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影像】綠色博覽會環境教育中心兒童節會發電

[@more@]

為慶祝一年一度的兒童節,武荖坑環境教育中心於綠博四月四日兒童免費入園的系列活動中舉辦親子能源科技動手做活動,現場提供每個到訪的小朋友一組溫差發電玩具組,藉由親子共同探索新能源發電的奧秘,促進小朋友與父母間的親密知性互動。本活動是由宜蘭縣教育處主辦,邀請環境教育輔導團教師及縣內能源科技中心學校共同辦理,課程充滿趣味與知性,讓小朋友能藉由動手做,發現能源科技的理論知識。
當天中心還發表一套武荖坑溪鄰近之生物照明信片,內容包括哺乳類、兩生類、爬蟲類、鳥類及植物,讓學生透過美麗的動物照片欣賞大自然的美,明信片更搭配2012綠色博覽會環境教育館的展館內容設計相關的問題,問題主要是關於武荖坑溪的各項地形地貌和生物的多樣性。民眾在回答問題後投入摸彩箱,便可參加動力十足的太陽能板車整點摸彩活動,中心也會將民眾回答的問題批改後,將明信片寄到每個到訪者家中,留下到武荖坑綠博一遊的美好回憶。
現場除了能源玩具動手做外,更展出許多新能源發電的玩具模組,包括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水力發電…等教具模組。教育處處長吳清鏞也到場跟小朋友共同進行探索,並祝所有的主人翁兒童節快樂,希望到綠博武荖坑環境教育中心的人都能滿載而歸。

【最新消息】2012年綠色博覽會環境教育體驗課程

  2012年綠色博覽會環境教育體驗課程設計架構總表 

為了配合綠博期間宣傳環境教育課程,武荖坑環境教育中心規劃十套免費課程,供全國各機關團體線上預約,課程活動概要如下:

[@more@]

活動方案名稱

活動概要

執行單位

環境教育議題面向

綠色小精靈

    學習運用觀察認識葉子的各種形態特徵;了解綠色植物與環境、季節變化的關係及生態現象(樹齡、健康狀況等);在活動過程中獲得對自然認識的成就感;增加學童對樹木的喜愛與同理心;將對樹木的了解與想像化為具體美術創作的練習。

◎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羅東自然教育中心:4/3與4/5

◎宜蘭縣環境教育輔導團:4/12、4/17、4/19、4/26 、5/3 、5/10、5/17

自然保育

3D生物多樣性:Discovering Dazzlingbio-Diversity

    在武荖坑依山傍水天然美景中,挑選草地、林蔭、營地的涼亭廣場等安全的環境設施,運用生動活潑的角色扮演、行動劇猜謎、教學紙牌組、表演分享等方式,帶領親子認識生物多樣性,並體認到社會上的各種職業角色都可以進行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

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 員山生態教育館

自然保育

昆蟲奇兵

昆蟲是地球上種類及數量最多的生物,我們的生活直接或間接都與昆蟲有著密切的關係。沒有他們,我們就沒有美麗的花卉可觀賞,也沒有香甜可口的水果及食物可以食用,你們認識牠們嗎?

本活動操作的方式是以武荖坑當地常見的植物及昆蟲為重點,以生存遊戲之方式讓小朋友了解昆蟲與植物之間的關係。室內遊戲結束後,再由老師帶領小朋友到附近搜尋遊戲中的植物及找尋植物上的昆蟲,讓小朋友實際觀察野外昆蟲的生活情形。

荒野保護協會

自然保育

探索活動

多孔隙生物空間營造

與樹枝蟲DIY

    從小在鄉間長大的小孩大多知道,在茂盛竹林中的土角厝或磚屋總能不經意地和狩獵蜂泥壺蜂相遇,但隨著土角厝與磚屋漸漸消失,這些小蜂也跟著不見了。這些小蜂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想不想要了解牠們的生態呢?您們知道要到那裡才能找得牠們嗎?我們在綠色博覽會中即將打造一處多孔隙生態系,讓這些狩獵蜂有更多的地方築巢育幼,也可幫助農民清除害蟲,更可讓小朋友們自己體驗動手做的樂趣與經驗,及就近觀察狩獵蜂有趣的生態情形。

荒野保護協會

自然保育

探索活動

綠領生活-減碳大師

    全球暖化議題近年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因為暖化引起的氣候及環境的改變將影響地球數十萬物種和數十億人的命運台灣面臨全球暖化所產生的變化,攸關我們自己與子孫的生存危機,我們是否該思考如何能從生活中下手,為地球做些什麼?

    透過實際操作分辨不同家電的功率差異,了解功率大小與電能消耗及時間的關係,進而改變個人日常生活的用電習慣;另外從紀錄電表的數字變化,從量化的過程中找尋節能減碳的方法。從能源有效率使用上教導大家愛物惜物、力行環保生活、垃圾減量,介紹5R概念,日常生活中如何力行節能減碳。

荒野保護協會

氣候變遷

探索活動

溪流探險隊

    水生生物百百種,武荖坑裡有幾種?透過園區溪流內水生動植物的形態構造與生存區位的簡介,讓孩子對於水生生物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另經由水生生物調查技巧與器材使用方式的教學過程和實際體驗,讓孩子在活動過程中培養環境行動技能。

宜蘭縣環境教育輔導團

災害防救

公害防治

環境與資源管理

自然保育

探索活動

綠的探索家

    武荖坑是個綠意盎然、生態豐富的自然環境,只要留心觀察與探索,你將會發現許多有趣且驚奇的事物。活動一『拼一棵樹』在大樹地墊拼圖的過程中,讓孩子瞭解樹的各部位;活動二『自然眼鏡』讓孩子模擬自己所扮演的生物,尋找適合自己在大樹上依存的位置,並發現缺少植物下對生物的影響;活動三『數位視野』,教導學生運用數位相機,進行探索調查的方法;活動四『綠的探索與分享』讓孩子在自然環境中探索、發現綠與生物、環境和人們的影響,並藉由分享激發對環境保護的共鳴。

宜蘭縣環境教育輔導團

自然保育

環境與資源管理

探索活動

我是一條河 
(造河工程師)

    藉由讓學生在河道上挖掘新河道,量測水深的過程,觀察河床上泥沙堆積的過程了解河川的地表地質作用。並體驗大自然雕塑大地的過程進而對自然產生敬畏心。

宜蘭縣環境教育輔導團

環境與資源管理

探索活動

能科動手做

透過動手操作操作、體驗與互動,學到能源相關的知識。

主題一:學校也能發電-透過介紹蘇澳海事研發的再生能源教具,讓學生了解宜蘭縣內蘊涵的廣大再生能源,如水力發電、地熱溫差發電、太陽能、生質能

適合年級:10-12

場次:4月4日  10:00~12:00、13:00~15:00

主題二:減碳新能源-透過教具的實際操作讓學生了解到能源是什麼,更進一步介紹化石能源與潔淨能源,並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適合年級:1~9

場次:

簡易瓶胚酒精槍操作

4月17日   13:00~15:00

4月18日  10:00~12:00、13:00~15:00

風力發電與磁場

5月1日    13:00~15:00

5月15日   13:00~15:00

生質能與生質柴油

5月2日    10:00~12:00

5月16日   10:00~12:00

氫能與燃料電池

5月2日    13:00~15:00

5月16日   13:00~15:00

宜蘭縣國中小

能源科技教育推動中心

氣候變遷

探索活動

 

【活動影像】100年宜蘭縣能源科技遊學課程-學進國小

學進國小.jpg

[@more@]

學進國小2.jpg

奈米科技之旅             連孟庭

    今天導師和林主任帶我們去宜蘭大學參觀,到目的地,班上的簡心婕看到老師和別人打招呼,所以也學著一路跟大學生打招呼,使大家沿路笑個不停。

    之後我們到一幢大樓的樓頂看太陽能板,太陽能板有許多不一樣的款式,再來就到一間教室內聽大哥哥、大姐姐介紹奈米科技,這時我才知道許多動植物也是有像奈米的物質。

    我覺得這次去宜蘭大學吸收到一些知識,讓我更了解奈米科技。

 

        宜蘭大學能源科技之旅            簡君蕙

    今天我們去宜蘭大學參觀奈米科技。

    還沒參觀之前我只知道它很小,也不知它有什麼作用。但聽完大姐姐的解說後,讓我知道大自然中的蓮花葉面是奈米化的結構,所以可以防水,還有蝴蝶的翅膀看起來會變色,也是因為有一種和奈米一樣,但會反光的物質。

    這次的參觀讓我對奈米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也讓我對奈米有一種奇妙的感受。

 

        參觀日記           方善弘

    今天我很開心,因為透過這次校外教學,我終於認識了「奈米」。

以前我一直以為「奈米」是固體,但藉著這次的參觀經驗我知道「奈米」是長度單位,也讓我更認識「奈米」。我們還看了四種不同材質的太陽能板,也進行了「奈米」的實驗。

我覺得這次校外教學非常值得,也讓我們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應用了「奈米」科技。

 

    有趣的奈米之旅       吳媛茹

今天下午我們到宜蘭大學參觀了奈米科技,我覺得裡面最有趣的是做實驗。

我們先把紙杯底部用蠟燭上的火燻黑,然後用水在上面滴幾滴,結果發現滴下去後會自己跳開呢!大姐姐跟我們說這就是和「蓮花效應」一樣。

最後我們分組進行「奈米小學堂」的遊戲,這個小遊戲不但可以幫我們測驗這一個下午有沒有認真聽課,還能幫助我們增加知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