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作品, 班級經營

【彈性】人樹屋心理測驗

開學屆滿一個月,孩子們與老師也逐步建立起默契,然而,孩子們在生活常規及學習態度上,仍有許多需要加強之處。

老師希望學生能夠培養「自動自發」、「自我管理」、「共好」的能力,也更希望學生們可以了解「班級規則」訂立的「原因」而非只是因為它是「規定」。

 

活動流程:

一、老師發下一張白紙

二、老師預告,請學生在過程中勿發問勿舉手,只需要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完成任務。

三、老師開始下指令。

四、老師先請學生畫下一棵樹、接著畫一房子,再來是一個人,最後畫一隻鳥。

五、完成後,請學生們展現各自的作品,並且給兩分鐘,讓學生彼此觀摩作品。

六、觀摩完畢後,回到座位。

七、老師讚許學生們剛才在進行任務時,每個人都相當專注,並且遵守規定。

八、老師引導學生:

(一)其實你們每個人都擁有強大的自我管理能力,當你們專注在有興趣、新鮮的事物上就能夠專注且認識。所以,要練習發現每項學習之中的有趣之處,讓自己練習專注。

(二)老師在要求各位,或是訂立班級規則時,也會給予大家「明確的指令」,大家可以依照指令,遵循指令,學習讓班級秩序更佳。讓大家一起變得越來越好。

 

★★★附上學生們的作品,如果家長們有興趣,也可以帶著孩子們利用電腦查看看「人樹屋心理測驗」,試著讓孩子在測驗中探索自我。★★★

 

綜合活動

【綜合】防疫班機--圈內圈外我和你

課程目標:

一、感謝政府及學校完善的「防疫措施」,讓我們有安全無虞的上課環境

二、同理防疫期間弱勢族群的情緒

三、觀察圈內、圈外的狀況及察覺自我情緒

 

課程內容:

一、活動方式:

(一)老師用五個呼啦圈做為「班機」

(二)完成任務或是聽到鈴響時就可以儘速「登機」

(三)最慢抵達或是未確實完成指定任務者就必須進入「隔離區」

(四)分別有四道題目:四個關卡--

1、訪問七位同學早餐吃了什麼,首位完成者可以先到中間按鈴,聽到鈴聲後同學們就可以「登機」

2、訪問五位同學開學至今最喜歡的課程內容

3、如果你即將被隔離,找到三位,你想要在隔離前和他聊聊天的同學

4、第三關卡後,老師先引導學生思考:

(五)內容提問及引導:

1、老師提問:第一輪就被淘汰進入隔離區同學的心情

2、老師提問:要如何才能不被淘汰呢?

3、老師提問:被「隔離」的心情如何呢?

4、老師提問:「搭上班機」的心情如何呢?

5、藉著防疫措施,引導孩子思考,在連假期間雖然疫情警戒將鬆綁,但也務必落實個人衛生,保護自己及家人的健康。

6、接著引導學生思考,每個人都有機會被分到「圈外」也有機會進入「圈內」,那彼此的心情如何呢?

.學生回饋:在圈內有時候會很緊張,好像隨時有可能掉入圈外

.學生回饋:在圈外會很沮喪,覺得好像是自己不夠好,才會落入圈外

→此時有另一位同學回饋:也可以想說,是因為別人比較好,不是自己不夠好。

→老師鼓勵同學「換位思考」「換個想法就能有不同的心態」。

7、老師總結:希望同學在圈內及圈外,都能夠保持正向健康的態度,鼓勵自我。也不要讓夥伴掉入圈外,

 

★活動內容參考莊越翔老師 綜合活動課程

校內活動

【活動宣導】性別平等教育

張老師生命專線心理師,蒞臨本校,指導孩子們,當遇到不舒服的「性騷擾」時,該如何應對?同時又該如何適切的面對自己的情緒呢?

 

心理師提及,我們都知道遇到「騷擾」時,要大聲說不,但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會隱忍,不願意大聲說呢?

心理師給予解答: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練習的機會」 ,因此遇到狀況時會遲疑,會害怕,都是正常的。她指導孩子們,「如何明確的拒絕騷擾」

1、明確說出「我不喜歡」

2、明確指出「不喜歡對方的何種行為」

3、「請你不要這樣對我」。

她鼓勵同學們適時的多練習,而這裡指的多練習,要思考到危險之處的反應。並且要懂得自我保護,遇到問題及困難,也別害怕求助於師長、朋友或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