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緣起:
閱讀習慣是從小培養的,為奠定學生語文基礎,所以希望在一年級時給予廣泛大量的閱讀,進而培養學生之閱讀興趣。低年級閱讀教學通常以繪本教學為主,本團隊為改善傳統一成不變的繪本教學模式,研究如何運用資訊科技融入繪本教學,以活潑閱讀教學模式。團隊成員在參加本校行動研究研習時,激發了行動研究實作的想法。
鑑於本校一直在推展閱讀活動且將之納入學校特色課程,長久以來已經在各班培養出閱讀風氣,去年學校又擴充許多資訊相關設備,讓班級老師能方便的使用這些設備,投入資訊融入的教學及研究工作。
團隊成員經過不斷的討論後,決定將繪本教學實施的模式分成:「講述故事、全班共讀、聆聽故事CD、多媒體和實物投影機」等五種模式,由一年級教學群運用此五種模式實施繪本教學,讓學生接觸更多樣的閱讀方式,豐富孩子的閱讀世界,擴大知識領域,引起對閱讀的興趣,培養閱讀習慣。
在每一次的教學活動後,團隊成員一起討論、彙整資料、提出自己的教學省思,探討每一種模式的優缺點,提出改善計畫,也適時的在部落格中與其他老師分享,希望這個研究結果能提供其他老師參考。
貳、研究方法與實施成果
一年級老師依據討論的「講述故事、全班共讀、聆聽故事CD、多媒體和實物投影機」等五種教學模式,逐一在班上實施並進行課後調查,紀錄學生的學習情形,分別敘述如下:
一、「講述故事」方式之實施成果
以傳統說故事的方式,拿著故事書站在前頭講,先將封面給小朋友看,請大家猜一猜這本書要說的是什麼故事。但是故事書一拿出來,「老師,我看不到!」「為什麼不用單槍?」的聲音此起彼落。這也難怪,書那麼小,當然只有坐在前面的小朋友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小朋友都看不清楚。雖然如此,老師還是請小朋友繼續猜,可能是被書的封面吸引了,可能是受到部分小朋友發言的影響,大家發言很踴躍。
接下來老師發揮說故事的功力,手拿著故事,也注意語調的高低起伏。小朋友的反應很直接,如果沒有「參與感」,他就沒興趣聽了,所以每講完一頁,就必須拿著書到處走動,讓每位小朋友能清楚看到故事書的內容,才能安撫小朋友的情緒。每當走到他前面時,就會興奮的看著,目不轉睛的盯著故事書看;但一離開時,就無精打采趴著或坐不住。當時心想,小朋友是不是不喜歡這樣子的說故事方式。不過幸好老師的語調、肢體動作及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總能適時吸引孩子的目光。在小朋友的回饋調查中,不喜歡老師說故事的人數也沒有很多。
老師拿著繪本講述故事。
針對「講述故事」方式做了一份調查
(單位:人)
班級 | 非常喜歡 | 一點點喜歡 | 都可以 | 有點不喜歡 | 非常不喜歡 |
A | 14 | 5 | 2 | 1 | 2 |
B | 12 | 6 | 3 | 1 | 2 |
C | 16 | 4 | 4 | 1 | 0 |
合計 | 42 | 15 | 9 | 3 | 4 |
百分比 | 58% | 21% | 12% | 4% | 5% |
「講述故事」方式學生喜愛程度統計圖
「講述故事」方式學生的感覺,原因歸納如下:
喜歡原因 | 喜歡老師用講的。 好喜歡老師說的故事,老師說得很好聽。 不喜歡用電腦看,喜歡老師用說的。 喜歡用翻書的方式。 |
不喜歡原因 | 因為用電腦字比較大。 看不清楚圖片。 老師說的不好聽。 因為聽得快要睡著了。 |
【教學省思】
採用老師說故事的方式來上閱讀課,最大的優點是:因為老師說故事的時候,會因為配合故事的高低起伏,而加上手勢和語調,所以能吸引學生,學生們也都很專注在看和聆聽。在彼此的互動中,有暗示、有默契、甚至也能順便加上機會教育,有學生搶著發言的情形發生,但也都是在討論繪本的內容,所以對於故事內容的探究和教學,的確是效果很好!
通常每本繪本都有教育孩子的目的,在朗讀的過程中,因為老師了解全班每個學生,所以當故事情節提及班上某個孩子或班上曾經發生的事件時,順道可以和孩子討論解決方法和對策,適時的給孩子一些提醒,對於繪本的教育目的,效果是優於其他的方法。
另一方面,也不會有學生反應聽不清楚老師所說的故事內容,閱讀的進度相同,每個學生都能共同討論故事情節,不會有漏網之魚。
但是老師說故事的缺點是,繪本精彩的插圖,很難讓每個學生都能清楚看到,有點可惜。
不過也是因為小朋友在課堂中,不能全部看清楚故事書的內容,在下課後,小朋友到圖書區翻閱這本故事書的人反而比較多,他們都想看清楚故事書的內容,這也不失為吸引小朋友閱讀的好方法。
老師拿著繪本到處走動,讓學生看清楚繪本的內容。
二、「全班共讀」方式之實施成果
這次採用全班共讀一本書的方式來上閱讀課,在發書的時候小朋友很訝異的說:「可以一人看一本?」,我回答:「是的!」,就像其他的課本一樣每人發一本。剛開始,學生一拿到繪本,馬上迫不及待的立刻翻開書本,這時小朋友已經很高興了,我請大家一起翻開同一頁,進行閱讀並討論,全書讀完後大家還意猶未盡,有的人還將故事重讀了一次。
用全班共讀一本書的方式最大的優點是:孩子能真正感受書中作者的情緒,而且學生會陶醉在故事的意境中。如果不清楚或是想再看看剛剛讀過的部份,也能隨著自己的意思,任意的再翻回前面的部份,再回到剛剛閱讀過的或不懂的部份。對於書內的插畫或摺頁也比較能親身體驗。像【媽媽心、媽媽樹】這本書,最後有一顆掛著愛心的大樹的摺頁,如果不是真正拿著書本,恐怕很難體會作者的用意!
其次,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一本自己可以閱讀的書本,所以在介紹書名、出版社及作者時,學生很容易就能在自己的書上找到,對於日後寫讀書心得時,學生應該很清楚該從何處著手。(但是有一、二位程度較差的孩子,還是需要到他的身邊做個別指導。)
針對「全班共讀」方式做了一份調查
(單位:人)
班級 | 非常喜歡 | 一點點喜歡 | 都可以 | 有點不喜歡 | 非常不喜歡 |
A | 22 | 3 | 0 | 0 | 0 |
B | 22 | 0 | 1 | 0 | 1 |
C | 22 | 2 | 0 | 0 | 0 |
合計 | 66 | 5 | 1 | 0 | 1 |
百分比 | 91% | 7% | 1% | 0 | 1% |
「全班共讀」方式學生喜愛程度統計圖
「全班共讀」方式學生的感覺,原因歸納如下:
喜歡原因 | 可以有自己的書閱讀,比較自由。 自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書本內容。 可以自己看一本書很棒。 可以跟同學討論分享很棒。 大家都可以聽老師說故事,而且也可以看得很清楚。 可以讓我們學到知識和國字。 這樣才可以知道內容。 我喜歡自己看書。 因為很安靜自己一個人看。 不用等人家看完再看。 因為這樣才可以看到圖。 不會擠來擠去。 不用搶來搶去的。 很有趣,很好玩。 超喜歡,因為很有趣。 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
不喜歡原因 | 不喜歡,因為沒有大螢幕可以看。 老師說的故事很好聽,我喜歡老師講的。 |
【教學省思】
從孩子的回饋單中可以看出,孩子大都喜歡一人一書的方式閱讀,因為可以自由翻閱,且可依自己的速度來閱讀,而且故事內容和孩子的生活經驗有關,所以大家都很有興趣。
用全班共讀一本書的方式最大的缺點是:每個孩子擁有自己可以閱讀的書本,想全班一起共同討論時,閱讀能力快的孩子必須等待閱讀能力弱的孩子,而閱讀能力弱的孩子,卻老是跟不上大家的腳步,這一點如果採用資訊設備,則較無這樣的缺點。
但是反觀另一方面,雖然用資訊設備比較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是孩子沒有真正拿著書本,對於以後如果未採用這樣的聲光刺激,孩子們是否也願意拿起書本來閱讀呢?這是一個很值得擔心的問題。
學生共讀一本書
三、「聆聽故事CD」方式之實施成果
在聽故事時有些人專注於聲音,他們腦子裡應該會有一些想像,但是有些孩子們一直想要看到畫面,覺得沒有畫面就不好看。
而採用聆聽故事CD教學的方式來上閱讀課,最大的優點是:當故事的聲音從CD Player播放出來的時候,因為聲音和語調很吸引人,學生們都很專注的在聆聽,很少有學生說話或是玩的情形發生,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隨著故事的高低起伏,情緒也跟著波動變化,也不會有打斷老師說話的情況,聽故事的秩序很不錯。事後,孩子也會想去找出那本書來閱讀,可說是一舉兩得的效果。
但是在採用聆聽故事CD教學的方式來閱讀一本書時,發現了一個狀況:剛開始播放時,每個孩子都興趣濃厚、認真的聆聽,但當繪本的內容稍為長一點,有些孩子就會顯現出不耐煩的表情。或許是因為沒有視覺上的刺激,很多孩子對故事內容的理解能力也較差,回答問題的孩子相較於其他方式的閱讀教學,明顯減少許多,需要靠老師慢慢引導,讓孩子們慢慢回想,才能讓大部分的孩子了解故事情節。
這樣的結果,不知道是否和城鄉差距,或是孩子本身的能力有關,光是聆聽故事CD可能不易讓孩子了解故事情節。
針對「聆聽故事CD」方式做了一份調查 (單位:人)
班級 | 非常喜歡 | 一點點喜歡 | 都可以 | 有點不喜歡 | 非常不喜歡 |
A | 15 | 1 | 5 | 1 | 2 |
B | 15 | 2 | 2 | 1 | 4 |
C | 17 | 3 | 2 | 1 | 2 |
合計 | 47 | 6 | 9 | 3 | 8 |
百分比 | 65% | 8% | 12% | 4% | 11% |
「聆聽故事CD」方式學生喜愛程度統計圖
「聆聽故事CD」方式學生的感覺,原因歸納如下:
喜歡原因 | 很好玩。 因為很好笑。 因為它很有知識。 大家都可以聽到聲音。 可以聽故事的我都喜歡。 因為這本書太豐富了。 因為我很喜歡裡面的內容。 因為用CD聽故事很好聽。 因為我喜歡聽CD、看書。 因為故事很好聽,且有想像空間。 因為可以讓我們練習聽力,而且可以動動腦想一想。 這樣老師才不會麻煩。 因為豬的聲音很好笑。 |
不喜歡原因 | 不好聽。 看不到圖畫。 我覺得別班有點吵。 我聽不清楚所以不喜歡。 太小聲聽不到,太大聲會耳聾。 我不喜歡只有用聽的都不能用看的。 一點點不喜歡,因為我喜歡看大畫面。 我比較喜歡用眼睛看,不喜歡只有用聽的。 |
【教學省思】
播放故事CD對孩子來說是最簡單的事,讓小朋友來「閱讀」故事,CD裡搭配情境音樂和音效,讓孩子享受「聽」故事的樂趣,也是另一種閱讀體驗。
用聆聽的方式,學生們沒有看到故事畫面,所以也讓孩子們有想像故事情節及畫面的空間,同時也能訓練孩子聆聽的能力。
小朋友的回饋出現少數「不喜歡」,主要是小朋友還是喜歡能直接看到畫面,除了聽以外,還希望能用眼睛看到或手真正摸到的方式,才會覺得比較有趣。
訓練孩子聆聽也是教學的一部分,讓他們天馬行空想像一下也不錯,不要一下子就給孩子答案,讓他們多思考一些事情也很重要喔!
學生聆聽故事CD
四、「多媒體」方式之實施成果
使用單槍配合flash繪本動畫來上閱讀課,學生反應很不錯,最大的優點是:畫面生動,說故事的語調也很吸引人,再加上配樂,所以從頭到尾,學生們的眼睛緊盯著螢幕,且教室布幕很大,加上喇叭聲音也夠大,全班的視野不會被障礙物擋住或是看不清楚,大家能專注的看和聆聽,很少有學生交頭接耳的情形,偶而有打斷的時候,但也都是在討論繪本的內容,所以對於故事內容的研討和教學,的確可以達到教學目的,效果也很好!
使用單槍配合繪本powerpoint播放,學生的反應也不錯,最大的優點是:螢幕比較大,全班每個學生都能很清楚的看到故事情節及繪本精彩的插圖,對於了解故事內容有很好的效果,而且也不會有學生反應不清楚老師所說的段落情形,閱讀的進度相同,每個學生都能共同討論故事情節,不會有漏網之魚。角色扮演時,利用powerpoint播放出故事中的圖片,當作戲劇的背景,讓小朋友更具有臨場感,也可以提醒小朋友該出場了,這也是使用繪本powerpoint教學的好處之一呢!
針對「多媒體」方式做了一份調查
(單位:人)
班級 | 非常喜歡 | 一點點喜歡 | 都可以 | 有點不喜歡 | 非常不喜歡 |
A | 20 | 2 | 2 | 1 | 0 |
B | 19 | 0 | 5 | 0 | 0 |
C | 22 | 2 | 0 | 0 | 0 |
合計 | 61 | 4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