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破、潰瘍要注意,口腔問題莫輕忽

嘴破、潰瘍要注意,口腔問題莫輕忽

作者:蔡志孟
上稿日期:2012/12/10

步入中年的阿偉(化名),多年來處於工作壓力下經常失眠,由於交際應酬需要,幾乎菸酒不離手。儘管小女兒常常撒嬌要他戒菸,但菸酒似乎成了他紓壓的一種依靠,難以戒除。最近兩個月來,阿偉發現常常嘴破,本想隨便買西瓜霜噴噴就好,沒想到傷口老是難以癒合,除了感覺疼痛,口腔內還出現不明腫塊。同事們紛紛勸阿偉利用公司年度健檢順便檢查一下,一向 ”自動放棄健檢” 的阿偉終於作了健檢。在健康管理師的建議下,阿偉作了口腔粘膜篩檢。沒想到檢查後的病理切片結果證實他罹患了口腔癌第一期。阿偉不敢相信地問醫師:「我從來不吃檳榔的呀,怎麼會得口腔癌呢?」事實上,阿偉並非特殊的案例。

由於不少人口腔衛生習慣不佳,感覺有異狀時也懶得就醫,加上沒有定期檢查的習慣,往往發現口腔癌時都已經是末期,相對增加治療的困難與痛苦。有鑒於此,國民健康署這幾年也加強呼籲口腔癌的防治,以及提供30歲以上有吃檳榔或抽菸習慣者每兩年一次免費的口腔粘膜篩檢。

由於刻板印象的長久累積,讓國人誤以為只有吃檳榔的人才會得到口腔癌。基本上,罹患口腔癌的原因有幾種:
1. 先天基因:若家族有罹癌病史、或有基因突變等,通常較一般人罹患機率相對高。醫學界對口腔癌的致病基因已有初步了解,更深入的研究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2. 口腔常接觸致癌物質:榔檳、香菸、或劣質的酒,常含有危害健康的成分,接觸太頻繁,會導致局部細胞產生病變,增加罹患口腔癌的機會。
3. 口腔常有傷口:完整的口腔黏膜可以保護身體不受有害物質入侵。睡眠不足、火氣大,營養不良、長期缺乏維生素B群或C等營養素,容易嘴破或致使口腔粘膜潰瘍;此外,檳榔的粗糙纖維、氧化的假牙材質、表面粗造破損的假牙,都會不斷摩擦口腔粘膜,造成口腔表皮破損,破壞口腔黏膜的保護功能,增加致癌物質進入體內的機會,也會增加罹患口腔癌的風險。

再次強調有吃檳榔、抽菸、喝酒習慣的人,能夠立刻戒除,就馬上減少接觸致癌物質的機會。萬一一時無法改變長年習慣,至少每3個月至半年作一次口腔黏膜篩檢,早期發現與還能早期治療。一旦口腔粘膜潰瘍持續2周以上、拔牙後傷口久久不癒合,或口腔表面有異狀或異物感時,一定要儘速至口腔外科或耳鼻喉科就診。

國人口腔癌好發年齡為25-44歲的男性族群,此族群是國家生產力的中堅份子,也是家庭的主要支柱。然而這一族群也最不重視自己身體健康,生活作息不正常,而且沒有定期健檢的習慣;身體感覺不舒服時,不喜歡就醫,能忍則忍,忍不住時也往往自行買成藥,解除症狀就好。如同個案中的阿偉,不但延誤就醫時機,發現罹癌時多半已是晚期。加上大部分的口腔問題不會立即致命,口腔癌更容易被忽略或延遲就醫。再次呼籲,千萬不要小看口腔內的問題,因為口腔問題,輕者影響個人生活品質,若丟著不管任其長久累積,也可能變成致命的危機,輕忽不得。

宜蘭縣竹安國民小學暨幼兒園101年度防災教育成果報告

宜蘭縣竹安國民小學暨幼兒園101年度防災教育成果報告

 

活動名稱:101學年度防災演練

 

辦理日期:1010911

 

舉辦地點:竹安國小、附設幼兒園

 

參加對象:校全體教職員工生,共計160人。

 

clip_image002

 

邀請頭城分隊長至竹安國小演說防災

 

的正確觀念。(時間:201297)

 

clip_image004

 

教室內發生地震,孩童戴著避難頭套躲入

 

桌下,並雙手緊握桌腳,等待地震停止。

 

clip_image006

 

地震停止後,幼兒園的小朋友戴著避難頭套,從幼兒園後門疏散,並沿著校園外圍的走進操場。

 

clip_image008

 

地震停止後,國小的孩童戴著避難頭套

 

在教室外整隊,並沿著防災路線避難。

 

clip_image010

 

教師在樓梯旁進行疏善指揮。

 

clip_image012

 

各班抵達操場,並確實清點人數。

 

clip_image014

 

有一位國小孩童受傷,護理組的教師與護士進行包紮,並緊急送醫救治。(狀況預演)

 

clip_image016

 

海嘯廣播響起,教師進行疏散,所有孩童前往三樓避難,低年級及幼兒園的小朋友由教師在旁協助。

 

clip_image018

 

抵達三樓圖書館後,幼兒安靜坐在圖書館前,等待海嘯退去。

 

  clip_image020

 

防災演練檢討會議,教師加強宣導如何正確配戴防災頭套,請各班老師回班級教導學童。

 

 

活動檢討與改進:

 

()第一次進行預演學生對於地震警報器聲音不熟悉,反應較慢。

 

()學生疏散在走廊及樓梯時,情況較為混亂,請導師要從旁指導。

 

()疏散的速度較慢,學生應變能力有待加強。

 

()學生對於急救狀況預演感到新奇,有嘻笑的狀況發生,需教師加強宣導。

 

()有些學生的防災頭套配戴不正確,請各班教師加強宣導。

 

一1-4-1學校教職員工有參與學校衛生相關的在職訓練。

1020320參加健促增能-性教育暨正確用藥研習

營養教育–台灣癌症基金會講師:呂齡齡

日期:102.03.15日天天五蔬果

研習記錄-羅良.xls

研習記錄-銘俊.xls

研習記錄-滿足.xls

研習記錄-國興.xls

研習記錄-芳菁.xls

研習記錄-佩珊.xls

研習記錄-秀娟.xls

研習記錄-如婷.xls

研習記錄-光明.xls

研習記錄-文靜.xls

研習記錄-子顏.xls

研習記錄-文淵.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