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利澤國民中學學生憂鬱與自傷三級防治處理機制實施辦法

宜蘭縣利澤國民中學學生憂鬱與自傷三級防治處理機制實施辦法

壹、依據

一、教育部推動校園學生憂鬱與自我傷害三級預防工作計畫。

二、宜蘭97年度「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實施計畫

貳、目標

一、推動親師生身心靈健康。

二、營造健康安全校園環境。

三、促進學生自我實現服務社群。

四、激發學生珍愛生命發揮優勢潛能。

參、策略

一、提高師生辨識知能、篩選建檔定期追縱。

二、結合生涯發展教育、建置周延人力資源。

三、落實三級預防工作、生命教育融入課程教學。

四、建立危機處理機制、營造健康安全校園環境。

肆、實施方案

一、初級防治:

目標: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積極進取精神,免於憂鬱自傷。

(一)釐訂本校校園自傷危機處置標準化作業流程,定期宣導、演練。

(二)釐訂本校校園自傷危機處置小組,進行危機分工與應變。

(三)安心專線–【衛生署24小時自殺防治與通報專線–0800-788-995】

(四)整合校內資源,強化處室合作、增進教師知能,發揮初級防治功能

1.校長室:(a)倡導與建構友善校園教學環境。

(b)結合校外網絡單位資源,建構協助機制。

(c)宣導校園憂鬱、自傷防治觀念,提升教職員工覺察力與敏感度。

(d)督導處室防治工作計畫擬定,建立自傷事件危機應變處理流程。

2.教務處:(a)掌握不適任教師動態,提升不適任教師班級經營能力。

(b)協助教師執行「疏導學生課業壓力、降低考試焦慮、減少失敗挫折」。

(c)規劃生命教育融入九年一貫課程,以提升學生抗壓能力與危機處理、憂鬱與自殺之自助與助人技巧。

3.學務處:(a)強化導師對憂鬱與自我傷害辨識及危機處理知能。

(b)結合社團及社會資源辦理憂鬱與自殺之預防工作。

(c)辦理生命教育電影(如我要活下去、我不用自殺來解決問題)、短片、閱讀、演講等宣導活動。

(d)成立多元化社團,發展學生多元潛能,協助學生適應校園生活。

4.總務處:(a)加強校園危機事件發生處理能力。

(b)注意工友挑選、培訓,校園安全巡邏。

(c)校園高樓中庭與樓梯間意外預防之安全設施或警告標語、生命教育文宣與求助專線之廣告。

5.學生諮商組、輔導資料組:

(a)辦理生涯輔導,增進學生對未來之確定感。

(b)對家長進行憂鬱與自殺認識與處理之教育宣導。

(c)辦理各項輔導活動,協助學生適應校園生活與學習環境。

(d)利用教師集會宣導憂鬱、自我傷害防治資訊,提升教師危機預防與處理能力。

(e)辦裡促進師生心理健康之活動(如正向思考、衝突管理、情緒管理、壓力與危機管理之活動),強化教師輔導知能。

(f)以適當篩檢工具篩檢「憂鬱及須高度關懷學生」名單,會同導師、認輔老師實施必要之支持與關懷或提供相關之生活與課業協助。

6.班級導師:(a)能對異常舉動之學生懷高度敏感度。

(b)指定幹部主動報告同學異常狀態,建置班級通報系統。

(c)營造班級強力歸屬感與凝聚力,建立和諧情緒支持的氣氛。

(d)留意班級學生出缺席狀況,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必要時進行家庭訪視。

(e)積極參與校內外憂鬱、自傷防治研習活動,增進對學生行為正確之認知。

(f)觀察學生日常生活是否遭遇較大之生活變動,協助學生對壓力事件作成功的因應。

(g)實施生命教育融入課程教學:與學生探討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向學生澄清死亡的真相。

7.科任教師:(a)能對異常舉動之學生懷高度敏感度。

(b)關懷與支持,耐心傾聽,分享學生情緒經驗。

(c)積極參與校內外憂鬱、自傷防治研習活動,增進對學生行為正確之認知。

二、二級防治:

目標: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減少憂鬱自傷發生或嚴重化之可能性。

(一)定期高關懷群篩檢:定期以篩檢工具篩檢。

(二)全員篩檢:建立新生高關懷群檔案,進行長期追蹤與介入輔導;必要時,進行危機處置。

(三)提升教師、家長對憂鬱辨識能力,協助觀察篩檢;對篩檢出之高危險群提供進一步個別或團體的心理諮商或治療。

(四)整合校外專業人員到校服務(如諮商心理師、社工師、精神醫師資源)。

1.校長室:整合校園資源,進行高危險群之篩檢及早期介入。

2.教務處:協助導師進行高危險群篩檢。

3.總務處:重新評估校園是否存有危險狀況及加以改善。

4.學生諮商組:(a)進行篩檢,並對高危險群學生身心健康狀況建立檔案追蹤。

(b)建立並熟悉學校輔導或危機處理流程,輔導高危

險性個案。

5.班級導師:(a)能在學生團體正確辨識憂鬱、自殺訊息,並轉介予輔導單位進行協助。

(b)能藉由憂鬱、自殺防治課程,觀察班級中學生對於憂鬱、自殺的態度。

(c)能對個案保持高度的「敏感、接納、及專注地傾聽」。

(d)能與個案討論對憂鬱、死亡的看法,瞭解個案是否有計畫或行動,並採取適切輔導。

6.心理專業人員:對高危險群或急性自殺個案,立即提供有效診斷、危機處理及中長期治療。

三、三級防治:

目標:預防自殺未遂者與自殺身亡的周遭朋友或親友模仿自殺。

(一)自殺未遂者之三級防治:

作法:1.啟動校園自傷危機處置標準化作業流程。

2.實施個案危機教育輔導,降低自殺模仿效應,注意高關懷群心理影響。

3.安排個案心理師心理治療,預防再自殺。

4.家長聯繫與預防再自殺教育。

5.通報轉介:自殺暨高危險群個案通報。

(二)自殺身亡之三級預防:

作法:1.啟動校園自傷危機處置標準化作業流程。

2.對媒體說明、對校內相關單位公開說明。

3.對師生教育輔導,降低自殺模仿效應

4.家長聯繫協助及哀傷輔導

六、執行成效檢視及修正

每學期結束後進行校內自我檢核-檢討執行憂鬱與自我傷害防治工作成效。

七、本計畫呈校務會議討論通過,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宜蘭縣利澤國民中學校園自我傷害危機處置標準化作業流程

召集人:校長 總幹事:學務主任

各組組長:安全組:生教組長、校護 醫務組:衛生組長、校護 輔導組:學生諮商組 總務組:總務主任

資料組:輔導資料組長 法律組:教務主任 課務組:教學組長 社區資源組:家長會長

第一線現場處理

相關危機處置

自我傷害事件發生

總幹事通報召集人,依事件大小決定啟動相關人員進行危機處置

事件發現人通報總幹事(學務主任)並通知校護或打119

負責事件現場之處置與安全工作

安全組

進行當事人緊急醫務之處理

醫務組

1. 通知家長,進入事發現場,協同處理自殺或自傷學生,並陪伴家屬

2. 協助處理班級現場

3. 進行減壓團體

4. 篩選危機師生及安置

輔導組

1. 負責隔離現場

2. 提供事件處理所需之各項支援(如器材、用品等)

總務組

必要時尋找專業諮詢或指導

法律組

負責蒐集與彙整事件相關資料,處理相關通報事宜,並擔任會議紀錄

資料組

1. 必要時提供直接服務

2. 提供專業資源與資源連結

社區資源組

召開危機小組會議

1.啟動24小時危機通報系統

2.召集人應實際需要隨時召開危機小組會議

3.指派發言人擔任對外發言之單一窗口

4.資料組負責蒐集彙整事件相關資料並擔任會議紀錄

5.進行工作人員之減壓團體

6.必要時邀請法律組或社區資源組人員參與會議

1. 必要時與社區相關資源連結,可提供直接或間接服務

2. 提供專業資源與資源連結

社區資源組

事後處置

1.若個案死亡,協助處理後事(殯葬事宜、參與告別式等)

2.個案若生還,持續追蹤該生身心狀況,並進行後續心理諮商,以及生活輔導與後續追蹤

3.高危機群師生的安置與輔導

4.實施班級輔導

5.寫信函給老師或其他家長,讓大家瞭解此危機事件發生後,自我與學生會產生的衝擊及相關反應,並提供求助相關資源與電話。

6.與此事件相關的師生之減壓團體

7.危機工作人員的減壓團體

8.召開工作檢討會,進行事件處理工作之檢討,評估學校處理自我傷害事件的能力,做為未來修正防治計畫之參考

9.呈報整體事件處理報告

10.資料存檔備查

負責因為此事件處理人員之調、代課事宜

課務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