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館之旅

一大早和同事一起去看大英博物館的展出,
一到那裡,天啊,一堆人在排大英博物館的隊伍,好長的隊伍啊!
我們一群人便趕快去排隊,免得等太久,一進門暗暗暗,
都是人擠人,所以只能走馬看花,雖然走馬看花,但是在人群當中,
好像都會造成別人的不舒服,因為太多人了,想看的東西有的太小,
有的介紹文字又太小字,看不清楚呢!又加上人多容易失散,
我們便在擔心失散,又擔心沒看完的情況下,
簡單討論我們所看的每一樣展覽品,在我們七嘴八舌之下,
還真有一些不同的注意焦點呢!

只可惜人多,居然北宋畫展來不及看,
今天最可惜便是北宋畫展的最後一天,
卻在三樓望著二樓的北宋畫(范寬的谿山行旅圖)就在我的眼前晃過,根本沒有辦法好好欣賞,但唯一慶幸的是,我看到三樓的翠玉白菜和那塊肉(很像豬肉),還好吧!

雖然都是蜻蜒點水式的欣賞,但還是讓我們看到了呢!

翠玉白菜蟲鬚何時斷?故宮肉形石 也缺一小角吔!

故宮說明如下:

[@more@]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327/2/c3mo.html

翠玉白菜蟲鬚何時斷?故宮說明

更新日期:2007/03/27 16:50 記者: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國立故宮博物院鎮院之寶翠玉白菜遭到毀損!翠玉白菜是故宮最具人氣的國寶展品,當年從北京故宮遷出,一路南運到台灣據稱都完美無瑕的頂級藝術品,菜葉上面的螽斯左邊一根鬚鬚,斷了一小節,約有一公分缺損。

借展回院 傳出發現毀損

故宮在2003年12月總統選舉正熱時,在「南北文化平權」的政策下,選了一百多件寶物到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三個月,其中即包括翠玉白菜,那是它首度借展出去 ,當時即引起爭議,識者認為這鎮院國寶絕不應該借出。翠玉白菜回院之後,故宮義工間即傳出發現已遭毀損,並對國寶抱屈。

故宮緊張 後查出早受損

故宮器物處長嵇若昕被記者詢問時,坦承翠玉白菜確遭毀損,但,不是南下借展時毀損的,而是四十年前即已毀損。嵇若昕拿出81年的公文證實,當時的器物處長無意間發現,翠玉白菜葉菜頂端的螽斯,長鬚之一斷了一小節,非常緊張,擔心國寶在自己手中出了差錯。結果經核對歷年的照片,才發現早在55年的照片,就有這個傷缺,但是如何造成的,原因不明。

是翠玉白菜斷鬚的事,很多老故宮人都聞所未聞,聽後也大感吃驚。

白菜超人氣 排行榜第1

翠玉白菜一直是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超人氣明星,是國中小學生國寶排行榜的第一名,跟肉形石一樣「全年無休」,故宮不敢隨意換展品,即使國外也有大博物館想借展,故宮也都回絕。許多國內外遊客一進故宮,就先問翠玉白菜放在哪裡,一定要看過翠玉白菜才覺得不虛此行。

翠玉白菜一體成型,深受喜愛,在翠綠的菜葉上有兩隻昆蟲,體型較大的、伸長著後腳的是螽斯,位在上方、小隻的則是蝗蟲。仔細看螽斯頭上延伸出來的兩根鬚鬚,雖然不是很明顯,但是若從左側仔細看,確可發現左邊的一根鬚從頭部處缺損了一公分左右,但長鬚後半段仍附在菜葉上。

翠玉白菜原是清朝永和宮的陳設器,相傳為光緒的妃子瑾妃的嫁妝之一。白菜寓意清白純潔,翠綠葉片上雕塑兩隻象徵多產的螽斯,祈願能多子多孫。玉雕師運用玉石自然天成的色澤分佈,琢碾出一棵鮮活欲滴的白菜。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S4/3778459.shtml

故宮肉形石 也缺一小角
故宮數十萬館藏,歷經多次戰亂搬遷,文物碰撞難免。如著名的肉形石,也有一小塊缺角,然而若非刻意提醒,一般民眾不易查覺。
記者黃玉芳/翻攝

「啊?什麼?真的嗎?有這事?」故宮超人氣國寶翠玉白菜有瑕疵,故宮說這是公開的秘密,但,很多老故宮人都不知道,連故宮副院長林柏亭都不知道。其實,不僅是翠玉白菜有瑕疵,另一個人氣國寶肉形石也缺了一小角。

林柏亭說,翠玉白菜是清光緒年間的玉器,論「年紀」在其他古物中只是「小老弟」,而且只是在人造盆景中的小配角,說實在,「不是國寶」。只是國人愛玉,加上白菜的巧雕,以及白菜寓含清清白白、螽斯有多子多孫的意思,人氣逐年爬升,可說是「麻雀變鳳凰」,會有這麼廣大的知名度,故宮人也始料未及。

故宮器物處處長嵇若昕說,過去存放在皇宮中的文物,常是王室的生活用品,或者只是皇家日常擺設,難免有碰撞的情況發生,因此翠玉白菜為何缺損、何時缺損,都已不可考。其實故宮文物中,有小傷的情況在所難免,像著名的肉形石,也有一小角缺損,只是非常微小,不仔細看,根本不會發現,或者以為它本來如此。

故宮收藏仔細,每次展覽前後都會清點、檢查狀況,避免發生新的傷痕,即使像是翠玉白菜長期展出,一段時間,除了清理展示的玻璃櫃,白菜本身也會以軟毛刷清灰塵,保持良好狀態。

吳佳蓉

101年度扯鈴隊活動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