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下金岳國小品德課程教案及省思1忠

宜蘭縣金岳國小101年度(100學年度下學期)「品德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

我是清潔寶寶

教學者

陳綠曼

教學時間

40分

教學班級

一年忠班

配合現有教材

綜合-康軒版

能力指標

2-1-1經常保持個人的整潔,並維護班級與學校共同的秩序與整潔。

1-1-2認識自己在家庭與班級中的角色

4-1-2整理自己的生活空間,成為安全的環境。

相關能力指標

教學設計流程

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2-1-1經常保持個人的整潔,並維護班級與學校共同的秩序與整潔。

 

活動一:收拾玩具

(一)觀賞「巧虎卡通」:

收好玩具再回家

*觀賞影片完後提問:(參考題目)

  1.為什麼沒有人要跟巧虎玩呢?

    (因為他沒有收玩具)

  2.為什麼巧虎沒有收玩具就趕著要回家呢?

   (因為看卡通的時間到了,巧虎趕著要回家看卡通)

  3.如果你是巧虎,你會怎麼做?

   (引導孩子述說「收好玩具再回家」的觀念)

  4.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曾經像巧虎一樣,沒收好玩具就急忙著出去玩呢?結果發生了什麼事呢?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並歸納總結:小朋友會將自己的玩具收好,就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

8

 

 

 

 

 

影片

 

 

 

 

 

 

口頭發表

分組討論

實作

 

1-1-2認識自己在家庭與班級中的角色

 

活動二:大家來找碴

(一)照片呈現

呈現髒亂的客廳照片與整潔的客廳照片引導學生觀察。

(二)討論

1請學生發表對照片中的環境有什麼看法?

2請學生檢查自己的座位四周是否和照片中相似?哪些需要改善?哪些值得鼓勵?

3請學生發表維護整潔,自己可以做什麼?

4選擇一件最優先改善的行動練習。

8

 

口頭發表

分組討論

實作

 

2-1-1經常保持個人的整潔,並維護班級與學校共同的秩序與整潔。

4-1-2整理自己的生活空間,成為安全的環境。

活動三:我的秘密基地

(一)整理抽屜及置物櫃

1指導正確使用抹布擦淨桌椅。

2引導學生討論如何整理抽屜及置物櫃物品。

(教師示範說明整理的要領及注意事項後由學生實際操作練習)

(二)【省思與分享】

※    核心問題:為什麼會找不到自己的東西?

  1. 為什麼會找不到東西?在什麼情況下會找不到東西?
  2. 找不到東西時的心情如何? 會有什麼後果?
  3. 該怎麼做才能避免找不到東西?

(表揚學生,以我真的很不錯,或團隊歡呼增強學生榮譽)

8

照片

口頭發表

態度檢核

觀察評量

2-1-1經常保持個人的整潔,並維護學校班及共同秩序

4-1-2整理自己的生活空間,成為安全的環境。

活動四:傳球遊戲

(一)活動一:跨下傳球

1.全班分成數組,每組人數相同。2.每組組員排一直排,排頭領取一 

顆小皮球。

3.組員將雙腳張開,由排頭起從跨下將皮球往後傳,期間球不可落地(球若落地,則由排頭再重新開始)。

4.最快完成跨下傳球者為勝。

(二)活動二:

1.如同活動一,進行跨下傳球,但老師要求在一定的時間限制內完成(如廿秒鐘)。

2.當學生們挑戰成功後,再將限制的時間縮短(如十秒鐘),並讓各去對討論對策與達成的方法。

3.各小組依討論的對策,再進行比賽。

(二)【討論與省思】

※核心問題:遊戲如何產生結果?

1.為什麼有的組別傳得比較快,有的比較慢?

2.若其中有一個人掉球,整組又要重新開始,那麼結果會變成怎樣呢?

3.所以為了讓小組的球可傳得更快、讓小組獲得勝利,你自己會怎麼做?

4.你在活動中的責任是什麼?

5.比賽要贏,每一個人要盡到什麼樣的本份呢?

6.回憶一下,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有什麼事跟這次一樣,要盡好自己的本份,才能達成目標呢?

8

工作櫃

簿本

帽子

檔案夾

資料夾

抹布

 

口頭發表

實作

 

2-1-1經常保持個人的整潔,並維護學校班及共同秩序

4-1-2整理自己的生活空間,成為安全的環境。

活動五:乖寶寶小天使活動

(一)【實踐於日常生活】

※核心問題:如何落實於家裡及學校?

1請學生討論回家後最想要做的項目,共同討論並選擇項目(如整理抽屜、書桌)

2.發下乖寶寶檢核表,請學生分別於家裡和學校連續五天練習。

3.家裡練習項目:整理書包及書桌。

4.學校練習項目:整理工作櫃及抽屜。

5一週完畢選出負責小天使,發給獎勵卡,並給予小天使封號。

(二)【省思與分享】

1. 請學生發表一星期的練習中,他做的最滿意的項目是什麼?為什麼?感受如何?

2. 請負責小天使發表他的感想與實踐的歷程。

3. 請學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事還可以做得更好?該怎麼做?

8

乖寶寶檢核表

檢核紀錄表

口頭發表

實作

家長評分

學生自評

同儕互評

教學省思:

    人無法脫離社會而獨自生存。現在,由於對環境過度消費和高度破壞生活環境,日益惡化,除了威脅自然生態循環,也對人類身心健康造成壓迫。因此,教育兒童培養公德心,養成「愛護生活環境的好行為」,刻不容緩。在教學中,透過認知、情意、技能的學習除了能澄清公德的價值,也讓孩子了解「對生活環境付出關心與行動,可以讓自己擁有做好事的快樂,也能影響他人共同關心環境,讓生活環境更美好。」