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_三、學校社會環境

1-3 100年度澳花國小中心德目宣導及研習活動成果

品德教育宣導及研習活動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澳花國小

活動名稱:中心德目教育宣導

辦理日期:

舉辦地點:集合場

參加對象:中高年級學生及教師

活動簡述說明:由鄭嘉毅組長於師生朝會時,針對當週中心德目,以戲劇的方式宣導應學習的行為及事項,讓學生養成良好品德。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4

clip_image006

clip_image008

 

 

03_三、學校社會環境

1-2 100年度澳花國小『責任通報研習』成果紀錄

兒少保護及通報研習活動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澳花國小

活動名稱:兒少保護及通報研習

辦理日期:100.09.21

舉辦地點:六忠教室

參加對象:全校教師

參訓人數: 11

教師參訓比率: 100

活動簡述說明:由陳安明校長說明兒少保護的相關法規,及兒少事件的通報流程,與相關案例分享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4

clip_image006

clip_image008

 

 

03_三、學校社會環境

1-1-1 100年度澳花國小推動日行一善實施計畫

宜蘭縣澳花國民小學推動「日行一善」實施計畫

一、依據:

(一)  依據教育部99終身學習行動年331計畫書辦理

(二)  教育部頒「品德教育促進方案」931216日台訓(一)字第0930168331號函定訂

(三)  宜蘭縣98年度新世紀品格教育方案

(四)  本校教學年度計畫

二、實施目的:

(一)配合教育部推動「99終身學習行動年331」活動,培養學生每天學習30分鐘、運動30分鐘及日行一善。

(二)推動本縣品格教育核心理念「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以日行一善的方式落實生活品格教育。

(三)藉由學生行善活動方式,鼓勵學生多方面思考「行善」的意義與精神,進而培養「行善」之行為

(四)為有效獎勵學生優良行為,輔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學生助人行善、服務之美德,促進學生全人發展。

三、活動期程:每學年期開學日起實施

四、主辦單位:學務處、教務處、輔導處、總務處、家長會

五、承辦單位:學務處

六、活動對象:本校全體學生

七、實施原則:

(一)注重良好的行為表現,如為校服務、幫助師長、協助同學、撿拾垃圾、拾金不昧、幫忙家事、勤勞負責等。
(二)行善事實要具體、適度,勿濫勿苛。
(三)鼓勵學生自我要求,完成自身偏差行為改造。

七、實施方式:【請參考可行方式,依學校特色及可行方式增減之】

(一)每週三生活教育日由導師宣導及分享品德、善行小故事,校長及導護老師作品格涵養相關時事宣導。

(二)各班學生利用聯絡簿記錄每日善行,包括對他人的讚美、幫助他人的事蹟等。

(三)透過童軍教育及隔宿露營活動,教導學生日行一善的重要性。

(四)每週一、五利用週會時間,進行日行一善之教育宣導。

(五)請各班於教室走廊窗台建置專屬於各班之日行一善專區(特色自訂、名稱自取)。
(六)各班自訂「我是品格天使自律卡」,一個月為一期,持續考核要求學生務必達到。
(七)各班配合行善專區建置行善卡,學生做善事之後經本校教師認可核章
後,便可將行善卡貼於專區。
(八)每月考核一次,行善卡數量最多班級前三名頒發獎狀獎品;「我是品
格天使自律卡」各班達成日數前三名學生頒發獎品。

八、獎勵:學期結束時,由學校依據校規,給予日行一善表現優良學生記功獎勵,以資鼓勵。

九、預期效果:

(一) 透過日行一善及品格故事的涵養,培養學生「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習性。

(二) 學生能從省思聯絡簿中落實學習觀察他人優點,感念他人恩德。

十、經費來源:由學生活動費項下支出,不足部分商請家長會支應。

十一、本計畫陳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承辦人:鄭嘉毅     主任:胡琢傑     校長:陳安明

03_三、學校社會環境

1-1-1 100年度澳花國小人權與法治教育研習活動成果

人權與法治教育研習活動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澳花國小

活動名稱:人權與法治教育宣導

辦理日期:100.09.20

舉辦地點:視聽教室

參加對象:中高年級學生及教師

活動簡述說明:邀請宜蘭地檢署黃主任到校,進行法治及人權的教育宣導,並透過實際案例的分享,讓學生可以更加了解相關法規。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4

clip_image006

clip_image008

 

 

03_三、學校社會環境

1-1-1 100年度澳花國小100學年度友善校園加強人權教育計畫

澳花國小100學年度友善校園加強人權教育計畫

 

一、加強教師人權教育知能

 

(一)教師部分:

 

1.   辦理週三教師進修及加強教師輔導專業智能

 

  1提昇教師對人權教育教案編寫能力。

 

  2提昇教師輔導知能研習。

 

  3提昇教師和學生的溝通能力

 

  4校內教師實施人權教育成果經驗分享。

 

2.辦理教師教學觀摩會。

 

3.推動以人權教育為主軸的讀報教育

 

4.召開輔導管教會議,檢討學生輔導管教措施。

 

(二)學生部分:

 

1.辦理班級幹部研習、提升兒童人權相關概念。

 

1寒暑假辦理學生領袖高峰會及學生領導與服務之研習營。

 

2.訂定各年段品德教育內涵,利用班會討論學校本位核心價值,強化學生內省能力。

 

3.利用週會辦理兩次人權宣導活動,由學校校長及四處主任列席,強化學生對校務的參與。

 

4.推動閱讀,提供人權、法治、品格教育叢書供學生閱覽、討論。

 

5.定期辦理教師管教態度的問卷調查,列入學校輔導與管教措施檢討的參考資料。

 

二、營造溫馨、關懷、尊重的文化,建立友善校園規範

 

(一)教師部份

 

1.辦理教師篇、學生篇、家長篇之正向管教研討會。

 

2.檢討友善校園指標,加強宣導師生人權之相關基本觀念。

 

3.關懷弱勢族群,對多元文化家庭、行為偏差、學習落後學生實施家庭高關懷、認輔制度、小團輔及課業輔導等措施。

 

(二)學生部分

 

1. 依據人權評估指標,加強學生生命輔導課程外,並落實學生休閒教育,減少學生課業壓力,強化生活幸福感。

 

2.  開辦學生廣播電台,由學生自製自播,落實學生自治功能與活動。

 

3. 落實學生申訴制度。

 

4. 學生各項競賽或活動,均開放學生自由報名,以保障學生學習權,鼓勵自學風潮。

 

5.辦理學生填寫「校園安全建議書」,改善校內各項設施,標示危險事、物,建構校園安全環境。

 

三、學校行政措施

 

(一)成立仁愛基金支助校內家庭突遭變故之學生急難救助金及午餐補助;並積極申請民間團體協助弱勢學生相關補助。

 

(二)結合地方法院觀護人蒞校宣導,落實學生人權法治教育觀念。

 

(三)每月定期檢查校內各項遊戲設備、體育設施及使用器材。

 

(四)在校內偏僻地點公告警示標語及加裝錄影系統。

 

(五)建立社區志工人力資源庫,協助校內各項業務推動。

 

(六)落實學校與社區的協同作業,加強安全走廊功能,督促學生校外生活。

 

(七)建立地方警政支援網絡廵羅網。

 

本計劃經校長核准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承辦人:鄭嘉毅           主任:胡琢傑           校長:陳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