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四,學年開會時提到要將愛的故事書輪流,
突然班級多了好多箱故事書,
為了要消化故事書,我便做了個決定,每天早自習看一本,
我們利用20分鐘時間來討論該怎麼寫下心得以及寫完心得.
這件事好像有點為了故事書的期限而做的,
而班上小朋友似乎也很習慣寫下心得,因為他們討論過後,可以很快的完成,
而我也會花一點時間讓他們完成.
[@more@]
上圖10322張敏慈同學,手舉魯拉魯先生的腳踏車
老師在課間問了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問題”你們來問問看!”
小朋友馬上七嘴八舌的把心中想到的問題一股腦兒的都丟出來.
此時聽到孩子們在我的背後一直講著自己想到的問題,
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些依據,也就是討論過後,心中已經整理之後,才問得出來.
剛剛討論的內容還記在腦海中呢!
聽到孩子們個個都急著要把自己想到的說出來,
這也算是點燃他們為這次故事書所呈現出來的班級團體動力,
好想把他們丟出問題的聲音錄下來…..雖然吵,但是有秩序,
就像古文字趙老師說到的”字感”…對字有感覺,就讓他們想說就說出來,
而對故事書的問題有感覺,就讓他們把他問出來,
講越多,會讓學生對於自己的問題,他們的問句會更確定,
透過講出來,自己也會聽聽看自己問的問題順不順,
雖然吵,但是hold得住場面,
有信任感的孩子,會想把自己的想法丟出來,也會在適時去檢索自己聽到的想法,當別人的想法是自己想聽的,那麼學生們便是能在課堂間獲得自己的學習.
講得讓人聽不懂嗎?也許吧!…….
也就是一個有秩序的團體,要自由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同時也會學著如何尊重別人自由發表意見.
只有自己自由而不許別人自己發表就不是一個有秩序的團體.
而我們在提供問題時,是有自己的想法,並且也會尊重別人丟出來的想法.
凡是問出來的問題,擔心其他學生們會答不出來,
那老師就會請問的孩子說出”這個問題,你會怎麼回答?”
全部的孩子就會聽著提出來的孩子說自己的想法.
這也是公民素養的學習呢!
當學生提到”為什麼魯拉魯先生那麼好?”
因為之前討論提到魯拉魯先生為什麼要答應小老鼠的要求,答應要載小老鼠.沒想到後面一大堆動物都出現了.小朋友們有提到”因為魯拉魯先生人很好,會幫助別人”….才會有這個問題被激發出來.
以下是描述較順的學生,他們寫出來的文章.
羽柔把魯拉魯先生用力吸氣踩腳踏車的感覺寫下來了.
昱辰把魯拉魯先生騎車的過程寫下來.
祐晨把故事中把手失靈是因為太重寫下來,因為真的太重了.
=================================
後記:
我相信討論可以不只有這樣,
可以朝魯拉魯先生騎車載動物們的心情
也可以朝魯拉魯先生答應小老鼠的心情,跟看到不是一隻而是一群的心情說出來,
也可以朝魯拉魯先生把手為什麼還可以撐下去?
還有他們到海邊的心情……
或者還有其他我沒有想到的面向進行,
討論可以多面向….也許各位想到的會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