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能向逝者好好說再見?

海寧格(Bert Hellinger)的《心靈之藥》(To the Heart of the Matter),

主要內容是身心疾病之系統排列輔導實例,

不同的當事人,因著各種不同的身心症狀求助於海寧格,

很多時候,當事人剛說出他罹患何種疾病,

海寧格便指出他可能因為哪些經歷而困擾。

[@more@]

 

這是緣於他多年來從家族排列中觀察到的現象,

而非有什麼廣大的神通。

 

海寧格指出的現象之一,讓我很有茅塞頓開的啟發:

對那些因為親友逝去而嚴重影響生活的人,

海寧格說愛不會要求一個人長期悼念,

令生者不能釋懷的,往往是在悼念之外的其他情緒。

 

回想身邊見到的例子,確實如此。

母親在孩子意外身亡後不久,選擇自殺結束生命,

這是因為對孩子的愛,讓她認為死的應該是她,

想代替孩子死的動力,迫使她做出這樣的事。

 

喪偶者因為另一半先離開,讓他一人獨自承擔許多事,

從失去依賴轉變成生氣,以致難以走出喪偶之痛。

 

孩子因為父母生前未盡孝道,沒有好好珍惜父母親的愛,

在父母過世之後,懊惱自己的不懂事,成為放不下的痛。

 

父親在孩子車禍死亡後,整個人一蹶不振,

原因在他認為孩子的死是他的錯,當初不應該買車給他。

 

『當一個人愛過了,並真正哀悼死者之後,

他的生活就可以繼續下去,

只因被愛著的死者也會同意他這麼做。』

《心靈之藥》P.149

 

如果我們能明白愛的真諦,就會明白,

我們所愛著的死者是希望我們好好地過日子的,

不管過去做錯或錯過什麼,這些都是愛帶給我們的學習,

死亡是生命的完成,如果生者不願意劃下句點,

始終抱著缺憾,逝者也無法好好離開。

 

 謝謝你,我愛你~~

 

 相關連結:

心靈之藥:身心疾病之系統排列輔導實例

 

關鍵字: 家族系統排列  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