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發明展奪大獎

馬國發明獎 借錢參展奪金 喜極而泣:沒讓媽失望

更新日期:2011/05/22 02:28 盧金足/吉隆坡報導

中國時報【盧金足/吉隆坡報導】

 

「媽,我得金牌了!」二林工商學生邱證瑋靠媽媽借錢才成行,昨天終於拿到國際發明展金牌大獎。他喜極而泣,打越洋電話傳捷報。媽媽高興的問「係金A?」但馬上又叮嚀,「電話錢太貴,快掛斷。」讓他笑中帶淚的說,「很高興沒讓媽媽失望。」

 

馬來西亞ITEX國際發明展,廿一日成績出爐,台灣得獎大滿貫,勇奪五十六面金牌、五十六面銀牌和十二面銅牌,打破參加國際發明大賽紀錄。得獎同學上台領獎揮舞國旗,高喊「台灣讚讚讚!」全場熱烈歡呼聲,讓台灣靠創意在國際發明舞台大放異彩。

 

馬來西亞ITEX發明展昨天舉行頒獎典禮,台灣一百六十五件參賽作品,創下團體總冠軍,去年只獲得十八金、廿四銀和四銅,今年成績大躍進。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會長謝新民表示,「五十六面金牌,是台灣參加國際發明展最多的紀錄。」在全球十四個國家,七百廿件參賽作品中,亞洲大學創意發明中心總監鄧鴻吉指導的學生作品近百件全獲大獎。他說,開發學生金頭腦,為台灣邁向發明島再跨出一大步。

 

機電科老師趙天覺說,邱證瑋和劉柏成作品「盆栽凝水器」,優點是無中生有,利用致冷晶片將空氣化為水灌溉盆栽,但像他這樣清寒生不少,本來有十人可出國參賽,兩人因家長做回收和打零工維生錯失機會。

 

台灣參賽選手中,就讀普林斯頓小學的十歲小學生鄧立維,利用離心力原理,發明迷你廚餘脫水機獲評審驚艷,成為全場年紀最小的金牌得主,其他國家對「台灣囝仔」刮目相看。這台廚餘脫水機環保又便利,很多婆婆媽媽搶著要。

 

「小孩子常有天真的創意」,鄧鴻吉對兒子鄧立維鍍金連莊,與有榮焉的說,小朋友有時顛覆大人想法,只要適當引導,可能就會培養小小愛迪生。台灣資源不豐富,但腦力發明也是無窮無盡的重大資產。

————————————————————————-

看到我們台灣的孩子在國際發光發熱 真的為他們感到驕傲

台灣其實不用靠口水戰 也可以讓別人看見我們….

創意有時就在孩子的童言童語中 捉到靈感

所以在台灣制式的教育下 要求標準化或是分數導向的教育

是否會扼殺孩子的創意呢?

值得我們深思!

超人氣說話術

最近家事重重 總覺得說話真是一門藝術ㄚ

把話說的好 可以讓聽的人舒服 又可以達到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

但是同樣一句話 若說的不好 卻可以讓聽的人氣的半死 自己卻還不自知踩到地雷

所以就去買了一本「超人氣說話術」(作者 吳淡如)來提升自己說話的技巧

書本封面就告訴你「了解人、說對話,你就是人氣王」

裡面幾個重點 我最近常拿來提醒自己 與大家分享

人生不如意事總是很多 我們都是好人,想要減輕對方的痛苦。若真想減輕對方痛苦,請謹守以下原則:

    傾聽,讓他有宣洩的機會,別打斷他的說話。

    順應他的感受來回答,表現同理心。

    不要探究為什麼。

    就算對方有錯,也不要再讓他自責。

    不要指導對方應該怎麼做,除非他問起。

    不要提及你也有如此經驗,除非你經歷的狀況比他慘的多。

如果你真的想說真話:

    凡事保留五分,因為你所知道的,也可能是誤傳。

    若事不關己,最好不要主動開口,在座可能有他的好友在場。

    若別人意見在你看來是不對的,你至少要先稱許他可取之處,不要一下子否定句潑人家冷水。

必看說話規則:

    別人的事,小心說

    自己的事,聽別人怎麼說

    長輩的事,多聽少說

    夫妻間的事,商量著說

    孩子的事,開導著說

    急事,慢慢說

    小事,幽默的說

    未必發生的事,別胡說

    做不到的事,別亂說

    傷人的事,絕不說

    傷心的事,千萬別逢人就說

人在沮喪時,這時:

    站在對方角度想,他這時需要的是安慰,不是教訓。

    他想獲得支持,而不是請你來檢討他

    他需要你跟他站同一陣線

    試著「幫」他做什麼,而不是「叫」他做什麼

 

說話真是一門大學問 要多聽多看多學ㄚ!

 

經營我的BLOG

今天翻到30雜誌200612月號中提到BLOG經營你的第二張身分證

閱讀完有幾個重點想與大家分享

 

1.網路沒秘密 想清楚甚麼不該說

的確現在網路世界發達,每一秒鐘就有2個新的blog誕生,

很多人喜歡用日記式經營或是網站式經營文中提到要先清楚自己的定位

因為不論你想不想曝光 大家還是會知道你是誰啦

所以這時什麼能說 什麼不能說就變得很重要也許校長現在正在看我

也可能求職主管正在透過這個平台 再評估你是否是她們所需的人才

所以

 

2.BLOGGING 真心第一

我也覺得在這裡真心是最重要的 我希望大家看到我的真心

在這裡了解我 認識我 知道我當然也歡迎和我交朋友啦

所以唯有真心 你的BLOGGING 才能一直經營下去

因為會有人 因為你的文章與你產生共鳴 而和你互動喔

像我上次參加縣網的blogging 聚會後 認識好多縣內很多在玩blog的老師

而且大家都很努力在經營 也看到不同面向老師們的努力..這就是我正向能量的來源

另外 文章中提到

 

3.走出虛擬 在實體世界找到位子

那天和阿花聊天 他說現在想到公正科展 就想到意如我想這是我的位子喔

有天主任到教室 詢問我是否願意參加某個計畫我想這又是我的位子喔

你是否在學校也有一個屬於自己風格 自己的定位 自己的品牌呢?

如果還沒 建議你開始思索 開始建立自己的品牌吧….當然你就是最佳的名牌喔!

這裡也是我的風格 我的品牌

不管別人喜歡不喜歡 BLOGGING是一個你可以經營 自由發揮的第二張身分證

最後文中建議 雖然BLOG是第二張身分證

但唯有在實體世界中認真經營的人 才是滿分的部落客

 

最後提出釀造部落客10大好感度

 

1.風格感 BLOG就像報紙最重要的專欄,認真寫,好好凸顯自己的觀點

2.速度感 來不及天天寫專欄沒關係,天天做網路文摘搶時間

3.分享感 只要願意發射電波,世界上一定有某個人可以接收到

4.編輯感 網摘吵半天,還是有價,把當日發生的事摘要編輯,幫人讀報

5.親切感 版面,文章易於閱讀,也許就被收為睡前必讀BLOG

6.親密感 多參加網路社群聚會,博感情

7.品牌感 一定要建立獨一無二的風格,取個好名字是第一步我的吉祥如意不錯喔

8.真心感 用真心真意與網友交心,不要欺瞞….我都用100分真心喔

9.實用感 分享自己的專業,無論是設計師甚至廚師都好,讓網友有所收穫

10.連結感 盡量與大平台連結,到告處留言並留下自己的足跡,讓別人找的到

 

我發現我太保守 只單單分享自己的教學 似乎沒有走出去 分享別人更棒的點子

還有速度感不足….有時很懶 就一週才寫一篇….現在要改進啦..原來也可以作文摘的方式

不知道大家有感到親切感或是真心感….這我可是以最真誠的心 在經營喔

不過連結感也不足 似乎整個格局太小 我要多看看一些好的BLOG 與大家做分享連結

這僅是自己的反省檢討啦有檢討才會進步

以上提供大家經營BLOG 參考

相關詳細資訊可以上30雜誌網站

100萬的願望–沈芯菱

如果你有100萬你想要做甚麼?

我想要幫老公買一台新車 幫孩子買新衣服…..

這些都是滿足自己的欲望 若你有100萬 你願意全數捐出來做公益嗎?

這個社會有一位小女孩 她會大聲告訴你:我願意 而且她已經做到了

在國二那年 她賺進100萬 全數拿去做公益 這個人就是沈芯菱

最近讀了她的【100萬的願望】這本書….

[@more@]

內容簡介:

 16歲的沈芯菱不是草莓族!而是勇於做自己的新世代志工族,用網路來助人,以知識做公益!常常有人認為她年紀太小,有份善心就好,她卻說:「我要賺進100萬來做公益。」下一個願望,還是100萬,還是繼續做公益。
● 成長環境不優渥,但身為弱勢,更能體會弱勢族群的需要。在逆境中學習有成,可作為青少年學子的榜樣。
● 自學電腦,12歲成立網站工作室,15歲已考取31張電腦證照。
● 為貧苦學子架設「安安免費教學網站www.ananedu.com」,為國內最大教學入口網站(70萬人次)。

公益經歷…..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 2001年,小學五年級,沈芯菱有感家鄉文旦年年滯銷,首將農產品e化行銷,開啟農產品銷售新管道,至2008年網銷60多萬斤文旦,打響「斗六文旦」品牌。
  • 2002年,小學六年級,獨力架設「安安免費教學網站」(www.ananedu.com)此為兩岸三地免費教學網站,匯編國中、小學數十萬筆多元領域教材,此項義舉於2007年被編入國中教科書。
  • 2003年,國中一年級,沈芯菱開辦「陽光世代英語免費學習園地」,於暑期免費教導75名弱勢學子。同年受邀至中視《不一樣的聲音》節目,與聖嚴師父智慧對談。
  • 2004年,國中二年級,沈芯菱有感柳丁年年慘滯,果賤傷農,為「一粒一元柳丁」請命,推動「全民吃柳丁運動」,引起各界關注,並促成政府收購,讓柳丁價格從一斤4元回穩至12元。
  • 2005年,國中三年級,創辦「FORMOSA青少年創作展」,資助弱勢青少年創作基金,幫助七十五名青少年。
  • 2006年,高中一年級,舉辦「原鄉之愛─愛心電子辭典活動」,拋磚引玉1600多台的真人發音的電子辭典至原住民山區部落。同年出版個人自傳《100萬的願望─網路天才少女化身知識公益天使》,此書獲得「教育部95年度生命教育優良出版品」與「2006年好書大家讀」
  • 2007年,高中二年級,推動「美麗新視界─弱勢免費配眼鏡」與架設「台灣媳婦學習網」
  • 2008年,高中三年級,沈芯菱拍攝之「草根台灣臉譜」於小巨蛋天幕展出,與受邀至「2008年北京奧運」奧林匹克公園之台灣故事館展覽。
  • 2009年,大學一年級,受邀至台灣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等全國一百多所大學、高中職巡迴公益演講。
  • 2010年,大學二年級,華視《點燈》節目主持人

她的故事也編進了我們的教科書中 如果能讓孩子認識她 也許能發揮學習效果

這個社會 這樣的人 這樣的事太少 需要大家多鼓勵 多效法

我透過閱讀認識她 由心中感動佩服 也深感自己對社會貢獻的不足

希望自己加油

多一份付出 多一分的收穫

 

孩子的成功來自媽媽1%得改變

身為媽媽的我們 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

但是成功的定義是什麼呢? 對於孩子的未來 我們不能為他們設定好

但是我們卻可以給他們面對未來的能力 

這本書是兼具理論與實務的一本親子教養書

有人很有心的把它整理成ppt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穫吧

孩子的成功來自媽媽1_的改變.pps

如何培養會生活懂生命的孩子.doc

〈簡報檔更為詳盡喔,細心看完會很有幫助的〉

簡介:書名:孩子的成功來自媽媽1%的改變(一)

作者 : 張炳惠女士
      ( 韓國李承晚政府時期,國務總理張澤商先生的第三個女兒 )
學歷 : 茲堡克大學歷史學碩士 / 喬治他思大學歷史學博士 / 
經歷 : 夏威夷大學歷史學教授 / 在美國建立異語言教育系統 / 日本國際教育開發協會 /
擔任美國日本等地40多年教授 / 2003年將她培養三個小孩成為卓越優秀人物的
故事編撰成書
著作 : 1. 孩子的成功 99% 靠媽媽的努力 2.孩子的成功來自媽媽1%的改變
出版 : 核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我們可以培養孩子的能力:

1.失敗力

1.人總會遇到結果不甚理想的時候,這個時候要協助我們的孩子,不要執著在結果上,而是要問自己是不是真的盡力了?
2.告訴我們的孩子,未來不論任何事情,要盡自己一切努力去做。而不是永遠只要求最好、最高。
3.經歷挫折、克服失敗的孩子,他們會牢記自己為何失敗並更加努力,就算再次 碰到失敗,也不會有挫折感,還是會擁
  有再次嘗試的信心。
Tip:
  當孩子在馬路上跌倒時,請嘗試這樣說:『還好嘛!要學習著忍耐喔!』而非『痛不痛?要不要媽媽背你?』

2.哲學力  (媽咪 ! 上帝是什麼?人死後會怎樣? 人為什麼要活著 ? )

1.哲學思考會讓孩子成長為有想法的孩子
2.世界上總有一些不是光靠我們的想法就能獲得答案的事務。但是不能因為找不到答案,所以拋棄思考或想法,就算不是標準答案,還是可以獲得一個屬於自己的結論。最重要的事,我們為了尋找答案,盡自己所能努力思考過。
  透過與孩子一起討論一些無法馬上獲得答案的過程,可以幫助孩子學會:
  a.將原因和結果分開來思考
  b.在認證自己意見的過程中,培養論理能力
  c.認同多元化的可能性(開放式的思考方式) 
  d.確定孩子的自我觀:亦即在訂定自己的想法過程中,孩子能了解到本身的想法及嚮往是什麼,
   最想要的是什麼。
Tip:
不要逃避孩子的問題,透過對談與討論,引導孩子自己尋找答案,讓孩子的哲學式思考力擴張,同時更確定其自我觀。


3.幸福力(惟有小時候感覺幸福的孩子長大後才會尋找幸福,製造幸福,讓孩子學會可以讓自己變幸福的能力。)
1.讓孩子看到媽媽幸福的表情,孩子也會感到幸福;透過這樣的感覺,讓孩子了解到「我所面對的世界,是一個非常幸福的好地方。」
2.以孩子的水平,其實幸福並不遙遠,多給孩子怦然心動的幸福感,讓孩子多與週遭世界交流ex:踏青觀看昆蟲小花,與媽媽一起做衣服,去公園踢足球…。而不是讀書上補習班優先或怕孩子危險不准孩子出門。
3.讓孩子成為擁有「屬於自己的世界(興趣&生活)」的人。人要有自己的世界,人生才會豐碩。Ex:旅遊、烹飪、美術等。
4.自我肯定心是幸福的鑰匙:對自己有自信,認為自己有價值的人,每件事都積極進行,遇障礙時會若無其事的重新站起,幸運自然開啟。
Tip:
試著觀察什麼事才能讓孩子最自在幸福,提供那樣的機會給孩子,幫助孩子跨出擁有自己的世界的第一步。
經常對孩子說:你真漂亮,你認為你自己哪裏最漂亮?我最喜歡你的哪一點,你的作文偶爾會有一些很棒的表現,真讓我驚訝!做得好!我以你為榮!

4.領導力
1.希望孩子成功,首先就要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會輸的孩子」à 培養孩子對面挫折失敗的應對能力,勇於承認自己的缺點或弱點,接受尊重他人意見、妥協。 
2. 培養孩子獨立自主,不依賴他人。
3. 培養孩子感謝的心。
4. 讓孩子擺脫以「我」為中心的思考模式,訓練孩子以「我們」為中心思考。讓孩子學習「分享」,體驗分享的喜悅,養成站在對方立場著想的心。
     
Tips :
身為領導人的條件 :                        
擁有為他人著想的心、輸得起、有挫折失敗應變力、 獨立自主(不依賴)、 心存感謝態度 ( not 不滿態度 )、以「我們」為中心 not 以我為主的獨裁者)、願意與他人分享,能在他人面前低頭真正知道退讓及分享的孩子, 終究會被稱為領導者。

5.閱讀力(比爾蓋茲說 : 如果不能成為優秀的閱讀家, 就無法擁有真正的知識。直到現在,我依然
 每天至少閱讀1hr, 週末閱讀3-4hrs, 閱讀讓我眼光更加廣闊!)
1.讓孩子透過書籍,學習世界。
2.透過觀看文學作品,培養了解他人的能力,也可以協助訂立人生目的及價值觀。
3.閱讀過程中,透過「問題」開啟孩子的思考。
Tips :
為孩子閱讀(講給孩子聽),建立「閱讀是有趣的」想法,否則閱讀將變成苦差事。準備孩子的專用書桌:讓書桌成為一份禮物,培養孩子到書桌前的學習習慣, 固定地方協助孩子集中精神,加快閱讀速度並發展理解度。閱讀,找尋孩子有興趣的領域開始。無條件讚美孩子閱讀後的意見,增強信心。無法吸收並變成自己的閱讀,就算閱讀再多書也無用;讓孩子重複閱讀 à完全理解à用文字寫下閱讀內容或感想 (訓練思考/從短句慢慢擴展為文章)

6.交流力 (交流力是21世紀人們的基本能力。交流力不只是單純好口才的說話能力,而是對談,溝通意見的能力。)
1.韓國屬「聽的教育」,老師以注入式方法教導學生(單向教育);美國屬「說的教育」,老師與學生彼此討論發表(多向教育)。多向教育促使學生交流力、思考力、論理力的提升;老師應多提供孩子參與式的討論與發表機會。
2.70%~80%的家庭,無法形成「正式的對談」。
3.交流力的學習比學校功課更重要。

Tips : 提升交流力~五階段對談法

Step1 :媽媽在強調自己重視的意見前,要先專心聆聽孩子的意見。(完整聽完)
Step2 :小事也要徵求孩子的意見,尋找孩子提出意見的機會。
      (由書籍、電影、下廚…等生活討論做起)
Step3 : 用不斷的提問,刺激孩子思考。
Step4 : 針對不足的資訊情報,適時提出補充意見。
Step5 : 不斷重複–對談、討論、引導思考。

7.英語力 (不斷的默背單字、慣用語、文法是無法與英語實力相連結的;相反的,如此單純默背的1.學習外語的最主要目的是「意見溝通」與「理解外國文化」,父母應在意孩子英語的真正實力而
  非提升成績式的教育。
2.學習外語的基本條件為何 ?                                                                                      * 要掌握最佳學習時機 :在孩子可以用母語做大部分溝通之時(孩子上未熟悉母語之前就教導外語時,孩子透過言語為媒介的思考力及判斷力等將無法順利成長 ),學習英語要用經驗 : 一定要給孩子安排一個可以親自聽 and 說的環境(英語並非坐著學習的學問或功課),反覆練習,正確理解,才能表達:忌只是盲目默背單字句子。(練習 is not 功課)
  
Tips :
給孩子經常聽簡短的日常用句,別在意孩子是否暸解,當孩子耳朵打開時,就已經準備
好要說的準備。找出孩子喜歡的「銘記」要素,是引導孩子學習外語的基本準備 ( 銘記效果: 以孩子喜歡的東西作為英語學習的教材,讓學習變得有趣不乏味,自然留下記憶) 單純的讀寫之外,選擇有趣的教材,利用圖畫書或故事錄影帶,或輔以遊戲、角色劇、歌曲,誘發孩子的興趣,是媽媽真正需要費心的地方。

8.經濟力 (在期待孩子成功賺大錢前,先教孩子錢要如何使用,如何管理,因為會正確使用並節儉的孩
 子,等於已經為自己開啟了未來的大門。)
1.讓孩子參與所有的家計活動:使孩子建立基本的經濟常識,讓孩子了解到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必須跟隨著流汗的勞動。
2.當孩子對自己想要買的東西表現出強烈執著或賴皮時,大聲則罵或哀求式的拜託,並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是瞭解他認同他,先給予同感後,再配合孩子的水準,進行論理式的說明與協商。
3.透過論理式的說明與協商,讓孩子逐漸了解想要的與必要的不同;;當得到想要的時候,一定會跟隨獲得想要的之後,所引起的不方便的事實。

讓孩子自行規劃管理每月零用金,培養資產管理的習慣。
Tip:當孩子的支出計畫超出零佣金範圍時,他必須計算要做哪些家事工作(ex. 除草,清狗糞等不是那麼容易完成的事 ) 以獲得固定酬勞來補充金額,否則只好努力想辦法讓自己的零用金可以維持一個月的花用。
5. 協助孩子體驗忍耐之後所獲得的喜悅,,養成節省的習慣。
Tip: 為孩子準備一本存摺,與孩子約定將錢節省下來買「真的很想要的東西」,當孩子在大節日時利用存摺的錢去買喜歡的東西時,他們將格外珍惜如此得到的東西。

9.自制力 (不需要強迫,自己會忍耐想做的事情,會遵守約定,雖然不喜歡卻能集中精神去做,而一切的動力就是「克制力」,自制力;是可以做「不想做的事」的力量。)

1.培養「辨別力」是自制力的第一步:當孩子犯錯時,要明確指出不對的行為;當孩子做了正確的事時,要以稱讚或微笑表現回應,辨別力是克制力的奠基。
2.在沒有強迫的訓練下,讓孩子品味成就感  

Tip:訓練一個四歲孩子忍耐、集中力時,以他們喜歡做的事與撐5分鐘開始,逐漸延長時間或增加難度,儘可能將孩子的負擔感降至最低,自然而然學習集中注意力並品嚐成就感。
3.以適當的補償誘發動機動                                                                                                  
Tip: 以週末外出用餐 or 看電影來補償孩子一週來的努力;逐漸將孩子的心態調整為正面
肯定的心態。「做完這個一定有很棒的是在等著我」,not「真不想做,這一定要做嗎?」

4.檢視可能造成誘惑的環境境                                                                                        

Tip: 孩子讀書時,媽媽打開電視看/在孩子讀書的視線內放遊戲機或玩具…
  孩子看完電視後,拔掉電源線/將散落四處的玩具,整理在角落的保管箱中…

5.讓孩子瞭解自己是重要的人:信任及肯定,讓孩子認知到自己是很重要的人;對孩子強烈的信賴中,愈是尊重孩子的自律性,愈能熟練孩子的自我克制。


資訊提供:王月芬
2008.5.

姊姊的守護者

今天和幾個好朋友看了一部感人的電影…姊姊的守護者

內容簡介:http://tw.movie.yahoo.com/movieheadline/d/a/090601/3/fe3.html

其實在還沒看過電影前  有次我在逛賣場時 就被它的書籍吸引  

今天看到由卡麥蓉狄亞主演戲中的媽媽…其實已經把我眼框中眼淚給逼出來了

戲中討論:父母是否擁有孩子身體的使用權時?

我在想我若是戲中的媽媽 為了救孩子 我可能也會犧牲另一個孩子的身體來救她

但是另一個孩子…誰來保護她呢?我也不知 這是為人父母難以做決定的吧

這也提醒我 要顧及每一個孩子的感受

有時當我們注意力在一個孩子身上時  往往忽略了其他孩子

所以戲中生病的孩子 要求自己的妹妹 告自己的父母時

就是在告訴自己的母親 是該停止放手的時候

因為她知道 母親現在的眼中只有她 她忽略了其他的世界〈其他的孩子〉

 

最令我感動是  生病孩子做化療掉髮不肯出門 母親就直接也把頭髮剃光 帶她一起出門

可見母愛的偉大  為了孩子 她什麼事都願意做

 

這部片是在敘述家中有血癌的家庭 看完影片我深知家中孩子生病時父母的痛苦與難過

就想起自己懷孕時 心中直祈禱孩子健康…一切平安

其實一家人平安健康在一起就是一種幸福…要珍惜現在與家人相聚的時光

 

這部片溫馨感人 推薦值得欣賞喔! 

 

體驗的生命教育

這幾天請假躺在床上 沒事就會看書 念經

最近在看洪蘭教授出的「通情達理-品格決定未來」這本書

其中提到一篇「生命教育是用體會的」..很有感觸

自己是在教育現場的老師…學校也努力在推行生命教育…我也覺得很重要

但是總覺得每年縣舉辦的生命教育教案比賽…就真的會提升孩子的生命教育嗎?..

記得很久前網路流傳一篇「小小晉惠帝 你我是幫兇」

指出現在孩子沒有同理心 看到貧苦孩子 只會嘲笑他們笨 活該…

身為這些孩子的我們….孩子的老師 我們真的是幫兇嗎?…我不想成為幫兇ㄚ

洪蘭教授書中提到歐洲有一所盲啞學校的校長規定,

新進老師必須綁上眼罩一週,連睡覺都不可拿下,切實體驗盲人的感覺。

校長說老師若不能體驗學生的狀況,便無法產生同理心,就無法拉近師生的距離,便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p.110〉

其實生命教育不是用「教」的,它是用體會的, 讓孩子有時間注意課本以外的生活情形,

週末安排孩子去孤兒院、老人院服務,從實做中體驗生命的意義,就可大幅改善孩子的同理心。

父母也要改變「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心態,不要一味追求高分,讓孩子誤以為只有讀書最重要,其餘都不屑一顧。其實現在多元社會,能力比學歷重要的多。

教養孩子沒有撇步,也沒有捷徑,父母最知道自己孩子的長處與習性,所以不管別人怎麼補,安心的把孩子留在身邊,學習課本以外的人生知識。

分享洪蘭教授的網路小品潛移默化的生命教育.pps

「不要輸在起跑點上」是句恐嚇的話

分享天下影音的「百萬小學堂-聰明教養術」

人生是公平的,現在你陪伴孩子成長,將來他會陪伴你年老。〈p.112〉

我喜歡最後這句話,真有味道…

你覺得呢?

 

投資大師羅傑斯給寶貝女兒的12封信

前陣子聽輔導主任推薦這本「投資大師羅傑斯給寶貝女兒的12封信」值得一讀

剛好書局又再打75折…我就把它買回家細讀一番…

書中有很多值得為人父母者的我們 教導孩子面對未來世界,應該抱持的生活學習態度,才能建立屬於自己的成功人生。

先介紹作者羅傑斯…

5歲開始撿瓶子賺錢 

6歲就在棒球場邊賣花生和果汁

10年內賺夠一生花用的財富  讓他在37歲那年退休….目前60歲已環遊世界二次

60歲老來得子 目前兩個女兒…五歲樂樂  一歲碧兒

他們美國人目前定居新加坡…給孩子請中文老師 要孩子學習說中文..

羅傑斯這位「富爸爸」給寶貝女兒的12個箴言是:
1‧不要讓別人影響你--假如每個人都嘲笑你的想法,這就是可能成功的指標!
2‧專注於你所愛--在真正熱愛的工作上努力,就會找到你的夢想
3‧普通常識並不是那麼普通--大眾社會相信的常常是錯的,不要盲目聽信別人的話
4‧將世界納入你的眼界--保持開放的心,做個世界公民!
5‧研讀哲學,學會思考--訓練自己去檢驗每一種概念、每一個事實
6‧學習歷史--因為以前發生過的事,以後也還會再發生
7‧這是中國的世紀,去學中文!--參與一個偉大國家的再現,購買這個國家的未來!
8‧真正認識自己--了解你的弱點和覺察你的錯誤,才能找到對的路
9‧認出改變,擁抱改變--改變的功能就像催化劑,保持覺知是重要的功課

10‧面對未來--看得見未來的人可以累積財富
11‧反眾道而行--檢視事實和機會,不隨烏合之眾心理起舞
12‧幸運女神只眷顧持續努力的人--用功讀書,學得越多你才知道你懂得越少

班級開班親會時 與家長分享這幾個金玉良言

認為是一個具有前瞻性的看法

希望給大家在教養孩子時 不一樣的思考方向

別忘了 中文將是未來的世界語言之ㄧㄛ!

 

成長–勇敢走自己的路

天下雜誌這是一個我很喜歡的雜誌

假日時  會去圖書館借來閱讀…會使人重新反省並激勵自己

現在天下雜誌400期以成長為主題 分享42個成長的故事

坐在電腦桌的你也和我一起在成長   你知道自己是屬於哪一種「成長類型」的人嗎?

我是屬於堅持mix專注型的: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對於自己想做的事,會有所堅持,不會變換。

◎無法一心二用,手頭上的事一定要先專心完成。

對於你想做的事,你願意去努力達成。

很準ㄝ!

你也趕快進入天下雜誌400 成長網站 去了解自己吧!

分享李安 勇敢面對自己訪問…較適合大人看喔!

圖片來源:天下雜誌網站

學習到:

◎往好的方面看

◎自己興趣的專注,那是一種信心

◎中國文化是最大支柱,讓人從脆弱中走出來

◎從生命中學習

◎愛新鮮 好奇 做到感到很過癮

◎真誠的勇氣..勇敢面對自己

與大家分享 

新愛的教育

新鮮貨來報到

這本書是學期末退休老師…天上美美的雲 送我的書

我感覺看到書名 再由老師手中接到這本書…一種濃濃的傳承味道油然而生

書名:新愛的教育  作者:戴晨志博士 故事提供:倪美英老師

相關介紹…博客來書局

心得:

很貼近自己的教學生活,因為這本書都是先以倪老師的教室故事出發,在加上戴博士的小講台及啟式來架構,讀起來很實用,甚至書中很多的情境,跟自己教室的故事好像,自己也會重新思考帶班的方式及與孩子相處模式,甚至在處理孩子的問題時,會比較理性的處理。

書中重要啟示:

◎用愛,點燃孩子的心燈! 

  嚴格,也是一種慈悲!….愛要方法、有智慧

◎打他罵他,不如先了解他!

   不打他的手,只牽他的手!

◎愛心溫馨,是用腦也用心!

   換上一個「好心情、好嘴巴、好面容」

◎用今天,點亮孩子的明天

    吵架時,別「只顧著面子,忘了照鏡子」喔!

◎讓管教在創意裡,「輕鬆化」

    經常嘴角上揚,比拉皮有效!

這些小語可以時時提醒自己  以最輕鬆有效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我希望我的學生快樂有效率地學習 我想老師自己要先快樂起來

書中還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  值得大家閱讀分享

我們一起讀書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