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金岳國小102學年度下學期「家庭教育」融入課程活動教學設計
- 活動主題:家庭大不同
- 教學班級:四年忠班
- 教學時間:103年2月18日(彈性兩節)、19日(綜合),共三節。
- 教學者:羅志文
- 教學目標:1.認知多種不同家庭型態。 2.了解不同家庭型態的問題。 3.培養面對家庭事件中家庭成員的角色責任。 
- 能力指標:4-2-2認識自己與家人在家庭中的角色。 3-2-1關懷家庭內外環境的變化與調適。 4-2-5激發對家庭或生活問題的好奇心及敏銳的觀察力 
- 教學資源:PPT、家庭教育相關影片、分組討論
- 教學活動:大風吹遊戲 ※將「和爸媽同住」「和奶奶同住」「和外公外婆同住」「和爸爸同住」「和媽媽同住」等字體做成小字卡,每人發給一張,做為玩遊戲的角色扮演身份。小牌上家庭中有的家裡人員多,有的家裡人員少;有的同學有雙親,有的同學只和母親住;有的同學和外公外婆住。 1.先玩一般的遊戲激起小朋有的興趣。 教師說:大風吹?吹什麼?吹有長髮的人……。可連續玩幾次。 2.再玩認識家庭型態的遊戲。 教師說:大風吹?吹什麼?吹手上拿著「和爸媽同住」牌子的同學……。可連續玩幾次。 【發展活動】-認識不同家庭型態 1.分類 (1)請小朋友按照手上小字卡的分類坐在一起。 (2)教師將雙親家庭、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的字卡揭示在黑版上。 (3)教師提問:這些家庭中有哪些人? (以事先準備好的人物圖卡張貼。) (4)教師提問:這些家庭中什麼樣的家庭人比較多?(請小朋友自由發表) ※從以上的家庭類型中分判每一種家庭型態有不同的家庭成員。 2.討論 教師請小朋友討論全家大掃除的事件。 (1)教師提問: 大掃除要準備的事情有哪些?請小朋友和同組的同學討論完後寫出來。(教師準備書面紙,請小朋友謝寫在上面,並一條一條陳列在黑版上。) 3.歸納-排排看 角色責任澄清 1.教師提問:這些問題可以解決嗎? 2.教師以書面列出「爸爸的角色」「媽媽的角色」「小明的角色」引導小朋友思考個人的角色 責任。 ※每個人在家庭裡至少扮演一個角色,每一個角色都有他的責任,扮演好角色責任,一家人共同面對家裡可能遭遇的變故並同心協力,讓家庭渡過難關。 (1)教師提問: 這些事情中有哪些是屬於錢的問題;有哪些是屬於人力的問題?( 請小朋友發表。) 
- 教學省思:透過活動、分組討論、影片欣賞讓學生了解每個人的家庭形態,主要在認知不同的家庭型態,瞭解家庭成員的角色責任,培養家庭成員情感。 
宜蘭縣金岳國小103年度家庭教育成果報告
| 學校名稱:金岳國小 活動名稱:班級家庭教育宣導成果 辦理日期:103年2月18日(彈性兩節)、19日(綜合),共三節。 舉辦地點:四忠教室 參加對象:四忠學生 活動簡述說明: 利用遊戲、分組討論、影片來了解每個家庭型態的不同與角色扮演,來認識每個人的家庭環境與型態,進而去體會家庭中的角色責任。 | |
| 家庭大不同 
 | 分享每個的人家庭成員 
 | 
| 大風吹遊戲 
 | 影片欣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