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參與宜蘭地方文化館協力發展平台計畫,有感於過往的輔導模式,總是找來學有專精的委員訪視,大家提供很多批評與建議,但事後回顧,會發現其實對受輔導單位並沒有什麼助益,讓我想改變這種操作模式,於是,我設計了『策略會議』,讓委員和館方人員在平等的位置,一同集思廣益,然後讓館方從中挑選想討論的議題,聚焦在他們認為有需要的地方。[@more@]
在宜蘭縣討海文化保育協會辦理的策略會議中,有地方人士提出可將漁業廢棄器具做再生利用,當場便順水推舟,建議協會將此作為隔年提案計畫的項目之一。如此做是因為相信,每個地方都擁有它所需要的資源,需要的是如何發掘並善加利用。『討海文創工作坊』就這麼出現了。
被視為是始作俑者,計畫通過後,協會監事陳財發老師找我協助工作坊的規劃執行,我把它視為考驗,考驗自己所想的方向是否確實可行?是否真的對地方有幫助?
工作坊的前半段都是在上課和討論,有人不解,為何不快點實作,花這麼多時間討論做什麼?事實上,這個過程是很重要的,首先是參與者的情感交流,我希望這是一個團隊在運作,而不是個人做自己的,從最後完成的作品也看到,沒有人是獨力完成,每件作品多少都融合了他人的意見,甚至是協力完成。
再者,前半段的過程主要是在幫助大家整理,整理什麼?整理在地文化的特色,然後找出代表性的元素,這樣的脈絡有助於創作發想的思考,如果是自己一個人想,難免會有自以為是、自我感覺良好的危險,但是透過集體討論,在共識中形成的答案,自然會較具說服力。
後半段實作的過程,遭遇的則是技術上的處理問題,有好的想法,但是能不能做出來?做得好看?這讓我們看見地方文創發展的困難,但也是個機會,我們視作品需要媒合工藝師、專業創作者協力完成作品,為彼此創造一個新的舞台。
工作坊在規劃時,協會幹部有人認為工作坊就是要產出文創商品,我則持不同觀點。我以為,工作坊的作品有可能是未來發展文創商品的元素,但難以成為商品,一來與參加者本身的技能有關,二來商業規模的生產模式是另一項議題,不應該設定不合宜的計畫目標,務實做好每個階段的工作,才能累積繼續往前走的能量。
目前看到公部門推動文創產業的方式,便是著眼於看到成果,殊不知,唯有從在地文化的整理開始,才能為文創產業建立厚實的根基,不然,所謂的文創,只是商品的另類包裝設計,缺乏文化的情感基礎。因為我們做過,所以這樣說。
↑討海文創工作坊成果發表記者會(圖片來源:蘭陽博物館臉書)
相關連結:
討海文創工作坊上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