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園四周的圍牆邊及辦公室的花圃旁都可見到它的蹤跡。馬纓丹是十七世紀初由荷蘭人引進到台灣的觀賞用蜜源植物。由於馬纓丹十分適應台灣的氣候,不論是在山野或海邊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除了適應力強之外,加上終年常綠、四季開花的特點,使得它成為公園、校園及一般庭院最常栽種的觀賞植物之一。由於馬櫻丹的花朵顏色眾多,因此有所謂的「五色梅」、「五龍蘭」或「七變化」等的綽號。果實剛開始是綠色,成熟後就變成紫黑色。馬纓丹的花朵四季常開且蜜源豐富,很容易吸引以花蜜為食的蜜蜂、蝴蝶等昆蟲,因此一到開花季節,這裡就變成了蝴蝶翩翩起舞的場所了。
馬纓丹的對生葉
【科名】馬鞭草科
【別名】五色梅、五色龍、五龍蘭、如意草、廣葉美人纓、山大丹、七變花、臭牡丹、臭金鳳。
【原產地】西印度、熱帶美洲
【形態描述】株高可達2公尺,全株披粗毛及有臭味;葉闊卵形,對生,葉緣有細齒;花為頭狀花序,呈繖房狀;核果球形,肉質,成熟時紫黑色。

馬纓丹花葉特寫

花苞

馬纓丹的花朵四季常開且蜜源豐富,很容易吸引以花蜜為食的蜜蜂、蝴蝶等昆蟲,因此一到開花季節,這裡就變成了蝴蝶翩翩起舞的場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