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導重點:
一、人物描寫
二、「由上而下」觀察同學的外觀或穿著(如同照相機的視角)
三、情境設定,寫出同學的「口頭禪」
四、需使用譬喻修辭
.活動進行方式:
一、以抽籤的方式選定觀察對象,而不是讓學生自行分組。老師每個人可以找到平常不太有交集
的同學,進行觀察及描寫,以增加寫作的挑戰性。
二、練習譬喻及視覺摹寫修辭。
.活動回饋:
學生寫完後,老師朗誦作品,並請孩子們猜猜看同學筆下的人物又是誰?
愛團結 樂學習 享生活
.作文指導重點:
一、人物描寫
二、「由上而下」觀察同學的外觀或穿著(如同照相機的視角)
三、情境設定,寫出同學的「口頭禪」
四、需使用譬喻修辭
.活動進行方式:
一、以抽籤的方式選定觀察對象,而不是讓學生自行分組。老師每個人可以找到平常不太有交集
的同學,進行觀察及描寫,以增加寫作的挑戰性。
二、練習譬喻及視覺摹寫修辭。
.活動回饋:
學生寫完後,老師朗誦作品,並請孩子們猜猜看同學筆下的人物又是誰?
精選學生作品:
↓2號
↓19號
↓17號
↓10號
↓14號
↓16號
↓5號
康軒國語五上第二單元「生命啟示錄」,帶著學生總覽第二單元內容,用「思考生命中排行榜」做為開端,生命中有很多事可以讓我們啟發,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要先明白生命中的「排序」,才能夠為心中所想望的去付出,並且設定努力方向。
★老師列出「父母、朋友、外表、成績、財富、健康」共六項,讓學生將最重要的排在最底下,再依序往上排。
★老師引導學生,除了思考生命中的排序之外,也要記得分配「合適」的比例,如果比例放錯,你的生命很容易就會像瓶子一樣被填滿,沒有力氣去實現其他重要的事物。
◎老師觀察到一件非常有趣的事,班上約三分之一的孩子將父母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但是經過老師調查,班上也幾乎有一半以上的同學,因為各種原因曾與父母起衝突。
→因此老師藉機告訴孩子們,越是重要的東西,有時候我們會把他們看得「太理所當然」,例如,父母理所當然要為我好……。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珍惜身邊重要的人事物。
◆以下分享學生們的「生命排行榜」作品:
↓21號
↓1號
↓2號
↓3號
↓4號
↓5號
↓6號
↓7號
↓8號
↓9號
↓10號
↓11號
↓12號
↓13號
↓14號
↓15號
↓16號
↓17號
↓18號
↓19號
↓20號
讓學生由設計班服的過程中,逐步建立班級的歸屬感。也期待讓孩子們發揮創意,設計獨一無二的班服。
以下分享學生們的作品:
↓21號
↓1號
↓2號
↓3號
↓4號
↓5號
↓6號
↓7號
↓9號
↓10號
↓11號
↓13號
↓14號
↓16號
↓17號
↓18號
↓19號
↓20號
開學屆滿一個月,孩子們與老師也逐步建立起默契,然而,孩子們在生活常規及學習態度上,仍有許多需要加強之處。
老師希望學生能夠培養「自動自發」、「自我管理」、「共好」的能力,也更希望學生們可以了解「班級規則」訂立的「原因」而非只是因為它是「規定」。
活動流程:
一、老師發下一張白紙
二、老師預告,請學生在過程中勿發問勿舉手,只需要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完成任務。
三、老師開始下指令。
四、老師先請學生畫下一棵樹、接著畫一房子,再來是一個人,最後畫一隻鳥。
五、完成後,請學生們展現各自的作品,並且給兩分鐘,讓學生彼此觀摩作品。
六、觀摩完畢後,回到座位。
七、老師讚許學生們剛才在進行任務時,每個人都相當專注,並且遵守規定。
八、老師引導學生:
(一)其實你們每個人都擁有強大的自我管理能力,當你們專注在有興趣、新鮮的事物上就能夠專注且認識。所以,要練習發現每項學習之中的有趣之處,讓自己練習專注。
(二)老師在要求各位,或是訂立班級規則時,也會給予大家「明確的指令」,大家可以依照指令,遵循指令,學習讓班級秩序更佳。讓大家一起變得越來越好。
★★★附上學生們的作品,如果家長們有興趣,也可以帶著孩子們利用電腦查看看「人樹屋心理測驗」,試著讓孩子在測驗中探索自我。★★★
精選撰寫優秀的生活小記:
↓6號
↓14號
↓19號
↓4號
↓7號
↓10號
↓17號
↓12號
讀完齊柏林--〈從空中看臺灣〉,帶著孩子們看見齊柏林眼中「臺灣的美麗與哀愁」。
老師進一步帶著孩子們,從學校步行至「宜蘭設置記念館」,了解宜蘭歷史發展,看看開發前的宜蘭,如何一步步變成現在的模樣。而在雪山隧道開通後,「原本美麗的宜蘭」是否也多了一些「哀愁」呢?
★以下附上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