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在課堂中介紹這本書(圖書館有唷!)
後來還是決定打成文字給大家看!因為這本書還真不錯唷!
如果我是導師,這本書我會買來放在班上給孩子們看。
雖然最近忙輔導刊物「與凱旋有約」好不容易完成創刊號,接著又忙比賽的事情,連續幾天都凌晨三點多睡,累~~~!
但是想到可以介紹好書給寶貝們就整個精神來囉!

誰殺了我的牛?–五招教你擺脫藉口、甩掉平庸
’Once Upon a Cow:A Story about Eliminating Excuses and Settli
作者:卡密歐‧克魯茲
譯者:洪慧芳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21日
ISBN:9789866582233
”牛”在大陸那邊來說,是有"很厲害"的意思。在我國脾氣不好、固執、倔強,稱為牛脾氣。這本書的「牛」是代表了阻礙我們過充實人生的藉口、習慣或辯解。
這個精采故事一定可以擄獲人心,激勵你擺脫藉口,或是像克魯茲所說的那樣「殺了你的牛」。
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位教授認為現在的人很容易安於現狀
總覺得這樣就好,可以過就好了
沒有『過更好生活的想法』
於是決定帶他的學生到一座貧窮的村莊去看看
他們找了一個人家而且決定借宿一宿,
一進到家中,學生們不敢相信有人是過這樣貧困的生活,
不過後來他們發現原來這家人有一隻牛,
這一隻牛支撐這家人的生活,擠擠牛乳等等。
隔天一大早教授和學生們趁主人們還沒醒來時,
準備動身回去,這時教授將學生帶到那頭牛的旁邊,
問學生說誰可以殺了這頭牛?
學生全部錯愕,想說怎麼可以殺了牠呢?
那這家人要如何生活,正當學生們在想時,
教授拿出一把刀朝牛的喉部給割了下去,
學生們全部都愣住了,無法理解教授為什麼要這麼做,
之後教授就帶著學生離開了…..
一年後,
他們再度回到這個村莊,
學生想起去年的那件事,非常擔心那家人現在是如何生活?
來到了當年的地點,發現那戶破舊的房子已經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看來生活富裕的人家。
心想他們是不是已經搬走了,後來這塊地被別人買走了,
學生們敲敲這戶人家,
發現來應門的男主人竟然是去年那戶人家的男主人,
學生們非常好奇的想知道這一年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男主人說不知去年是哪個人竟然殺了我們家的牛!
當時我真的絕望到了谷底,不知該如何繼續生活,
不過我想想我還有妻兒,一定要找出一條路生存,
於是把家中後院給整理一下,灑點種子種點菜,
沒想到種出來的菜比我想像的還多,
於是我就把多餘的菜拿出來賣,
再把賺到的錢拿去買更多不一樣蔬菜的種子,
沒想到我竟然能賺的比以前的還多,
給妻兒過更好的生活。
這時學生突然明白了教授為什麼要這麼做了!
書中有講到七種牛:
一號牛:自我安慰
「我痛恨我的工作,但我不該抱怨了……,至少還沒失業。」「我的婚姻可能不是全世界最好的,但至少沒有天天吵架。」
一號牛的危險在於,認為自己還算不錯、甘於現況的人並不覺得有必要改善自己的生活。
二號牛:不是我的錯
「我無法成功是因為另一半不支持我做任何事。」「如果爸媽沒離婚,或許我的人生就不會亂成這樣了。」「我的事業無法成長是因為經濟太糟,政府可以多幫忙企業主就好了。」
應該殺掉這頭牛的最大理由是,如果對自己坦白,就會瞭解發生在身上的一切大多是自己造成的,跟父母、老闆、經濟環境或其他東西無關。即使是我們感受的負面情緒,也是自己造成的。美國小羅斯福總統夫人艾蓮諾的名言最能說明這點,「除非你同意,沒人能讓你感到自卑。」
三號牛:一切都是命
「我爸有酒癮,我想我也會步上他的後塵。」「我沒念什麼書,可能永遠也不會有多大成就。」
熱門影片「洛基」走紅後不久,飾演洛基的席維斯史特龍有次受訪,被問到其中一個場景。在那幕中,洛基說,「我那不太精明的老爸告訴我,我先天不是很聰明,所以最好善用身體。」
電影劇本是史特龍自己寫的,他坦承常聽父親講那句話。他接著說,有好一段時間,那個自我設限的想法讓他無法看清自己的潛力。當他不再相信那些話,開始相信自己後,人生也跟著改變了。
相信自己不過是認清自己的優點與天賦,接受它們,並開始運用。擺脫這種「牛」的解放感,可以讓你張開眼睛,看到意想不到的新機會。
四號牛:完美主義
「我準備好全心投入以前,不想先嘗試新事物。」「在我還不知道怎麼把事情做好以前,不想先動手。」
完美主義也是最糟的一種「牛」。理由很簡單:那是「牛」偽裝成想要的水準。經過裝飾後,完美主義看起來反而比較像美德,而不是壞習慣了。
「如果值得做,就應該把它做好,否則乾脆不要做,我就是這樣的人。」你聽過這句話嗎?誰能反駁呢?聽起來好像是種負責、致力、堅持卓越的感覺。問題是,對很多人來說,那也變成一種藉口。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如果值得做,值得我們嘗試,那就做到對為止。」所以你應該儘快動手,從今天就開始。
五號牛:自覺無能為力
「我對那種事向來不在行。」「小時候就養成的壞習慣很難戒除。」
我們覺得自己受到的限制,大多是和個人能力有關的荒謬想法。
對於任何限制不要毫不質疑就照單全收。不能因為沒有試過,就假設自己對某件事不在行。我們都是從做中學習、獲得經驗。所以如果你想殺了這種「牛」,就必須去實踐。
六號牛:人生大道理
「關鍵不在輸贏,而是在過程。」「學問好不如人面廣,而我一個人也不認識。」
為了讓藉口聽起來不太像藉口,我們經常會竭盡所能地援引一些看似深奧的理論。
我認識一個人,他經常引用「學問好不如人面廣」這句話來解釋職場生涯的不順遂。他畢業以後從沒進修過專業課程,也從不主動參與工作以外的事物。他認為,自己一直原地踏步的原因是沒有跟對人。
這些觀點的最大問題在於,一旦認同這些觀點,通常就會以它們做為生活準則。因此,採納任何新的指導原則之前,都應該思考它的來源。你覺得那句話最初是誰先提出的?我猜應該不是贏家。這隻「牛」可說是平庸的最佳註腳。
七號牛:自欺
「我隨時都可以戒菸,只是還沒下定決心而已。」「我沒有超重的問題,況且胖一點比較討喜。」「我沒有辱罵孩子,那是愛之深,責之切。」
這些想法都欺騙我們相信自己真的沒問題,即使有問題也不嚴重,或是事情非我們所能掌控。這些藉口往往和我們不願戒除抽菸、飲酒或暴食等惡習有關。
以上這些「牛」都有一個共通點:讓我們陷入平庸。擺脫這些「牛」的第一步,是先從日常的用字遣詞中排除這些說法,這是我們可以掌控的,操之在己。
【佳言名句】
→這些是我覺得不錯的!打下來給大家思索一下!
P003
創造非凡人生的第一步,就是擺脫阻礙我們發揮真正潛力的一切藉口。
P029
很多人對於自己為什麼不能過夢想的生活,抱著根深柢固的執念,並且舉出一堆似是而非的理由向旁人解釋,
持續忍受內心的煎熬度日,他們知道那些解釋或許可以說服別人,卻對自己毫無助益。
P037
以下是藉口的基本特性:第一,只要你想找藉口,絕對可以輕易找到;一旦找到藉口,你就會巴著它不放;藉口不會幫你帶來任何改變。
P039
莎士比亞說得好:「為錯誤編藉口,往往會讓錯誤變得更遭。」
P045
FEAR(恐懼)有時候被解釋成False Evidence Appearing Real(假可亂真)的縮寫。
也就是說,我們的恐懼看起來是如此真實,讓我們動彈不得,無法採取任何行動。
P061
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長短與品質會影響孩子養成的態度、自尊與個性。你可以對小孩產生正面的影響,長達一輩子之久;當然也可以持續抱著「我沒時間」的「牛」。一切操之在你。
→家長們,孩子需要的『是陪,不是錢。』您知道嗎?再多的錢,也買不回情。不要老是老師們在照顧與保護及教育孩子。家庭的功能也要發揮一下。我的爸媽並不是最優秀的爸媽,學歷也不高,但他們能做的是工作再累、再忙都要陪孩子,所以孩子們都能有穩定工作且孝順父母。
P113
在人生的旅途中,如果無法逆勢成功,就會變成逆境的受害者,一切操之在己。
搜尋一下Youtube有介紹這本書~但似乎有點不同~所以囉!
自己去圖書館借來看囉!!!剛考完模擬考!大家可以去借書看!
小菁菁兒2009.11.5
資料來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t6kchntPg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