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緣起
閱讀習慣是從小培養的,且閱讀為本校之特色課程,為奠定學生語文基礎,所以希望在一年級時給予廣泛大量的閱讀,進而培養學生之閱讀興趣。本團隊為改善傳統一成不變的繪本教學模式,研究如何運用資訊科技融入繪本教學,以活潑閱讀教學模式。
本團隊藉由行動研究探討不同的資訊設備(聆聽故事CD、多媒體、實物投影機)與傳統繪本教學(講述故事及全班共讀)對學生學習的影響,也藉此讓學生體驗不同的閱讀方式,開拓新的視野。
二、發展歷程
團隊成員在參加本校行動研究研習時,激發了行動研究實作的想法。鑑於本校一直在推展閱讀活動且將之納入學校特色課程,長久以來已經在各班培養出閱讀風氣,去年學校又擴充許多資訊相關設備,讓班級老師能方便的使用這些設備投入資訊融入的教學及研究工作。
團隊成員中一年級教學群—陳蕙婷老師、龔淑女老師、羅玉潔老師和游蕙禎老師,決定好好運用此資源,將資訊科技融入繪本教學,邀請資訊組長陳金助老師共同參與研究討論。
團隊成員經過不斷的討論後,決定將繪本教學實施的模式分成:(1)老師講述故事、(2)全班一人一書共讀故事、(3)聆聽故事CD、(4)使用電腦播放多媒體、(5)使用實物投影機共讀故事等五種模式,由一年級教學群運用此五種模式實施繪本教學,讓學生接觸更多樣的閱讀方式,豐富了孩子的閱讀世界,擴大知識領域,引起對閱讀的興趣,培養閱讀習慣。
在每一次的教學活動後,團隊成員一起討論、彙整資料、提出自己的教學省思,探討每一種模式的優缺點,提出改善計畫,也適時的在部落格中與其他老師分享,希望這個研究結果能提供其他老師參考。
三、具體成果
繪本和一般故事書最大的區別就是有精美的圖,傳統的「講述故事」模式很難讓學生在上課時同時欣賞到繪本的美;「全班共讀」模式雖然可以讓學生都看到繪本,但不是每一本繪本都可以買這麼多數量;「聆聽故事CD」模式考驗學生的專注力;「多媒體」模式小朋友最喜歡,可是最不像閱讀。「實物投影機」模式可以讓全班學生同時欣賞到繪本的美,也可以聆聽老師說故事,並訓練專注力,但是當圖片是跨頁時,很難把畫面同時投射,必須分頁看,較沒有整體感。
傳統的繪本教學模式,因為書本太小,在大班級教學時,會有一些小朋友無法欣賞到繪本裡的精美圖畫。有了實物投影機以後搭配單槍使用,老師做繪本教學活動時,就可以將繪本投影到大螢幕上,讓所有學生都可以清楚的欣賞繪本裡的圖畫,節省翻拍繪本的時間,也避免因為翻拍引起的版權問題。
繪本教學可以配合角色扮演,讓學生在演戲過程中融入繪本情境,對繪本內容有更深刻的體會。使用實物投影機直接將繪本圖案投影到大螢幕當成背景,可以節省製作背景道具的時間和精力,有了漂亮的背景可以達到更好的戲劇效果。詳細請參考:http://blog.ilc.edu.tw/blog/blog/3278/post/9975/41155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在教學現場,老師才是最重要的,科技只是輔助的工具,要讓老師能隨心所欲的駕馭資訊設備,發揮最有效的教學效果,才是「資訊融入」的真諦。
本團隊除了每週固定的討論與經驗分享外,也在去年11月19日舉辦「運用資訊科技,飛向閱讀世界」研習,和其他老師分享我們的經驗和想法。也不定時的在教學部落格中,和大家分享我們的教學歷程,更多分享請看我們的部落格:
悅讀e世代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857/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3292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3278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3291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3283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