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30_1201光復杯籃球賽影像記錄
20241130 南澳VS光復(預賽) 相簿from Linkc 相簿from Patch 20241201 南澳VS桃市成功(預賽) 相簿from Linkc 相簿from Patch 南澳VS光復(冠亞軍) 相簿from Linkc 相簿from Patch
20241130 南澳VS光復(預賽) 相簿from Linkc 相簿from Patch 20241201 南澳VS桃市成功(預賽) 相簿from Linkc 相簿from Patch 南澳VS光復(冠亞軍) 相簿from Linkc 相簿from Patch
1.榮獲宜蘭縣101年宜蘭縣中小學籃球錦標賽男童乙組第四名 2.榮獲宜蘭縣102年籃委盃少年籃球錦標賽男童乙組第二名 3.榮獲宜蘭縣102年縣長盃少年籃球錦標賽男童甲組第一名 4.榮獲宜蘭縣102年同濟盃原住民少年籃球錦標賽男童組第一、二名 5.榮獲宜蘭縣103年群大盃少年籃球錦標賽男童甲組、乙組第一名 6.榮獲全國103年台灣菁英盃少年籃球錦標賽男童組第一名 7.榮獲全國103年雲林順天盃少年籃球錦標賽男童組第一名 8.榮獲全國103年苗栗建中盃少年籃球錦標賽男童組第一名 9.榮獲全國103年新北市安坑家長會盃籃球邀請賽男童組第一名 10.榮獲全國103年台灣夢想盃少年籃球錦標賽男童組第四名 11.榮獲宜蘭縣103年縣長盃少年籃球錦標賽男童甲組第一名 12.榮獲宜蘭縣103年中小學籃球錦標賽男童甲組第一名 13.榮獲全國103年台北市南友盃籃球邀請賽男童組第三名 14.榮獲全國104年雲林順天盃籃球錦標賽男童組第一名 15.榮獲宜蘭縣104年中小學籃球錦標賽男童甲組第一名 16.榮獲全國104年新北市青年節籃球錦標賽男童五年級組第一名 17.榮獲全國104年第四十七屆少年籃球錦標賽男童組第四名 18.榮獲全國104年夏季全國少年籃球錦標賽男童組第一名 19.榮獲全國104年新北市安坑盃籃球錦標賽男童組四年級組第一名 20.榮獲全國104年新北市泰山盃籃球錦標賽男童四、五年級組第一名 21.榮獲宜蘭縣104年縣長盃籃球錦標賽甲組冠軍、乙組亞軍 22.榮獲全國105年苗栗建中盃少年籃球錦標賽六年級組第二名 23.榮獲宜蘭縣105年中小學運動會籃球錦標賽男童甲組冠軍 24.榮獲中華民國104學年度全國國民小學籃球錦標賽男童組第八名 25.榮獲2016年第29屆芬蘭海豚盃國際籃球分齡賽U11歲第一名 26.榮獲2016年第29屆芬蘭海豚盃國際籃球分齡賽U12歲第五名 27.榮獲全國105年苗栗扶輪盃少年籃球錦標賽六年級組第二名 28.榮獲宜蘭縣105年縣長盃籃球錦標賽甲組冠軍、四年級組冠軍 29.榮獲全國106年台中大智盃少年籃球錦標賽五、六年級組冠軍 30.榮獲宜蘭縣106年中小學運動會籃球錦標賽甲組冠軍 31.榮獲全國106年第四十九屆少年籃球錦標賽男童組第一名 32.榮獲全國105學年度教育部體育署全國國小籃球聯賽男童組亞軍 33.榮獲2017年第30屆芬蘭海豚盃國際籃球分齡賽U11歲第三名 34.榮獲2017年第30屆芬蘭海豚盃國際籃球分齡賽U12歲第六名 35.榮獲全國106年苗栗扶輪盃少年籃球錦標賽甲組冠軍、乙組季軍 36.榮獲全國106年宜蘭南澳文化盃少年籃球邀請賽男生組冠軍 37.榮獲宜蘭縣106年南澳愛鄉盃籃球錦標賽國小組冠軍 38.榮獲宜蘭縣106年員山籃援盃籃球邀請賽國小組男生冠軍 39.榮獲宜蘭縣106年基層訓練站籃球對抗賽男生組冠軍 40.榮獲宜蘭縣106年縣長盃籃球錦標賽國小組男甲組冠軍、女乙冠軍 41.榮獲宜蘭縣106年光復盃籃球邀請賽國小組男生冠軍、女生冠軍 42.榮獲宜蘭縣107年中小學運動會籃球錦標賽男生甲組冠軍 43.榮獲宜蘭縣107年中小學運動會籃球錦標賽女生甲組亞軍 44.榮獲全國107年第五十屆少年籃球錦標賽男童組第一名 45.榮獲全國107年第五十屆少年籃球錦標賽MINI女童組第一名 46.榮獲全國106學年度教育部體育署全國國小籃球聯賽男童組冠軍 47.榮獲2018年第31屆芬蘭海豚盃國際籃球分齡賽U11歲第一名 48.榮獲2018年第31屆芬蘭海豚盃國際籃球分齡賽U14歲第一名 49.榮獲全國107年夏季全國少年籃球錦標賽男童組第一名 50.榮獲全國107年夏季全國少年籃球錦標賽女童組第二名 51.榮獲宜蘭縣108年中小學運動會籃球錦標賽男生甲組殿軍 52.榮獲全國108年第五十一屆少年籃球錦標賽男童組第四名 53.榮獲全國108年第五十一屆少年籃球錦標賽MINI男童組第五名 54.榮獲全國108年第五十一屆少年籃球錦標賽MINI女童組第一名 55.榮獲2019年匈牙利卡波斯瓦盃國際籃球分齡賽U12歲男生組第一名 56.榮獲2019年匈牙利卡波斯瓦盃國際籃球分齡賽U12歲女生組第二名 57.榮獲宜蘭縣107年縣長盃籃球錦標賽國小組男甲冠軍、男乙季軍 58.榮獲宜蘭縣108年中小學運動會籃球錦標賽男甲殿軍、女甲亞軍 59.榮獲宜蘭縣108年縣長盃籃球錦標賽國小組男甲亞軍、女甲亞軍 60.榮獲宜蘭縣109年中小學運動會籃球錦標賽男甲亞軍 61.榮獲全國109年第五十二屆少年籃球錦標賽MINI男童組季軍 62.榮獲全國109年第五十二屆少年籃球錦標賽MINI女童組冠軍(三連霸) 63.榮獲全國109年第五十二屆少年籃球錦標賽男童260組冠軍 64.榮獲全國109年宜蘭縣南澳鄉第三屆博爾富盃籃球邀請賽男甲組冠軍 65.榮獲宜蘭縣109年度宜蘭縣縣長盃籃球錦標賽男甲冠軍、女甲亞軍
一、山野探索教育,增進人與自然的發展,解決大自然缺失症 我喜歡登山因為 「山」是偉大的,它以無比包容的心,迎接每一個登山者。在山之前,每個人是完全平等的。所不同的只是,每個人感受山的心情有別,每個人欣賞山的角度有異罷了。山路上,更讓每一個登山者領悟出地表上原本就有各種不同的山,世界上原本就有不同的生命,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我期待未來能帶更多學生去認識這位無分別心的「山」老師! 現代有許多青少年有專注力不足、體型不良(過胖或過輕)、不善於分享、缺乏創造力及想像力等問題,這是因為長時間接觸三C產品宅在室內,親近大自然的時間及次數都變少所致,專家所稱此類症狀為「大自然缺失症」 ,欲改善僅有多接觸大自然一途。 台灣擁有269座3000公尺以上高山,在台灣任何一個角落都可看到山,且從平地到高山僅需數小時車程,居住在有如此豐富的山林資源的地方,應該要善加運用,也需教導學子認識它。然而,在實際的教學環境中,會主動帶學生上山的學校不多,而願意承擔風險帶學生上山的老師更少。個人與師大山野團隊及宜蘭好野蘭登山伙伴,每年都規劃了一至四天不同類型的山野活動,我們規劃的活動有三角崙山、聖母山莊、神祕湖、淡蘭古道之烏山野營、合歡群峰、加羅湖及加羅神社,這系列活動實施了數年,深受學生及家長的喜愛,且畢業校友也主動徵詢要再參加。山的魅力不容小覷!這些課程特色及推動策略如下: • 課程特色: ◦ 整合在地產官學資源,促進在地創生與發展。 ◦ 將遊戲化(Gamification)導入山野活動,讓學生更能投入相關活動 ◦ 運用心流學習(Flow Learning )技巧帶領活動,提升活動效能。 • 課程推動策略 ◦ 在地學:整合在地環境、人力及物力資源,所有活動儘可能使用在地資源,促進在地創生及提升學生在地認同。 ◦ 混搭:人員混搭、課程混搭,增進創意及人際交流。 ◦ 課程設計遊戲化:將山野活動注入遊戲化(Gamification )元素,並利用八角分析法評估遊戲化程度,提升課程品質及學生學習效能。 ◦ 心流學習:活動帶領過程引用心流學習四大步驟,提升學生專注力、興趣、感受及分享能力。 二、創生在地化課程,改善失根教育現象 由於部定課程採統一審訂的課程內容,而這樣的制定方式,其課程內容有許多與在地文化、產業、生態有些距離,特別是與現在16族的原住民族教育,差距更遠。這樣的課程,於第一線教學的老師若不轉化,照本宣科的教學,學生們又為求成績不得不學,如此的循環下,學生無法認識自己、故鄉、文化,也無法認同自己及生長的故鄉,最可怕的是連自己的自信心也無法建立,這樣的失根教育現象,不可再讓它蔓延下去。 要改善失根的教育,方法不難!其實只要發展並導入在地化課程即可明顯改善失根的現象。個人在湖山四年,執行了三年的偏鄉遊學專案,此專案協助了學校盤點在地的產業、文化、生態資源,並與在地的農場、果農、休閒農業區發展協會合作,推動及產出在地化的課程與活動。學生可藉由這些規劃,深入認識員山鄉及枕山地區,讓學生能將在學校所學到的技能及知識與生活結合,提升他們的在地感、自我成就感。 三、創客教育,提升美感素養並增加學生自信 創客手做課程許多學校都想推動,但因為欠缺師資及經費而無法實施。 個人於二、三年前偶然的機會從勝洋水草農場徐老闆口中得知,他們將發展製筆的服務,聽完老闆的說明,個人覺得很適合導入學校,讓學生做中學。 同年年底請主計在學校本預算編列相關費用購置車牀、鑽牀等機具,導入初期個人先至勝洋水草農場學習車筆方法,學成後利用課餘及藝文課的時間教導學生製做木質手工筆。也讓每年的畢業生都能手做自己的筆當畢業禮物。 學生在製筆過程中除了學會鋸、鑽、車等基本木工技術外,在鑽、車、磨的過程中個人看到了學生自信的成長、完成作品的喜悅。 去年一群六年級的媽媽們,因為要協助子女籌畢旅費用,他們跟著學做筆,然後去義賣。現在他們做出興趣,於今年寒假成立了曉木創藝工作室,代工及教人做筆,目前進駐宜蘭故事館,也在學校週三下午開辦製筆社團。 四、發展深層生態學,啟發生態素養永續地球 人類的存在加速了地球的崩壞!而人也只是生活於地球中的一小群物種,但我們的存在卻對地球產生了大又深的傷害。為讓地球永續,我們需以尊重方式對待其他物種,並在取用資源時要善加珍惜及利用。為讓我們下一代能更愛地球,這需提升他們的生態素養。個人在湖山帶領老師、家長執行學校型態公辦公營生態實驗學校,個人依學校的發展史、自然資源及教職員工生的人員特質,發現學校很適合發展「深層生態學」為核心理念的教育,並以成就學生為友善的地球成員為教育願景,雖然實施至今仍僅三年多,但在學生的平時表現已看見些許的成效,倘若這項計畫能再實施四至八年,必能成為全國生態教育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