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遊水鄉教學省思回饋單

  

 

水生動植物學習成果之驗收

[@more@]

 

馬賽國小95學年度學校本位課程教學省思回饋單

 

 

四年級

 

 

 

單元名稱

 

悠遊水鄉

 

教學日期

 

951019()

 

省思日期

 

951021()

 

1、教學準備

 

(教材分析與理解&教學連絡等)

 

先實地勘查,充實水生動、植物相關知識。

先帶學生預覽學習單,然後上網查詢陳氏鑑湖堂相關內容。

2、學生學習表現

 

(實際表現&預期之異同)

 

1能將水生植物分類,也發現更多樣的水生動植物。學生確應用

與印證所學,並能得到加深加廣之相關知識

2 分組互助學習,跟得上程度的確實能彼此切磋;程度稍有落差

者雖無法參與觀察,尚能成為資訊吸收者;程度遠遠落後者,

也能體驗水生生態樂趣。

3、時間分配

 

(教學時間分配&掌控)

 

陳氏鑑湖堂(2小時) 勝洋水草(90分)

 

鼻仔頭圳(1小時) 水生植物小書製作(四節課)

4、評量方法

 

(評量方式&成效)

 

1 學習單的完成率,與解說相關內容提問的回答率,學生發表觀察收穫與心得。

2 植物小書內容的豐富性、正確性,美觀與否。

5、教學目標

 

(達成狀況&可能問題與改善)

 

這是個充實且多樣化的學習,學生可以實際去印證自然科和社會科教學內容,且可擴充學習內容。但也因內容龐雜,學生學習單無法寫完。只因水生生態相關題目已甚多,水生生態動植物的介紹,佔去大部分時間;又加入與陳氏鑑湖堂有關內容,致使學生無多餘時間去觀察。

6、教學資源

 

(資源運用說明&及其優缺點)

 

1網路查詢陳氏鑑湖堂相關內容,但一節課完成內容有限。許多學生家裡又無網路,有網路肯花心思完成者也寥寥無幾。

2生態杯製作,讓學生了解生態中,生產者與消費者息息相關,但也浪費金錢與製造垃圾,甚至因學生三分鐘熱度而殘害生命。

3 帶領學生體驗水生生態之美,灌輸學生保育的重要,是生態教育重要的環節,只是有迫害生態之嫌。

7、對本單元之其他建議

 

(教學活動設計&教學實施建議

 

學習單內容可否去蕪存菁?生態杯製作可否以解說替代?應多給學生時間觀察與消化所學,因為學生總以認識動植物名稱,為學習的終點,殊不知那是觀察學習與交流的起點。

 

 

吳信和

興 趣 : 扯鈴、自然生態、台語、客家語 證 照 :民俗體育丙級裁判;閩南語高級認證;客語海陸腔中高級認證 ;客語海陸腔初級認證 ;全球英語能力檢定測驗A2讀、聽 ;躲避球裁判; 無尾港解說訓練及格 經 歷 : 88學年創立馬賽國小扯鈴隊、89學年起帶隊參加縣扯 鈴比 賽、92~102學年擔任 縣扯鈴裁判、88~98學年擔任縣躲避球裁判、 擔任89學年全國躲避球比賽裁判、 曾任宜蘭野鳥學會解說員、鳥類調查員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