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你偏差了沒???

期末  畢業生  高中生期末考完  紛紛回母校

與老師聊天  聊天南地北  聊以前  聊現在  聊……

問人生目標  總是回答不知道  茫然 

但每次回來  唯一讓我開心是  那個禮貌 品性  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雖有些已為人父與人母少數幾個  但都為自己行為負責  選擇負責

讓我覺得欣慰  年輕為人父與母  婚姻維繫雖可能比已出社會見識多成年人更艱辛[@more@]

但至少也”負責與甘願” 沒成為社會敗類  認為站在教育些許貢獻

近日讓我更開心是  班上畢業生回校  告知他們老爸要退休了

跟班長說一下  找個時間回學校  跟老爸表達心意

這是這星期五事  已有學生告知我星期二最後一天無法回校

但已與老爸連絡  並表達小心意  送了小禮品給老爸囉

人生路上有很多需要學習  但課堂外沒有教的事更重要~做人處事、倫理道德……

念書雖是現在普遍認為脫離貧窮方法之一  但教育讀書真正本質~品格與品德不是更重要的嗎

青少年十大偏差前

新竹南寮風景區殺人事年  媒體告導著青少年社會問題  青少年出了什麼事?

非常認同  敦化國中  喵小小老師論述  提供給大家一個反思想空間

身為國中老師,經常在校內處理霸凌問題,我們總是不斷檢討社會發生什麼問題,家庭是否有盡責任…但我相信,我們沒有從小用心教育孩子群體生活的倫理與責任意識,才是問題的關鍵。因為重視成績與成就重於一切,所以孩子可以不要做家事、不用尊重父母、不用理會別人,只要他能拿出好成績!…從小就不斷的給予機會、原諒,但輕易得到機會與原諒,而無法付出相對代價的結果,就讓他們的錯誤行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更行惡劣。

關於人本教育基金會的問卷結果,我抱持存疑的態度,就好比教育部的不定期「霸凌」調查一樣,很多孩子,開玩笑是填答的態度,還有把問卷當作報復學校、老師管理的手段…不否認孩子出問題,大人要檢討,但犯錯的孩子,都是受過基本教育的孩子,他們也都在行為前知道行為應負的責任,所以當他們犯錯時,除了檢討大人,是否應該給孩子適度的懲戒或要求才是…而我所謂的懲戒,並非體罰,而是他對社會秩序造成傷害,就應該以實際的行動對社會有所補償,比如從事環境清潔服務活動等等。否則習以為常,他們也會把自己行為的錯誤推卸給大人,那麼當他們這些孩子成長為大人時,我們的社會會如何?誰幫他們負責?他們的孩子又將會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