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利用心智圖,讓學生了解說明文的文章架構
.教學方法:
一、讓學生透過海豚一課分析,了解文章先……,再……,最後……。歸納出「總分總」的架構
二、先告知學生心智圖的基本結構,如何繪製心智圖
三、第一節課:由老師提示文章的核心概念,接著引導學生利用文本討論細節,並且分組繪製心智圖
四、第二節課:請個人發想主題「我最喜歡的動物」,利用第一節課使用心智圖的方式,畫出「說明文」的架構及文章內容。
五、與資訊課結合,指導學生利用電腦打字、搜集資料,完成一篇說明文。
愛團結 樂學習 享生活
.教學目標:利用心智圖,讓學生了解說明文的文章架構
.教學方法:
一、讓學生透過海豚一課分析,了解文章先……,再……,最後……。歸納出「總分總」的架構
二、先告知學生心智圖的基本結構,如何繪製心智圖
三、第一節課:由老師提示文章的核心概念,接著引導學生利用文本討論細節,並且分組繪製心智圖
四、第二節課:請個人發想主題「我最喜歡的動物」,利用第一節課使用心智圖的方式,畫出「說明文」的架構及文章內容。
五、與資訊課結合,指導學生利用電腦打字、搜集資料,完成一篇說明文。
教學內容:課文架構總覽
教學方法:
一、依照課文段落,將學生分成五組
二、引導學生觀察段落中的「場景」、「角色」、「動作」,利用「演戲」加上「旁白」的方式,將課文呈現出來,加深印象。
教學反思:
一、這個方法相較於一般的念讀課文,更加生動,學生討論起來也更加起勁
二、透過演戲的方式,老師也能夠輕易看出學生對於哪些段落不熟悉,或是哪些語詞不了解,可以即時給予學生回饋。
三、然而有些學生的專心度仍不足,老師下次可以除了讓學生演戲之外,也應該邀請其他小組成員給予回饋。
四、表演結束後,老師請各組為其他四個小組評分,評分的標準分別為:
「表演」、「合作」、「場景」、「旁白」
配合國語第八課〈火星人,你好嗎?〉
指導學生:
一、書信撰寫格式
二、寫一封信給火星人,介紹自己的家鄉,並發揮好奇心及想像力,對火星人提問。
以下為學生作品分享:
活動目的:
一、啟發學生的好奇心
二、引導學生觀察周邊的人、事、物,並能進一步發現有趣的事情
三、引導學生探索各種生活樣態,發現生活樂趣
活動內容:
宜蘭冬季多雨,而雨季常常帶給人們不便。然而,老師藉著雨天,帶著孩子們到校園中「賞雨」,仔細觀察,雨天除了會造成生活的不便之外,還能夠提供我們生活哪些發現。同時也請孩子,思考在雨天中「探索」何事,是有趣的。
☆學生作品分享:
書名:〈做一個機器人,假裝是我〉
作者:吉竹伸介
出版社:三采文化
.內容提要:
厭倦生活的孩子,想要購買一個機器人,代替自己擺脫煩人的日子,但是在「請機器人假裝是我」之前,要先讓機器人徹底了解「我是誰」,才不會穿幫。然而,你也認識自己嗎……?
.導讀方式:
準備五本繪本,將班上分成五組,讓孩子們先分組共讀,接著採「快問快答」、「賓果連線」、「填寫閱讀單」等方式,引起學生閱讀興趣,同時也考核孩子是否將書籍內容讀懂。
.老師的反思:
這本繪本畫風獨特,內容常有令人會心一笑之處,頗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同時,老師也進一步利用繪本中的一個頁面,延伸印製學習單,讓學生也畫寫出一個簡易的自我介紹單。
.學生作品:
★這裡就不標明學生座號,家長可以猜猜看,哪個是您的寶貝,看看您對寶貝的好惡是否了解。
由國泰金控贊助,雲門舞集深入台灣各個鄉鎮表演,將舞蹈「舞入人心」。本次來到宜蘭縣中山國小,舉辦一場「師生專場」。在表演的過程中,搭配各種風格的樂曲,以及演員「帶有情節性」的表演,吸引學生。更加入了「互動」讓學生與舞者們「舞動身體」,讓身體「深呼吸」。在週五下午參與此活動,老師覺得格外「療癒」,讓人洗淨了一週的辛勞,準備要期待週末!
老師也期待學生從舞者的舞姿中有所收獲,可以試著擴大形容詞,回家後和家長分享內容,可以不再是很好看,很有趣……。
活動結束後,老師利用約10分鐘時間,讓學生利用「九宮格」聯想法,寫下,舞者「扭動的舞姿」像什麼,並透過「賓果遊戲」,鼓勵學生發揮創意,不要和別人相同。
其中有幾位同學發揮創意的想法,令老師大開眼界:
一、觀看舞蹈表演時,讓我想到「媽媽」,因為舞姿像媽媽一樣溫柔。
二、舞者表演舞蹈,像「旋轉木馬」,有趣又好玩。
三、舞者們的舞姿,讓人聯想到「成群結隊的老虎」,因為看起來很有威嚴,又有氣勢。
透過這些分享,期待孩子們可以從「表演」(親身的體驗),獲得更多的生活靈感,搜集這次的資訊,或許在往後寫作文時,也是很受用的素材呢!
.作文指導重點:
一、人物描寫
二、「由上而下」觀察同學的外觀或穿著(如同照相機的視角)
三、情境設定,寫出同學的「口頭禪」
四、需使用譬喻修辭
.活動進行方式:
一、以抽籤的方式選定觀察對象,而不是讓學生自行分組。老師每個人可以找到平常不太有交集
的同學,進行觀察及描寫,以增加寫作的挑戰性。
二、練習譬喻及視覺摹寫修辭。
.活動回饋:
學生寫完後,老師朗誦作品,並請孩子們猜猜看同學筆下的人物又是誰?
康軒國語五上第二單元「生命啟示錄」,帶著學生總覽第二單元內容,用「思考生命中排行榜」做為開端,生命中有很多事可以讓我們啟發,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要先明白生命中的「排序」,才能夠為心中所想望的去付出,並且設定努力方向。
★老師列出「父母、朋友、外表、成績、財富、健康」共六項,讓學生將最重要的排在最底下,再依序往上排。
★老師引導學生,除了思考生命中的排序之外,也要記得分配「合適」的比例,如果比例放錯,你的生命很容易就會像瓶子一樣被填滿,沒有力氣去實現其他重要的事物。
◎老師觀察到一件非常有趣的事,班上約三分之一的孩子將父母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但是經過老師調查,班上也幾乎有一半以上的同學,因為各種原因曾與父母起衝突。
→因此老師藉機告訴孩子們,越是重要的東西,有時候我們會把他們看得「太理所當然」,例如,父母理所當然要為我好……。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珍惜身邊重要的人事物。
◆以下分享學生們的「生命排行榜」作品:
↓21號
↓1號
↓2號
↓3號
↓4號
↓5號
↓6號
↓7號
↓8號
↓9號
↓10號
↓11號
↓12號
↓13號
↓14號
↓15號
↓16號
↓17號
↓18號
↓19號
↓20號
讀完齊柏林--〈從空中看臺灣〉,帶著孩子們看見齊柏林眼中「臺灣的美麗與哀愁」。
老師進一步帶著孩子們,從學校步行至「宜蘭設置記念館」,了解宜蘭歷史發展,看看開發前的宜蘭,如何一步步變成現在的模樣。而在雪山隧道開通後,「原本美麗的宜蘭」是否也多了一些「哀愁」呢?
★以下附上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