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教會考精熟等級與基礎等級的差別

〔例1

甲、乙、丙、丁四瓶皆裝入pH值相同、不含微生物的等量礦泉水,其中乙、丁兩瓶含有水草。密封所有瓶口後,分成兩組,分別以照光或黑暗處理,如表()所示。已知水草在照光下,利用CO2的速率大於放出CO2的速率,若實驗處理後,水草皆能維持生存,則比較各瓶內水的pH值,下列敘述何者最合理?

(A)甲瓶的pH值較乙瓶大

(B)甲、乙兩瓶的pH值皆變大

(C)丙瓶的pH值較丁瓶大*

(D)丙、丁兩瓶的pH值皆變大

 

 

                  

<試題出處>100-2-45

<命題依據>1-4-4-2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

141-4b瞭解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

<示例說明>

1.      此題評量學生是否能合理延伸植物光合作用的相關概念。此題的題幹情境敘述較為複雜,學生必須要能整合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水溶液pH值三者的概念,融會貫通後才能推知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會消耗CO2,使水溶液pH值變大;而進行呼吸作用時會釋放CO2,使水溶液pH值變小,進而正確判斷在不同實驗處理下的結果。

2.      答對此類型試題的學生,其能力被歸為「精熟」等級的機率較高

 

小畢把池水、水草和魚裝入透明玻璃瓶,測量pH值後將瓶口密封,如圖()所示。將此瓶持續照光2天後,瓶內的生物仍生長良好,但測量得知瓶內水的pH值降低。在持續照光的條件下,若小畢想使瓶內水的pH值回復到接近照光前的數值,則可採用下列哪一方法?

(A)再多加一些魚在瓶內

(B)CO2灌入瓶內水中

(C)再多加一些水草在瓶內*

(D)將瓶內的池水倒掉一半

                          

<試題出處>99-1-13

<命題依據>1-4-3-2依資料推測其屬性及因果關係。

141-4b瞭解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

<示例說明>

1.      此題評量學生是否能熟悉植物光合作用的過程。此題的題幹不同於學生的教材內容,但情境敘述較簡單。學生若能知道及理解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會消耗CO2,即可推測出正確答案。

2.      答對此類型試題的學生,其能力被歸為「基礎」等級以上的機率較高

 

 

 

 

楊旺祥

冬山國中理化老師

您可能也會喜歡…

跳至工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