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起雲劑遭塑化劑污染專區
http://www.fda.gov.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507
巳遭受污染產品列表(每日更新污染產品名單)
http://www.fda.gov.tw/itemize_list.aspx?site_content_sn=2482
歡迎參閱查詢
全新的繁體中文 WordPress 網站《宜蘭部落格教育平台 網站》
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起雲劑遭塑化劑污染專區
http://www.fda.gov.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507
巳遭受污染產品列表(每日更新污染產品名單)
http://www.fda.gov.tw/itemize_list.aspx?site_content_sn=2482
歡迎參閱查詢
http://www.fda.gov.tw/notice/fd10000.aspx
只要輸入廠商、品名或關鍵字後,按「查詢」鈕就可以
或按「清冊下載」鈕即可查詢最新清冊
十大危險小吃
150克裹粉酥炸的鹽酥雞約有585卡熱量,油脂比例超高,每天一份,一個月下來就會爆肥2公斤,堪稱危險小吃第一名,而且消費者也無從得知攤販多久更換炸油,飲食安全難把關。
▼如何聰明吃:營養專家都建議,最好不吃,若真的嘴饞,也務必多人共食,將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製作蔥油餅必須摻很多油,加上油煎過程,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就認為蔥油餅免不了高脂、高熱量的命運,兩小片(1/4張蔥油餅)就有500卡熱量。建議還是少吃為妙,頂多偶爾吃一小片解解饞,更不該當成正餐,以免吃進太多油脂。
▼如何聰明吃:蔥油餅、宜蘭蔥餅都是少吃為妙,頂多偶爾吃一小片解解饞,不該當成正餐,以免吃進太多油脂。
10個鍋貼熱量超過700卡,再搭上酸辣湯約100卡,已超出上班族一餐理想熱量攝取量。趙強指出,鍋貼的高油脂來自兩個部份,一是內餡的五花肉,二是油煎時淋上的麵粉水非常吸油,建議單點兩、三個淺嚐即止。
▼如何聰明吃:如果真的想吃,也儘量避免點一整份(10個),最好單點兩、三個淺嚐即止。
肉圓無論是採油炸烹調或浸泡在油裡保溫,都會吸附很高的脂肪,吃一顆肉圓就等於喝下將近一匙油,趙強提醒,肉圓常用肥肉做內餡,飽和脂肪偏高,此
外,肉圓澱粉含量相當於一碗白飯,吃後正餐飯量可得減量。建議選擇南部口味的蒸肉圓減少油脂攝取,起鍋後也避免淋上過多醬料,以免太鹹。
▼如何聰明吃:選擇南部口味的蒸肉圓,可減少油脂攝取。起鍋後避免淋上過多醬料,以免太鹹。
蚵仔麵線最大問題來自厚重勾芡,一碗就提供300~400卡熱量,澱粉含量約等於九分滿的白飯,雖然吃起來不油,脂肪量其實很高;配料中的蚵仔、大
腸或肉羹,都屬高脂肉類,許多店家甚至將配料再裹粉,以維持滑嫩口感,熱量更高。建議儘量選擇勾芡較不濃稠的店家,配料則選膽固醇較低的蚵仔,至於大腸、
肉羹能免則免。
▼如何聰明吃:儘量選擇勾芡較不濃稠的店家,配料則選膽固醇較低的蚵仔,至於大腸、肉羹能免則免。
大腸包小腸在夜市很受歡迎,常看到人手一根,吃得津津有味。不過,小小一條糯米腸,就有將近一碗飯的份量,且糯米較易影響血糖起伏,糖尿病患者更應
注意。油脂過量也使大腸包小腸更危險,香腸是高脂肉類,再以油煎烹調,飽和脂肪過高,最後淋上的重鹹醬料,也使鈉含量破表,對健康十分不利。
▼如何聰明吃:高油、高鹽、高熱量,如果真的想品嚐,最好是兩、三人分食一份,並減少最後的醬料,將危險降到最低。
滷肉飯是全台最普及的小吃類型,由於各地配方不同,因此熱量、油脂都有差異。有些滷肉飯直接以肥肉肉碎做為醬汁,有些則澆淋肉燥,但趙強指出,肉燥雖然肉眼看不出肥肉,但油脂含量未必較少,「要香、要滑、要好吃,其實都很油!」
以糖尿病衛教學會彙整的《台灣小吃營養大解析》以新竹知名滷肉飯為例,吃一碗就攝取到648卡熱量,油脂提供熱量比例高達43%,尤其高飽和脂肪的油脂,導致體內壞的膽固醇增加,會提高慢性疾病罹患風險。
▼如何聰明吃:吳映蓉建議,滷肉飯可以偶爾吃,但應視為正餐,而非點心或消夜,以免吃進額外熱量,同時應搭配燙青菜,便可達到均衡飲食的目標。
臭豆腐富含植物乳酸菌,有健胃整腸功效,但傳統吃法常以油炸烹調,不但熱量倍增,一份臭豆腐就有高達500~600卡熱量,且油炸產生的自由基和致癌物質,更有害人體。
從營養層面來看,臭豆腐富含蛋白質,腎臟病患必須注意食用份量,而沾醬的含鹽量也很高,最好少用。
▼如何聰明吃:吃臭豆腐仍以蒸、煮為宜,就算麻辣臭豆腐也比油炸好,「建議不喝麻辣湯底,只吃臭豆腐就好,」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兼任助理教授吳映蓉建議。如果逛夜市時真的想點炸臭豆腐,最好多人分食,既可滿足口腹之慾,又不至於對身體造成太大負擔。
米糕、油飯、粽子由糯米製成,比一般蓬來、在來米飯的升糖指數高,對於血糖波動影響較大,且為求口感滑順香甜,製作時必須添加足夠的油脂,或淋上大量肉燥醬汁,不但飽和脂肪大增,也額外多了熱量。
▼如何聰明吃:解嘴饞可選份量較小的筒仔米糕,較不易吃進過多熱量。
在台灣小吃票選中經常拔得頭籌的蚵仔煎,熱量其實不低,雖然加了蚵仔、小白菜、蛋等配料,看似均衡,但事實上,一份蚵仔煎就有500卡熱量,佔了一餐建議熱量的一半以上。
最大問題在於油煎烹調時必須使用大量油脂,更且為了達到口感滑潤而加入的濃稠勾芡,尤其吸附油脂,不利健康。
▼如何聰明吃:點餐時請老闆多加點蔬菜、少放勾芡,盛盤時淋少一點甜醬汁和醬油,便可減少熱量。
珍珠奶茶的主成分為糖和奶精,只提供熱量、卻不含其他營養素,奶精所含的反式脂肪更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珍珠奶茶對人體健康百害而無一利。建議將奶精換成鮮奶補充鈣質外,同時要求「減糖」或「無糖」,有助於降低熱量。
▼如何聰明吃:將奶茶中的奶精換成鮮奶,可增加奶類攝取,補充鈣質,同時要求「減糖」或「無糖」,有助於降低熱量。
健康小吃1號:米苔目湯
清湯類小吃,屬於低蛋白質的澱粉食物,油脂不多,熱量密度也不高,只要加點青菜和蛋白質食物就能達到飲食均衡,可當作正餐。
雖有鹽分稍高的問題,但有助營養均衡,記得避免選擇加工太多的食材,例如貢丸、魚板,滷味算是熱量較低、較健康的小吃。
豆花是優良的蛋白質來源,建議搭配天然的花生、紅豆或綠豆等五穀雜糧配料,避免粉圓等精緻糖類配料,否則熱量就會增加,此外,無論湯底是黑糖水或花生仁湯,都應少喝,以免攝取太多糖分。
含豐富配料,肉片、豆干丁、高麗菜、豆芽、蘿蔔乾、炒紅蘿蔔應有盡有,是均衡的優質小吃,如果不加甜花生粉和蛋酥等高油脂調味料的話,可減少約130卡熱量,若擔心鈉攝取量太高,可以請店家別放蘿蔔乾。
食材單純,主要是澱粉和肉、香菇、蘿蔔乾等少許配料,熱量適中,不過須留意沾醬份量,最好不要整個淋在碗粿上,另用盤子盛裝,少量沾取提味就好。
資料來源:康健雜誌網頁: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page=1&id=7430
為孩子打理早餐的八個原則
1.不論時間再趕,一定讓孩子吃了早餐再上學。
有吃早餐的學生功課會比不吃早餐的學生好,這一點被稱做「早餐效果」,而且腦部要能順利運作,就必須將能量,也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控制在一定的範圍
內,當葡萄糖供應適當的量給腦部時,能夠集中注意力,使頭腦靈活,心情穩定,《大腦元氣飲食》一書中指出。因此,讓孩子早上吃得豐盛,才能提供足夠的能量
面對一天的生活及學習。
2.孩子的早餐應該吃多少,很難有標準答案,即使同年齡的孩子,食量也可能相差很大。一般國小低年級的兒童早餐大約攝取300~400卡,而高年級的孩子大約需要400~500卡,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徐於淑指出。
3.兒童早餐的內容至少包含三大類食物──碳水化合物(如麵包、饅頭、稀飯)、蛋白質(如蛋、鮪魚肉、豆腐等)及奶類(如牛奶、優酪乳),如果能加上少量青菜(如生菜沙拉),會更完整均衡。
4.一般建議儘量讓孩子每天早上都能攝取奶類,如鮮奶、乳酪、優酪乳等,除了提供蛋白質之外,更重要的是避免鈣質攝取不足。
5.早上不一定要讓孩子吃水果,尤其食量小的孩子,吃了水果可能吃不下其他食物。當然更不建議給孩子喝果汁,因為果汁的纖維少,維生素也會被破壞,營養價值遠不及新鮮水果。
6.儘量避開油炸、油煎、油炒及口味重的食物當早餐,如薯餅、蔥油餅、炒麵等。
7.經常變化早餐內容,做不同搭配,這樣孩子不容易覺得膩而拒吃早餐,也可以攝取各種食物,達到飲食均衡。
8.爸媽最好帶孩子一起買早餐,順便教他如何挑選搭配,而不要給錢打發。要是忙到只能塞錢給孩子讓他自理的話,起碼每星期要找個機會問一問他早餐都在哪裡買?吃了什麼?確保他每天早上有填飽了肚子去上課。
危險早餐V.S健康早餐
便利商店裡可以當做早餐的食物看起來不少,例如包子、饅頭、飯糰、熱狗堡、優格、茶葉蛋等,而營養師最推薦哪種組合,哪些其實不適合常吃?
●危險組合:熱狗堡+含糖飲料
熱狗因為是加工肉品,熱量及油脂都不低,而且含鹽分也比較多,再加上小朋友常愛擠上番茄醬、酸黃瓜等醬料,又會吃進更多鈉和熱量。一份加了這些醬料
的熱狗堡,熱量達到500多卡,十分驚人。如果再喝一瓶含糖飲料,如奶茶或紅茶,熱量更可高達600~700卡,遠超過小朋友早餐的熱量需求。
●健康組合:三角飯糰+低脂鮮奶或優酪乳
三角飯糰一個大約200多卡,熱量及油脂含量相對比較低,而且包含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若再配上低脂奶類,這樣的組合受到營養師好評,也適合小朋友的食量。此外,有時候也可以考慮買低脂優格,搭配一顆茶葉蛋,蛋白質有助於頭腦清楚、上課有精神。
這裡最令人擔心的是飲料,如奶茶、紅茶、咖啡等都是營養價值低,而熱量、糖分、油脂高的食物。所以營養師建議,最好只在早餐店買三明治,另外到便利商店選擇低脂鮮奶或低糖優酪乳。
●危險組合:鐵板麵+奶茶
不只油膩,而且淋上很多醬汁,口味太重,讓孩子吃進大量鹽分,容易口渴而更想喝高糖分的飲料。如果孩子想吃,建議每個月1~2次為限。另外,漢堡也要少吃,因為漢堡肉裡的肥肉比例高,油脂偏多。
●健康組合:吐司夾蛋
在連鎖早餐店最好選擇三明治類,而吐司夾蛋會比夾火腿好(火腿是加工品,鹽分比較多而且有添加劑。)
如果是吐司夾鮪魚,要看店家是不是用油漬鮪魚,或者額外添加美乃滋調味,這樣油脂含量不少,也不宜常吃。
此外,記得請老闆少抹一點奶油或其他抹醬,減少吃進去的油脂。如果能夾幾片生菜或番茄較好。
另外,像早餐車賣的廣東粥也是不錯的選擇,但稀飯的水分較多,容易餓,所以建議再搭配喝一瓶鮮奶,或是吃一顆茶葉蛋,增加飽足感。
通常夾餡麵包的熱量及糖分都比較高,一個就要300多卡,不過,像許多小朋友喜歡的波蘿麵包雖然沒有夾餡,讓人低估了它的熱量,其實一個中型的波蘿麵包也有300多卡,熱量不算低,並不適合常吃。
●危險組合:起酥麵包+調味乳
起酥麵包的熱量更高達400多卡,油脂佔熱量比例也超過50%,屬於高油脂食物,少吃為宜。另外,營養師建議父母訓練孩子習慣喝鮮奶,而不要放任他
們喝調味奶,因為根據營養分析,調味奶的成分裡奶類只佔一半,另一半幾乎全是糖水,徐於淑指出。而只要父母堅持不讓孩子喝調味奶,平時也不買回家,小孩很
快就會習慣只喝鮮奶。
●健康組合:全麥麵包三明治+低脂鮮奶
也可以選擇買全麥吐司回家,早上自己簡單加工,夾乳酪片或水煮蛋片,但儘量少抹植物奶油和果醬,以避免吃進反式脂肪及額外的糖分、色素。
一般營養師最不建議讓小孩常吃豆漿店的早餐,因為多數是高油、高熱量的食物,例如油條、燒餅、飯糰、肉包等。
●危險組合:燒餅油條+米漿
一個包了油條、肉鬆的飯糰,或是一套燒餅夾油條的熱量都超過500卡,如果再搭配豆漿或米漿,熱量遠遠超過孩子的需要。
而肉包的內餡裡肥肉比例不低,也算是油脂偏高的食物,不宜常吃。
而選少糖的豆漿或不加糖的清漿比喝米漿好,因為米漿的熱量和油脂都比豆漿高。
●健康組合:饅頭夾蛋+少糖豆漿
中式早餐裡最被營養師們推薦的是饅頭夾蛋,因為饅頭比起燒餅、包子來,沒有油多的問題,而且吃完有飽足感。如果想換口味,偶爾可選擇蘿蔔糕,但畢竟是油煎的食物,還是不宜常提供孩子當早餐。
資料來源:康健雜誌網頁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page=1&id=678
認識病毒性腸胃炎
(一)疾病概述(Disease descrioption )
可以引起腸胃炎的致病原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最常引起病毒性腸胃炎的病毒為
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而杯狀病毒(Calicivirus)、星狀病毒(Astrovirus)以及腺病毒(Adenovirus)40和41型也可能致
病。病毒性腸胃炎的患者,只要適時、適切的補充流質,病人多會自然康復少有後遺症發生。但對於嬰幼兒、身心障礙者或是有生理障礙的老人,一旦感染病毒性腸
胃炎,由於這些人缺乏足夠的自我照顧能力,可能因體液流失而導致脫水,電解質不足進而抽搐甚至死亡等嚴重症狀。
(二)致病原(Infectious Agent)
1.諾羅病毒Norovirus
2.輪狀病毒Rotavirus
(三)流行病學(Epidemiology)
1.諾羅病毒:
(1)廣泛分佈全球,近期於日本、美國、歐洲等國家均有規模不等之疫情發生。
(2)
美國CDC評估每年約2300萬人次因感染諾羅病毒而造成腸胃炎,其中有50%是經由食物傳播。從1997至2000年之間,有232次聚集事件,57%
經由食物傳播、16%為人傳人、3%藉由被病毒污染的水傳播以及23%原因不明。最易發生的場所包括飯店(36%)、照護中心(23%)、學校(13%)
和輪船(10%)。
(3)諾羅病毒在台灣地區分佈情形:諾羅病毒好發於人口密集機構,如:長期養護機構等。
2.輪狀病毒國際分佈情形:
依據美國疾病管制局2003年全球統計,顯示已開發國家中小於五歲的小孩大多已經感染過輪狀病毒,我國之流行年齡層分佈亦同。
(四)傳染窩(Reservior)
1.諾羅病毒,人是唯一之帶病毒者。
2.輪狀病毒可以感染人之外,牛和靈長類動物也會感染,但為不同型別,動物身上之輪狀病毒並不會傳染人。
(五)傳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病毒性腸胃炎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如經由與病人的密切接觸(例如:透過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吃到或喝到汙染的食物或飲料。
(六)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s)
諾羅病毒一般為24至48小時。
輪狀病毒一般為24至72小時。
(七)可傳染期(Period of communicability)
諾羅病毒一般在急性腹瀉停止之後48小時內依舊有傳染性。
輪狀病毒一般在急性發作期8天之內,還具有感染力。
三、預防保健
1.飯前和便後應洗手;為嬰幼兒或老年人更換尿布或處理排泄物之後,以及準備餐點之前也應洗手。
2.蔬果要清洗乾淨;避免生食生飲。
3.注意居家環境衛生。
4.新生兒餵哺母奶可提高嬰幼兒的免疫力。
5.目前市面上已有輪狀病毒疫苗,若家有幼兒可諮詢小兒科或家醫科醫師後考慮自費接種。
四、治療照護
(一)感染病毒性腸胃炎的健康照顧:
1.補充水分及電解質,避免脫水及電解質不足。
2.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嬰兒、幼兒、兒童或老人,於同一房間遊戲或接觸,在沒有腹瀉、嘔吐之後,這種區隔應該持續至少2天。
3.病患不應為家人準備食物,在沒有症狀之後,還需要暫停2天後,才能幫家人準備食物。
4.建議在家休息,不要去托兒所、上學或上班。
(二)照顧者的注意事項:
1.照顧病毒性腸胃炎的患者之後,應該用肥皂和自來水徹底洗手,保護自己和其他健康的人。
2.清洗及消毒被嘔吐物、排泄物弄髒的床單、衣物和環境週遭,減少病毒的蔓延。
3.清洗嘔吐物或排泄物時:
(1)建議使用口罩。
(2)要戴手套,在脫下和丟掉手套後要洗手。
(3)使用隨用隨丟的紙巾或拭布來清理任何物體,並且把這些紙巾放在垃圾袋,密封后才放在垃圾桶。
(4)用熱水(>85℃)或漂白水清洗弄髒的環境,並且徹底抹乾。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網頁:http://www.cdc.gov.tw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為宣導落實傳染病預防措施,
加強對"勤洗手"重要性的認知,
特辦理此項活動,提供獎品及圖書禮卷等總價值超過新台幣23萬!
歡迎踴躍參加拿大獎
徵選作品 : 攝影手記or創意海報 (需包含"勤洗手"的相關內容)
Normal
0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st1:*{behavior:url(#ieooui) }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小黑蚊簡介及防治策略建議(資料來源:教育部) 
一、 小黑蚊簡介
小黑蚊不是蚊子,而是屬於雙翅目蠓科的台灣鋏蠓,是一種體型微小的吸血昆蟲,俗稱「黑微仔」,早在1913年由日本昆蟲學家素木得一於台中縣發現並予以命名;它是一種完全變態昆蟲,生活史分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完成一個生活史約時20-30天。
小黑蚊成蟲體長約1.4mm,雌蟲嗜吸人血,吸血活動白天進行,以中午至下午時段為吸血高峰。雌蟲習性低飛,因此多叮人體小腿、手背、手肘等部位,叮咬後會產生奇癢、紅腫等症狀,嚴重者會產生過敏反應;吸飽血的雌蟲懷卵2-3天即可產卵,卵產於潮濕之土表。其幼蟲為陸生,主要取食藍綠藻與綠藻等藻類,這些藻類滋長於潮濕的土壤表面。
小黑蚊為滋擾性昆蟲,尤其在白天活動時易被叮咬,目前尚無傳播疾病的記載。由於小黑蚊之吸血特性,因此人的活動與行為也是決定台灣鋏蠓密度高低的重要因子;如在農莊、社區、村落、學校、廟口、公園、風景區、遊樂區等人多或人群聚集活動場所都是小黑蚊可能猖獗危害的地方。近年來由於經濟發展、休閒活動發達、農業生產方式及地區作物相改變等因素,加上隨著交通工具之移動,危害區域由以往的偏僻鄉鎮逐漸擴散至都會區,使得小黑蚊危害由局部地方性問題迅速蔓延成全國性的生態環境問題,更直接影響民眾生活品質及休閒旅遊產業的發展。
二、  
防治策略 
在小黑蚊防治策略上,應與防治技術整合。有關防治策略可分為三類:
(一) 防治責任觀念調整
應將過去防治責任全盤由地方環保局負責的觀念,調整為區、里、鄰等地方行政力量與民眾共同配合防治工作,小黑蚊危害問題才可改善。
(二) 行政機關人力及事權配合
小黑蚊防治範圍涉及風景遊樂區、農地、學校、軍隊營區等,均分屬不同行政機關業管,目前已成立跨部會之小黑蚊防治推廣專案小組,將透過跨部會整合機制,明確劃分各機關權責及分工事項,以多元管道共同進行防治工作。
(三) 綜合防治技術推廣
小黑蚊防治工作有三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包括「氣候」、「環境」以及「人群聚集」,前兩項因素是它的生長條件,第三項則是繁殖條件;而「氣候」是無法改變的,防治它就必須從「環境」及「人群聚集」著手。防治實務上不能僅依賴化學防治,必須採用綜合防治的概念與作法,將個人防護、環境管理、化學防治等各種技術與方法,依不同區域環境特性,設計有效的防治策略與做法,同時結合社區民眾與政府機關,長期並持續的執行,宣導「以個人防護與環境管理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作為,才是未來防治工作應重視的方向。
1. 個人防護
由於小黑蚊蟲體小、習性低飛,通常以小腿、腳、手背、手肘為叮咬部位,而雌蟲產卵所需要的養分就是人血,多以人群活動、聚集的地方為主要發生地點,應做好個人的自身保護工作,避免提供血源,如此小黑蚊就無法獲得產卵之養分,亦可阻斷小黑蚊繁殖之危害。有關個人自身保護方法如下:
(1)衣著保護
最簡單有效的防護方法就是穿著長袖、長褲及鞋襪,兼顧舒適又能防止小黑蚊叮咬的效果。
(2)行為保護
小黑蚊的分佈有其侷限性,通常以樹蔭下、走廊、涼亭、騎樓等為主要吸血場所,若能在小黑蚊吸血時段避開這些場所,也可以達到不提供血源的防治目的。
(3)忌避劑/防蚊液保護
由於市售的防蚊液產品繁多,應選擇針對小黑蚊有效的防蚊液,使用忌避、防蚊產品前也應詳讀產品說明,注意防蚊液有效驅避小黑蚊的時間,通常體溫或環境溫度高時,會縮短防蚊液的有效保護時間,適量噴灑或塗抹於易受小黑蚊叮咬部位,可發揮防止叮咬效果。
(4)居家保護/辦公室保護
小黑蚊會進入室內吸血,尤其是位於一樓燈光明亮的教室、辦公室等,因此裝設大於55網目以上的紗網才可以有效杜絕小黑蚊進入,一般的紗網無法阻止小黑蚊通過。
2. 環境管理
小黑蚊幼蟲主要以藍綠藻、綠藻等藻類為食物,藻類的滋長需要潮濕的環境及適當的光線,環境中有藻類滋長的具體指標就是「青苔」。因此,避免青苔的滋生或是清除青苔,即可避免提供小黑蚊幼蟲生長的食物來源,亦可阻斷小黑蚊滋生棲息地及危害。有關清除方法如下:
(1)拆除不必要的棚架,清理雜物、枯枝落葉及修剪花木,保持通風狀態,可降低環境溼度,有效減少藻類的滋生。
(2)可利用鋼刷或其他工具刮除石、磚、溝壁、邊坡滋長的青苔,刮除後利用防水漆、油漆等材料上漆、彩繪,或貼上彩色磁磚,以降低青苔生長時間。
(3)在土壤表面可密植合適的覆被植物(如韓國草、蔓花生等植物),可阻擋光線並有效阻止青苔的滋生。
(4)在花圃、花盆上的土壤表面,可鋪上適量的鵝卵石、碎石、沙石等以阻隔地表,亦可有效阻斷青苔的滋生。
(5)另花圃、菜園等不易植草、鋪砂石等覆蓋管理的土壤表面,藉覆土之方式,將長有青苔或孳生幼蟲部分翻蓋到土壤裡面,直接破壞幼蟲棲地。
3.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為對付小黑蚊最迅速、有效的防治方法。施用時可分為幼蟲防治及成蟲防治兩方面,建議以3-4次施藥為一個防治期程,每次施藥的間隔約為1-2個星期,施藥時應該成蟲與幼蟲同時防治才會發揮最佳的防治效果。化學防治工作項目如下:
(1)化學防治實施範圍
在進行化學防治之前應在危害地區進行密度普查工作(調查方法:以人體誘集法,1人/1腿,20分鐘),藉以瞭解小黑蚊的危害範圍及程度(如下表),再依調查結果劃定施藥範圍,建議在小黑蚊發生範圍內及其外圍30公尺範圍進行防治。
小黑蚊危害程度分類法:
| 數 量 | 危害程度 | 
| 0隻 | 無危害 | 
| 1~10隻 | 輕度 | 
| 11~50隻 | 中度 | 
| 51~100隻 | 嚴重 | 
| 100隻以上 | 非常嚴重 | 
(2)選用殺蟲劑
應選擇合格之環境衛生用藥,以及對人類及家禽家畜毒性低、對環境污染小而有效之種類為主。目前在環保署登記有案的環境衛生用藥,對台灣鋏蠓的成蟲與幼蟲都具有良好的殺蟲效果,其主要成分包括合成除蟲菊類、有機磷類、氨基甲酸鹽類及昆蟲生長調節劑等,這些藥劑多登記為特殊環境衛生用藥,必須領有專業證照的環保人員或是病媒防治業者才能從事這項化學防治工作,目前仍無民眾自行施用化學防治之相關規範。
(3)幼蟲防治
幼蟲無飛行能力,因此活動範圍侷限在地表,尤其是滋生青苔的地方,如灌木叢下方、花圃、邊坡、覆滿菁苔的水溝邊、棚架陰暗處、學校周邊的竹林及檳榔園等潮濕且長有藍綠藻與青苔之地。相較於成蟲,幼蟲容易防治,因此化學防治之重點應著重於幼蟲的防治。目前多施用有機磷類之藥劑如:陶斯松、撲滅松、亞特松及亞培松等,利用動力噴霧機使藥劑均勻噴灑於長有藍綠藻與青苔的地方,幼蟲碰觸或取食沾有藥劑的藻類後死亡,而達到防治效果。
(4)成蟲防治
成蟲體型微小,易於躲藏,以熱霧機(thermofogger)進行空間噴霧才可發揮好的防治效果,因為熱霧機是將藥物分子煙霧化,可配合風向將藥劑均勻、充分的灑佈於整個空間,甚至於縫隙中。而一般的動力噴霧機雖然也可以噴灑出微小的霧化水懸藥劑,不過它仍為水顆粒,容易被落葉或其他物體阻擋而降低藥液接觸到蟲體的機會,降低殺蟲效果。
(5)化學防治優缺點
優點:發揮迅速殺死小黑蚊的功效。
     
適合密度高時的防治。
缺點:經常施用會污染環境。
     
容易誘發小黑蚊產生抗藥性。
     
藥效易受天候影響,尤其是午後陣雨會沖掉藥劑。
4. 教育宣導系統建構與運作
小黑蚊是蠓科吸血昆蟲,並非一般的蚊子,因此許多民眾不瞭解小黑蚊,不知道如何防治小黑蚊,甚至錯認為要在水域環境防治小黑蚊,因此有必要推動全面性的小黑蚊防治推廣教育。推廣教育種子師資可由小黑蚊防治推廣中心統一培訓,宣導教育推廣體系則可借重既有之行政系統加以發揮,讓民眾對小黑蚊有確實的認知,對小黑蚊的防治之推動可達正面積極意義與功效。
三、  
小黑蚊叮咬之處置
         
(二)     避免搔抓患部,以免引起繼發的細菌性感染。
         
(三)     若引發過敏反應,應立即就醫治療。
四、  
結語
目前防治小黑蚊尚無可以一勞永逸的防除技術,唯有加強對小黑蚊的認知,建立「以個人防護與環境管理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正確防治觀念,並持續性地進行,民眾方可不受小黑蚊之危害,享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2011/03/02 12:19
(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市2 日電)今年日本腦炎疫苗因延遲供應,全台將調整至3月21日開打,嘉義市政府衛生局今天提醒家長,屆時別忘帶孩子施打疫苗,以因應每年5至10月的日本腦炎流行期。
嘉義市衛生局指出,往年日本腦炎疫苗都於3月1日開始接種,但今年因疫苗供應延遲,因此幼童接種調整至3月21日起實施,家長可配合時程帶幼童完成接種。
衛生局表示,日本腦炎是經由蚊子叮咬傳播的疾病,台灣地區病媒蚊為三斑家蚊及環紋家蚊,豬隻及鳥類是病毒的自然宿主。
當蚊子叮咬到帶病毒的豬隻,再叮咬人體,經過5至15天的潛伏期後,就會出現臨床症狀。由於日本腦炎以侵犯兒童為主,因此接種疫苗是最好的預防方法。
衛生局指出,台灣日本腦炎的流行期為每年5至10月,流行高峰期為6、7月,因此提醒家長在流行季節前,讓家中幼童接種疫苗,以產生保護效果。1000302
(中央社記者江俊亮攝 100年3月2日)
資料來源:http://blog.ilc.edu.tw/blog/admin.php?op=newPost
2011/02/23 05:30
(中央社記者李淑華台北22日電)總統馬英九今天指出,台灣10大死因中,有7項與肥胖有關,今年建國百年,政府將號召60萬人「聰明的吃,健康的動」,1人目標減1公斤,期能減重600公噸。
馬總統下午接見「2011肥胖防治國際研討會」與會國外專家學者,對於訪賓來台參加肥胖防治會議,代表政府與人民表達誠摯歡迎之意。
總統表示,目前台灣成人過重或肥胖者達到44.1%,兒童則有25%,在10大死因中,其中有7項與肥胖有關,值得國人重視。今年為建國100年,政府希望做到「健康100,台灣動起來」,並號召60萬人一起進行「聰明的吃,健康的動」,期能減重600公噸。
總統指出,政府希望打造健康的城市與國家,鼓勵全民要吃得健康,並多做運動。政府具體的目標就是希望國民能更健康,進一步減少健保負擔。
他說,希望在5年內能降低肥胖上升率,5至10年內降低國小兒童肥胖的比率,5年內增加運動盛行率10%。目前國內運動人口已達24%,已較20年前的12%顯著提升,政府期盼再繼續提升。
總統表示,目前肥胖與過重的人口仍在增加當中,政府還有許多需要努力的地方,並透過運動及健康飲食逐漸減少國內肥胖與過重人數的比率。1000222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2/5/2mvf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