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親會成果4忠
班親會成果1忠
100上高關懷學生輔導個案表
99下高關懷學生輔導個案表
高關懷學生評估指標及安置輔導建議流程圖
宜蘭縣溫馨家庭促進協會高關懷個案轉介單(100年11月版)
100年11月版 |
宜蘭縣溫馨家庭促進協會高關懷個案轉介單
電話:03-906-0995 傳真:03-930-6335
個案姓名 |
| 身份證字號 |
| 性 別 |
| ||
出生日期 |
| 個案聯絡電話 |
| ||||
主要照顧者 |
| 聯絡電話 |
| 關 係 |
| ||
聯絡住址 |
| ||||||
身分別 | □一般□原住民□單親□隔代教養□新移民配偶子女□其他:___________ | ||||||
高關懷個案 評估指標 | 一、個人因素:
□重大生理疾病 □精神疾病 □低自尊自信 □衝動性格 □情緒困擾 □懷孕 □其他:_________
□逃家 □經常性請假或曠課 □ 經常性說謊 □偷竊 □不服管教 □自傷或自殺 □受虐或目睹家暴 □生活作息異常 □流連不良場所 □菸癮、酒癮、藥癮 □其他:_________
□ 學習意願低落 □學習能力不足 □有學習挫敗經驗 □學業成就低弱 二、家庭因素
□經濟困難 □父或母失業 □舉家躲債 □家庭衝突 □支持系統薄弱 □突發性急難事故 □其他:_________
□照顧者死亡 □照顧者出走 □照顧者重病 □照顧者服刑 □照顧者婚姻關係不穩定 □照顧者有自殺傾向 □照顧者有酒藥癮 □照顧者罹患精神疾病且未穩定就醫 □照顧者管教能力不足 □照顧者管教觀念偏差 □照顧者生活作息未能配合子女照顧 三、學校及社會因素:
□對學校課程不感興趣 □不適應學校生活 □其他:_________
□師生關係欠佳 □同儕關係欠佳或遭霸凌 □受不良同儕引誘
□ 參與幫派 □過度投入廟會活動 □有犯罪記錄 □在校外打工 四、其他特殊狀況:(請簡述) | ||||||
危機狀態 | □有中輟之虞 □有嚴重行為問題 □有犯罪可能 | 已提供之 輔導策略 | 【已安排中介教育、認輔老師或通報兒少保、高風險者,考量資源分配有限請勿再轉介】
請說明: | ||||
說明 | 一、本表提供社政、警政、教育等網絡單位人員,於執行工作時,發現兒童或少年有上述需求時使用;溪北區域個案原則請轉介「溫馨家庭促進協會」,溪南區域個案原則請轉介「珍珠社區發展協會」,惟轉介個案倘已與前兩單位有輔導關係者不受轉介區域限制)。 二、本服務為內政部兒童局年度性補助方案,倘受轉介單位已達案量上限將不再受理新轉介案件。 三、如發現個案為疑似兒童保護、家庭暴力及性侵害個案,應逕行以113婦幼保護專線通報,循兒虐及家暴處遇流程辦理;中輟生個案請通報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自殺傾向及自殺個案並請通報當地衛生局。 四、受理轉介單位接獲轉介時,應對轉介人身分予以保密。 | ||||||
轉介單位: 轉介人: 聯絡電話: 傳真電話: 轉介日期: 年 月 日
| |||||||
請回傳轉介單位
回覆處理情形:請受理轉介單位於接收轉介單後三日內回覆 □ 開案處理並提供後續服務: 開案日期: 年 月 日,主責社工: ,聯繫電話: □ 轉介其他單位: 受理轉介單位: ,負責人員: ,聯繫電話: □ 其他:
*若受理轉介單位已逾三日未回覆,請轉介單位主動進行追蹤。 |
100年11月版 |
宜蘭縣冬山鄉珍珠社區發展協會高關懷個案轉介單
電話:03-960-0721 傳真:03-950-0904(傳真前請先來電)
個案姓名 |
| 身份證字號 |
| 性 別 |
| ||
出生日期 |
| 個案聯絡電話 |
| ||||
主要照顧者 |
| 聯絡電話 |
| 關 係 |
| ||
聯絡住址 |
| ||||||
身分別 | □一般□原住民□單親□隔代教養□新移民配偶子女□其他:___________ | ||||||
高關懷個案 評估指標 | 五、個人因素:
□重大生理疾病 □精神疾病 □低自尊自信 □衝動性格 □情緒困擾 □懷孕 □其他:_________
□逃家 □經常性請假或曠課 □ 經常性說謊 □偷竊 □不服管教 □自傷或自殺 □受虐或目睹家暴 □生活作息異常 □流連不良場所 □菸癮、酒癮、藥癮 □其他:_________
□ 學習意願低落 □學習能力不足 □有學習挫敗經驗 □學業成就低弱 六、家庭因素
□經濟困難 □父或母失業 □舉家躲債 □家庭衝突 □支持系統薄弱 □突發性急難事故 □其他:_________
□照顧者死亡 □照顧者出走 □照顧者重病 □照顧者服刑 □照顧者婚姻關係不穩定 □照顧者有自殺傾向 □照顧者有酒藥癮 □照顧者罹患精神疾病且未穩定就醫 □照顧者管教能力不足 □照顧者管教觀念偏差 □照顧者生活作息未能配合子女照顧 七、學校及社會因素:
□對學校課程不感興趣 □不適應學校生活 □其他:_________
□師生關係欠佳 □同儕關係欠佳或遭霸凌 □受不良同儕引誘
□ 參與幫派 □過度投入廟會活動 □有犯罪記錄 □在校外打工 八、其他特殊狀況:(請簡述) | ||||||
危機狀態 | □有中輟之虞 □有嚴重行為問題 □有犯罪可能 | 已提供之 輔導策略 | 【已安排中介教育、認輔老師或通報兒少保、高風險者,考量資源分配有限請勿再轉介】
請說明: | ||||
說明 | 五、本表提供社政、警政、教育等網絡單位人員,於執行工作時,發現兒童或少年有上述需求時使用;溪北區域個案原則請轉介「溫馨家庭促進協會」,溪南區域個案原則請轉介「珍珠社區發展協會」,惟轉介個案倘已與前兩單位有輔導關係者不受轉介區域限制)。 六、本服務為內政部兒童局年度性補助方案,倘受轉介單位已達案量上限將不再受理新轉介案件。 七、如發現個案為疑似兒童保護、家庭暴力及性侵害個案,應逕行以113婦幼保護專線通報,循兒虐及家暴處遇流程辦理;中輟生個案請通報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自殺傾向及自殺個案並請通報當地衛生局。 八、受理轉介單位接獲轉介時,應對轉介人身分予以保密。 | ||||||
轉介單位: 轉介人: 聯絡電話: 傳真電話: 轉介日期: 年 月 日
| |||||||
請回傳轉介單位
回覆處理情形:請受理轉介單位於接收轉介單後三日內回覆 □ 開案處理並提供後續服務: 開案日期: 年 月 日,主責社工: ,聯繫電話: □ 轉介其他單位: 受理轉介單位: ,負責人員: ,聯繫電話: □ 其他:
*若受理轉介單位已逾三日未回覆,請轉介單位主動進行追蹤。 |
宜蘭縣政府高關懷個案評估通報表(100年8月版)
宜蘭縣政府高關懷個案評估通報表 100年8月版
受通報單位:□溫馨家庭促進協會(溪北) □珍珠社區發展協會(溪南)
電話:03-9060995 傳真:03-9306335 電話:03-9600721 傳真:03-9596261
個案姓名 |
| 身份證字號 |
| 性 別 |
| ||
出生日期 | 年 月 日 | 個案聯絡電話 |
| ||||
主要照顧者 |
| 聯絡電話 |
| 關 係 |
| ||
聯絡住址 |
| ||||||
特殊家庭背景 | □原住民 □單親 □隔代教養 □新移民配偶子女 □其他:_____________ | ||||||
高關懷個案 評估指標
| 一、個人因素:
□重大生理疾病 □精神疾病 □低自尊自信 □衝動性格 □情緒困擾 □懷孕 □其他:_________
□逃家 □經常性請假或曠課 □ 經常性說謊 □偷竊 □不服管教 □自傷或自殺 □受虐或目睹家暴 □生活作息異常 □流連不良場所 □菸癮、酒癮、藥癮 □其他:_________
□ 學習意願低落 □學習能力不足 □有學習挫敗經驗 □學業成就低弱 二、家庭因素
□經濟困難 □父或母失業 □舉家躲債 □家庭衝突 □支持系統薄弱 □突發性急難事故 □其他:_________
□照顧者死亡 □照顧者出走 □照顧者重病 □照顧者服刑 □照顧者婚姻關係不穩定 □照顧者有自殺傾向 □照顧者有酒藥癮 □照顧者罹患精神疾病且未穩定就醫 □照顧者管教能力不足 □照顧者管教觀念偏差 □照顧者生活作息未能配合子女照顧 三、學校及社會因素:
□對學校課程不感興趣 □不適應學校生活 □其他:_________
□師生關係欠佳 □同儕關係欠佳或遭霸凌 □受不良同儕引誘
□ 參與幫派 □過度投入廟會活動 □有犯罪記錄 □在校外打工 四、其他特殊狀況:(請簡述)
| ||||||
危機狀態
| □有中輟之虞 □有嚴重行為問題 □有犯罪可能 □有受虐之虞(包括身體或精神虐待、性侵害及疏忽) □學生目前無立即危機,但需對家庭提供進一步協助 | 已提供之 輔導策略
| □目前暫無積極介入處遇之需求,列入關懷對象 □已安排認輔老師 □已安排高關懷課程 □已轉介宜蘭縣諮商中心 □已轉介宜蘭高中心衛中心 □已轉介中介教育 □已提報高風險家庭 □已提報兒少保護 □已轉介其他服務方案 名稱:
| ||||
說明 | 一、本表提供社政、警政、教育、高風險及兒少保護網絡單位等人員,於執行工作時,發現個案有上述需求,並依本表評估內容,通知受理通報之單位(溪北區域個案建請通報『溫馨家庭促進協會』,溪南區域個案建請通報『珍珠社區發展協會』),以提供高關懷少年家庭輔導服務。 二、如發現個案為疑似兒童保護、家庭暴力及性侵害個案,應逕行以113婦幼保護專線通報,循兒虐及家暴處遇流程辦理;中輟生個案請通報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自殺傾向及自殺個案並請通報當地衛生局。 三、受理通報單位接獲轉介時,應對通報人身分予以保密。 | ||||||
通報單位: 通報人: 聯絡電話: 傳真電話: 通報日期: 年 月 日
| |||||||
請回傳通報單位
回覆處理情形:請受理通報單位於接收轉介後三日內回覆
□ 開案處理並提供後續服務: 開案日期: 年 月 日,主責社工: ,聯繫電話:
□ 轉介其他單位: 受理轉介單位: ,負責人員: ,聯繫電話:
□ 其他:
*若受理通報單位未逾三日內回覆,應主動進行追蹤。 |
金岳國民小學高關懷學生評估指標及安置輔導建議表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高關懷學生評估指標及安置輔導建議表
學生姓名 |
| 評估日期 |
| 年 |
| 月 |
| 日 | ||
性別 |
| 出生日期 |
| 年 |
| 月 |
| 日 | ||
就讀班級 |
| 主要照顧者 |
| 關係 |
| |||||
聯絡電話 |
| 聯絡住址 |
| |||||||
特殊家庭背景 | □原住民 □單親 □隔代教養 □新移民配偶子女 □其他:____________ | |||||||||
【第一階段】 高關懷學生指標
導師簽章:
______________ | 一、個人因素:
□重大生理疾病:_____________ □精神疾病:______________ □低自尊自信 □衝動性格 □情緒困擾 □懷孕 □其他:___________
□逃家 □經常性請假或曠課 □ 經常性說謊 □偷竊 □不服管教 □自傷或自殺 □受虐或目睹家暴 □生活作息異常 □流連不良場所 □菸癮、酒癮、藥癮 □其他:___________
□ 學習意願低落 □學習能力不足 □有學習挫敗經驗 □學業成就低弱 二、家庭因素
□經濟困難 □父或母失業 □舉家躲債 □家庭衝突 □支持系統薄弱 □突發性急難事故 □其他:___________
□照顧者死亡 □照顧者出走 □照顧者重病 □照顧者服刑 □照顧者婚姻關係不穩定 □照顧者有自殺傾向 □照顧者有酒藥癮 □照顧者罹患精神疾病且未穩定就醫 □照顧者管教能力不足 □照顧者管教觀念偏差 □照顧者生活作息未能配合子女照顧 三、學校及社會因素:
□對學校課程不感興趣 □不適應學校生活 □其他:___________
□師生關係欠佳 □同儕關係欠佳或遭霸凌 □受不良同儕引誘
□參與幫派 □過度投入廟會活動 □有犯罪記錄 □在校外打工 | |||||||||
【第二階段】 危機狀態 導師評估 導師簽章:
______________ | □有中輟之虞 □有嚴重行為問題 □有犯罪可能 □有受虐之虞(包括身體或精神虐待、性侵害及疏忽) □學生目前無立即危機,但需對家庭提供進一步協助 | 【第三階段】 危機狀態 輔導人員評估
輔導人員簽章:_____________ | □有中輟之虞 □有嚴重行為問題 □有犯罪可能 □有受虐之虞(包括身體或精神虐待、性侵害及疏忽) □學生目前無立即危機,但需對家庭提供進一步協助 | |||||||
【第四階段】 輔導策略 單位主管核章: ______________ | □目前暫無積極介入處遇之需求,列入關懷對象 □需安排認輔老師 □需安排高關懷課程 □需轉介區域性諮商中心 □需轉介宜蘭高中心衛中心 □需轉介中介教育 □需提報高風險家庭 □需提報兒少保護 □需轉介其他服務方案,名稱: | |||||||||
校長核章:
金岳國小100年度中輟生復學輔導實施計畫
宜蘭縣南澳鄉金岳國小100年度中輟生復學輔導實施計畫
壹、 依據:
一、 強迫入學條例施行細則。
二、 國民小學學生學籍管理要點。
三、 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
四、 本校100年度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
貳、 目的:
一、 強化學校輔導體系,降低學生輟學率。
二、 落實學校追蹤輔導中輟生工作,防範青少年犯罪。
三、 協助中輟生渡過復學後之適應期,並順利完成學業。
參、 組織名冊:
中輟學生通報暨復學輔導執行小組
編號 | 職稱 | 姓名 | 工作內容 | 備註 |
1 | 校長 | 周文明 | 綜理本校中輟復學輔導業務的推展 |
|
2 | 教導主任 | 陳國傑 | 辦理中輟生復學輔導規劃設計、通報及有關配合事項 |
|
3 | 總務主任 | 鄭愛玲 | 負責協助相關經費分配運用事宜及總務處有關配合事項 |
|
4 | 學務組長 | 徐嘉珍 | 負責中輟生通報暨復學輔導工作執行推展、資料建立、協尋追蹤輔導及六年級相關事宜 |
|
5 | 教務組長 | 魯木伊木伊 | 辦理中輟生復學輔導之教學事項、課務安排、中輟生強迫入學教學相關事宜 |
|
6 | 教師 | 陳綠曼 | 協辦一年級中輟生通報暨復學輔導相關事宜 |
|
7 | 教師 | 李幸玟 | 協辦二年級中輟生通報暨復學輔導相關事宜 |
|
8 | 教師 | 李秉澔 | 協辦三年級中輟生通報暨復學輔導相關事宜 |
|
9 | 教師 | 莊志強 | 協辦四年級中輟生通報暨復學輔導相關事宜 |
|
10 | 教師 | 陳佩歆 | 協辦五年級中輟生通報暨復學輔導相關事宜 |
|
11 | 校護 | 簡玉春 | 協辦中輟生復學輔導事宜及主計相關配合事項推展 |
|
12 | 幹事 | 黃怡禎 | 協辦中輟生復學輔導事宜及校護配合事項、傷病處理 |
|
13 | 家長會長 | 卓孝文 | 協辦中輟生復學輔導事宜、諮詢及社區資源整合 |
|
肆、 具體作法:
一、 輟學前:及早發現,及早預防,消弭輟學成因。
1. 依程序通知未註冊之學生家長補辦註冊手續。
2. 開學一週內未補辦註冊者,由教務組知會導師實施家庭訪問或電話聯繫,請其儘快來補辦註冊。
3. 由教務組按時填報學生異動名冊並知會教導處。
4. 請導師確實了解學生缺、曠課之原因,掌握學生出席缺席狀況,立即以電話聯絡或家訪與家長聯繫。
5. 每月提交緊急事件聯絡單至學務組,掌握學生出勤。
6. 缺曠課三天以內之學生到校上課,立即找該生面談了解原因或協助心理輔導,並知會教導處。
7. 對缺、曠課過多之學生,實施個別輔導或團體輔導。
8. 缺曠課三天,第四天仍不明原因缺曠課,立即至「教育部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網頁通報。
二、 輟學中:積極與家長、學生聯繫,協助學生復學。
1. 與輟學學生、家長保持聯繫,協助學生返校就讀。
2. 警政系統協助尋找中輟學生。
3. 建立資源網路,動員相關機構給予照顧關懷,提供輟學學生各項資訊。
4. 對有復學意願而經濟困難者給予協助,避免輟學生成為犯罪人口。
三、 復學後:中輟生個案輔導,協助學生適應學校生活。
1. 召開中輟生復學安置會議,鼓勵學生參與多元社團課程活動,增進中輟生之安置、學習,輔導培養學生的興趣與自信。
2. 建立學生基本資料,紀錄學生在校適應行為,以作為輔導之依據。並隨時將輔導情形詳加紀錄建檔。
3. 召開個案認輔會議,安排具備愛心、熱心之認輔教師認輔中途輟學及有輟學紀錄之復學學生列為優先認輔對象。透過晤談、電話關懷、親師合作,持續協助復學生,使降低再輟的機率。
4. 結合民間資源,包括家扶中心、世界展望會、宗教團體等公益團體的力量,建立支持性及矯治性的輔導網路,以強化學校輔導機制,有效輔導中輟生完成學業。
伍、 執行項目:
工作項目 | 工作內容 | 時間 | 辦理單位 |
相關政令宣導 | 1. 將「中途輟學學生通報暨復學輔導方案」納入相關會議議題。 2. 邀請專業人員到校演講。 | 校務會議 彈性課程 | 教導處 |
相關課程配合辦理 | 加強人生價值、生涯規劃、休閒教育、生命教育、情緒管理、性侵害防治等教育議題融入課程宣導活動。 | 學生朝會 彈性課程 其他領域課程 | 各處室 學務組 |
提昇教師輔導知能 | 1. 指派相關人員參加中輟學生通報暨復學輔導會報、經驗傳承研討會。 2. 配合來函公文指派教師參加相關輔導知能研習。 | 配合公文所指定時間來辦理 | 教導處 |
辦理親職教育 | 1. 辦理班親會建立良好的親師交流溝通管道。 2. 辦理各項親職教育,提昇家長教育子女技巧,並落實家庭教育的功能。 | 每學期期初 配合推展親職教育活動時間 | 學務組 |
營造溫馨校園 | 1. 母親節感恩活動 2. 村校聯合運動大會 3. 畢業典禮系列活動 4. 迎新典禮暨表演活動 5. 環保掃街淨溪活動 6. 歲末聯歡成果發表會 7. 園遊會及跳蚤市場 | 配合節慶 配合學校大型活動 | 各處室 |
陸、 召開檢討會議:有中輟學生,由校長親自主持個案輔導會議,並於每月召開會議,必要時邀請警政社政單位共同出席。
柒、 本實施計畫經校務會議通過,由校長核准後實施,修正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