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報的想法

首先,先介紹國語日報,裡面有一點聲音,將就一點.

認識了國語日報之後,

並不是報紙來了,走馬看花地看完一份報紙,

希望是有留下痕跡,留下腳印,留下帶不走的回想.

也希望能激起一波又一波的漣漪.

[@more@]

台北縣有如此的迫力,也需老師有想法才能實施得有聲有色.

嘻!嘻!嘻!有人分享台北縣的閱讀報紙,我喜歡他的每份報紙簽上自己的名字….呵呵呵…避免重覆…..有點類似借閱單呢! 小方法其實是大動力呢! ..>感恩他們的分享.

每個老師都有許多期許,

為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會想許多辦法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但是方法是什麼呢?

對於提升語文能力是每個老師的共同理想,也是家長的心願,

但是如何提升呢?

我在網路上很少看到此種分享!都是成果的呈現,

也許是自己眼睛太大,而看不到自己真的想要的資料.

看到別人的成果的背後,不是要跟別人一樣厲害,

而是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真的落實閱讀與提升真正的寫作能力.

想必多讀多看,閱讀與寫作是一體兩面的,

看別人這麼悠遊於閱讀當中,自己也覺得自己的需求也很大呢!

每天鼓勵閱讀與寫作,我想是上面這位吳老師很會引導孩子們閱讀與寫作.

吳老師說"上課說得比較少,讓孩子發表的比較多"…..這點我得好好思考一下.

但方法是什麼呢?

還好我還有賴皮老師分享國語日報的讀報經驗,還寫了長篇列點式說明,

讓我的閱讀教育的功課可以比較快跨出一大步.

以前嚐試著作文集的呈現,以及看報紙學來的吸引他們閱讀的方式,

但說真的,以前的實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每走一步,試一步,每看一個方法就做一次,

效果不見得很好.但至少我肯做看看…….

我只想讓學生對閱讀是…..有興趣的…..

我不知道這樣做是否真能帶給他們豐富的學習成長,

我相信,以我看到,我聽到,我想到的方式,試著做做看……

跌跌撞撞,期望有一天,可以用最舒服的方式閱讀書報,

期待在這裡的教學環境及學生的參與都能夠因此而提升閱讀與寫作的能力.

我的期望太大了,願望的包伏也太重了.

 

但我試著做看看.透過國語日報,讓學生聽故事,還可以抽獎(這是我莫名其妙的衝動,因為我喜歡免費的…哈哈…..它對我而言,是"免費力量大"啦!)

所以我們班開始實施播報員的講述報紙中連載的故事.

有幾位小朋友正在被我培訓當中,這幾位小朋友會慢慢發現自己在播報時可以改善之處,

我覺得楷翔從上次到現在這次,可以感受到楷翔在句子的唸法上有改善,比較抓得住唸時呼吸的地方),而且對於故事的起伏有注意到不同處,

我們是在吃飯時實施,小朋友也滿期待這個時候的到來,

變成班上的例行公事,但卻是他們期待的時間.

站在台上,讓孩子們有更不一樣的自信感.

自從成為扯鈴隊的教練後,對於上台表現有一點想法.

讓孩子自己發現自己可以改變的地方,

而這個改變是可以讓他在台上的表現更具有吸引力,

從孩子上台前的緊張感,到上台之後跟隨著文字,卻也讓孩子發現自己在台上的咬字與吸吸聲,

改變來自於他們自我的覺察,

當孩子在發現自己的狀況可以更好時,

我好喜歡看他們有一種電流通過的表情,

感覺上好像是"老師!我了解了!""老師!我終於懂了!"

那就是自己的覺察與體會.

也許讀報配上播報員的演說,可以是我們班另一個舞台,

再來,就是我們還有另一個kkk的話題,…..

聽完了故事,把喜歡的故事寫下來,寄到國語日報,就可以抽獎,

獎品很少啦!但是有個抽獎動作,他們就很慎重,

因為我們花了一節課在教明信片中寄信人和收信人的位置…..

希望寄個兩次,他們對於寫信封這回事,就不再陌生了.

教他們貼收信人的位置,確認好後,再教他們貼寄信人,

確定他們都懂了之後,我再教小朋友們寫下自己喜歡的故事名稱.

其實是拿抽獎的晃子,順便教他們地址長成什麼樣子,

這就是我想到什麼就做什麼的特質…..

想到的不多,有人可以跟我分享讀報的方法嗎?

有朝一日,我來個讀報大整理喔!我會感謝你的……就像賴皮老師一樣,大恩人一個.

吳佳蓉

101年度扯鈴隊活動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