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活動

【綜合】防疫班機--圈內圈外我和你

課程目標:

一、感謝政府及學校完善的「防疫措施」,讓我們有安全無虞的上課環境

二、同理防疫期間弱勢族群的情緒

三、觀察圈內、圈外的狀況及察覺自我情緒

 

課程內容:

一、活動方式:

(一)老師用五個呼啦圈做為「班機」

(二)完成任務或是聽到鈴響時就可以儘速「登機」

(三)最慢抵達或是未確實完成指定任務者就必須進入「隔離區」

(四)分別有四道題目:四個關卡--

1、訪問七位同學早餐吃了什麼,首位完成者可以先到中間按鈴,聽到鈴聲後同學們就可以「登機」

2、訪問五位同學開學至今最喜歡的課程內容

3、如果你即將被隔離,找到三位,你想要在隔離前和他聊聊天的同學

4、第三關卡後,老師先引導學生思考:

(五)內容提問及引導:

1、老師提問:第一輪就被淘汰進入隔離區同學的心情

2、老師提問:要如何才能不被淘汰呢?

3、老師提問:被「隔離」的心情如何呢?

4、老師提問:「搭上班機」的心情如何呢?

5、藉著防疫措施,引導孩子思考,在連假期間雖然疫情警戒將鬆綁,但也務必落實個人衛生,保護自己及家人的健康。

6、接著引導學生思考,每個人都有機會被分到「圈外」也有機會進入「圈內」,那彼此的心情如何呢?

.學生回饋:在圈內有時候會很緊張,好像隨時有可能掉入圈外

.學生回饋:在圈外會很沮喪,覺得好像是自己不夠好,才會落入圈外

→此時有另一位同學回饋:也可以想說,是因為別人比較好,不是自己不夠好。

→老師鼓勵同學「換位思考」「換個想法就能有不同的心態」。

7、老師總結:希望同學在圈內及圈外,都能夠保持正向健康的態度,鼓勵自我。也不要讓夥伴掉入圈外,

 

★活動內容參考莊越翔老師 綜合活動課程

綜合活動

【綜合】每「移」個都重要

課程目標:

一、讓孩子了解團隊合作中遇到困難該如何解決。

二、團隊中該如何發揮同理心,並且學習用正向的言語鼓勵隊友。

 

課程內容:

一、簡介活動流程:

(一)先請孩子將椅子前方的兩個椅翹起來

(二)當老師數到三時,學生放手,並且往各自的左邊移動。

(三)孩子們的任務是,不可以讓別人的椅子倒下去

(四)直到沒有任何一張椅子倒下就算全班成功

 

二、在嘗試第四次後,孩子們漸漸掌握到訣竅,但是也有孩子利用「取巧」的方式,讓椅子不容易倒。這樣就更容易成功。

三、老師藉著「取巧」的例子引導學生思考:在任何比賽中,如果發生不公平的事情你的感覺是什麼?

.學生發表:會很生氣,覺得對手很卑鄙

.學生發表:會抗議

.學生發表:會難過,覺得想要放棄了

四、老師再次引導學生思考:在活動中應該持有的態度,積極投入,重要的不是成果,而是大家從活動中得到的體驗

 

五、再接著嘗試第五次……

 

六、第十二次後,全班成功。老師帶領學生回到教室進行討論

 

七、老師請學生分組討論:

(一)當活動一直無法成功,個人的感覺是什麼?

(二)當活動「因為你的失敗」,一直無法成功,你的感覺是什麼?

(三)你會對一直失敗的同學說什麼話呢?

(四)什麼樣的語言在活動中才能夠鼓勵他人呢?

 

課程反思:

一、孩子們在討論的過程中,都知道如何用正向的語言及態度鼓勵夥伴

二、但是老師提醒學生,往往在某些情境中,我們可能會因為急躁、求好心切,說話的態度會令人感到不開心,要請大家記住,當你喜歡受到鼓勵,也請你在自己的話語中多多加入正向語言,讓你的夥伴也感受到溫暖。

 

 

★課程內容參考莊越翔老師綜合活動設計

綜合活動

【綜合】愛的鼓勵一起來–談團結

課程目標:

一、讓同學了解團結力量大,團隊的默契可以透過練習變得更好。

二、團隊默契提升,期待孩子們可以透過團隊合作,讓彼此「共好」

 

課程內容:

一、先讓學生一起來一段「愛的鼓勵」,連結引導學生進行三次體驗。

二、老師引導學生反思:班級「愛的鼓勵」的節奏如何變化。

學生回答:變得更加整齊

老師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大家都一直專注在自己的節奏中,那麼我們無論練習幾遍都無法成功,所以身在團體當中,不能事事只想到自己。

三、接著讓學生兩人一組,合作拍出「愛的鼓勵」的節奏。

學生回饋:比一個人拍還要難多了

學生回饋:很容易碰不到對方的手,會不小心打到人

老師引導學生思考:兩個人合作的過程雖然比較難,但是如果培養起默契的話,會逐漸讓事情變得更加順利。

 

課程反思:

開學第一週的破冰活動,凝聚孩子們的班級向心力。希望孩子們可以學習「共好」。

 

 

 

★課程設計參考莊越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