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家牛轉乾坤……
今天將小朋友們的畫作~牛牛…..秀給各位家長看!
小朋友們對於今年的牛特別感興趣,
牛牛簡單又易學,
我也在網路上參考阿翔部落格裡面的牛牛版畫,
真的很可愛,
[@more@]
找個時間讓全班小朋友們欣賞別人的牛畫像,
小朋友對阿翔老師班上的牛印象很深刻的居然都是$$$$$$$,也就是金元寶….
所以對牛腳下的金元寶很有fu,
也因為許多有趣的元素加入了繪畫之中,
小朋友在構思牛畫作時,會想著待會兒要怎麼加入自己的有趣想法.
有的祝新年快樂,有的還是喜歡錢,有的還想交女朋友(小一真是性情中人)
挺可愛的.大家欣賞吧!
以上是103班一下所畫的牛牛,
畫得如何,他們自己覺得快樂就好,
星期三上英文課時,還不時跟英文老師炫耀說"Teacher shasha!我們會畫牛喔!"
可見他們還挺喜歡的啊!
老師當初課堂的要求…..塗顏色,畫大一點…..
都在畫完之後得到滿足的答案.
====================================================
後記:
拍下小朋友們的畫作後,
之後就是照片檔的後製工作,
檔案很大,但是透過photocap將檔案整批轉成800*600的圖,
很簡單的自由軟體,卻可以將8 , 900多KB的檔案,縮成100KB左右,有的檔甚至不到100KB,
覺得挺好用的.
又使用竹林資訊站juh在部落格介紹的resize picture400.exe,我把他改成resize picture600.exe,果然截切成600*450的相片,比photocap快又方便,但是檔案居然比photocap的800*600還要大一些些,所以我只好還是乖乖回去使用photocap囉!
picture600.exe大約125KB~190KB(縮成400會變成更小喔!)
photocap的800*600大約100KB(90KB~125KB比較小)
兩者差不多,但還是photocap裁的檔案比較小啦!只要用習慣就好.
———————————————————————-
"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by 布施英利,如果出版社 (在順安圖書館借的)
怎麼說呢?!這本書對我有意義的地方是片段的,不連續,
畢竟有部分是解剖學或我不是很有興趣的理論,看到就跟一般人一樣逃之夭夭了.
但有部分的故事是有趣的.
就是他提到布施英利教授去自己的小學教美術課~畫魚(配合電視節目的播出,想必一定要有別於一般的教學才叫做特別!)
他還運用了實驗前和實驗後,充分顯示出研究的效果,也的確效果很有趣.
對於教授提到的"魚"是要透過觀察,體會,所以教授帶學生們去釣魚,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去觀察魚的特徵,
再針對自己釣的魚做解剖,
其實是很另類的教學,而且很有創意,其實也配合上他的專業(還好我不用學他…學他就不創意了.)
先撇開道德與生命的教育,
畢竟教授的目的是教美術,而不去談衛教的東西,否則會愈扯愈遠.
我對本書的解讀為"忘掉所有的經驗"是本書的特色
例如:梵谷小時候的畫作是那麼的精細,光影的觀察以及畫工之精細,很難想像跟未來的梵谷連上關係.但梵谷卻能夠拋開曾經有的框架,而去看自己想看的東西,而非世俗眼中的世界,好比為何梵凡的"向日葵"沒有影子,但專注在自己想看的呈現出來,而非普羅大眾所見的實物,這也正呈現出畫作的感動.
(取自"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頁110,頁118)
當中提到"那個內臟世界反應出來的情緒就是(心),也就是說(心)不是在腦而是在內臟.(頁103),"他所指的心乃是內臟衍生出情緒的總稱."(頁104)意指的是感覺.
感覺對一個人非常重要,能夠畫出讓人感動的圖畫,就是對一個人產生了化學變化.即便是簡單的繪圖.
而孩子的觀察是真實的感覺,
他們看到的世界是用他自己所感受到的方式去描繪出來,
例如作者提到兩歲兒子打不開一罐糖果,便叫他"用頭腦",
小朋友卻停了幾秒後,"用""頭"去打開,也就是頭掛在蓋子上,用盡全身的扭力想用頭去打開(頁72).另一個例子是孩子看到大人在公園打球,卻突然問爸爸,在打球的是大人,為什麼那麼小(頁126).
對啊!為什麼那麼大人會那麼小,為什麼他們的用"頭"而不是我們所說的用"腦"去思考,
小朋友也許參到的意境和我們大人不同,
他們透過自己的觀察,畫出對自己有意義的東西,
這也是小朋友們畫出了幾個有趣的地方,讓我笑翻了.
不過如書中作者所言,我還在訓練他們的模仿功力.
雖然還在低層次,方法人人會變,
但變不出來,只好像梵谷小時候一樣,模仿實物,
讓模仿力變強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