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結合時事(釣魚台事件),讓學生了解“台灣、日本、中國大陸”爭釣魚台目的為何。
2、國家組成四大要素中,你認為何者最重要,不容許有任何申縮空間。
3、融入地理課程之位置與範圍。
4、透過實作,了解學生對課程了解多少。
5、透過時事之發表,培養學生思考與表達能力。
對應能力指標:
1、1-4-10 瞭解海洋主權與經濟發展、國防、政治主權的關係。
2、1-4-11 瞭解領海與經濟海域的管轄主權等海洋權益。
3、6﹣4﹣5 探討民主政府的正當性與合法性。
4、6﹣4﹣6 分析國家組成及其目的。
教材版本:翰林出版社
設計作者:詹青蓉
教材準備:教學學習單 地圖.pdf
[@more@]一、國家組成目的之多元評量(能力指標6﹣4﹣6)
請同學上台寫出或畫出國家組成要素,形式不拘。(採用舉手自願上台方式)
畫完國家組成4個要素,確認正確後。
再請同學上台畫出,我國領陸、領海、領空。(能力指標 1-4-11 瞭解領海與經濟海域的管轄主權等海洋權益)
同學在畫領海的12海浬與200海浬經濟海域,有些人會不知海域12與200是否有重疊。
是否有重疊,老師記得要澄清觀念與說明。
二、上台同學,因時間關係,畢竟無法全部,準備的“學習單”即可派上用場。
請同學們,依照剛剛老師講解及學習單上內容,畫出該國之領海與經濟海域,從那一點出發畫都無所謂,重點需畫出該國任何一方向的領海與經濟海域圖。(目的:再次確認是否明白上課內容)
同學在畫同時,老師需下去走動,了解學生是否了解剛剛所講內容,並針對學生在畫的學習單提出指正,如此即可有效教學+明白學生是否已懂基本內容。
收回學習單,明白學生不懂之處。
以下是畫出完整“領陸.領海.領空”學習單。
挑出有問題學習單,找出大家問題所在~大部份同學,都不知
1、“領海中的12海浬與200經濟海域是重疊在一起”
2、“領空是包含12海浬以上的範圍”
以下分享畫不好同學一些問題~
學生的回饋以及不理解部份,在此網址回饋:http://blog.ilc.edu.tw/blog/blog/17004/post/58993/321606
(”BLOG迴響“留言是上完CH2,我要學生留下的回饋;“FB留言”是依學生在“迴響”留下疑惑,再進行一次疑惑解說)
這是之前,本班一年級時,對進行”非選擇題之訓練”有興趣可參閱:http://blog.ilc.edu.tw/blog/blog/1828/post/13331/285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