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星期的週三進修,學校進行了一個很有趣的課程,利用廢油(廚房阿姨煮午餐使用過的油),動手做香皂,可以減少污染,很環保的喔!在製作過程中,因為需要耐心的攪拌,所以可以看到有人很起勁,有人攪拌到後來一臉呆滯,只剩下手像機器似的攪拌。還有人去校園裡找來一些香草植物的葉子,增加香味。最後終於有人完成了,其他人紛紛跑去探問,如何才能攪拌出濃稠的皂液,而分享出的心得就是付出愛心。於是各組人馬開始一邊攪拌,一邊唸唸有詞「我很愛你的」,愛到後來,變成威脅「再不快點,就把你倒掉」。這時出現一組異想天開的人馬,加入大量的麵粉,把皂液攪拌成非常濃稠的麵糊,讓大家笑得東倒西歪。雖然有人成功,有人失敗,但大家都做得不亦樂乎,感覺像小學生一樣。回頭想想,有時在進行這樣的操作課程時,對待學生是否太過嚴格,讓有趣的活動變得戰戰兢兢,這樣似乎就失去教學的意義,的確需要讓自己好好反省一下。
以下簡單介紹手工香皂的製作方法,有興趣的可以試試看!
1.製作方法:手工香皂有四種製作方法~冷製法、熱製法、再生法(再製法)、熱融法,今天學到的是冷製法,製作出來的香皂品質比其他三種好,而且方便製作。
2.使用工具:
*舊鍋(不銹鋼或琺瑯鍋皆可)一個
*攪拌器(長竹棒、玻棒或打蛋器)
*瓷杯或耐熱容器
*分裝用的容器(牛奶盒、紙杯、洋芋片罐、點心模型)
*口罩(攪拌初期可見冒出鹼煙,應戴上口罩避免吸入)
*手套、秤、量杯、量匙
3.材料(兩人份):
*回鍋油270g
*氫氧化鈉45g(苛性鈉,化學材料行有售。具潮解性,遇水則發出大量的熱而溶解,水溶
*液呈強鹼性,濃度高者有強烈腐蝕性。使用時,慢慢放入水中攪拌,若步驟顛倒,液體會濺出危害人身,務必小心)
*冷水200cc
以下可加可不加
*檸檬汁20g(可中和鹼性,增添香氣)
*麵粉20g(可增加肥皂的內容物)
*糖20g(可使肥皂發泡)
*鹽20g(可當緩衝溶液使用,可幫助固化,中和脂肪酸)
4.製作流程(需戴口罩、手套):
*製作氫氧化鈉水溶液
a.測量好純水的份量,倒入耐熱容器中
b.將氫氧化鈉慢慢倒入水中,輕輕攪拌混合,並放入溫度計測量,帶水溫溶液降至40~60度
*混合:氫氧化鈉溶液與油脂將製作好的氫氧化鈉水緩緩加入油脂裡,進行畫圈式攪拌。
*攪拌:用攪拌器以畫圈的方式,持續攪拌20~30分鐘,注意物使皂液四處飛濺,直到原本半透明的液體漸漸變得不透明(像美奶滋般濃稠)
*入模:倒入牛奶盒、布丁盒、製冰器、點心模型盒等,可在入模前先塗上一層油脂,會較容易脫膜。
*脫模:待皂液凝固、變硬後,即可脫模。需要4~8週的等候時間(熟成期)來讓它完成皂化。
*切塊:切塊時仍須戴手套,也可等完全成熟後再切,只是比較硬會比較難切。
手工香皂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