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_一、學校衛生政策

1-1-1 100年度澳花國小健康促進計劃

宜蘭縣澳花國民小學100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書

一、計畫摘要

(一)目的

本計畫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健康促進學校的概念、教育部及縣政府推動理念,且依據學校教職員工生現行問題分析與健康需求評估,擇定以學生身體健康促進(含身高、體重、身體活動、睡眠、體型意識及健康飲食)、傳染病防治、性教育等三項為本年度學校推動議題。透過健康促進的推動將健康的概念提升到更高的層次,以「個人在身心靈社會各方面的和諧完滿的狀態」為現代人的健康目標。在這個新的健康看法下,一個健康的人是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對於各種環境的改變,有良好的適應能力,能過著幸福美滿快樂的生活。

(二)實施方法與步驟

1學生身體健康促進

1)實施方法:融入健康與體育領域,根據能力指標設計單元教學設計並從事教學,從課程著手,推動體能健康教育,從而增進學生對於健康覺察、知識、態度、價值觀、生活技能與行動能力,以減少體位異常的人數。並以世界衛生組織(WHO)健康促進學校之「學校衛生政策」、「健康服務」、「個人健康技能」、「學校物質環境」、「學校社會環境」、「社區關係」等六大範疇為軸心為課程設計內容,以期達到健康促進學校為永續經營的目標。

 2)實施步驟:實施步驟:宣導正確的營養概念與正確的飲食觀念,繼而建    

      立正確健康的飲食習慣;從校園中的教職員工生推展至家長、社區。

    (3) 定期檢測學生的體適能,並作初步分析,針對體適能較差之學生,進行     

        個別指導;體育課不做他用,落實正常教學,舉辦運動性活動如運動會、 

        球類比賽、田徑比賽等。

 

2傳染病防治方面

1)實施方法:旨在發展多元層面、多元策略、多元評價的整合型傳染病政策,以增進全校教職員工生的全人健康。
*第一階段:成立學校衛生委員會,先診斷評估學校自己的健康問題,訂定學校傳染病防治健康政策,進而確立學校成員共同認定的目標及健康議題的優先順序。
*第二階段則依據所訂定之目標及議題,發展有效的策略及計畫,並提供充分的環境支持與服務,以增進學校成員產生健康行為並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進而提升健康品質。
*第三階段:進行過程評價,以期適時回饋修正計畫,並進行成效評價來評估計畫實施之果效。

   *教育層面:

a.課程介入方面:由課程發展委員會進行統整規劃,將所選定之傳染病 

  議題融入相關之課程教學與學習評量。

 

b.活動介入方面:可藉由講習活動及辦理訓練的方式增進學校成員之傳

  染病知能,並增強師生互動關係及增進家長及社區等組織之支持與合

  作。

c.媒體傳播方面:可運用平面媒體(如單張、海報、校訊、小冊)及電子

  媒體(如網站、班親會、宣傳單)等等以傳播傳染病資訊並引發學校成

  員及家長的關心及參與。

3、口腔保健方面:

      1)實施方法:透過宣導、研習、活動的方式,將口腔保健的概念傳輸給親

           師生。

      2)實施步驟:飯後刷牙推動、含氟漱口水活動、親親寶貝刷牙(在家教育)

           等活動。

4、性教育宣導方面:

      1)實施方法:透過宣導、研習、活動的方式,將性別教育的概念傳輸給親

           師生。

      2)實施步驟:宣導兩性相處之道,男女之間相處應有分際(學校、在家教育)

           等活動。

二、依據

(一)宜蘭縣政府教育局981221府教體字第0980183449號函。

三、背景說明(計畫緣起、文獻探討或現況分析)

(一)計畫緣起

澳花國小,宜蘭縣南澳鄉最南端的一所原住民小學校,稱它為社區學校,是因為打掉了重重的水泥牆;退去了層層的圍籬,取而代之的是嬌豔的花草,繁花的景象;稱它為社區學校,是因為清晨破曉直到夕陽西沉,校園中總是人聲鼎沸,是村民運動休閒的好場所;稱它為社區學校,因為在假日裡總有許多的村民在我們的老樟樹下遊憩。這一所只有小型六班的原住民學校,社區文化相當多元,所以學區中隔代教養、單親與寄養家庭多達三分之ㄧ,光是低收入戶就佔全校30%,是一所弱勢學校,這一所學生數115人,教職員19人的學校,雖小但易於凝聚向心力,且高教師士氣的小型學校,自然環境絕佳。

    因著這樣的背景:社經地位較低落,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學童及外籍配偶子女比例也高達30%,所以普遍缺乏健康生活型態的相關知識,學童之生活、學習與成長急需投資與關切;因著這樣的背景:學校教職員平均年資為35歲,正是經驗豐富且教職生涯中的中堅份子,學校規模適中且易於溝通協調,所以值得投注資源與提昇教學專業成長。

 

四、計畫目的

(一)加強學童身體健康促進工作,落實體適能教育與活動、健康操帶動,培養教職員工生規律運動習慣。

(二)建立學生均衡健康飲食習慣及營養衛教知識。

(三)加強學童及社區傳染病健康知能。

(四)建立學生健康檢查及傳染病監控資料,發揮早期預防、診斷、治療效果。

(五)強化落實社區傳染病預防工作。

(七)落實口腔衛生保健及視力保健工作,建立學童餐後潔牙習慣及閱讀看電視好習慣,提高齲齒及視力矯治率。

(九)推動「學校-家庭」健康營造模式,強化國民健康生活知能。

(十)提升學生性別教育相關知能,預防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發生。

 

五、計畫內容(具體說明實施方法及步驟)

<td style="border-bottom: windowtext 1pt solid; border-left: medium none; padding-bottom: 0cm; padding-left: 1.4pt; width: 11.24%; padding-right: 1.4pt; border-top: medium none; border-right: windowtex

活動項目

實施方式

負責

單位

配合

單位

1

制定學校

健康促進

職責網絡

1.設立學校健康促進委員會。

教導處

各處室

2

建立學生

個人

健康檔案

1.每學期實施學生健康檢查(身高、體重、視力、

  口腔、尿液、蟯蟲…等)、建立資料檔案並做

  適當矯治。

2.生長遲滯學生…等體格缺點矯治。

3.特殊疾病學生之建檔及照顧。

4.傳染病管制及照護。

學務處 

保健室

各班級

3

實施各項

衛教工作

1.實施體適能檢測活動

2.定期舉辦傳染病宣導活動。

3.定期辦理傳染病親職教育宣導活動。

4.定期口腔檢查、提高齲齒矯治率。

5.加強學童餐後潔牙活動。

6.提供學生均衡營養之午餐。

學務處

 

保健室

 

總務處

各班級

4

健康教育

課程及活動

1.    實施教師週三體育知能研習與教師體適能測驗以提昇教師體育知能。

2.    將相關議題融入「健康與體育」領域中並舉 

    辦課程教學觀摩。

學務處 

教務處

各班級任

5

舉辦各項

觀摩活動

1.健康操帶動(一—六年級)。

2.辦公室健康操(教職員工)。

3.口腔衛生保健觀摩會(中年級)。

4.傳染病防治宣導劇(高年級)

學務處

 

各班級

各處室

6

實施專題

講座、座談會

1.營養教育專題演講-營養標示說明。

2.傳染病專題講座。

3.口腔衛生保健專題演講。

4. 心理衛生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