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小書設計理念與省思

 

觀察、比對和思考[@more@]

植物小書植物小書設計理念與省思 吳信和

 

設計理念: 植物小書之製作是希望學生學到帶得走的能力:自我學習。因為想自製植物小書,首先學生必需學會尋找工具書或蒐集資料,接著必須實際去觀察植物,然後判斷它們是哪種植物。

 

植物小書之製作,老師所扮演的角色是:引領入門、工具書介紹。

 

思: 過去的學習容易壓抑學生的思考能力。而不懂思考使學生不知「盡信書,不如無書」的道理,或只知字面表象意義,不知實際意涵。

 

未經思考,使學生學習成果大打折扣,更可怕的是可能被錯誤的知識所誤導。以下面問題與你分享:

 

「只羨鴛鴦不羨仙?」:交配期的鴛鴦確實是形影不離,但

 

交配期後牠們混群生活,第二年的另一半,不一定與第一年相同。

 

「蜉蝣朝生暮死?」 :懂得些昆蟲的人都知道,蜉蝣的一

 

生分成「卵、稚蟲、成蟲」 三階

 

段,決非朝生暮死。

 

然而以上所說的,正確性又有多少?我自己也不清楚。

 

當然對於浩瀚的知識,我們絕對無法一一去驗證。但教導學生對

 

所接觸的知識抱著存疑與敬畏之心是必要的。

 

「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鴻是什麼?飛鴻踏雪泥與

 

漂泊不定有何相關性?;而春江水暖真的是鴨先知嗎?當學生對

 

教學內容能產生上述懷疑,才能算得上是學習。

吳信和

興 趣 : 扯鈴、自然生態、台語、客家語 證 照 :民俗體育丙級裁判;閩南語高級認證;客語海陸腔中高級認證 ;客語海陸腔初級認證 ;全球英語能力檢定測驗A2讀、聽 ;躲避球裁判; 無尾港解說訓練及格 經 歷 : 88學年創立馬賽國小扯鈴隊、89學年起帶隊參加縣扯 鈴比 賽、92~102學年擔任 縣扯鈴裁判、88~98學年擔任縣躲避球裁判、 擔任89學年全國躲避球比賽裁判、 曾任宜蘭野鳥學會解說員、鳥類調查員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