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驗—一致性與多樣性

在日本觀課時,心裡在想—日本的理科教的內容這麼「基礎」啊!教法幾乎都是學生觀察、實做,老師在最後做個整理、給個結論,沒有「補充」知識或「自創」的教學活動。比起來,台灣的老師教得更多、更深、更系統化,教法更活潑、更有創意;和日本對照後,我甚至覺得自己的教法有點太「花俏」了!回台灣後,我把這個想法和張文華老師說了,老師說:台灣有像你們這樣「花俏」老師,但只是少數,多數的老師用傳統講述,有些甚至完全不帶學生做實驗,更別說研發或進行創意的教學了!這真的是講到重點了:日本的課堂上幾乎只是概念的理解,課堂上沒有做深入、艱難的練習題(聽說「升學考試」是補習班的事),目標在所有學生都學會「基本知識(或核心概念)」。日本老師的教法很有一致性但缺乏多樣性,他們一致的目標是:2012年全面實施的新學習指導要領(即課綱)—培養學生「思考能力」、「判斷能力」、「表現能力」;一致的做法是:幾乎所有的課都以觀察、實驗為主,引導學生思考、判斷、論證,而且每一節課都有讓學生討論、發表,提升溝通表達的能力。他們的「一致性」讓他們「不突出」,但確保每一個老師都有相當平均的教學水準。反觀台灣,我們有很高的多樣性、每個領域都有突出的老師,但差異度太大,所以平均值可能反而較低落。我想:如何讓突出的老師能影響其他老師,讓大家朝一致的方向努力、讓平均水準能提升,這是我們要努力的!

一樣的教學(課程)計畫不一樣的效果

我在「觀課篇—自然科教學的反思」中說過:觀課前任課老師會給我們一份「教學計畫」(如圖),計畫寫得非常詳細、實用,如圖中那份計畫就告訴我們:本單元(電化學)共16小時,我們去觀課的那節課是第11小時,這個單元的學習目標、指導要點、評量方法、評量標準等都寫得清清楚楚。而觀課的結果發現老師幾乎是完全照「教學計畫」的規畫在上課。

我不免想到:我們每學期初也都要寫課程計畫,但我們的老師似乎完全不知道課程計畫(就像沒幾個老師看過課綱或領綱),更別提按照課程計畫上課了!當然我們都知道,所謂的課程計畫多數是「書商」而不是「老師」規畫的,老師只做上傳的動作,所以沒人會去看這份計畫!但是我發現日本的教學指導(含計畫與教案)也是現成的、是理科研究會(民間的理科教師社群)中的資深或優秀老師寫的並編印成書,其他老師是要自己花錢去買的!也就是說日本的老師也沒有自己寫教學計畫!那為什麼日本的老師願意或可以按照教學計畫來教學呢?也就是為什麼日本的教學計畫有可用性呢?

台灣和日本教學計畫的比較:

以下是日本和台灣的教學計畫格式(各2個版本),我們從2個面向來比較兩者的異同: 

 一、教學計畫的「單位」:

日本:以「單元」為單位,如:以「細胞分裂與生物的生長」為單位去規畫教學活動,先說明這個單元需要的總教學時數(如4小時),之下再列每一次單元(如細胞分裂、減數分裂…)的教學與評量重點。至於這個單元要在第幾週上則沒有列出,也就是老師可以自己安排教學順序。

台灣:以「週」為單位,從第一週開始列出每一週要上的章、節,及教學重點。它的功能比較接近「教學進度」表。

影響:

1.台灣以時間軸呈現教學計畫,使得教材被切成小碎片,如第一週的計畫是1-1和1-2的1/3,第二週又從1-2的某個部份開始…,這種呈現方式會讓我們對這個單元的核心概念或能力沒有整體概念。而日本以「單元」為單位,比較容易呈現出這個單元的完整概念與能力。

2.日本的評量(段考)也是以單元為單位,如:「電學」上完會有一個該單元的總結評量,評量學生在這個單元的學習成效(平常的評量就是學習單、記錄簿等)。台灣的總結評量(段考)則以「時間」為單位,將全學期切為3次,所以每一次段考內容通常不是一個完整的單元。段考以「單元」為評量的單位比較不會有進度問題,比如:我可能花幾節課在培養某一能力或建構某一概念,看起來這幾節的進度很慢,但只要概念建構好了,後面的練習、應用題就可以很有效的完成,這樣仍然可以在預計的時數內完成這個單元。台灣以時間來畫分考試範圍,對教學邏輯、教學順序和課本不同的老師(像我在上生殖時會先從無性生殖或有性生殖開始,而不是依照課本的細胞分裂開始),常會造成趕進度的壓力!台灣的老師一直有進度壓力,所以每一場觀課後都會提問:這樣進度趕得及嗎?日本的老師則是一副「進度是什麼東西?」的疑惑表情,因為兩者從教學計畫開始的思考點就是不同的,會面對的問題當然也就不同了!

二、教學目標與評量基準

日本:日本的「教學目標」包含「關(關心、意欲、態度)」、「思(思考、表現)」、「技(觀察、實驗的技能)」、「知(知識、理解)」,有些版本是列出四個向度然後勾選,有些版本則直接在「評量基準」處列出。不管是哪一種模式,教學目標都是教學計畫的主角,會被用特別的欄位或顏色或圖示凸顯出來。而「評量基準、評量方法」則是日本教學計畫的另一個重點,每一個版本都有「評量(評價)基準」這個欄位,而且是針對教學目標設計評量方法及規準!也就是「教學計畫」呈現的是:某一個學習(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為何?用哪一評量方式及規準去評估目標(基準)是否達成。

台灣:教學計畫中呈現的是:能力指標,但是某一個指標要用哪些內容或活動來達成則沒有列出,也就是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是沒有相對應的。而「評量方式」雖也列在教學計畫中,卻只列出評量「方式」,如:口頭問答、紙筆測驗、實作評量等,沒有評量基準(如:用實做評量這個方式來評「會不會用顯微鏡觀察葉的下表皮」這個教學目標)。也就是我們的教學計畫有教學目標、教材內容、評量方式,但他們彼此是獨立的!當你看這樣的教學計畫時,你無法很明確看出來這個單元要教什麼?怎麼教?怎麼確定有無達成目標。

影響:

1、 在日本參訪後,我一直對日本為何能做出那麼具體(有目標、方法、評量基準…)、而且完全符合新學習指導要領(即課綱)的目標的教學計畫感到好奇,經參訪時的提問、向老師請教、及翻閱相關文件後知道:日本的課綱出來後還要經過「解讀」,也就是有一群專家去做課綱的說明,這份說明可以給「編書者」及「教書者」很明確的依據,所以編出來的書和寫出來的教學計畫很務實、很一致!我們的課綱和領綱寫的是能力指標, 能力指標是很抽象的,可以用各種不同的素材去完成,好處是老師選擇教材和教法的彈性很大,但缺點則是無所適從,沒有把關的標準(現在在推的標準化評量應該是想彌補這個問題吧?!)。所以將來12年國教課綱要怎樣做到有彈性但也有標準,這會影響12年國教的成效!

2、 參考了日本的教學計畫後,我在想:如果我們每一學期都要做教學計畫,那為何不作像日本這種有參考價值、老師真的會拿來用的教學計畫?其實只要把原來書商提供的教學計畫修改一下,把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評量模式具體化就可以達到這個功能了。

全縣共同備課研習—-縣版教學計畫

雖然我覺得教學計畫應該是每個老師自己做的(這是備課的基礎),但是要做一份完整的計畫對老師的確是很大的負擔,而且經驗不足的老師更可能有遺漏的地方,所以日本是由理科研究會中資深或教學專精的老師來作,其他老師以這個為藍圖再稍加修改即可成為自己的計畫。我想我們也可以由輔導團邀請幾個教學專精的老師來作一個版本,再透過研習讓老師來討論這個版本的增刪修改,發展出各校自己的教學計畫!這樣等於全縣共同備課,但可以做出適合各校(甚至各個老師)的教學計畫!若再輔以「教案」、「教學示例」等分享,我們就可以建立一個非常有水準、實用的教學資源庫了!

於是我試著先做一份我理想中的教學計畫(如附檔— 以七下第一章「生殖」為例,但目前只完成「無性生殖」這小節),提供大家參考,希望下學期的研習能朝共同備課完成教學計畫這個方向進行!

一、改良版教學計畫(草稿)

  

二、改良版教學計畫設計原理說明如下:

1、說明—對這單元全貌做簡要介紹。

2、單位—以「單元」為單位,而非週次為單位。

3、教學目標—用認知、情意、技能呈現,不再用能力指標。原因是我們是使用教科書而非自編教材,教科書在編輯、送審時即已將能力指標列入,所以不會有能力指標遺漏的情形。教學目標(或學習內容)是以這個單元的內容來定,較有利教師參考。

4、教學活動及教學資源—說明這個單元的主要教學活動(即教法),及這些活動相對應的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之後列出對應的教學目標(代號如A1、B2),是想藉此檢視教學活動是否已涵蓋教學目標,避免出現空列教學目標卻沒有實際教學活動的現象(如:以往的教學計畫雖列出「過程技能指標」但教學過程中卻沒有任何實做的活動)。而在教學活動下列出的教學資源(網址連結),則是收集其他老師的優秀或創意教法、影片、文件等提供教師參考,教師可以參考或選用。教師若有自創資源或知道其他有用的資源也可以加入到這裡,也就是這裡可以是教學資源分享的地方。

5、評量基準、規準及方式—這是這個教學計畫和以前的計畫改變最大的地方,在這裡明確列出每一個教學目標(評量基準)、其評量的規準(基礎級、80%學生應達成的)及評量方法。會這樣做是因為我覺得如果沒有相對應的評量方法及規準,則前面的教學目標是白列的!就像我們的能力指標明明有過程技能、課本裡也有實驗活動,但是很多老師是不帶學生做實驗的,因為考試(評量)根本不考啊!我想在12年國教後我們一直強調要差異化教學與多元評量,那麼就該把教學目標、評量方法(多元評量)都列出來,供有心進行多元評量的老師做參考。另外,宜蘭縣從今年起教學及評量計畫是要公開上線給家長看的,把評量的基準、規準都明確列出來,比較能顯出教師的專業吧!

6、高階認知層次評量題題庫:自然科的認知層次的評量大多還是透過紙筆測驗,而以往的紙筆測驗多採選擇題,但是選擇題較難評量出高階層次的認知,所以教育部一直在推廣「非選擇題」的紙筆測驗(類似PISA題)。如何增加命題老師採用「申論題、問答題」的意願?我想如果我們能將各單元的「申論題、問答題」等題目建立題庫,方便老師命題時選用,應該可增加非選題在段考中出現的機會,而且如果提早知道非選題的模式,老師可以提早在教學過程中訓練學生如何答題,可以發揮「以考試領導教學」的功能!雖然這種方式可能會有洩題的疑慮,但是「申論題」沒有統一、標準答案,重要的是論述表達的方式及思考邏輯,就算知道題目也不影響公平性(有點像開書考吧),而且題庫題目只是參考,還是可以修改,「洩題」的影響應該不大吧!

三、共同備課研習

    我知道並非做出「教學計畫」後老師們就會願意或知道該如何使用它,這可能需要透過研習來說明和討論,建立共識並加以推廣。而且如果要使老師能減少講述式而多一點探究或實作等「教學活動」,則我們就要提供更多的教學實例,這有待更多人投入分享、更長時間來累積。

四、簡易四格式教案

    其實我知道有很多老師有很好的教學活動,他們也樂於分享,只是現場觀課能參與的人數畢竟有限,若能把他們變成文字,就能傳播更遠、更久,而且要修改時也比較方便,所以「文字化」是擴大影響力的關鍵。如何讓每一節課的「教案」簡單、明瞭,讓老師不要視寫教案為畏途也是一個關鍵,所以林如章教授鼓勵我們仿日本的模式,以「四格」模式來寫簡式教案,以下是我和宛青老師、修毓老師共同完成的簡案提供給大家參考。這兩位老師不是訪日團員喔,但是我把日本理科教學模式及簡案模式和他們討論,他們願意來嚐試這樣的教學模式,真是非常勇於嚐試及精進的老師。

(相關檔案)

雖然日本的pisa成績比我們還差(根據SUMMER老師的更正,2012PISA成績日本大贏台灣;日本科學第4(台灣第13), 閱讀日本第4(台灣第八),數位閱讀2012日本第4,台灣第10,數位數學台灣第7,日本第6,這樣是否表示日本的教育改革的確有效?),但他們因此而進行的教育改革,採取了新的教學模式,「觀察」、「實做」、「討論」、「表達」等的確可增進學生「思考能力」、「判斷能力」、「表現能力」,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3 月 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