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生態系的組成

生態系主要教法已在此篇中說明,由於生態單元已進入七年級的尾聲,學生已較成熟,可以有很多統整性的教法,所以在此列出「方法」,其餘由老師自由發揮了!

一、用小書教生態系:

我在動、植物分類和生態系這些單元都用過小書,由於他頁數少(6)、約2-3節的內容可以做成一本小書,很容易收作業,而且「小書」除了文字外可以有其他表示方式(畫圖或作立體裝飾),多數學生覺得有趣、喜歡!甚至可以做成電子書上線分享,無論是學生的成就感或教師保存教學紀錄都是很好的!大家不妨試試看(做法請看簡報)

二、用立體模型或立體書教生態系:

立體模型的好處是可以很精緻、保留起來可以做教具,但優點也是缺點,如:製作可能較花時間、占用的空間太大。所以我改作立體書,只要兩頁厚紙即可,這次我沒寫紀錄所以老師們可參考網路上立體卡片做法加以變化即可,不管是立體書或模型,製作完成後的解說也是很重要的!這就是多元評量啊!

三、影片:網路上有極多影片可供選用,我依據生態系類別作成播放清單,有些影片較長,老師們最好先選好要呈現的片段,當然,重要的是看完影片後的重點整理和討論。(清單中若為私人影片….請至共同備課資料夾中下載)

1. 各生態系參考影片(播放清單)

陸域— 沙漠 草原 森林 ;水域—海洋 (近海、遠洋)、河口 淡水 生態系

      2. 海洋生態館(中小學教育資源)—-有各種生態系介紹

http://www.nmmba.gov.tw/Education/SchoolResource/Environment07/Environment07_08#

討論的題目設計如:

1、影片中的環境特徵是什麼?屬於何種生態系?
2
、影片中提到哪幾個族群?幾個群集?
3
、寫出各種生物獲得養分的方式

4、寫出一種生物適應環境的方式?(或生物和環境的互動)

(請參考此篇 新嘗試—分組及科學寫作教學設計理念説明-1 )

四、畫黑板畫黑板是很有趣的事,有不同的變化方式(如將黑板分成六等份,畫六種不同生態系或依環境區分出六個生態系),基本原則是合作(每個學生都上台畫某一部分、指定要呈現的內容)

*月鈴的1 .2 3   *  阿簡的

生物間的互動、物質循環及能量流動

生物間的互動有很多影片可以輔助,所以做成播放清單(),供老師選用, 看完影片後一樣要做重點整理和討論,確定學生有學習到該有的概念。

狼群如何改變河流—這部影片可以在生態的任何單元出現,在這裡也不錯啦!!!

https://youtube.com/watch?v=wwjjP77RZLk%3Flist%3DPLrRpwU0yJA0s9UTlfGIe9LUkkyVN9GDve

物質循環及能量流動視生態單元最難上的部分,我曾這樣上:從飯盒談起—國中「能量流動」的教學 (這裡),而最近看到一部影片:奇異的腐爛,非常推薦給大家,當然如果能分段剪輯一下會更好啦!這就要等我「有空」了!

  https://youtube.com/watch?v=roTyxpf-LG0%3Flist%3DPLrRpwU0yJA0s9UTlfGIe9LUkkyVN9GDve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3 月 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