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金岳國小102學年度上學期一年級品德教育融入課程教案 |
單元名稱 | 朱家故事 | 適用年級:一年級 |
教材來源 | 朱家故事-漢聲雜誌 | 教學時間:120分鐘 |
教學者:陳綠曼 |
學習
目標 | - 了解家事分工的重要
- 能學習分擔做家事
|
設計
理念 | 希望藉由繪本故事來提醒學生,不要被傳統性別角色所影響,認為「家事應該由媽媽來做」,如果全家一起分擔家事,家庭氣氛就會更和諧。 |
能力
指標 | 兩性2-1-6 了解家庭的特質與每個人的義務與責任 I-1-1-2描述家庭對個人的意義與功能 |
主題 | 教學內容 | 教學策略 | 時間 | 能力指標 |
媽媽辛苦了
朱家故事
我也做得到 | 活動一:媽媽辛苦了
- 教師先唱「媽媽辛苦了」給學生聽,請學生跟著唱。
- 問問學生歌詞的內容是什麼?
- 那我們來看看「朱家」他們家的情況。
活動二:朱家故事
利用投影片講述故事,並同時討論故事內容,老師鼓勵學生思考並發表他們的看法:
- 看到故事的封面之後,還說說看他們可能是誰?圖片給你什麼感受呢?
- 故事一開始介紹朱家的時候,你有
沒有發現圖片中少了什麼?(媽
媽,她在做什麼呢?)
- 爸爸和兒子在出門前做什麼?媽媽呢?這些圖片給你什麼感受?你還發現了什麼?
- 從圖片中看的到媽媽是怎麼樣的?
- 當孩子們和爸爸回家後在做什麼?
- 吃完飯後的媽媽在做什麼?其他人又在做什麼呢?
- 媽媽和爸爸的圖片比較起來,你有什麼差別?(比較小、媽媽從頭到尾都沒有說話、不停在做事情、看不到表情)
- 你想像一下媽媽臉上會是怎麼樣的表情?如果你是媽媽,你會說什麼話?
- 請仔細看一下,媽媽不在家之後有什麼變化?你喜歡這樣的家嗎?為什麼?如果不喜歡要如何改善?
- 你覺得故事中的爸爸和兩個兒子怎麼樣?
- 故事中的媽媽,為什麼不想回家?這樣的方法你覺得怎麼樣?如果你是媽媽,你會怎麼做?
- 媽媽回來之後爸爸和兒子有什麼改變?家裡的氣氛有改變嗎?變的如何?
統整與歸納
- 聽完這個故事想想看家裡是不是也是這樣的情況?你有什麼感想?
- 你覺得家事是誰的事?
- 家事應該是整個家庭成員共同來分擔。
活動三:我也做得到
- 教師示範折衣服
- 請全班起立,折完一件衣服之後即可坐下。
-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分擔家事。
| 歌唱
提問、發表
投影片
講述
提問
發表
實做 | 40分鐘
40分鐘
40分鐘 | 兩性3-3-2
兩性1-2-7
兩性2-1-6
兩性3-3-2
兩性2-1-6
|
教學省思:
在傳統的家庭觀念,覺得家事是媽媽的責任,希望藉由繪本故事來提醒學生,了解家庭的特質與每個人的義務與責任。不要被傳統性別角色所影響,認為「家事應該由媽媽來做」,如果全家一起分擔家事,家庭氣氛就會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