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擔任輔導員的關係,有機會聽到縣內校長辦學的理念、觀看夥伴在自然科的教學,像一場尋寶之旅,總有許多驚喜與收穫。

11/11大雨,走進利澤國中的校園,立即被風雨走廊旁的百香果及有蛇出沒的牌子給吸引,這是一所生態豐富的學校,今天的訪視在林士雄校長穩重的校務報告中展開,以下截取與自然科有關的部分

一、學校簡介:

[@more@]

1.學校規模:

利澤國中3年段共11班,260學生,自然老師3位,分別負責一個年段。

2.課程時數

國一4節、國二4節、國三4+1節

3.教師評鑑

學校有試辦教師自主評鑑,設計表格供老師進行教學前、中、後檢測。

4.學生評量

評量成績包含定時評量50%與平時成績50%,其中自然科定時評量段考佔40%、生活科技實作佔10%,每次段考學校會公布各班定時評量與平時成績平均前五名學生名單,也會提供任課老師全校與各班成績組距。

二、課室觀察

1.任課老師:張晉銘老師

2.觀課年段:國中三年級

3.單元:動能、位能與能量守恆

4.上課流程:

舊經驗聯結>動手做:彈力杯(彈力位能、位能、動能轉換動手做)>動手做競賽:逆流而上(動位能互換)à競賽>觀念整理>題目練習

5. 師生互動情形:分組學習,五組,師生互動輕鬆自然

觀課紀錄

彈力杯(怡翔繪圖)

彈力杯

 

逆流而上

三、建議與討論

1.實驗室設備需補充:

宜蘭學校物理實驗設備多不足,因此利澤國中老師會設計動手做等替代方案,十分用心,但,其中打點計時器為運動學實驗之必要設備,不易自製取代,需請縣府補助協助購買設備。

2.特別推薦

(1)科學實驗周:利澤自然領域老師自主規劃科學實驗周,每學年選擇一主題,辦理科學競賽,透過班級組隊的方式,引起同學榮譽感與關注度,在準備與競賽過程中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投過實做加深加廣學習的層次,有興趣的夥伴可以與利澤國中老師聯繫,以期盼可以邀請利澤的夥伴在未來研習現場分享。

(2)筆記:晉銘老師課程開始前,會先簡介課程,方便學生預習,並鼓勵學生在筆記中加入個人想法,給予學生統整、思考的空間。

筆記謄寫過程如下:先畫重點(一整章,提供預習)>事後謄寫筆記,自己加註內容

3.老師反映今年相關研習時數過多,壓縮老師備課時間,建議縣府有平台進行整合。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3 月 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