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春天常流鼻血 小心反覆發作
春天常流鼻血主要原因是入春轉暖,空氣的溫度增加而濕度降低,使冬天過久收縮的鼻腔血管擴張,鼻內產生乾燥、發癢等不適感,稍一摳挖,即會出血;另春天是流感的流行高峰期,發燒之後可繼發鼻腔及鼻竇感染,容易造成鼻出血。
特別是,幼童常流鼻血,一般多是由於鼻中膈前段的鼻粘膜受傷所致,這個區域鼻粘膜較薄而且微血管分布很密,有數條血管交會於此,是很敏感且脆弱的,容易破裂而致出血,所以出血量很多。
流鼻血勿慌張 預防勝治療
劉博仁醫師強調,小孩流鼻血不需太驚慌失措,只要妥善處置,大多可獲得解決,但最重要的還是預防重於治療,若小孩感冒,就趕快就醫休息,有鼻過敏的小孩就得長期控制過敏的發作,對於習慣摳鼻子的小孩,就得勸止,預防流鼻血發生。
若萬一碰到鼻出血時,首先不要慌亂,越慌張,反而會造成病人的緊張,同時止血時,頭部應保持前傾,千萬別後仰;另冰敷不要放置額頭上,應敷在鼻子上面才正確,或是用油性軟膏或凡士林,在鼻腔內輕輕塗抹,避免鼻黏膜乾燥,加速鼻血管壁的修補。
【止鼻血5步驟】:
STEP1:讓病人半坐臥,頭向前傾,放輕鬆,千萬不要躺平或頭全部後仰,因為這樣無法評估病人出血的嚴重,不但易增加病人不適,有時還會以為是胃出血。
STEP2:可用乾棉花或稍微沾溼的棉花,輕塞入流血側,以手指施加壓力於出血那一邊的鼻翼,如此5分鐘之後,大部分的出血都可以控制。
STEP3:可以在鼻子上以碎冰袋隔著手帕,或是用毛巾冰敷整個鼻子,因為鼻出血點一般在鼻孔入口處,所以冰在額頭效果是不夠的。
STEP4:若流血頻率較高,可用無刺激性的眼藥膏或凡士林,塗抹於鼻孔鼻毛覆蓋的區域保養,並請病人盡量不要亂掏挖鼻孔。
STEP5:把小孩的指甲修剪,如此可減少尖銳指甲挖破鼻黏膜,造成出血。但如果1週內仍超過3次鼻出血,就要去找耳鼻喉科醫師檢查。
【醫師小叮嚀】:
由於春天兒童易發生鼻出血,家長應告誡、控制兒童的劇烈活動,避免鼻外傷,且應飲食清淡,以及提醒幼童在鼻癢時不要摳挖,改掉挖鼻孔的不良習慣,以降低幼童流鼻血風險的發生。
流鼻血,你可能吃太補了!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部份說法也與西醫的觀點不謀而合。中醫稱鼻血為鼻衄(ㄋㄩˋ),分成實、虛兩種證型。
一般實證型的流鼻血通常比較急性、流血量也大,「中醫講出血是血熱,多是肺熱、肝火、胃火等等偏熱症體質的人容易出現,」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科主任陳俊良表示。
■肺熱型:這類型的患者多合併過敏性鼻炎或鼻竇炎,特別會在天氣乾燥時常抱怨鼻子、嘴巴很乾,不自覺挖鼻孔、擤鼻涕、揉鼻子、打噴嚏,就容易流鼻血。
→治療上會先以辛夷清肺湯潤肺養陰,再用止血的藥材如白茅根、蓮藕、大小薊、仙鶴草幫忙「涼血」。
■胃火型:胃火常見於吃太好、重口味、愛喝酒、愛吃麻辣鍋、油炸物的人。陳俊良提醒,這類型的患者多會口乾口臭,若不好好控制飲食,調整體質,未來也容易合併高血壓、高血脂、代謝症候群……,可能有中風、心肌梗塞的危機。
→治療會使用玉女煎或是清胃散來降胃火,也可以改善流鼻血的狀況。
■肝火型:肝火旺的患者特徵是愛發脾氣,常提到自己嘴巴苦苦的,舌頭紅、舌苔也比較厚。很多高血壓或肝功能不好、肝纖維化的人容易有肝火的體質,吃太好也容易血壓高,流鼻血也會更嚴重。
→可用龍膽瀉肝湯來清肝火。
※貼心提醒:陳俊良指出,偏熱證體質的患者並不適合在寒冷的冬天吃補,容易補出鼻血,這是因為吃完補後體內的火會往上走到鼻腔的經脈,鼻黏膜又薄,就容易破裂;此外,也可能會出現口乾舌燥、嘴破喉嚨痛、頭暈、睡不著等等不適。「有人本來血壓控制得很好,一補血壓飆高,沒控制好口腹之慾,未來中風、心血管問題就找上身,」陳俊良警告。
※該吃什麼?平時飲食清淡,並避開進補,少吃人參、高麗參、酒類等讓體質更燥熱的食物。陳俊良說,補並非要吃昂貴的補藥,可改用「涼補」的方式,如榨「五汁飲」,將蓮藕、水梨、蘆根、麥門冬、荸薺榨成果汁,冬天覺得太冷也可加熱,退火養陰;還可效法許多老中醫喝蓮藕汁養生,對流鼻血、痔瘡出血都很有幫助。
少部份虛證體質的人也可能出現小量鼻血,顏色較淡,但容易時常反覆發作:
■肝腎陰虛:陰虛則身體會內熱火旺,出現手心、腳心、臉都覺得熱,晚上容易流汗,也會合併腰痠、耳鳴、胸悶、心悸等等症狀,常見於自律神經容易失調的民眾。
→使用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幫忙補益肝腎也能降火,平時可以多吃山藥、百合。
■氣虛、脾虛:時常臉色蒼白、貧血、講話中氣不足、容易頭昏疲憊、手腳冰冷。
→氣虛的患者可以吃補,另可用歸脾湯、四君子湯、四神湯,或是黃耆、黨參、白朮、茯苓等藥材幫忙補氣。
■經行衄血:有些女孩子在經期前後也會鼻子不舒服流鼻血,主因在於卵巢雌激素分泌會讓鼻黏膜充血。陳俊良說,這類體質的婦女容易出現子宮內膜異位症,若婦女在經期來總會流鼻血,就要就醫檢查。
→請專業醫師幫忙調經,平時可多吃川七、仙鶴草、白芨、生地。
一般人很難判斷自己體質適合吃什麼,陳俊良建議,最好還是讓中醫師判斷,若民眾食補後覺得不舒服,口乾舌燥、嘴破喉嚨痛、睡不著、流鼻血,或吃了西瓜開始拉肚子,下次就要盡量避開同類型的食物,以免吃出問題。
不管是什麼原因,若天天流鼻血,還是建議去看【耳鼻喉科】,確定沒事,再去看中醫調補身體嚕!
雅菁老師2015.6.5(五) 
資料來源: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6285
https://tw.news.yahoo.com/%E5%85%92%E7%AB%A5%E6%98%A5%E5%A4%A9%E5%B8%B8%E6%B5%81%E9%BC%BB%E8%A1%80-5%E6%AD%A5%E9%A9%9F%E5%8A%A9%E6%AD%A2%E8%A1%80-090612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