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製作頂級教學檔案?

第三天下午廖老師演講主題是「教學檔案的製作」。

聽完課之後才覺得,我以前彙整的教學檔案顯得沒有組織與結構。做到組織與結構不夠,還要有價值,有價值的重點在於針對活動或檔案教師有沒有做省思?

唉唉~~~到底怎樣才算頂級的教學檔案呢?

以論說文的寫法是:1.一個完整的教學計畫。2.教學評量的措施與學習單。3.教學歷程的自我省思。4.學生的學習回饋。5.教學檔案的“他評”。6.同儕教師所給予的讚美與建議。

[@more@]

●以記敘文的寫法是:要有明確的發展目的,充分展現教學過程中的訊息並與教學目標結合。所要訴說或傳達的內容訊息要清楚明確;所要收集的材料要包含他人﹝第三者﹞的觀點及討論的過程;訴說所選擇的內容想法與過程,要呈現出自己的教育哲學理念,並呈現反省自己的歷程。

﹝註:“●”標題是我下的,其餘為講師提供資料。﹞

所以要製作頂級的教學檔案要包含以下內容:1.認識自己認識環境。2.課程設計與教學。3.班級經營與輔導。4.研究發展與進修。5.敬業精神與態度。6.專業成長與省思。﹝下載連結處有表格﹞

「看起來很累人、做起來會死人」耶。﹝好吧,這句話也是我講的﹞

如果你還是“灰撒撒”,請參考講師提供的優秀老師的教學檔案,含有精采範例,很值得一看!所以如果你要讓別人覺得你很專業、檔案很有價值,可以連結以下頂級教學檔案範例。

請點選【下載連結路徑】

smile建議以zip上傳,我也做了:1壹、認識自己認識環境.zip 直接點選下載。

 

教室觀察由教師互評真的可以嗎?

接下來的兩天研習,則是由花師附小的廖品蘭老師講解「教學觀察系統」及「教學檔案的製作與評量」。

首先廖老師針對教學觀察的流程做說明與影片示範。完整的教學觀察應該包含:觀察前會談、教學現場觀察、回饋會談。

1.教學前會談是教學者與觀察者「教育理念的 溝通」或是教學者關注的課堂行為、想成長的部份並決定使用何種檢察工具來記錄。觀察者不僅需要對要觀 察的規準內容很清楚,而且和教學者還要有共識﹝要觀察哪個重點﹞。

2.在教學現場觀察時要馬上判斷是何項規準, 但往往每個人對於課堂互動行為卻有不同的認知。﹝也就是觀察者信度問題﹞

3.回饋會談時除了要提供客觀的資料,還需留 意教學者的感受,讚美、提供建議、或鼓勵選擇替代方案。

[@more@]

完成了以上教學觀察後,如果教學者認為哪個部份需要加強,可以擬定「專業成長計畫」。﹝所以專業成長 計畫可以接在教學自評表後;也可以在完成教學觀察後﹞

我擔心的是,除非老師受過專業訓練,否則教室觀察的信度是值得保留的。而往往我們進行教學觀察時, 基於時間不足或個人認知可能只有觀察,而省略了教學前會談及回饋會談,如此操作下來不僅對老師沒有幫 助,還有可能是老師的負擔。

現行的教室觀察如果定位在教學分享,利用觀察資料讓兩個教師彼此經驗交流時較容易聚焦,也是有其價值 的。

 第二天早上,我們針對六種輔助教室觀察的技術做初步的認識與練習:1.選擇性逐字稿。2.語言流動。3.工 作中。4.教室動線。5.師生互動。6.廣角掃瞄。

1.選擇性逐字稿專注的焦點是說話的內容,可以選一類別記就好, 例如只記教師的發問及追問,其他學生對話則不用記。

2.語言流動比較關注是“誰”說的?“對誰說 ”?

3.工作中可以檢核教室學生的專注情形。

4.教室動線則是紀錄老師或學生在教室的移動情形。

5.師生互動可以幫我們了解教學者的教學模式。

6.廣角掃瞄則是利用攝影機或是軼事紀錄紀錄某一段時間教室發生 的所有事。

所以,觀察者和教學者在教學前會談時,觀察者可以依據教學者想要關注的內容﹝例如學生的參與情形、學 生思考的層次、學生問題行為……﹞選出適合的觀察工具。

﹝寫到這邊,有一個問題耶:教學觀察“規準表格勾選”是哪一個技術啊?﹞

【講師檔案分享】

教學觀察表(空白A版)–完整.doc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研習﹝與檔案分享﹞

暑假,七月份瘋狂的玩,八月份乖乖回來統整課程計畫、完成積欠的大大小小事。最近,也該收心了,故參與三天的「宜蘭縣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人才培育研習」。感覺好像很硬吼~~~上的結果,果然是很硬啦!

雖然敝校今年不是試辦學校,但由於要「校務評鑑」﹝啥麼?校務評…評…….評鑑,對啦!﹞,所以我們每一個老師都要做“教室觀察”!觀察人也被人觀察。

近幾年由於因緣際會,也有幾次被觀察的經驗,大抵上就照自己的節奏教學,不用刻意準備,才叫教室觀察,﹝否則,就叫「教學觀摩」了!﹞所以也不會有太大的心理壓力。我比較在乎的是,作為一個“被觀察者”,應該要知道這些來看的人會看哪個部份,多加留意;以及作為一個“觀察者”,到底要看哪些重點才是對教學者有幫助的觀察。

早上由校園滿滿曼波魚的花蓮康樂國小吳惠貞校長分享;下午則由力行國小林稹甫主任上課。

林主任強調此計畫重點是放在「教師專業發展」而不是「評鑑」,而以此精神發展之下觀察評鑑的結果可以約定「保密原則」,除了“評鑑推動小組”之外一律不公開。﹝但校長為當然成員,^^"….﹞

[@more@]

我想這些試辦計畫就是未來教育部全面實施教師評鑑前的暖身操,只是早晚而已,所以也是教師遲早要面對的課題喔。如何善用同儕資源,修正自己的教學盲點,增加自己的專業素養,是很令人期待的喔。

以下針對林稹甫主任大方分享的檔案做介紹與下載連結:

1. 自評與專業成長計畫-竹林國小林稹甫主任.ppt ﹝此次研習的ppt﹞

2.教師自評表(1).doc ﹝含ABCD四大項﹞

3.教師自評表(2).doc ﹝以教學觀察而言,較容易評鑑的AB項﹞

4.專業成長計畫表.doc ﹝依據上面勾選好的自評表後,認為自己可以精進的某一部份,規畫一份自己的專業成長計畫表。第一個PPT檔案有說明如何寫,需要補充的是左邊的發展層次也可以只選擇自己想要做的就好了,也就是從「知道」、「探究」、「試驗」、「建立」、「決定」這五個層次選擇自己可做的便可。﹞

5.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ppt ﹝這應該是主任他們校內逐項檢合適不適合他們自己校內的規準的簡報,如果認為不適當的規準校內也是可以刪改的喔!例如覺得三層細目太細,也可以只用到第二層細目就好了喔!例如只看A-1等九項規準;而捨去A-1-1等30小項﹞

6.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ppt ﹝所有的規準細目﹞

7.教學檔案評鑑規準意義說明(3).doc ﹝所有的規準與細目之詳細說明、舉例﹞

 

意識會談相關文章連結匯整

宋老師說的沒錯,不習慣使用部落格的人,會覺得部落格真是“一團亂”!像網站又不像網站,找個資料可能會找破頭!因此,此篇文章將針對對意識會談有疑問、有興趣,甚至是我與意識會談如何結緣的過程做一整理,期待能盡綿薄之力! 星期三期待與你們相會!

 想要了解什麼是意識會談,請點選:

1.什麼是對話式教學?

2.意識會談的運用。

3.陳怡安老師帶領觀賞影片「舞動人生」之提問整理  ﹝提問示範﹞

4.宋老師帶領文章「水牛與大黃狗」之提問整理 ﹝提問示範﹞

 

想要了解我在校內如何推廣意識會談可點選:

1.舉辦意識會談週三進修研習  ﹝含完整問題設計→教師﹞

2.「對話教學」教學演示  ﹝問題設計→學生﹞

3.教學演示後之延伸活動

 

[@more@]

 

想要了解我花了兩萬塊,去台北學這個方法,之太簡略課堂筆記,可點選:

1.兩萬塊的課程,非常值得!

2. 如何把材料的價值找回來。

3.反思的重要性及會談的功能。

4.意識會談的運用與四大心法。

5.學員演練1

6.學員演練2

7.意識會談給我的感動與學習

8.意識會談問題與釋疑

 

歡迎意識會談與正向管教的新鮮人

一放暑假就回去南部,昨兒個才回來,今兒個一上班,八百件事情追著我…..

曠世鉅作﹝課程計畫﹞未完成,七月底前就要交啦,後天要參加「正向管教」三天的研習;而且,而且,30日就要去澎湖看綠蠵龜了,一定要在這週前完成才行!

就在這事態緊急的行程中,恩師宋老師竟信手拈來微笑的給了我四個任務:

1.寫一篇讓“新鮮人”能更了解意識會談的文章?

2.彙整一下有關意識會談的文章。

3.要在當天發表「意識會談和正向管教」的關係感言3分鐘。

4.協助帶領團體。

是的,以上就是恩師宋老師所交付的任務。由於是恩師,我當然也要微笑的說沒問題啦!

真的,因為宋老師的賞識與肯定,雖然要做一些事,但心裡是歡喜的。你有沒有這樣過?明明是交付事項,可是因為對方肯定你的能力,讓你產生了榮譽感與信心。相反的,如果對方只是“交辦”,那可能會做的心不甘情不願,成果可就大打折扣了!

面對一個班級也是一樣的,孩子因為我們的鼓勵、讚賞的眼神,會甘願為我們竭盡所能,而這也是意識會談的價值所在。

說了這麼多,到底什麼是意識會談呢?

意識會談在教學上也可以稱為「對話式教學」,透過團體的討論,談出自己的想法;藉由別人的體驗,看見不同的故事;總和這樣的想法與經驗,歸納出一個方向,面對生命的課題。

容我用兩篇舊文來說明﹝請點選網頁超連結﹞:

1.什麼是對話式教學

2.意識會談的運用

一個鉛筆盒的感動

昨天,我分享了我這學期做的行動研究──「如何增進資源生與一般生之人際關係行動研究」。

於是就開始講“她”和我們班相處這一年的故事。其中我談到,由於外觀不佳、整潔不好,常引起同學的反感與排斥的她,有時我會跟她說如果衣服有這樣一大片的污漬﹝幾乎是佔了三分之二﹞就不能穿了,要穿乾淨的衣服。說了幾次之後我發現她也會留意自己的服裝,看起來清爽多了。

後來我說到上次我看到他整個發霉的鉛筆盒,建議她換一個鉛筆盒時,她回答我:「可以用就好了。」讓我當場覺得,我這樣的勸告不知道是對還是錯。於是下一個結論,我覺得我送她一個鉛筆盒好了!

想不到,我都還沒行動,隔天就發現我桌上放了珮彣老師﹝這算表揚,所以要打出名字,嘻嘻~﹞的紙條,還有一個鉛筆盒。

當下真的是……..超級感動的!

[@more@]回去馬上把這樣的驚喜禮物給她,她真的超級開心的!謝謝珮彣老師的心意喔~~~ 

還說很醜,哪有!很可愛喔,而且,很耐髒喔!^^

 

如果班上有這樣的一個孩子,我想很多老師都需要常常處理她和一般學生的衝突吧?暑假有一個「正向管教的研習」喔,我覺得很值得參加!

以下是我寫給校內同事的mail:

親愛的老師:
您是否在教學的過程中像我一樣曾經遭遇挫折、沮喪?教學是一段漫長的歲月,生育率逐年下降代表家長會越寵愛孩子,也就是我們會越來越難“對付”他們了。

每個人都說要零體罰,卻沒有人敎我們“如何能避免體罰情境的產生”。

如何在處理孩子的狀況時,轉化自己的心念,或是參考別人不同的經驗,都能讓我們在教學的歷程中獲得一些啟示與策略,邀請您參與如此不同的研習….

時間:7月23﹝三﹞~25﹝五﹞

請上EIP報名喔!

正向管教.doc

 

 

我要告妳喔!

這一篇應該是「小女生的友情Part II 」。

上次在網路上指名道姓罵同學的那位“芳芳”,在日記寫下:「老師,他們好像真的要告我,我好害怕!」

於是隔了兩天我請來了當時的“被害者”﹝小真和小婷﹞來了解情況。

我:「聽說你們要告芳芳,在網路上罵妳的事?」

小婷:「對呀!我媽媽說等16號領錢就要告她。」  ﹝我聽到這裡當場傻眼…﹞

[@more@]

我又問:「那我要打電話給媽媽了解一下狀況。」

這時他又改口:「是叔叔要告,而且媽媽最近中邪了,口吐白沫,手機也沒有繳費,不知道要給妳哪一支。」

我心想,這大概有點問題…….

我說:「可是妳剛是說媽媽要告她…」

經過老師抽絲剝繭、 釐清矛盾之處之後,原來是小婷盧他媽要告芳芳。小婷甚至還去問了怎麼抓螢幕畫面的技巧,存好檔案準備當 證據。﹝唉~他們就是這麼“直”…..﹞

我跟她們說:「你們這樣會不會太誇張了一點?芳芳當時的作法是不恰當的,我當時已經處理了,而芳芳也已經將文章刪除,也道歉 了。大家都是同學,為什麼要告呢?而且,事實上,你們是告不成的。就在前幾天新聞有一個案例是高中生在網路上罵搶走她男友的 同學,鬧到了警察局,結果警察還是以“同學糾紛”來處理。是否成為刑事案件是要先經過法院評估,才決定訴訟是否成 立。同學一定會吵架的,就連最親的家人也會吵架,你沒有和媽媽吵架過嗎?沒有和姐妹吵架過嗎?每次吵架不是都會合好,這就是 家人、就是朋友嘛!」

小婷才說:「我是有叫我媽媽告,但是她說的跟妳說的一樣….」

﹝我心裡想,啊可是現在是“恐嚇”同學耶!後來帥聰老師說,你應該跟她說:「毀謗是告訴乃論;恐嚇是非告訴乃論喔 」﹞


這件我本來洋洋得意處理的“非常完美”的偶發事件,想不到還可以有續集。小婷小真這兩個孩子都是屬於敢愛、敢恨, 想法單純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最會有狀況,而且總是能理直氣壯的把小狀況變成大狀況!

前面說之以理,後來當然要動之以情。

我說:「小真,從低年級我就敎到你了,一直看著妳的成長。現在你是班長,要成為班上的模範,要為了班上的和平而努力,你一直 做的很好。你是很聰明的孩子,一定能知道老師的心意……」

於是,我想,這件事應該就此劃下句點。

嘿嘿~~~想不到還有更精采的完結篇。

他們兩位大姐隔天去質問了芳芳,問她是不是把要告她的事告訴老師。還說老師昨天把他們叫去問,口氣很不好….

本來想把她們兩位再找來開導一番,不過一方面保護芳芳,一方面我覺得再觀察看看……

接下來兩三週沒有聽說有什麼事,那應該就沒事了吧!﹝希望…﹞但我覺得也許我下次可以更考量她們心情一點,在網路上被罵已經很不痛快了,又被老師抓去碎碎念……

新的系統插入影片更方便!

由於剛發表那一篇需要上傳影片,想不到新的系統只要按一個按鈕,接著貼上網址就可以囉!

就是在發表文章時,需要貼入影片處,按下紅圈圈起的「You Tube」的小圖示,接著貼上“網址”,再點選下面的「系統來源」就可以囉!

[@more@] 

以前都要切換成HTML模式,貼上程式碼後,再切換成編輯模式,有時候還會遇到無法播放的問題﹝像無名﹞,所以在這個功能上,我們要為“神燈巨人Mark”所做的努力鼓勵鼓勵!超好用的!

【對了,Mark,像我這種廢話“落落長”的人,還是會有頁面延遲的問題,因為以前的慘痛經驗﹝發表送出後會整個都不見了﹞,所以在發表之前都會先複製好程式碼,但看來改版後還是會有這樣的問題喔!﹝頁面會一直呈現“載入中”,一直喔。﹞】

 

校內自治幹部勝選兩三招

上週,選出了我們這一屆的自治幹部。

 這一屆,無心插柳,柳卻成蔭。很有意思的過程……歸納起來,要在校內的自治幹部選舉中勝出,大概有幾個小招數,而這些招數大部分都不是我促成的,此小鄉長有一全力輔選的軍師──「他爸」是也。

妙招1:知名度要夠

班內選出的候選人必需要有“知名度”。例如我們班的候選人之前常上台演相聲,好笑的表演讓他成為中年級學生群的吸票機。

[@more@]

妙招2:把握上台機會

整個「民主與法治教育」之自治幹部選舉,候選人要上台的有兩次。1.自我介紹。2.政見發表。這兩次上台班內的候選人均有充足的準備。豐富的演講稿、提出「個人口號」、吸引人的政見……等。

 

妙招3:有一群熱心的競選團隊

 

由於當天請假,又下雨,所以拍攝角度不佳。但競選團隊很積極的為班上候選人輔選,演出了一齣短劇:

大概劇情:某兩位痞子閒聊當上小鄉長之後會名利雙收,接著我們正牌的候選人出列說出:「小鄉長才不是這樣當的!」,痞子:「那你說說看要怎麼當啊?」,小鄉長接著提出自己的政見……

競選團隊還利用下課時間到各班去拉票、演出短劇,甚至還主動到別的候選人的班級拜票,“深入敵軍”喔!當然被回嗆回來是可想而知的….. ^^"

 

妙招4:提高自己的曝光率

這位被推選出來的班上候選人自己參選的意願非常高,行動也很積極。某日來校時發現他“竟然站在校門口拜票”,雖然這樣的行為好像太過於政治化了,但還是覺得他積極的態度很值得肯定!﹝而且也要他“敢”才行。﹞

 

在選舉之前,候選人過來找我,跟我借了5分鐘,說想跟班上同學說幾句話。接著我又見識到了此位候選人大將之風的氣度。

候選人:「不管這次的選舉結果如何,感謝大家這麼努力支持我,如果勝利了是我們全班的勝利,但不能驕傲;如果失敗了也不要氣餒…..」這樣的話從候選人自己的口中說出,給了班上同學很大的影響與省思﹝從日記便可看出﹞。 

終於要選舉囉!班上的同學都很緊張,不曉得會不會當選….

最後的結果是「當選」,經過大家的努力而有的結果令大家欣慰。而令我驚訝的是,我們班雖然高興,但竟然沒有高聲歡呼?﹝大概選前候選人一席話之故﹞

 由於隔壁班某一候選人因落選而落淚,校長便上台安慰鼓勵一番。

學校實施民主法治教育便是要同學體會民主的真諦,而由於媒體的報導,許多選舉文化在這次的校內選舉也能嗅出些微氣氛。重要的是孩子能不能在這次的體驗學到自己的權利,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隔日,校長要我幫新任小鄉長候選人做了名片。也帶著他們去拜訪“真的鄉長”,趁此機會他們還募到一台腳踏車當期末抽獎獎品,兌現了一個政見。

選舉並不是只有勝利,如何在任期內為選民盡最大的努力與服務,才是當選人必需要做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