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前身宜蘭縣立頭城中學壯圍分部,於民國四十六年九月設立,分部主任傅佳民先生,借古亭國民學校教室上課。四十七年,壯圍鄉公所籌款在現址購地建校,師生於十月三十日遷入上課。四十八年二月,高靜修先生接任分部主任。學生逐年增班,五十四年九月,學生八班、三百五十一人,校地二公頃,校舍九間,初具規模。[@more@]
民國九十五年八月沈校長如富到職,致力完成前幾任校長對壯圍國中的設計藍圖,如今已完成校園大部分的校舍硬體工程更新,目前正朝向另一個軟體工程的更新,就是校園E化,教學創新的未來學校新願景,目前我們擁有嶄新的校舍、新穎的設備、堅強的師資陣容, 各項表現也讓外界刮目相看,尤其田徑、美術、籃球、管樂、科展、語文競賽等,都在全縣名列前茅,表現突出,技冠群雄;在課程上, 以新穎創新的作法,自編綜合領域教材,是全縣少數國中能自編教材的學校,並以同儕視導為基礎, 進而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以提高教學效能,曾榮獲91、93年教育部標竿一百績優學校團隊,92年度環保署頒贈環境有功學校獎,95年更獲得校務評鑑特優學校,98年未來學校計劃案,完成全國國中唯一的TEAL教室,及自行設計開發的數學群組教室; 學校深知潛在教育的影響,因此在社團、生命教育、生涯教育、 技藝教育各方面,都重視多元發展;也強調「多閱讀、多運動、多關懷」三多運動,希望我們的學生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多閱讀, 建立知識管理的能力;多運動,養成終身運動的好習慣;並希望多關懷他人,經由聖嘉民餵食的體驗與關懷活動,培養關愛他人的能力。
最後,希望壯中團隊,繼往傳薪、同心齊力,再創歷史高峰。
壯圍原名「民壯圍」,清朝嘉慶年間,先民見土壤肥沃,卻無天險可守,只有青壯在此圍屯聚居,因而得名。以海岸來說,本鄉正當蘭陽平原海岸線中心,陸地位置東臨太平洋,西接宜蘭市,北與頭城、礁溪為臨,南隔蘭陽溪與五結鄉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