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四)慈林基金會陳鳯萍老師,至礁溪國中與本校社會教師進行民主法治教育的演示,希望增進本校社會領域教師對法治教育及其教材教法的精進,並能運用於社會議題融入課程中。
演示過程中,也邀請204班同學共同聆聽,藉此機會再讓同學對民主政治,有更進一步認識。[@more@]陳老師教學演示過程中,提供一項“誰是大贏家”遊戲,適合運用在“班級經營“或”民主政治教學“中。
準備材料:自製紅與綠色牌子、計分板、主持人一位、助理一位(幫忙記分數)。
遊戲如下:
1、全班分成5組
2、各組只發下1張紅牌與綠牌
3、遊戲中有機會與命運。
可以在遊戲過程中,使用一次協商(稱:機會)。至於,那次讓學生進行協商,主持人可自由決定。
所謂“機會”指啟用“協商”。協商需在教室以外進行,各組指派一人。
目的為討論各組如何舉牌,讓分數可以極大化。
4、主持人喊1,2,3~舉牌,各組需同時間舉起,是要舉紅牌還是綠牌。
以在場舉起顏色牌多少,決定各組分數。
共進行7次舉牌。若有組別,未舉牌,該組以零分計算。
5、遊戲計分規則,如下圖:
(照片中,最後一行:5張綠牌,各組可得60分)
問題一:
老師問:各位同學舉什麼顏色牌,可讓組分數極大化?
同學答:都舉紅牌!(PS依遊戲規則來看,舉紅色牌,優勢比較大)
老師又答:若大家都是這樣想法。剛在第4次舉牌時,有四組舉紅牌,還好有一組舉綠牌,不然5組成績可能都在0分。
所以呢!若在一個團體中大家只為了自己,沒有犧牲或退讓,有可能換來都是輸的結果。
問題二:
老師問:我們在7個回合當中,那一次成績是相對最好的?
學生答:在第6次,每組都得到相同分數60分。大家都沒有損失。
老師答:是不是我們在第6次時候,採用了“協商“要求。各組派一名代表,至教室外進行討論,在下一回合,各組應如何舉牌。因此,才會有這樣結果。
陳老師結論:各位同學民主可貴在那?你可透過”問題一與二“之間比較,做一個思考。
曼玉分享:陳老師教學演示雖以民主教育為主,但當導師的我,則想到,班上同學常會為了一些事爭吵,我們若適當導入此遊戲告知學生團結重要性,或許比我們用教條式的說教還有效,重點是遊戲過程,還真不錯玩呢。提供各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