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木

「驪歌輕唱,鳳凰花吐露嫣紅」,每當畢業季節來臨,鳳凰花就成了最熱門的植物,每一個畢業生都會在作文簿上寫道:「鳳凰花開,又是畢業時節……」,它已經變成了我們的畢業樹了。的確,每當鳳凰花在枝頭撐起火紅的小傘,一天一天佔領羽狀般的綠葉領空時,實在很難叫人不特別多看它兩眼。尤其是在酷熱的夏天裡,看到青綠的葉子陪襯著艷紅的花朵,心中自然升起一股清涼。我們學校有一棵好大好大的鳳凰樹,可惜躲在百齡樓靠近廚房的圍牆邊,小朋友如果沒有用心找的話,可能會繞了整個校園也找不到它的芳蹤喔!

鳳凰木的大型莢果還可當寶劍喔!

【科名】蘇木科
【別名】紅花楹樹、火焰樹、火樹
【原產地】馬達加斯加島
【形態描述】落葉大喬木,株高10~20公尺,樹冠傘形;葉為二回羽狀複葉,小葉橢圓形;花為頂生總狀或圓錐花序,花瓣5片,焰紅色帶黃暈;莢果大型,木質化。

 花瓣特寫

鳳凰木樹幹特寫及其羽狀複葉

金露花

金露花的名字很美,花也很漂亮,是紫色的花朵,而結果時更美,是鮮亮的橙色小果實,像一粒粒的寶石。以前的農家大都栽種為樹籬,現在常被選為庭園的花壇,綠色、金黃色的葉片,生機盎然。在「慈暉 」雕塑的旁邊就有好幾叢的金露花,小朋友可以去欣賞一番,但是要看它開花、結果,可能要等它長高一點才可以看到。

 

金露花的對生葉

【科 名】 馬鞭草科
【別名】假連翹,小本苦林盤,台灣連翹, 苦林盤。
【原產地】墨西哥、巴西、西印度
【形態描述】多年生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株高3~5公尺(矮種0.3~1公尺),分枝四稜狀;葉長橢圓形,對生;花為總狀花序,成串下垂;成熟果色鮮黃,聚生成串。

成熟時的果實呈鮮黃色

金露花的總狀花序是不是很漂亮呢?

馬纓丹

在校園四周的圍牆邊及辦公室的花圃旁都可見到它的蹤跡。馬纓丹是十七世紀初由荷蘭人引進到台灣的觀賞用蜜源植物。由於馬纓丹十分適應台灣的氣候,不論是在山野或海邊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除了適應力強之外,加上終年常綠、四季開花的特點,使得它成為公園、校園及一般庭院最常栽種的觀賞植物之一。由於馬櫻丹的花朵顏色眾多,因此有所謂的「五色梅」、「五龍蘭」或「七變化」等的綽號。果實剛開始是綠色,成熟後就變成紫黑色。馬纓丹的花朵四季常開且蜜源豐富,很容易吸引以花蜜為食的蜜蜂、蝴蝶等昆蟲,因此一到開花季節,這裡就變成了蝴蝶翩翩起舞的場所了。

 

馬纓丹的對生葉

【科名】馬鞭草科
【別名】五色梅、五色龍、五龍蘭、如意草、廣葉美人纓、山大丹、七變花、臭牡丹、臭金鳳。
【原產地】西印度、熱帶美洲
【形態描述】株高可達2公尺,全株披粗毛及有臭味;葉闊卵形,對生,葉緣有細齒;花為頭狀花序,呈繖房狀;核果球形,肉質,成熟時紫黑色。 

馬纓丹花葉特寫

花苞

馬纓丹的花朵四季常開且蜜源豐富,很容易吸引以花蜜為食的蜜蜂、蝴蝶等昆蟲,因此一到開花季節,這裡就變成了蝴蝶翩翩起舞的場所了。

 

樟樹

     在羅東國小四週的人行道上,種植著一棵棵散發淡淡香味的樟樹。它的外型相當的特別,就像是飽受滄桑的人的皮膚;也像是久旱不雨的大地,到處是龜裂的面貌。沒錯,這就是樟樹。外表的樹皮有著深深的縱溝裂痕,但卻是一棵不得多得的好樹,因為,它提供我們珍貴的樟腦,讓我們能驅蚊、防蟲。也讓我們有「世界第一的樟腦輸出國」的美譽。然而曾幾何時,台灣中低海拔的山野間,本是一片綠油油的景緻,為台灣博得「福爾摩沙」的美稱。但由於大量的砍伐製造,使得台灣中低海拔的綠色美景不再,這是我們在經濟提升之時,不得不注意的。

  樟樹的葉子橢圓而帶有小尖尾,取幾片放在手心輕輕搓揉,就可聞到樟腦辛香的味道,在其葉片掉落之時,顏色會由綠轉紅,花落後便會結成綠色的小果實,等到變成黑色後,就會成為鳥類爭相啄食的對象了。有一點要提醒小朋友的,樟腦雖然可以驅蚊防蟲,但是,樟樹本身並不是不怕蟲的喔。像黃斑黑椿象住在樟樹的裂縫中;青帶鳳蝶的幼蟲以樟葉為食等。所以,下次經過時,記得多看它一眼觀察一下喔!

樹葉生長情形

【科名】樟科
【別名】樟、本樟、木樟、香樟
【原產地】台灣及熱帶亞洲。
【形態描述】常綠大喬木,高可達50公尺,全株莖葉具樟腦氣味;葉闊披針形,三出脈,波緣,葉表深綠,葉背粉綠,互生;花為腋生圓錐花序,花被6片,黃綠色。

樹葉特寫

樹幹特寫

台灣欒樹

不論春夏秋冬的哪一季節,都可以發現到台灣欒樹以不同的面貌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春天來時,一身赤紅的嫩綠新葉,夏季時,轉成蔽日的濃蔭;等到了秋天,就綻放出金黃耀眼的花朵,讓人讚賞不已,但轉眼間就將其燈籠造型的桃紅果實呈現在你我的眼前;等到了冬天,成熟的果實便慢慢的裂開飄落,並帶著黑色的種子,展開另一段新的旅途。

台灣欒樹的葉子

【科名】無患子科
【別名】拔仔雞油、木欒仔
【原產地】台灣
【形態描述】台灣特有種。落葉大喬木,高12~25公尺;葉為二回羽狀複葉,小葉長卵形,淺鋸齒緣;花為頂生圓錐花序,淡黃色;蒴果有翅3枚,先淡紫轉紅褐色,最後呈土色。

喜愛居住在台灣欒樹中的椿象

九重葛

九重葛是羅東國小小朋友最熟悉的樹了,每個小朋友都有一頁在九重葛花架下和同學談天說地、打彈珠、玩陀螺的甜美回憶吧!學校這個美麗的九重葛花架,大概在春天的時候就苞葉開始變紅,舖成美麗花架,隨著天氣的越來越炎熱而越盛開。由於九重葛開花實在太漂亮了,所以被屏東縣選為縣花。九重葛除了適合做成涼棚外,它的莖枝可以大弧度彎曲,所以也常被修剪成各種動物、人物、靜物的造型。其實它最漂亮的部分並不是花,而是保護花朵的苞片。真正的花是黃白色,未開放時為細管形;開放後後個高腳的小漏斗,花蕊就隱藏在小漏斗裡。朵朵綻放在陽光下,美麗極了!

 

重瓣九重葛的苞葉

【科名】紫茉莉科
【別名】南美紫茉莉、刺仔花、三角花
【原產地】巴西、秘魯、阿根廷
【形態描述】常綠灌木,蔓性匍匐,枝葉生長茂密;葉心形或三角形,全緣,對生,葉腋通常有刺;花小,所見的花實為三合生的苞葉,其顏色因品種而變化多。

九重葛的刺
九重葛樹幹

苦楝樹

     圖書館旁的苦楝樹,是一棵陪伴著羅東國小走過百年歲月的見證樹。在羅東國小創校之始,這棵苦楝便陪著它一起成長與茁壯。稱它為羅東國小的鎮校之寶一點也不為過。苦楝樹的名字來由是因為其樹皮味苦,故俗稱「苦楝」,且和閩南語中的「可憐」之音接近。
     苦楝樹的葉子為羽狀複葉,細緻而綠。在春夏之交開花,花成圓錐狀外圍淡紫色,中央為深紫色,香味濃郁。花落下時,就像細雨般灑下,極富詩意。種子俗稱金鈴子,為驅蛔蟲良藥,但毒性強,使用的時候要小心。

苦楝樹之花

【科名】紫葳科
【別名】菜豆樹、小苦楝、苦苓舅
【原產地】台灣、華南及琉球
【形態描述】落葉喬木,樹高可達10公尺;葉為2~3回羽狀複葉,小葉披針形,全緣,尾端尖細,對生;花白色,夜間開放,清晨即謝;蒴果細長條形,熟時褐色。

桂花

「秋桂飄香」、「吳剛伐桂」,想到桂花,就好像聞到淡淡的香味,何況還有一首詩寫道:「人閒桂花落」,更讓人覺得詩意盎然。桂花除了觀賞外,也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可以做成桂花露、桂花酒、桂花糕、桂花茶……等,都是芳香可口的食品,令人回味無窮。桂花是台灣常見植物,我們學校辦公室旁邊就種了一排桂花,每當開花季節,從旁邊走過,就會有淡淡的幽香傳來。

 

桂花特寫

【科名】木犀科
【別名】木樨、銀桂、九里香
【原產地】中國西南及日本
【形態描述】多年生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株高1~3公尺;葉卵形,全緣或鋸齒緣,革質,對生;花為腋生總狀花序,白色或黃色,具強烈香氣;結球形核果。

 

龍柏

   龍柏是常綠性小喬木,樹形像尖塔,非常特殊,所以很討人喜歡,葉形有兩種,大多數是鱗片葉,少部份是針狀葉。果實接近球形,表面有白粉保護。龍柏樹形優美,終年常綠威武挺立,象徵著不怕風霜雨雪的精神,公園、學校普遍都有種植。
   我們學校的龍柏長得最好的是在圖書館前面,其次在百齡樓前面和後面也都有栽種,小朋友可以去數數看我們學校到底有幾棵龍柏呢?

 

龍柏的鱗狀葉像不像珊瑚礁啊!

【科名】柏科
【別名】螺絲柏、繞龍柏、日本柏
【原產地】中國大陸、日本
【形態描述】多年生常綠小喬木,株高6~10公尺,主幹通直,樹形呈尖錐形;葉鱗片狀,交互密生;雌雄異株,雌花頂生於小枝;毬果肉質,粉藍色,略帶蠟質

茄苳

茄苳是常見的行道樹,羅東鎮環鎮道路兩旁就種滿了茄苳。而我們學校校門口進來,靠近圖書館旁邊,就有一棵長得非常翠綠的茄苳,偶而會看到有些來運動的人摘取它的葉子,原來茄苳的「食」用價值很高。葉片塞入雞腹中燜煮,可以作成有名的「茄苳雞」;成熟的葉片洗淨後曬乾,可代茶葉泡茶飲用,但是小朋友可別隨意採摘學校茄苳樹的葉子,萬一吃出問題,可就麻煩了,我們還是欣賞它綠油油的樹姿吧!

茄苳樹的花

【科名】大戟科
【別名】重陽木
【原產地】台灣及熱帶亞洲
【形態描述】常綠或半落葉喬木,高15~20公尺;葉為三出複葉,具長柄,小葉卵形,鈍鋸齒緣,中肋兩面均隆起;雌雄異株,花為腋生圓錐花序,花小型,無花瓣。

樹幹特寫

茄苳葉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