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防治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請民眾提高警覺,落實正確勤洗手、生病不上學,預防腸病毒感染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請民眾提高警覺,落實正確勤洗手、生病不上學,預防腸病毒感染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

疾病管制署表示,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全國已進入流行期,社區病毒監測資料顯示,目前主要流行病毒為克沙奇A型,惟仍持續檢出腸病毒71型個案,且今年已累計3例腸病毒重症個案均感染腸病毒71型,面對今年疫情,請民眾提高警覺,落實正確勤洗手、生病不上學,如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儘速送往大醫院治療。
  根據該署監測資料顯示,第17週(4月24日至30日)全國門、急診腸病毒就診人次共計11,174人次,較前一週上升25.8%,已突破流行閾值(11,000人次),且已累計10個縣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新北市、台東縣、嘉義縣、苗栗縣、彰化縣、花蓮縣)門、急診腸病毒就診人次超過流行閾值。今年截至5月2日,國內共檢出17例腸病毒71型個案(14例輕症、3例重症),分布於台北市、新北市、宜蘭縣、桃園市、台中市、彰化縣、屏東縣、花蓮縣,分布行政區請參閱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腸病毒專區中發生腸病毒71型陽性個案或年齡滿3個月(含)以上重症個案地區。
  因應各縣市即將陸續進入腸病毒流行期,疾管署應變工作小組持續嚴密監控疫情,並在各區密集辦理醫護人員教育訓練,加強臨床醫護人員對於腸病毒重症的警覺與處置能力,同時密切注意各地區的醫療因應量能,持續與76家腸病毒重症責任醫院聯繫,瞭解腸病毒病患就診及住院情形;另於全球資訊網設置「腸病毒專區」,並針對學齡前嬰幼兒等腸病毒高危險族群製作相關影片、海報及單張供民眾下載運用,持續透過多元管道進行民眾衛教,並已請各縣市政府持續督導、稽查轄內教托育機構落實環境清潔及消毒、洗手設備維護、幼童健康管理。
  勤洗手為最主要預防腸病毒的措施,有自來水時,請依「濕、搓、沖、捧、擦」的步驟洗手,並應使用肥皂,搓洗時間至少20秒;如果無法取得肥皂和清水時,可使用酒精含量60%至95%的乾洗手液清潔雙手,雙手務必搓洗至洗手液乾燥為止,以降低感染風險。
  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傳染力極強,易於家庭及教托育機構內傳播,大人工作返家抱小孩前務必更衣、洗手,幼童返家或進食前亦需確實用肥皂洗手,避免遭受感染。如幼兒診斷感染腸病毒,應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降低病毒傳播機會。也請家長特別留意幼兒健康,一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至醫院治療,掌握治療契機。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資料來源:http://www.mohw.gov.tw/news/571954473

 
傳染病防治

腸病毒疫情進入流行高峰期,應勤洗手,防範疫情擴大

腸病毒疫情進入流行高峰期,衛生署召開流行疫情處理協調會報,加強跨部會合作,並呼籲民眾落實個人衛生清潔

( 2012-05-15 )

依據疾病管制局監視資料顯示,腸病毒就醫人次近兩週快速上升,

並已進入流行高峰期,衛生署於昨日邀集教育部、內政部、新聞局等相關部會,召開腸病毒流行疫情處理協調會報,再次確認所有防治整備皆已到位,將全力迎戰腸病毒的威脅,並有信心能順利跨越流行高峰,維護民眾的健康。

該局本日公佈新增4例腸病毒重症個案,其中3例感染腸病毒71型,為居住於南部的9個月女童、1歲3個月及1歲8個月男童,另1例感染伊科6型的是居住於北部的3歲4個月女童。3名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於4月下旬出現發燒、手足出現紅疹、口腔水泡潰瘍等腸病毒感染症狀,並出現嗜睡、活動力差、肌抽躍、心跳過速、肢體無力及嘔吐等疑似重症病徵,而感染伊科6型之重症個案則無常見之腸病毒症狀,而以發燒及腦炎表現,就醫後4人皆已康復出院。本(2012)年截至5月14日止,已累計38例重症個案,其中37例為腸病毒71型感染所致。而伊科6型與日前於社區監視發現之克沙奇B3型類似,都好發於新生兒感染,過去曾於2001、2002及2007年間活躍,並造成5例重症死亡個案,目前其活躍度尚無異常增高現象,該局將密切監視。

目前已進入腸病毒流行高峰期,該局提醒民眾,家長應避免嬰幼兒與腸病毒病人接觸,教托育機構應加強宣導學童確實做好個人衛生,並定期進行環境清潔及重點消毒,同時配合落實執行疫情通報及停課機制,以降低感染與擴散的機會。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民眾如對腸病毒有疑問,相關資訊請參閱該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之民眾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如話機無法撥打簡碼電話號碼,請改撥0800-001922防疫專線。

傳染病防治

腸病毒疫情進入流行高峰期,應勤洗手,並避免病患與幼童密切接觸

疾管局公佈新增4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疫情進入流行高峰期,提醒大人小孩均應勤洗手,並避免病患與幼童密切接觸 ( 2012-05-08 )
 

疾病管制局本日公佈新增4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

分別為居住於北部的1歲11個月女童及2歲9個月男童,中部的2歲3個月男童,及南部的9個月男童。4名個案於4月下旬出現發燒、手足出現紅疹、口腔水泡潰瘍等腸病毒感染症狀,並出現嗜睡、活動力差、肌抽躍、心跳過速、肢體無力及嘔吐等疑似重症病徵,就醫後3名已康復出院,另1歲11個月女童則仍住院治療中。本(2012)年截至5月7日止,已累計34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

依據該局監視資料顯示,腸病毒就醫人次近兩週快速上升,疫情已進入流行高峰期,由於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不論是幼兒與大人都可能感染,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場所最容易傳播,尤其是學齡前嬰幼兒易受到家中就學兒童感染而產生重症,該局提醒民眾,家長應避免嬰幼兒與腸病毒病人接觸,托育機構應加強宣導學童確實做好個人衛生,並定期進行環境清潔及重點消毒,同時配合落實執行疫情通報及停課機制,以降低感染與擴散的機會

該局再次提醒民眾,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民眾如對腸病毒有疑問,相關資訊請參閱該局全球資訊(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之民眾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如話機無法撥打簡碼電話號碼,請改撥0800-001922防疫專線。

傳染病防治

101/4/12衛生署疾管局腸病毒度情即時看板

 

今年國內腸病毒監測概況
Ø4/1-7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峽炎急診就診病例千分比為3.48,已連續4週上升且超過預警值;第12(3/18-24)克沙奇A型病毒(54.3%)首度超越腸病毒71型病毒(34.3%),成為社區主要流行病毒株
Ø今年累計24例腸病毒重症確定病例,高於往年同期(去年同期0例,全年59例確定病例,4例死亡)
今年國際腸病毒概況
Ø香港:高峰期為5-7月,目前手足口病活躍程度有上升。急診手足口病就診千分比近兩週快速增加,高於2010年、2011年同期;今年累計通報2例腸病毒71型感染個案,其中1例有嚴重併發症
防疫小叮嚀~感染腸病毒請在家休息,並配合地方疫情通報及停課機制
ü腸病毒71型自去年秋冬開始活躍尚未停緩,目前已進腸病毒流行期教托育機構及嬰幼兒家長應注意防範,適當區隔病人與孩童,降低傳播機會、ü預防腸病毒
傳染病防治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請家長注意防範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請教托育機構及嬰幼兒家長注意防範,適當區隔病人與孩童,降低傳播機會
 
疾管局本日公布新增3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分別為北部5歲7個月女童、中部1歲5個月男童,及南部4個月女童。3名幼兒於3月底4月初出現發燒、四肢及臀部出現紅疹、口腔水泡潰瘍等腸病毒感染症狀,並出現活動力降低、肌抽躍、心跳過速、步態不穩及嘔吐等疑似重症病徵,經及時赴大醫院就醫後,其中2人已康復出院,另1人目前於普通病房穩定復原中。

腸病毒71型自去年秋冬開始活躍尚未停緩,目前輕症及重症個案仍持續出現,本(2012)年截至4月9日止,已累計24例重症個案,疫情高於往年同期。該局提醒民眾,天氣逐漸變暖,已進入腸病毒流行期,教托育機構及嬰幼兒家長應注意防範,適當區隔病人與孩童,降低傳播機會。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場所最容易傳播,家長應避免攜帶嬰幼兒至人潮擁擠之公共場所,並避免嬰幼兒與腸病毒病人接觸;教托育機構應加強宣導學童確實做好正確洗手動作及衛教觀念,並定期進行環境清潔及重點消毒,同時配合落實執行疫情通報及停課機制。疾管局再次提醒民眾,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民眾如對腸病毒有疑問,相關資訊請參閱該局全球資訊(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之民眾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如話機無法撥打簡碼電話號碼,請改撥0800-001922防疫專線。

員山鄉衛生所防疫熱線9221575#12

傳染病防治

宜蘭縣衛生局「腸病毒防治暨視力口腔保健」公佈欄設計比賽活動辦法

「腸病毒防治暨視力口腔保健」公佈欄設計比賽活動辦法

一、主旨:為營造健康校園的氛圍,促使每位師生都有預防及保健的觀念,本局特選出腸病毒防治及視力口腔保健二項業務之推動,做為此次公佈欄設計主題,期耤由設計過程中,讓學童從中瞭解腸病毒預防及視力口腔保健的重要性,更能彰顯出校園美化獨特性。

二、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衛生局

協辦單位:宜蘭縣政府教育處、宜蘭縣政府社會處。

三、參加對象:本縣轄內各公私立托兒所、幼稚園及各國小老師及幼(學)童組團參加。

四、活動辦法:

(一)一律以固定式公佈欄(其佈置面積至少100×100公分以上)為準,不限定場所,教室佈告欄亦可,繪圖材料、畫具不拘。

(二)活動分二組:托兒所或幼稚園組、國小組;以學校為單位,需由老師與學生一起組隊參加,其參加人數至少五人以上。

(三)將由教育處及社會處遴選推派各鄉鎮(市)至少一組報名參加。

(四)報名方式:將報名表填妥傳真至本局疾病管制科,傳真號碼為9354651。

(五)報名截至日為101年3月30日止。

五、徵圖題材:應以活潑、創意、並切合主題內容

(一)主題一:1.「洗手、遠離病菌」、2.「口腔保健做的好、牙齒健康沒煩惱」。

子項目:1.「洗手知多少」、「隨時洗手健康多多」、「您會洗手嗎?」、「誰該洗手?」、「何時該洗手」。

2.「您會刷牙嗎?」、「健康的身體,從正確刷牙開始」、「飯後睡前要刷牙」、「定期每半年口腔檢查」。

(二)主題二:1.「腸病毒防治,我知道」、2.「珍愛眼睛,從小開始」

子項目:1.「認識腸病毒傳染途徑」、「得腸病毒怎麼辦」、「腸病毒防治知多少」、「防治腸病毒高手」。

2.「居家校園環境綠化」、「營養均衡、睡眠充足」、「閱讀時,眼睛與書本距離35-40公分」、「定期每半年至一年視力檢查」、「望遠凝視,接觸大自然,放鬆眼肌保視力」。

六、設計佈置時間:自101年4月1日起至4月27日止。

七、獎額及獎勵:

(一)第一名:每組一名,獲頒獎金(禮券)5,000元,獎狀乙紙。

(二)第二名:每組一名,獲頒獎金(禮券)3,000元,獎狀乙紙。

(三)第三名:每組一名,獲頒獎金(禮券)2,000元,獎狀乙紙。

(四)參加獎:每組廿一名,獲頒獎金(禮券)1,200元,獎狀乙紙。

八:評審:

(一)本局將邀請美術專業人員2人就畫作技巧部份進行現場評選,衛生局相關業務同仁1名就主題適切性評選。

(二)評分辦法:符合主題30分、具有創意30分、用色15分、整潔美觀15分、其他10分(總分100分)。

(三)評分日期:自4月30日起由專家評審至現場實地評分。

九、頒獎:暫訂五月份(日期另行通知)。

十、附則:

(一)以學校為單位,參賽者至少五人以上,由老師與學童組隊。

(二)作品如有偽冒,抄襲、拷貝他人作品者,取消參賽資格並自負法律責任;如有得獎,將追回所有獎項,獎位不再遞補。

(三)得獎作品,主辦單位將拍照製作成海報,並對得獎作品有宣傳、編印、展示及發行之權利。

(四)參賽學校必須視同承認報名簡章上之各項規定。

十一、本計畫如有未盡事宜,得由主辦單位權宜規定。

十二、比賽報名表

學校名稱

 

參加組別

□國小組 □幼稚園、托兒所組

參加主題

□主題一 □主題二

參加組員

□老師 人 □學生

參加人員名單:

職稱

姓名

  
  
  
  
  

聯絡人

 

聯絡電話

 

聯絡地址

 

公佈欄尺寸(寬?公分、高?公分)及地點

尺寸:

地點:

傳染病防治

預防接種新政策–入小學前請完成疫苗接種

為讓幼兒及早獲得保護力,兒童之「痲疹腮腺炎德國痲疹混合疫苗」

第二劑及「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請提前於入小學前於各地衛生所與合約醫療院所完成 ( 2012-03-30 )
資料來源:http://www.cdc.gov.tw/info.aspx?treeid=45da8e73a81d495d&nowtreeid=1bd193ed6dabaee6&tid=6C1C8545DBEAFF54
 疾病管制局表示,基於社會型態之轉變與家長對於疫苗接種審慎之需求,為提升接種品質與效能,並讓幼童及早獲得保護力,依據衛生署傳染病防治諮詢委員會預防接種組(ACIP)決議,將原先於國小一年級全面接種之「痲疹腮腺炎德國痲疹混合疫苗(MMR)」、「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Tdap-IPV)」提前於滿5歲至入小學前於衛生所或醫療院所完成。

接種作業自本(101)年4月起開始,先行針對即將於今年9月進入國小就讀之兒童實施,請家長於兒童進入國小一年級就讀前,攜帶其兒童健康手冊之「預防接種時程及紀錄表」、健保卡,就近前往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MMR疫苗第二劑與Tdap-IPV疫苗(兩針可同時接種),而今年日本腦炎疫苗(JE)則仍維持於國小一年級時全面接種。但自102年起,滿5歲以上之兒童則於入國小前完成MMR疫苗第二劑、Tdap-IPV疫苗及JE疫苗第四劑等三種疫苗之接種。

疾管局提醒家長,除上述原小一應接種疫苗外,若兒童尚未完成學齡前應接種之各項疫苗,請依衛生所或合約院所安排之時程,儘速完成補接種及前述提前施打之疫苗接種,並於國小入學時將「預防接種時程及紀錄表」影本繳交學校查核。
民眾對本項疫苗接種作業,若有任何疑問,請就近洽詢所在地衛生局、所,或撥打1922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