,習慣難以改變,不易以身作則。

2.健促經費有限,學校辦理活動時間常與正常課程衝突。

1. 積極推動檳榔防制議題融入健康與體育課程中。

2.辦理檳榔防制學藝競賽等活動及檳榔防制行動研究,建立正確認知觀念,並拓展至家庭社區中。




1. 利用班親會及各類活動機會,提供衛教宣導與檳榔防制議題服務。

2. 學校環境佈置檳榔防制議題資訊。

學區內家長多屬運輸業與勞工階層,工作忙碌較無法配合並協助學校活動。

藉由多元活動,吸引家長及社區人士對學校認同與參與之意願。

部分家長或校外人士,有違反校園檳榔防制之行為,且配合意願低。

結合醫療院所醫護人員,辦理社區民眾健康檢查,並提早將各項活動與議題告知家長,建立家長及社區人士對學校檳榔防制的認同與肯定。

 

 

 

 

 

第二章 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有以下四點:

  1. 探討檳榔防制策略對研究對象檳榔危害知識的影響。
  2. 探討檳榔防制策略對研究對象檳榔危害態度的影響。
  3. 探討檳榔防制策略對研究對象拒檳自我效能的影響。
  4. 了解檳榔防制策略推動成效及學生對活動想法與建議。
  5. 縣本成效指標或成功標準
    (一)無檳校園率達100%

    (二)學生檳榔防制認知率達88%以上
    (三)學生檳榔防制態度認同率達88%以上
    ()學生拒絕檳榔技巧自我效能率達88%以上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校全校只有6班之小行型學校,研究議題為「檳榔防制」,研究對象為五-六年級學生共兩班,男13人,女13人,共26人。

第二節 研究工具

評量工具為臺灣健康促進學校輔導網-檳榔防制議題分為前後測紙筆評量進行測驗。於106年2月份進行紙筆問卷前測,再於106年5月份進行紙筆後測。其中進行課程教學及宣導活動等介入措施。問卷收集以有效資料進行前後測分析,先以針對答題狀況進行描述性統計,再以前後測差異是否顯著。

第三節 研究過程與介入方式

  1. 無檳環境

(一)
規劃檳榔防制教育推動行事曆,於校務會議通過實施,學校健康促進委員會組織架構:整合人力、規劃活動及工作協調。

編號

計畫職稱

職稱

姓 名

在本計畫之工作項目

01 

召集人

校長

吳文成

研擬並主持計畫,督導計畫執行

02 

總幹事

教導主任

 

方亞馨

研究策畫,督導計畫執行,並協助學校行政資源之協調聯繫、擬定健康促進融入課程教學計畫、健康與體育教學設計及課程融入成效評價

03 

委員

學務組長

 

許春明

協助計畫執行,行政協調,並負責規劃辦理健康促進融入課程教育。承辦健康促進工作,推行環境保護計畫‧建立無菸、無毒校園。體適能評估,活動策略設計,師生體適能之增進。

04 

委員

總務主任

 

張育晟

協助計畫執行,行政協調,並協助社區及學校資源之整合.校園安全、校園飲用水、綠美化與健康安全環境設施營造與維護、提供適當的衛生設施與安全飲用水。

05 

委員

教務組長

 

王聖喤

協助計畫執行,行政協調,建立相互關懷、信任和友愛的友善校園環境。綜合領域教學設計及課程融入成效評價

06 

委員

護理師

 

賴嬪雯

身體健康促進需求評估,健康資料建檔管理,協助傳染病防治與安全教育推廣教學。

07 

委員

資訊組長

 

王聖喤

健康促進學校網路網頁製作及維護。

08 

委員

家長會長

 

黃志偉

協助學校健康促進各項活動之推展及整合社區人力資源協助推展健康服務

09 

委員

學生代表

 

各班導師

協助辦理學生需求評估與活動及協助班級與行政單位之聯繫。

10 

委員

學生代表

 

自治鄉長

林翰

協助辦理學生需求評估與活動及協助班級與行政單位之聯繫。

11 

委員

衛生所主任

 

陳桂英

協助辦理社區醫療資源推展健康服務。

 

(二)、工作小組會議:每學期召開一次健促委員會,討論活動內容及成員分工。

(三)、於校園穿堂及班級內,建置防制檳榔宣導教育專欄,張貼懸掛檳榔防制有關法令、圖片等。

(四)、校園檳榔防制行動研究計畫擬訂收集檳榔防制問卷資料參考。

(五)、教職員工生無檳校園宣導及拒檳行動。

(六)、參加行動研究成果輔導工作坊。

(七)、將檳榔防制議題融入健康課程教學,規劃及討論檳榔防制桌遊活動。

 

二、無檳社會環境(建構無檳文化)

(一)、配合學校行事曆活動,辦理全校性檳榔防制相關的藝文活動:

檳榔防制四格漫畫活動、健康促進-檳榔防制闖關遊戲。

(二)、學校班親會向家長宣導檳榔之危害。

(三)、週會宣導檳榔防治教育。

(四)、校慶活動配合無檳宣導。

(五) 、健康生活宣導(潔牙、無檳拒菸、遠離毒品、環境教育)。

(六)、 於結合社區的活動中進行健康促進宣導,鼓勵家長及社區民眾一起重視。

(七)、於12月完成五六年級生填寫檳榔防制認知、態度、自我效能前測問卷。

(八)、配合12/3檳榔防制日進行全村掃街性宣導及進行村校反檳宣導講座及表演。

(九)、全校師生社區清淨家園活動~撿拾菸蒂及檳榔渣與垃圾呼籲村民反檳宣導一起來維護家園。

 

第三章 研究結果

依評量工具為臺灣健康促進學校輔導網-檳榔防制議題問卷填答以國小五六年級生為對象,男12人(48%),女13人(52%),前測共25人填答,後測共25人填答共得有效資料25人。如表1。

一、基本資料:

表1:檳榔防制學童基本資料

<td style="padding-left: 7px; padding-right: 7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