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波折,無心的跨領域!

      2013年帶完畢業班,看著他們從高一高二到今天的高三畢業生,我們都知道很多孩子對於老師的碎碎念有些是不讀不回、已讀但腦不思或不以為然,問我觀點「正常」,因為「年輕」,所以才能有這樣特權,像我們這樣年齡的人,看著他們,只能嘴「年輕真好」!其他,啥都別想,因為年齡的現實工作的現實,那個曾經偉大的夢想,在此時逼著要認命。[@more@]

      我的求學過程,一直沒有很順遂,即便國小新生報到第一天,下課十分鐘,上完廁所後,找不到回去的教室,當時也不知道我是那一班學生,好慌,矮小的我(永遠的第一排),在眾教室與新生爸媽人群中穿梭,不是這間,也不是這間…….終於看到熟悉的老師面孔,這樣的驚恐,讓我一輩子記得。小五小六我的數學不好,家裡窮,媽媽怕我跟不上同年級同學的程度,偷偷的幫我報名數學補習班,國小時即進入我的補習人生。另一個國小印象深刻記憶,也是在我小五小六時,國語課考生字,我害怕被打,於是我只會寫出我會的生字,不會寫的生字理當要空下來,但我沒有,自以為小聰明,沒有留下空格,如此交換時,同學改我寫出來與少數空下不會寫生字來打成績,成績不會太低,就不會被打,但這樣技倆沒有多久即被戳破,同學跟老師報告,那次挨的手心比任何一次都要大力。

      進入國中,那個年代補習變成正常事,不管程度好與壞就是”補”。早期的國小進入國中階段會有智力測驗,我進了國中因測得智商還不錯,多少智商算是不錯,我也沒概念,只是國一被老師莫名其妙點名我,擔任數學小老師,她說因為我智商較高(笑),國小同學聽說我是數學小老師感到驚訝,怎麼有可能,以前常被籐條打的小女生,是發生什麼事。國一當了小老師間接被肯定,榮譽感告訴自己不可以成績太差,特別在數學,雖然印象當中,沒有好到那,最討厭是班導只要考不好,會在我耳朵碎碎念,但回想若沒有當年小老師,或許更墮落,謝謝謝秀美老師。國中升學壓力、家族壓力、長輩期待壓力、同儕壓力……在學校我的表現往往假裝不在意,但心裡確在意的要死,特別是若能讓疼愛我的外婆與母親看到我進步與成長,我剪貼同學高名次的成績轉貼到自己名字,成績寄至家裡,外婆與母親看到我進步,特別給我800元去買新的椅子,那時實在心虛,但沈醉虛榮感。來到國三高中聯考,我沒考上當時的普通高中,也是家族第一個沒考上高中的人,那裡也不敢去,躲在家裡,故作堅強與鎮定,但親人一問,眼淚不知覺的滑落下來,這是我人生經歷最大挫折之一,家族美麗的標籤被我打壞了,很慶幸的是家族在這時鼓勵了我,告訴我沒什麼,未來好好學習即可。

       從小我就立志要當老師,原因無他,當時的老師就是威,可以打人駡人等,學生還要乖乖聽話。但當時的年代若要當老師必須考上普通高中,後報考大學進入師範體系才能當老師。自從無法有老師夢,家人說學電腦好,於是我選填宜蘭高商資料處理科。當時電腦很貴,486電腦一台要價四萬五,外婆怕我沒有工具可以學習,拿出她私房錢讓我去買。高商三年,是我人生最快樂時候,同學們一起玩樂,到了高三面對升學考,大家一起在教室念書,下課時間沒人敢出去玩(不誇張),老師在上面上課,同學腿上都夾著不是上課內容的書,那時讀書氛圍至今讓我難忘。

       二專我念企業管理,我自己選的,一樣原因就是覺名字很威,管理咧!未來肯定前途無量。二專時期,我瘋狂參與各項社團的活動,在那二年我沒有用心在我課業,只求PASS。二專生活,有得必有失,因為玩社團活動,學長姐們給學弟妹們很好的社團組織文化,特別是做事不推拖,活動完成後,在分享時先分享自己可以改進地方或做不完美地方,不檢討別人,只問下回我們如何更好,那時的社團經驗,我並不覺有什麼,但當我進入到職場需要辦大型活動時,發現我在人員調度與分工,因有當時社團經驗與學習,我可以比別人更快進入狀況。

      二專畢業,開開心心穿著學士服拍照,學士帽往天空一拋,好快樂。但現實總是來得殘酷,開始要獨立面對社會,我慌了,不能媽寶爸寶,我拿什麼專業能力去跟公司說我好棒棒,似乎沒有,但我什麼也不敢說,我還沒有準備好,花了媽媽辛苦賺給我的學費與生活費,我說不出口:「我什麼也不會」。還好當時,外婆跟媽媽說,要我報考高普考,我學商科但報考一般行政屬法政,專業程度是一整個360度大轉彎,上補習班是唯一選項,我也成功逃避了現實。一年補習與考試,我沒上,又回歸到就業問題。很幸運,我的表哥在桃園中正機場擔任工會理事長,認識一些工商界朋友,介紹我去遠翔倉儲工作,待遇不錯,不過襄理管我很多,讓我很不適應,再來我很多同學都還在念書,我雖有不錯工作,自尊心作崇,覺自己沒用,在同學們面前抬不起頭。於是趁工作空擋時間,一方面準備高普考考試,另一方面為重回學校做插大準備,一魚雙吃,沒有吃虧。二年磨練,在家一年,工作一年,二年的成長,讓我更加珍惜念書的好。

      後來,高普考一直沒上,但報考插大傳來好消息,我考上文化大學政治系一般行政組,在文大求學的日子裡,我埋首念書,三年陽明山的生活,說來不誇張,我沒去過陽明山國家公園、擎天崗、竹子湖海芋田……,永遠只聽到同學口述中的美景。或許不可思議,但我一點也後悔,因為”曾經失去過,才懂得珍惜現在”,也清楚此刻我的人生方向,即是考上「教育學程」,再圓我兒時教師夢。

      畢業後,教師實習完,考上礁溪國中公民老師。回頭看,目前我可以將公民六冊主題單元教的還可以,全拜我高中(資訊)二專(企管)大學(法政)所學各種專業領域給我現在的教學養份,我整整跨了三個專業領域。求學過程的痛苦與波折,從來沒有少過,甚至比一般人繞的更遠,但我不放棄,期望幸運來臨時,自己能抓住。

      寫了一長串我的過去,想要分享,人生成功有時需要一些「天時地利人和」,更重要還要有「機運」。但當機運來臨時,你準備好了嗎?大學三年我沒想過,畢業後一定能夠當老師,但我告訴自己,先準備好教師資格,就能比別人多一個機會。很幸運,畢業後的第二年,遇到教育界大的退休潮,我在那波大的退休潮進入老師行業,求學生涯的坎坷多領域學習,造就現在能做跨領域課程的能力。

      孩子們~養足與準備好,你的跨領域能力與未來實力,等待「機運」的來臨。
      這個世代,問的是你的能力與能耐有多大,珍惜每一次可以的學習機會。
      年輕時的「get」,別忘將手心向下的「give」。王嘉納說:計較是貧窮的開始。
      這是我對你們最殷切的期盼與真誠的呼喚!
      永遠不要放棄自己,莫忘初衷!堅持你的人生,失敗依舊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