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仔腳鹽田

台南市北門區,讓我看到在即使鹽分很高的地區仍有發展出無限潛力的景點。

雖然一開始我都跟家人說來去看水晶教堂,但是其實我更想要看的是井仔腳鹽田,

畢竟具有200年以上歷史的鹽田才是真正能吸引我。

步驟1:北側水門進水,引進的海水濃度約3波美,此階段也叫纳潮。

步驟2:大蒸發池:在大蒸發池內有4坵,最接近水門的為第1坵, 

       在地形上屬高度最高的,之後逐坵降低5公分,利用重力讓 

       海水自由流動至第4坵,讓水分蒸發、雜質氧化鐵等沉澱,

       此曝曬過程約7天,此時海水的濃度約12波美。

步驟3:小蒸發池:利用馬達將鹵水引入小蒸發池,在小蒸發池中共分3段,逐次降低4公分,經此階段的曝曬,能夠讓碳酸鈣析出,此時海水濃度可達25波美。

步驟4:高低鹵池:濃度可達26.5波美。

步驟5:結晶池:濃度可達28波美。

朋友說,還可以去看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雖然週一週二休館,但是也讓我再次注意到水資源砷汙染的問題。

內人說,小說桂花巷的發生地點也是在北門,

其實我也有讀過小說桂花巷但是只有淺淡的印象,

我只記得潘越雲唱的桂花巷旋律呀!

楊旺祥

冬山國中理化老師

您可能也會喜歡…

跳至工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