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促進學生與教師學習體適能相關知能,針對體態控制、健康目標提供支持和指導,並鼓勵師生養成運動習慣、強健體魄並在課程中紓解壓力與情誼交流,特別感謝壯圍衛生所發起此次活動,辦理了為期四次的運動班,也期盼每位師生都能享受運動的樂趣與益處。
![]() | ![]() |
每次開始運動前,壯圍衛生所護理師都會進行健康新知分享與宣導 | |
![]() | ![]() |
![]() | ![]() |
![]() | ![]() |
接著就是一連串的飆汗動起來!💦💦💦 課程內容結合了有氧舞蹈、肌力與肌耐力訓練、毛巾操以及拉筋舒緩等, 相當多元豐富有趣! | |
![]() | ![]() |
辛苦運動揮汗後來張大合照✌️💯 |
為了促進學生與教師學習體適能相關知能,針對體態控制、健康目標提供支持和指導,並鼓勵師生養成運動習慣、強健體魄並在課程中紓解壓力與情誼交流,特別感謝壯圍衛生所發起此次活動,辦理了為期四次的運動班,也期盼每位師生都能享受運動的樂趣與益處。
![]() | ![]() |
每次開始運動前,壯圍衛生所護理師都會進行健康新知分享與宣導 | |
![]() | ![]() |
![]() | ![]() |
![]() | ![]() |
接著就是一連串的飆汗動起來!💦💦💦 課程內容結合了有氧舞蹈、肌力與肌耐力訓練、毛巾操以及拉筋舒緩等, 相當多元豐富有趣! | |
![]() | ![]() |
辛苦運動揮汗後來張大合照✌️💯 |
114/02/26
引用長庚醫訊—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李文益文章分享,兒童三大過敏性疾病:異位性皮膚炎、氣喘、以及過敏性鼻炎,佔了兒童過敏門診量大約90%的病人。然而,過敏性鼻炎是孩童所有過敏性疾病中盛行率最高的,位於30%到40%之間。
利用大下課時間,將有過敏性病史的學童集合於健康中心進行衛教宣導,希望能讓學童了解自身過敏疾病概念及治療方式,以及如何進行生活環境改善以提高生活品質。
![]() 談過敏性鼻炎 | ![]() 症狀及徵候、過敏原 | ![]() 示範如何使用洗鼻器及鼻用類固醇噴劑 |
![]()
| ![]()
| ![]()
|
![]() 發放衛教單張供學生參閱 |
上學期健康中心的重要任務之一–全校師生疫苗注射與接種。
本校已於10月28日及11月20日陸續地完成了113年度的流感疫苗及COVID-19疫苗接種。
感謝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醫護團隊,更感謝老師們的協助,最最重要的是學生的勇敢與配合! ☺️ 👍 💪
113/09/12
依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監測資料顯示,113年第34週(8月18日至8月24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1萬3,701人次,較前一週(1萬2,955人次)上升5.8%,且高於流行閾值,仍處流行期。
為防範腸病毒、流感、水痘等疾病流行,運用教師晨會時間進行教職員工防疫宣導,請教職員工做好自主健康管理,隨時觀察學生健康狀況,並落實定期環境消毒與重點消毒、洗手設備之維護、群聚感染處理及停課停托等防疫機制,同時宣導學生注意個人衛生習慣,落實「生病不上學」的觀念,並確實依「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進行校安通報。
傳染病 | 流感 | 諾羅病毒 | 水痘 |
傳染途徑 | 飛沫傳染、接觸傳染 | 糞口傳染 | 接觸、飛沫、空氣傳染 |
症狀 | 發燒、咳嗽、頭痛、肌肉痠痛、疲倦、流鼻水、喉嚨痛 | 腸胃炎症狀,水瀉、嘔吐,伴隨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噁心、肌肉酸痛 | 初期:紅疹出現前1-2天輕微發燒(37.5-39℃)、疲倦、食慾不振、頭痛及肌肉或關節酸痛 後期:出現紅疹,漸發展成紅丘疹、水泡疹、膿泡疹,而後結痂,由臉、頭皮往軀幹四肢延伸,全身性皮疹逐漸快速顯現隨後變成水泡,最後留下粒狀痂皮 |
病程時間 | 通常在1週內康復 | 通常會持續1至10天,之後逐漸痊癒 | 通常約於2‐4週內痊癒 |
防治措施 | 1. 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避免接觸傳染。 2. 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以避免感染及病毒傳播。 3. 如有出現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應戴上口罩並及早就醫。 4. 預防流感最好的方法就是施打流感疫苗。一般而言,流感疫苗的保護力約6個月後會逐漸下降,必須每年接種1次。完整接種後至少約需2星期的時間可產生保護力。 | 1. 酒精性消毒劑對引起腸胃炎的病毒殺滅效果不佳,須使用較高濃度的稀釋漂白水。稀釋漂白水於24小時內有效。 2. 一般環境消毒,建議使用 500ppm 濃度之漂白水。 3. 注意個人衛生,備餐前、進食前、如廁後及照顧病人後,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 4. 蔬果要清洗乾淨,避免生食生飲,與他人共食應使用公筷母匙。 5. 受污染的衣物、床單應立即更換,並以漂白水消毒環境或器物表面。 | 1. 預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時接種水痘疫苗。 2. 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 3.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長期處於密閉空間內。 4. 保持雙手清潔,並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5. 患者應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 |
停課標準 | 建議在家休息5日。 如5日內實有到校之需求,須退燒至少滿24小時才能返回上課,並配合佩戴口罩直至相關症狀(咳嗽、肌肉酸痛、流鼻水、喉嚨痛)解除滿24小時為止。 | 確診者自主停課7日。 | 應不要到校上課,並請假在家休息到水泡結痂。 |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113/07/04
提醒在夏日高溫時,避免或減少曝曬於高溫環境下,減少戶外活動及課程,保持環境涼爽通風、補充足夠水分及提高警覺,並且可運用「樂活氣象APP」掌握預警資訊,以預防熱傷害的發生。
113/03/13
利用週三下午校內舉辦了教職員工急救教育訓練課程(CPR+AED),邀請到了中保科技集團 立偉電子/立偉生醫專任講師連老師前來授課,即時更新急救新知,並且實際操作演練,提升教職員工事故傷害急救知能及熟悉AED使用步驟,增進急救品質及維護急救知識的正確性,建立了緊急傷病處理機制,更提昇校園緊急救護能力及校園安全。
為了全體師生之健康與安全持續努力!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