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在國中的時候會覺得小學的數學容易,是因為在國中學習的很多內容裡,不知不覺地又把小學的數學重新學習過了。
  • 觀察一下學習力好的學生,你就會發現他們大部份解題都相當快。另外,他們幾乎不會有瑣碎的運算,也很少在解題的過程中出錯。這就是他們和學習力不好的學生之間不易察覺的巨大差異。
  • 應注意: 
  1. 成績越偏後段,剛開始需要學習的時間就越長,那是因為需要打基礎的緣故。覺得枯燥無味或者進度緩慢也決不能半途而廢。地基工程最重要。只要度過這一難關,往下學來就會比想像中快多了,學習的收穫也會比以得多。
  2. 「只學這些行嗎?應該和其它的東西一起學習?」的不安感要克服。在各個習作本之間來回游走,恐怕很容易發生回頭去使用效率低下的老方法。
  3. 開始時的起點要與自己的實力相符。
[@more@]
  1. 數學學習中最重要的是對基礎概念的準確理解。
  2. 學習之前不熟的教材,只需學一些必須要掌握的東西,所以量也不是很大,所需時限大體上以不超過一個月為佳。只要學習基本題目、基本概念、公式等核心的東西就足夠了。當然,大致瀏覽式的學習是不行的,要踏踏實實地去學。另外,本年級不需要的部份要果斷地跳過去,那些高中階段會重新學習或者與高中課程無關的國中內容,不學也是可以的。此外,沒有必要連測驗題、練習題一類的附加題目都一一解答出來。這是因為,即便有漏掉的東西,在以後推進進度的過程中也還可以用追根究柢的方法回這兒再學習一遍。
  3. 學習時,有不懂的要繼續往更低的年級去學習,一直往前學習到再也沒有不懂的東西為止。在檢查了不懂問題的根源之後,再一點點地學上來,一直回到原先的進度為止。
  4. 在快速學習一遍時,需要網羅出來的骨架內容就是概念和公式。
  5. 學骨架題時,練習、習題切勿解答,跳過去就可以,因為那不是該階段需要做的題目。
  6. 表格式整理法在:
    • 在「解答題目」的階段中,一個單元結束時要通過製作表格來進行整理。一定要包含題目和題目的小標題,如果能另外添加上諸如解題法、題目的特徵、適用何種解題法的判斷標準、題目的差異點等的話,效果會更好。題目的數量,高中生應以每個單元大致不超過十五道題為宜,國中生以二十道題以下為宜。但不要在表格的製作上花費太多時間。
    • 題目再怎麼做也還是不會,大致有兩個原因:(1)沒有牢牢地記住解題的步驟(2)沒有把一道題解答兩遍,所謂解答兩遍是指自己在做題的時候,不要參考解題步驟,而要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從頭到尾把它做出來。這樣的話,只解答一遍,也能學會解題的步驟。但之所以要解答兩遍,目的在於檢查。以下幾種情況一定要解答兩遍:
      1. 只是用眼睛解答過的題目。
      2. 在解答過程中卡住了,參考了答案才完成的題目。
      3. 哪怕是一點點,也是求助別人之後才解答出來的題目。
    • 該如何驗算?有些人誤以為驗算就是把題目從頭到尾再做一遍。實驗上,驗算是用解題時間的1/5至1/10的時間來確認自己解題的過程或答案是否正確的一個過程。如果因為驗算而花費大量時間的話,還不如乾脆不驗算的好(當然,題目都做完了之後還剩下很多時間的情況例外)。驗算的方法可以分為利用「解題過程」驗算和利用「答案」驗算兩種。
    • 簡單的單元往深處學,難的單元往淺處學。
    • 數學學習決不可能成功的三種情況:(1)不背誦(2)不相信老師(3)討厭學習。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3 月 18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