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吃小黃瓜
[@more@]
今天早上,佳蓉老師去辦公室拿個東西,
轉個彎時,正在欣賞著工友叔叔所種的小黃瓜….
好可愛喔!….每一條都不一樣……
我就用友善的聲音和工友叔叔聊起來了…
我看到一條工友叔叔的漏網之瓜…那就是…一條不起眼的小黃瓜…
叔叔叫我趁鮮吃掉它….
我拿回教室,想著怎麼樣跟學生們分享剛剛發生的一份…而我手上已經拿了兩條小黃瓜..一大一小條….樣子挺可愛的..
===============================
話說,我已經連續6個星期一到台北國立教育大學上數學課,
其中對於數學的單位量,教授一直強調單位量的重要,
還有低年級要感受到”量感”….讓實際的量感產生之後,已經內化而成了理解變成了蘊化,這些種種流動,習慣後就產生自動化….
好有趣喔!.
而數學分數的觀念正好是現在正在如火如荼的教學中,
他們正在被我搞混中…也正在被我建築起鷹架來…
分數的教學,我為了如教授所言,不能把單位消失掉…
所以在教分數時,把單位分成兩個系統,一邊是大單位,一邊是小單位.
如:一個大蛋糕,平分成4塊,
一個(大單位) 4塊(小單位)
或者是一條大蛋糕,平分成3塊,4塊,5塊,7塊….
這些量感要具備,所以一直強調整體的圖,每一個大單位要一樣才比較容易比出來.
例如1/2,1/3,1/4,1/5,1/6,1/10,1/12 等等…每一個圓都一樣的大小,
所以1/2,1/3,1/4,1/5,1/6,1/10,1/12 自然就很清楚單位量是同一個單位量,(這樣才能把數學的變數降到最低)…所以前幾天在黑板上放了好多教具的圓,為的就是讓學生們具有同一個整體單位的量感,讓他們知道要在同一個基準點比較.
第一天教他們分數時…..他們會出現如下迷思:
4個球,分給4個人,
第一個小朋友拿到1/4,..第二個小朋友拿到1/3…第三個小朋友拿到1/2…..
上面這個迷思在班上出現過一次….
今天在班上又再次強調,我用爬七星山上的搖床來玩一個遊戲區有4個搖床,
小魯選了一個搖床是1/4區遊戲區的搖床,而小威選了一個也是1/4,接著昱宸和日嘉也是1/4區遊戲區的搖床
就有小朋友舉手發言說,第一個也要考慮進來,第三個1/4是也要考慮到第1和二個),那第四個也是1/4,是因為第四個小朋友的量也要考慮到第1,2,3個搖床
聽到學生這樣解釋,心中好興奮….原來老師觀念清楚,孩子更受益良多.
===================================
這幾天不停的在玩數學,也在玩分數….
我一拿到兩條小黃瓜,就很調皮的手舉著小黃瓜當亞鈴…
小朋友看我走進來,兩手舉得半高,他們知道…老師要玩囉!
我先玩不同單位量的比較.
兩條大小不一樣的小黃瓜,
問他們,10個人來分A條和10個人來分B條,
每一塊都是1/10條A,1/10條B,請問小朋友,肚子餓的人想拿哪一條.
小朋友們會說大條的那一條小黃瓜,
我又再反問他們”1/10條A和1/10條B”都是1/10條耶!
你們怎麼知道要拿1/10條A啊?
小朋友回答得很有量感喔!”因為A那一條有10個人來分,雖然都分10個,可是A本來就比較大,所以分成10個會比另一個小條B來得大啊!”
這些活菩薩就是這麼靈活啊1
聰明的孩子已經具有A與B條小黃瓜,平分成10等分,每一等分則是A和B所切出來的小單位”塊”也有大小之分喔!
===========================
講了一部分後,我開始把小黃瓜切塊狀,
我先吃了一口,還不錯吃耶!…生平第一次吃生的小黃瓜啦!
小朋友搶著吃呢!
中午也有小黃瓜,也許是太多了,大家沒有搶小黃瓜的感覺…
結果他們要拿去倒廚餘時,我看到裡面還有小黃瓜塊狀,
我便考他們,如果小黃瓜切成100分,你碗裡有9分,請問你碗裡有多少條小黃瓜
小朋友搶著回答9/100….
而且前面小朋友被阻止倒掉…還要想數學題,
後面的學生也跟著把小黃瓜吃掉喔1..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